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大芹  黄贵平 《种子》2005,24(10):83-84
黔白1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所针对贵州气候特点、消费习惯,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育成的中熟一代杂种,2000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示范表明,该品种具有优质、抗病、丰产、经济性状优良、符合消费者口味的特点.根据近年来制种基地的管理和实践,该品种在省内中部地区小株采种,制种产量稳定在450~600kg/hm2,高产田块超过600kg/hm2,其技术要点是:  相似文献   

2.
黔茄2号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十五”期间选育的一代杂交种,为了提高制种单产,促进示范推广,对制种技术进行了研究,使制种产量提高到46kg/667m^2,并系统地总结了该品种的杂交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3.
胡明文 《种子》2002,(6):121-122
科研成果应尽快转化为生产力 ,新品种 ,新技术要实现转化 ,优质、足够的生产种是转化的基础 ,合理、可操作性强 ,高产的规模制种技术是转化的保证 ,通过 1996~ 2 0 0 1年的制种技术研究 ,我们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黔椒一号大面积种子生产技术体系 ,省内制种平均 2 0 kg/6 6 7m2 ,种子生产成本 2 40元/kg。黔椒一号于 1990年育成 ,1990~ 1995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 ,1996~ 1998年进行区域性试验 ,1997~ 1999年进行生产试验 ,2 0 0 0年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会审定 ,自 1996年起 ,我们在区试的同时 ,对其制种及栽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试验…  相似文献   

4.
沈应会  冯元秀  赵大芹 《种子》2013,32(2):117-118
黔白6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针对贵州春夏、夏秋大白菜生产基地需要及市场供应需求,用2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杂交育成的中早熟一代杂种。2010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遵义县乌江镇经过2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丰产、抗病、商品性好、符合消费者口味等特点。黔白6号一代杂种的生产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本文总结了黔白6号的高产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5.
“贵杂二号”系核核不育两用系优质杂交油菜,1995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被农业部列为“九五”十大推广技术油菜优育品种之一。该品种育性稳定,熟期适中,丰产稳产性好,杂交种纯度高。为进一步提高杂交种纯度及制种产量,1994~1997年进行了“贵杂二号”高产栽培制种技术的研究,使制种平均产量达到了45kg/667m‘,最高达66kg/667m’种子质量达国家一级标准,现将其关键技术综述如下。l选好制种基地,搞好rt向承包制种产量的高低,制种质量的好坏,除受亲本纯度的影响外,制种基地的选择发重要。油菜是常异花授粉作物…  相似文献   

6.
赵大芹 《种子》2007,26(7):103-105
大白菜制种生产是贵州省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一项新兴产业。由于贵州省大白菜育种研究起步较晚,杂交种的制种生产起步更晚,制种面积近年来才由最初的0.5 hm2发展到5~8 hm2,单产从300~400 kg/hm2提高到525~675 kg/hm2。从目前贵州省制种生产现状看,尚存在种子产  相似文献   

7.
犹世政 《种子科技》2000,18(5):301-302
近几年来 ,两系杂交油菜选育的速度加快 ,育成的品种较多 ,在生产上应用广泛。但是 ,两系法制种单产水平上进展并不明显 ,存在结实率低影响产量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在油菜制种实践中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分析其原因 ,找出解决问题之关键 ,提出相应对策。1 两系杂交油菜制种产量现状两系杂交油菜制种在我市从 1995年开始试制 ,当时的品种是蜀杂 6号 ,一般制种产量为 2 0 kg/ 6 6 7m2~ 2 5kg/ 6 6 7m2 。从 1997年开始 ,以制本地选育的遵油1号为主 ,制种产量有一定的突破 ,一般产量在 35kg/6 6 7m2左右 ,高的达 6 0 kg/ 6 6 7m2。…  相似文献   

8.
李正强 《种子》2001,(2):79
“黔花生一号”由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通过人工杂交后 ,采用集团与系圃法混合选育成功的花生新品种。历经品比试验、全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以及大面积示范推广表明 :该品种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等优点。 2 0 0 0年 8月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产量表现 :一般栽培 6 6 7m2 产在 2 5 0~ 30 0 kg之间 ,高产栽培可突破 45 0 kg。 1998年在思南、凤岗等县大面积常规种植示范 ,经验收测产结果 ,“黔花生一号”平均 6 6 7m2产 30 9kg,最高产 415 kg,比对照平均增产 40 %以上 ,表现出强劲的增产潜力。特征特性 :“…  相似文献   

9.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7号选育及特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杂交种兴农单7号是贵州黔西南喀斯特区域发展研究院于2011年以自育自交系XZ 8131为母本,外引自交系YA 8201为父本组配而成的黄粒玉米杂交种,2013年参加贵州省玉米预试,产量居参试150个组合中第8位.2014-2015年参加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2年平均单产696.4 kg/667 m2,比对照平均增产14.28%,产量居第1位,100%的试点增产.生产试验平均单产567.5 kg/667m2,较对照增产19.72%,产量居第1位,100%的试点增产.该品种丰产、稳产、广适、综合抗性较好,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黔审玉2016010号).  相似文献   

10.
优质高产杂交油菜黔油28号由贵州省油料研究所选育,是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一代杂交种。2008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制种产量高等特点。为探索黔油28号在生产上的最大潜力,总结其相应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针对黔油28号进行了一系列的栽培技术试验示范,总结出一套适合于该品种的高产栽培技术体系和操作规程,包括翻犁移栽和免耕移栽等种植方式,现归纳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陈华璋  王天宇  祝云芳  高翔  陈泽辉 《种子》2008,27(2):108-110
黔单18号是贵州省旱粮研究所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为使该品种更快走向市场,介绍了黔单18号其亲本繁殖、杂交制种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2.
贵州地处西南山区,大豆生长期常常因温度低,湿度大,导致大豆花叶病毒病发生严重,从而影响大豆产量。为选育适宜贵州省种植的高产、抗花叶病毒病大豆新品种,于2008年选用地方品种大方猫耳灰为母本,选用本所育种材料黔豆08001[成8307-1×(六枝六月黄×大方白水豆)]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获得复合杂交材料黔豆08014,对该材料用系谱育种法于2009—2013年在贵阳、海南经过8代选育,于2013年选育而成高产、抗花叶病毒病较强的大豆新品系黔豆11号。2014年参加贵州省大豆区试,平均量产为178.60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11%,2015年续试,平均产量187.26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63%,2年平均产量182.93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7.38%。2015年参加贵州省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71.13kg/667m2,比对照黔豆6号增产8.67%。该品种全生育期109d,为春大豆中熟品种,紫花,灰毛,株型收敛,直立生长,有限结荚,株高41.6cm,底荚高度8.6cm,主茎节数12.1个,分枝数2.0个,单株荚数36.5个,单株粒数70粒,单株粒重11.8g,百粒重17.7g,不倒伏,不裂荚,落叶;蛋白质含量40.37,脂肪含量20.30;田间鉴定不感大豆花叶病毒病,较抗其它病,人工接种大豆花叶病毒SC-3、SC-7鉴定抗性结果,SC-3病情指数22,SC-7病情指数27,对两个株系的抗性评价为中抗。该品种于2016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黔豆11号,适宜在贵州省及相似地区作为春大豆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王天宇  陈泽辉 《种子》2002,(1):90-90,92
黔玉一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研究所选育的杂交玉米新品种。2000年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黔玉一号在各级区试及大面积生产示范中均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特别是抗病性和抗旱耐瘠性。该品种制种成本低,产量高,有较大的推广前景,适宜我省大部分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4.
遵油一号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遵油一号属甘蓝型双低杂交油菜 ,由遵义市种子公司选育 ,1997年 12月通过遵义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该组合在我地生育期适中 ,苗期和薹期长势较强 ,叶色浓绿 ,植株硬健 ,中上等栽培水平条件下 ,6 6 7m2产量 145~185 kg;据贵州省理化测试分析研究中心测试 ,芥酸含量3.36 % ,硫甙含量 32 .83mol/ g,含油量 41.2 8%。 1998~ 2 0 0 0年 ,我司累计生产该组合种子 14830 kg,示范推广面积达9886 hm2 ;该组合深受我区农民欢迎 ,种子供不应求 ,为了提高制种产量 ,三年来 ,我们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 抓种源 ,提高亲本繁殖质量要获得质量…  相似文献   

15.
代文东  黄泽素  曾兵  唐容  李德珍 《种子》2012,31(1):122-124,126
采用四因子五水平通用旋转回归组合设计,研究了黔油22号制种产量与栽培因素(N、P、K、密度)间的关系,建立了各因素与制种产量的回归数学模型,并进行了黔油22号高产制种优化方案分析,获得黔油22号在贵州省遵义县制种产量达到60 kg/667 m2以上的优化栽培方案:纯N(X1)=15.37~19.13 kg/667 m2、P2 05(X2)=13.81~15.08 kg/667 m2、K20(X3)=15.82 ~ 20.19 kg/667 m2、母本移栽密度(X4)=10 334~ 11 220株/667 m2.  相似文献   

16.
黔白3号大白菜是贵州省园艺研究所针对贵州夏秋、秋冬大白菜基地生产及消费习惯,用两个自交不亲和系互为父母本杂交育成的中熟一代杂种.2006年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黔审菜2006002),2006年10月列为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该品种在贵阳市乌当区经过两年的试验示范,表现出丰产、抗病、优质、符合消费者口味等特点.其一代种的生产是采用自交不亲和系配制而成,总结出其制种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17.
周单8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院最新选育的高产、优质玉米杂交种,具有株型紧凑、较早熟、优质、结实性好等优良特性.2004年3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甘肃省酒泉市大面积制种,平均单产5857kg/hm2,高产地块超过6750kg/hm2.  相似文献   

18.
徐彦军  李启华  李娇  王烜  魏岸 《种子》2020,(2):137-139
为筛选适宜石阡县和织金县栽培的棚室春早熟大白菜品种,引进7个大白菜品种进行栽培比较,研究不同品种大白菜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种间发病情况等指标。结果表明,黔白6号、京春早、津宝2号、中白50和健春均有早熟性;津宝1号株型较大且长势健壮;健春、天白80单株净质量大(1.45、1.41 kg),小区净产量高(58.2、56.4 kg),与黔白6号差异不显著,而与津宝1号、京春早、津宝2号、中白50存在极显著差异;发病率较低的品种为健春和黔白6号,京春早和天白80发病率稍高、抗病性差。研究表明,健春、黔白6号在发病率、单株产量、小区净产量等农艺性状综合表现较好,2个品种可在石阡县和织金县推广栽培。  相似文献   

19.
豫玉 2 9是河南省周口市农科所培育的高产、多抗玉米杂交种 ,具有丰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粮饲兼用等特点。 1999年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2 0 0 0年甘肃省酒泉市制种 ,平均单产5655.3kg/ hm2 ,高产田超过 60 0 0 kg/ hm2 。豫玉 2 9高产制种技术有 :1 培育产量高的亲本自交系是高产制种的基础早期利用玉米杂交种 ,由于亲本自交系繁殖产量低 ,成本高而使单交种无法进入商业运作。近代的玉米育种在选育玉米自交系时除重视配合力外 ,同时注重繁殖产量高、抗逆性强等综合农艺性状的选择 ,使组配的杂交种不但具备杂种优势大 ,…  相似文献   

20.
“七·五”,“八·五”期间我所选育的黔育3号于1995年7月通过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推广。在贵州中部地区西瓜生长期间,阴雨潮湿,光照不足,制种产量低,每亩仅10-12kg。为此,我们于1990一1994年进行了西瓜制种技术研究,摸索出了一套完善的丰产技术措施,可使667m2产提高到15一20kg,经几年对黔有3号0.133公顷制种田进行丰产技术措施的验证,每667m2实收杂交种18.2kg,达到就地制种可提供用种的目的。现将丰产制种技术措施总结于后。1保持亲本自交系纯度,安全隔离西爪亲本自交系和杂种以及原种的纯度与隔离条件密切相关。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