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旱涝灾害对陕西省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旱涝灾害发生的特征及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对陕西省1971—2010年期间的旱涝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旱涝灾害的发生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1971年以来,旱涝灾害发生在时间上呈单峰变化,1991—2000年期间,旱涝灾害发生最重,年平均灾害强度为25.7%;因旱涝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量也呈单峰变化规律,1991—2000年期间,旱涝灾害对陕西的粮食生产影响最重(年平均粮食减产量达157.7万t),进入21世纪的10年间,陕西因旱涝灾害导致的粮食减产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粮食减产量达104.1万t)。20世纪90年代,旱涝灾害的发生强度及其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最大,进入21世纪后旱涝灾害对陕西粮食生产的影响程度较20世纪90年代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产量影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78~2014年河南省气象灾害数据及粮食生产相关数据,分析了河南省粮食单产与气象灾害的变化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从轻灾、中灾及重灾3种不同灾害程度视角,分别研究了4种气象灾害与粮食单产及5种特定粮食作物关联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根据19782014年河南省气象灾害数据及粮食生产相关数据,分析了河南省粮食单产与气象灾害的变化关系。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从轻灾、中灾及重灾3种不同灾害程度视角,分别研究了4种气象灾害与粮食单产及5种特定粮食作物关联程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建议,以期为河南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54年来贵州灾害资料的分析表明,旱灾、水灾、风雹灾、病虫害、低温冷冻害是影响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的重要因素,其中水旱对贵州的粮食生产危害最大。分析了贵州54年来各种农业灾害的发生及影响,以期为贵州农业灾害防、避、减提供依据,更好地促进贵州农业及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5.
陕西中部地区粮食生产系统灾害的类型及其防御途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陕西中部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区。防御各种农业灾害对本地区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通过近几年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干旱、雨涝、霜冻、大风、冰雹,病虫草鼠等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並寻找灾害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陕西中部地区是重要的粮食产区。防御各种农业灾害对本地区粮食生产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作者通过近几年来的调查研究,分析了干旱、雨涝、霜冻,大风、冰雹、病虫草鼠等自然灾害和各种人为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並寻找灾害发生的原因,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利用1949-2008年以来干旱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分析云南省农业旱灾变化规律和粮食产能安全态势,并探讨农业干早灾害对粮食产能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干旱灾害呈现周期性波动和干旱同步性的特点,干旱轻重灾情交替出现;近10年来,干早灾害对粮食生产的致灾强度越来越大;粮食总产量、粮食单产的年变化率均与干旱受灾率、成灾率和灾害强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其中以受灾率和成灾率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为显著.因此,建立和完善农业防灾减灾体系,提高应对农业自然灾害的能力对保证云南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农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基础性的地位,而农业生产活动往往受到天气因素的诸多限制。气象灾害会对粮食生产状况产生直接的影响。研究和分析气象灾害的特点和规律,对于防范灾害,保障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作用。文章从农业气象灾害的角度分析粮食生产问题,能够有效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9.
聊城是山东省粮食主产市之一,该市主要粮食作物生产中常年经受气象灾害困扰。为降低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为今后粮食生产提供技术支持,笔者利用常年工作积累,对该市气象灾害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整理,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变化规律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及其50年来发展变化规律以及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了加强农业生产,降低农业气象灾害损失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辽宁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气象灾害是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每年都要面对的问题,无论是干旱、洪涝、风雹都会给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科学的分析不同等级和不同种类气象灾害对辽宁省粮食生产的影响对气象灾害的防御、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近几年,容城县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支持发展粮食生产的各项政策措施,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扶持,充分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克服各种灾害的不利影响,实现了粮食生产的增产增收。为促进全县粮食生产又快又好发展,本文对如何引导农民抓好粮食生产这一主题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  相似文献   

13.
计算了20世纪90年代湖北省粮食波动系数,分析了湖北省粮食产量波动情况,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湖北省粮食生产与水灾害的定量关联关系。结果表明,影响湖北省粮食生产能力的主要水灾害因子是有效灌溉面积和种植结构,其与粮食产量的关联度平均分别为0.91和0.85,在选取因子中居前两位,说明水灾害对湖北省粮食产量影响重大。  相似文献   

14.
福建省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福建省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的特点,对不同粮食作物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分析,结合近十年灾害个例说明,阐述农业气象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提出防灾减灾措施,以减少粮食灾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究1949—2016年中国干旱灾害长时间序列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为我国农业干旱灾害预警体系和保障粮食产量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Python语言获取1949年以来中国各省、市农业自然灾害和粮食生产数据,然后利用Pearson相关性统计分析、回归分析、自然断点分级法、GIS平台和R语言定性和定量地探讨干旱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阐述我国农业旱灾变化规律和粮食安全态势,探讨农业旱灾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结果 ①农业干旱灾害呈现明显周期性波动,干旱轻重灾情交替出现,1949—1970年为波动阶段,1971—2000年为波动上升阶段,2001—2016年为波动下降阶段,发生特大干旱和严重干旱的年份所占比重较大;②农业干旱在空间上呈“北重南轻、中东部重西部轻”的格局。山东受灾最重,灾损高达208.2万hm2,西藏最轻,灾损为2163.53 hm2;③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总体呈稳步增长态势,波动幅度较平缓,二者受旱灾影响程度较大,粮食产量和粮食单产的年变化率均与干旱受灾率、成灾率、灾害强度指数、受灾率异常指数和成灾率异常指数等指标显著负相关,其中以受灾率异常指数和成灾率异常指数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为显著,且受灾率异常指数的影响最为显著;④粮食产量的多少和受灾面积的大小在空间上具有相关性,粮食单产与干旱受灾面积呈负相关。结论 干旱灾害制约我国粮食生产,各农业干旱灾害指标对粮食灾损的解释力较强,对粮食产量估测具有参考作用。建立和完善农业灾害预警体系,可以提高应对农业干旱灾害的能力,进一步为粮食进出口提供指导意见。此外,干旱灾害仅是影响粮食产量的一个方面,农业科技水平、社会经济制度、农业政策等也对其具有不容小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以山东省1978~2014年自然灾害及粮食生产的数据资料为依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到以下结论:第一,山东省粮食总产量年际变化主要由粮食单产变化和播种面积变化决定,而单产的提高是对粮食总产量变化影响最大的因素;第二,在影响单产的因素中,自然因素影响最为显著,其影响度占45%~53%;第三,在山东省常发的几种自然灾害中,旱灾成灾率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关联度最大,达0.7106,之后依次是水灾受灾未成灾率、其他灾害成灾率、旱灾受灾未成灾率和其他灾害受灾未成灾率,其关联度分别为0.6983、0.6935、0.6812和0.6714,而水灾成灾率与粮食产量变化的关联度最小,为0.6341。之后,通过构建抗灾能力评估的动态二维博弈模型对山东省粮食生产对各种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进行了分析,发现:第一,1978~2014年山东省粮食生产对旱灾的抵抗能力总体是增强的,对水灾的抵抗能力总体有所减弱,而对其他灾害的抵抗能力适中;第二,粮食生产抵御旱灾和其他灾害的能力整体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周期性,而抵御水灾能力周期性不明显。据此研究,认为要稳定山东省粮食生产,必须重视农业防灾,尤其是要增强抗旱防汛能力,并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快完善农业自然灾害预警预报系统,优化灾害防治思路,提升灾害保险能力,探索筹建农业自然灾害风险基金等。  相似文献   

17.
张竟竟  于丽丽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8):4002-4005
对河南省自1978年以来的农业气象灾害时序特征及对粮食生产的影响从受灾和成灾两个层面进行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类农业气象灾害中以旱灾最为严重,其次是水灾,再次是冰雹和霜冻灾害,其中旱灾和水灾占到了80%以上,是河南省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各类农业气象灾害均呈现出规律性波动变化,表明进行农业气象灾害周期性规律研究是可行的;受灾与成灾的面积呈现出一定周期性波动,并且相应年份的农业气象灾害受(成)灾面积的灾损程度与粮食总产呈负相关.研究结果与河南省农业气象灾害发生的实际情况基本吻合,为河南省的农业生产及灾害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玉米产量占渭北地区粮食总产的50%以上,是渭北地区粮食产业丰产增收的关键。风雹灾害的频发对部分地区玉米生产造成较大的威胁。文章全面阐述了玉米风雹灾害的危害、灾情分级,提出了灾后应对具体措施和灾前防范与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9.
当今粮食生产过程中的防灾、抗灾能力还比较薄弱,时有发生的干旱、洪涝、冻害、冰雹、大风等农业气象灾害,常会造成粮食减产,威胁粮食安全。研究气象灾害的发生规律,提出应对措施,加强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与综合防御设施建设,是防灾减灾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20.
铁岭是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水资源匮乏制约着粮食生产发展,随着粮食需求的增长,对我国粮食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目前提高铁岭市粮食产量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关键。从粮食安全的概念出发,研究分析了铁岭市粮食生产情况及粮食生产用水现状,并根据铁岭市水资源缺乏、旱涝灾害频繁及水土流失严重等特点,提出了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对策,旨在满足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粮食需求的日益增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