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2011年12月,在福鼎后坪国有林场后坪工区,采用L_9(3~4)正交试验设计对不同土壤厚度、海拔高度、坡向的30年生湿地松林分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湿地松的胸径、树高、材积生长在不同的土壤厚度和海拔间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在不同坡向间差异不显著。对胸径和材积生长影响排序为:土壤厚度海拔高度坡向;对树高生长影响排序为:海拔高度土壤厚度坡向;最佳处理为土壤厚度≥80 cm,海拔700~799 m,半阳半阴坡。土壤厚度除了胸径生长量在土层厚度≥80 cm与土层厚度40~79 mm间差异为不显著外,其它各土层厚度间胸径、树高、材积生长量均有不同差异;海拔主要表现在800 m以下与800 m以上间的差异。说明湿地松在山地造林时,宜选择土层厚度≥80 m、海拔800 m的半阳半阴坡立地造林为好。  相似文献   

2.
北京山区森林景观与立地因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北京山区森林资源调查数据,对山区森林景观与立地因子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山区18种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海拔1800 m以下,总体上表现为人工林分布在低海拔地区,天然林分布在高海拔地区。主要森林景观坡度分布在15°~35°之间,坡向以北坡为主。从土壤土层厚度来看,大部分人工林主要分布在土层10~20cm,天然林主要分布在土层20~30cm。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林地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布规律初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2002年全省林地土壤调查样本中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资料为研究对象,讨论了不同的纬度、母岩、海拔、树种、坡度、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等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纬度、母岩、海拔、树种、坡度的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分布有明显规律性,而坡向、坡位和土层厚度等对土壤非毛管孔隙度的分布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4.
<正> 都山林场位于秦皇岛市青龙县西北,都山南坡。东经118°33′—118°59′,北纬40°27′—40°33′。是柞木(蒙栎)(Quercus mongoliea Fisch)集中分布区。萌生起源的柞木林,在不同海拔,坡向都有生长。但主要分布在海拔700—1000米的阴坡、半阴坡;海拔1000米以上土层较薄的阴坡上部;以及海拔1000—1500米的阳坡。在海拔700—1000米的阳坡,除裸岩外,也有分布。 按都山南坡柞木林的分布和生长情况,可划分五个林分类型:(一)阴坡中层土柞  相似文献   

5.
营造杉阔混交林,是既能保证杉木速生丰产,又能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的可行方法,我们对此进行了小面积的试验。试验情况试验地设在县林科所种子园,小地形为山丘。面积9.03亩,海拔高550米。位于北纬26°45’,东径110°18’。年平均温度11.4℃,年降雨量1368毫米。土壤为砂岩母质发育而成的黄红壤,土层厚度65—150厘米,石砾含量5—30%。南坡或西南坡向,坡度20度左右。原有植被为(?)木,白栎、柃木等,土壤呈微酸性。1980年  相似文献   

6.
<正> 一、自然地理概况华北中原平原地理分布为北纬28°20'—42°10',东经111°40'—112°00',包括辽河下游平原、辽西走廓、黄淮海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气候属暖温带和南亚热带气候。南北气候差异大,年均气温分布为7.8—17.9℃,从北到南递增,年降水量分布为480—1670mm,从北到南递增。华北中原平原地貌由三部份组成,即山麓平原(海拔50—100m),低平原(海拔5—50m)和滨海平原(海拔小于5m)。主要土类有褐土、潮  相似文献   

7.
1 试验地自然条件及概况江山娇林场位于牡丹江地区宁安县,地理座标为128°13′16″~129°12′420″E,43°44′54″~43°54′10″N,该场属于长白山系老爷岭地区.试验地位于江山娇林场半截沟,坡向为东坡,坡度10°,坡位上中腹,土壤为山地暗棕壤,有效土层厚度20  相似文献   

8.
<正> 火炬松原产美国南部14个州,分布纬度28—39°N,经度75—97°W,海拔500—666m处。分布区内气候变化较大,年均温13—19℃,月平均温度2.2—17.2℃,年降水量1016—1520mm,无霜期6个月,分布区西部种源较耐旱,抗锈病强,南部沿海较北部及山麓种源生长快,但北部种源较耐寒。本研究通过火炬松耐寒种源试验,为我省火炬松引种栽培西北缘地区找出最优良种源,为火炬松营造人工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郴州市于上世纪90年代开展了马尾松容器育苗造林试验。1992年在汝城县开始试种,1995年推广到资兴、桂阳、临武、宜章等县,到2001年,全市已推广马尾松容器苗造林2万公顷,成为全市人工造林的主要树种之一。一、试验区自然条件郴州市位于北纬24°54'~26°54',东经112°14'~114°14',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年降雨量在1200~1400毫米,年平均气温在17℃,属中低山丘陵地貌。试验观测地(一)位于资兴市何家山乡,海拔500~600米,土壤为花岗岩发育的山地黄红壤,酸性,坡度20度,土层厚度大于80厘米。1997年春季造林,当年11月调查成活…  相似文献   

10.
石质山地造林整地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长利  孙美清 《林业科学》1989,25(3):263-267
一、标准地概况标准地设在辽宁省新金县,地处辽东半岛中南部低山丘陵地带。东经121°45′—122°,北纬39°13′—39°30′,海拔50—200m,年平均气温8.9℃,年最低气温-23.5℃,年最高气温37.4℃,年平均降水量700mm,60%集中在7、8、9月,春季4、5、6月干旱,无霜期175天。宜林地及林地土壤为棕色森林土,土层薄且石砾多,含水量低,蓄水性能差,土质瘠薄。  相似文献   

11.
2008年8~11月对云南及周边麻疯树种质资源调查并收集200余份种子,进行了种子和种仁含油量评价;通过选取代表样地,即云南双柏南布河边及昆明东川区炭窑子,进行了工业出油率评价,发现种子工业出油率33.38%~44.90%;选取6个代表样地评价了种质资源的生物学性状、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成分分析,发现四川宁南种子千粒重713.90 g,6个样地平均种仁含油量60.52%,云南宾川种子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79.68%;云南育种工作者利用收集的种质资源,以高产、种壳薄脆、高含油量等为选育目标,其中选育出麻疯树高产品种2个、高含油量品种4个、高油酸品种1个。  相似文献   

12.
武定县有膏桐资源1 091.7 hm2,主要以四旁零星分布为主,垂直海拔分布范围为860~1 600 m.文章介绍了膏桐资源生长结实状况以及适宜膏桐发展的土地资源现状,分析了膏桐产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及存在的问题,从指导思想、遵循原则、发展目标、管理措施和保障措施几方面阐述了膏桐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麻疯树资源调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云南省麻疯树的资源、自然分布及适宜种植地调查,表明云南省栽培麻疯树历史悠久,种质资源丰富,是麻疯树分布最多的省(区),在几大江河干、支流流域的干热(或干暖)河谷和南亚热带河谷地区分布最多.4~5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的种子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发展麻疯树生物柴油原料林最好育苗造林,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开展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重视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并与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立地环境因子对小油桐冻害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罗甸县2008年凝冻低温使小油桐受到严重冻害。2009年1~3月平均温度均在12℃以上,为有效了解小油桐的适生环境,对不同坡向、海拔、坡位区域中小油桐的冻害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海拔高低,坡向中阴坡和半阴坡小油桐冻害显著,半阳坡和阳坡冻害程度相对较轻;海拔600 m以上小油桐的冻害严重,最严重冻害发生在海...  相似文献   

15.
云南红河州膏桐的资源分布及生长结实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为发展膏桐种植业,对云南省红河州膏桐产地的资源分布及开花结实状况进行了调查,掌握了该地区膏桐的资源量及分布特性;并从树高、地径生长、不同树冠面积以及植株的开花结实方面了解了该地区膏桐的生长及开花结果的状况。  相似文献   

16.
麻疯树耐旱、耐瘠薄,广泛分布于海拔1 500 m以下的干热河谷地区,不仅是干热河谷地区的水土保持树种,也是开发利用前景较好的能源植物。受立地条件及栽培管理措施的影响,双柏县麻疯树座果率低、单株产量小,产量极不稳定。2006~2011年在双柏县大沙坝进行不同整地措施和苗木类型造林试验,结果表明,科学整地、科学选择苗木及合理密植可促进麻疯树速生、丰产和稳产。  相似文献   

17.
我国麻疯树地理种源及分布区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详细地调查研究证明,我国滇、川、黔三省的热带和亚热带干热河谷区存在大量麻疯树天然群落和野生种群,并对其进行了植物形态学、生长生物学、群落生态学、种群生态学和分布区学的全面研究和再认识,提供了丰富和确切的观察结果。在上述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雨林型"麻疯树地理种源和"萨王纳型"麻疯树地理种源的新概念,为我国麻疯树产业化种植及分区规划提供了依据。金沙江干热河谷"萨王纳型"麻疯树地理种源的存在和出现展示着该物种在纬度极限和海拔极限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充分证明其泛热带分布和广泛分布于热带亚洲、热带非洲和热带大洋洲的事实,为麻疯树植物区系地理学研究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水分条件下麻疯树幼苗的光合生理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研究干旱和复水对麻疯树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气体交换特性和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减小,麻疯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持续下降,胞间CO2浓度先下降后上升;最大荧光产量、PSII最大光量子产量、光化学猝灭系数和PSⅡ实际量子效率均呈现下降趋势,初始荧光有小幅上升。复水后,气体交换参数和荧光参数能很快恢复,植株可以成活,表明麻疯树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对基质干旱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当基质含水量从21.91%下降到15.22%时,各参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当基质含水量从8.70%下降到6.83%时,各参数均有显著变化(P<0.05)。基质含水量为8.70%以上时,麻疯树碳同化能力降低的原因主要是气孔限制;基质含水量在8.70%以下时,光合效率的降低主要受非气孔限制。  相似文献   

19.
应用不同施量的保水剂进行膏桐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加施保水剂不仅对土壤水分有显著的改善作用,且能提高膏桐苗木的生长量及造林成活率.不同保水剂施量中以穴施20g最优.  相似文献   

20.
贵州的麻疯树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9  
麻疯树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在介绍该树种的生物及生态学特性、主要用途及其种子油特性的基础上,评述了贵州省的麻疯树资源状况,进而针对其资源及利用的价值优势,对贵州痳疯树的开发利用前景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