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假紫万年青(Belosynapsis ciliata)、细竹蒿草(Murdannia simplex)、牛轭草(Murdannia loriformis)和铺地锦竹草(Callisia repens)4种鸭跖草科植物为试验材料,设置不同遮荫处理,测定光合色素、花色素苷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其相关酶活性等生理指标,探讨遮荫对4种植物生长和叶色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假紫万年青、细竹蒿草花色素苷含量与抗氧化酶和花色素苷相关酶活性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与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牛轭草、铺地锦竹草花色素苷含量与其他生理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由此可见,与牛轭草和铺地锦竹草相比,花色素苷含量高的假紫万年青、细竹蒿草可能具有更强的抗高光和耐荫能力.  相似文献   

2.
轻型屋顶绿化作为提升城市绿化空间的有效方法,也是当前海绵城市建设的的重要措施,轻型屋顶绿化植被毯具有建坪速度快、绿化效果好及便于快速推广等优势。以适用于华南地区轻型屋顶绿化植被毯营建的假紫万年青(Belosynapsis ciliata)和铺地锦竹草(Callisia repens) 2种匍匐茎植物作为试验材料,以无纺布、废弃地毯、三维网作为基底材料,其上分别铺设4种不同厚度的基质进行植株生长观测。试验得出,除铺地锦竹草在无纺布铺4 cm厚基质处理下株高表现更好外,2种植物的覆盖度、叶宽等指标均在废弃地毯铺2 cm厚基质处理下表现最佳。  相似文献   

3.
4种蕨类植物耐热性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电导率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东北对开蕨、肾蕨、鸟巢蕨、铁线蕨进行耐热性测定。通过计算其高温半致死温度,比较植物耐热性强弱,为其在南方地区的室外种植及屋顶绿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4种蕨类植物叶片经高温处理后,其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根据公式计算得出,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鸟巢蕨54.96℃,东北对开蕨54.33℃,肾蕨65.12℃,铁线蕨57.20℃,4种蕨类植物耐热性的强弱次序:肾蕨铁线蕨鸟巢蕨东北对开蕨。  相似文献   

4.
4种景天科植物耐热性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电导率方法,根据Logistic方程,计算4种景天科植物的高温半致死温度,比较植物的耐热性强弱。结果表明:4种景天科植物叶片高温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根据公式测得几种植物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佛甲草60.24℃,反曲景天54.69℃,红叶景天52.81℃,八宝景天62.81℃;依据半致死温度,对4种景天科植物的抗热性排序,依次为八宝景天〉佛甲草〉反曲景天〉红叶景天。  相似文献   

5.
应用Logistic方程测定13种观赏草的耐热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运用电导法对13种园林常用观赏草的耐热性进行了研究,并通过2年田间观测对13种观赏草的耐热性进行评价.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相对电导率之间呈"S"形曲线,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13种观赏草半致死温度LT50(℃),由高到低依次为:花叶芒、细叶芒、斑叶芒、花叶蒲苇、狼尾草、蒲苇、香茅、红叶白茅、金叶苔草、花叶虉草、细茎针茅、蓝羊茅、欧根金线蒲.结果表明:暖季型观赏草的耐热性较冷季型观赏草高,13种观赏草夏季田间性状表现基本上与由半致死温度得到的耐热性一致,高温半致死温度可作为评价观赏草耐热性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屋顶绿化植物松叶佛甲草的耐热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景天科植物松叶佛甲草Sedum mexicanum为材料,研究干旱胁迫条件下其植物形态特征以及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并采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其高温半致死温度。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条件下,植物形态特征表现较好,叶片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和电解质渗出率的增加缓慢,MDA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幅度不大。经梯度高温处理试验,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显野S冶型曲线,经显著性检验袁符合Logistic方程袁并根据公式计算得高温半致死温度为62.27℃。与其他景天属植物抗旱耐热性指标比较,松叶佛甲草的抗旱耐热性指标属于较好水平,表明松叶佛甲草是能较好适应屋顶干旱环境的候选品种。  相似文献   

7.
10种观赏草叶片的细胞膜热稳定性鉴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电导法测定了10种观赏草在不同梯度高温水浴处理下细胞膜的热稳定性,通过拟合Logistic方程计算高温半致死温度,以鉴定不同观赏草种类的耐热性.结果表明:耐热性强的是黑麦冬、血草、小盼草;耐热性中等的是(从强到弱排列)棕榈叶苔草、棕红苔草、细叶芒;耐热性弱的是(从强到弱排列)玉带草、金边麦冬;耐热性最弱的是斑叶芒、花叶芒.  相似文献   

8.
高温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限制因素,为研究常绿木本植物对高温的抵御能力,以金叶女贞、金边黄杨、南天竹、海桐、红叶石楠为试验材料进行高温胁迫处理,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得到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结合测定细胞质膜透性(EC)、叶绿素含量(chl)、脯氨酸(Pro)含量生理生化指标,运用隶属函数值法综合评价其耐热性。结果表明:1)5种常绿灌木的高温半致死温度由高到低依次为:金边黄杨(62.62℃)、海桐(62.43℃)、金叶女贞(61.10℃)、红叶石楠(58.20℃)、南天竹(58.09℃)。2)5种常绿灌木的耐热性综合排序为:海桐>金边黄杨>红叶石楠>金叶女贞>南天竹。总体而言,这5种常绿灌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均可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屋顶绿化的潜在植物资源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9.
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测定14个杜鹃品种的耐热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电导率结合Logistic方程对14个杜鹃品种进行耐热性研究。结果表明,14个杜鹃品种离体叶片经温度梯度处理后,细胞伤害率与处理温度之间呈现"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根据公式得出14个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high lethal temperature 50,简称HLT50)在50.72~57.69℃之间。依据高温半致死温度,在这14个品种中,耐热性较强的品种有胭脂蜜、瑶妃、白常春、晓霞;其次为西子妆、玉堂春、江南春早、常春4号、卧龙1号和粉红泡泡;耐热性较弱的是宝玉、春樱、若姪子和小莺。  相似文献   

10.
利用电导率法测定六种芳香植物的耐热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萍  王健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0):2038-2040
运用电导率法对香蜂草(Melissa officinalis L.)、苹果鼠尾草(Salvia officinalis L.)、丁香罗勒(Oci-mum basilicum L.)、阔叶薰衣草(Lavandula spica L.)、匍匐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香露兜(Pandanus amaryllifolius Roxb.)等6种芳香植物进行了耐热性测定。结果显示,叶片在梯度高温处理后,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形曲线关系。通过显著性检验,结合Logistic方程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测得6种芳香植物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香蜂草57.00℃、苹果鼠尾草58.55℃、丁香罗勒59.80℃、阔叶薰衣草59.55℃、匍匐迷迭香59.19℃、香露兜65.25℃。  相似文献   

11.
应用电导法结合Logistic方程对8个月季品种的耐热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8个月季品种叶片经温度梯度处理后,细胞伤害率与处理温度之间呈现"S"形曲线关系,通过显著性检验发现,该曲线符合Logistic方程。根据公式得出,这8个月季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分别为粉扇50.49℃、绯扇49.97℃、黄和平52.07℃、天堂50.89℃、玛依柯51.20℃、节日礼花50.21℃、金玛莉50.03℃、霍尔恩50.73℃,依据高温半致死温度得出,它们的耐热性强弱顺序为黄和平玛依柯天堂霍尔恩粉扇节日礼花金玛莉绯扇。  相似文献   

12.
2 种红枫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运用电导率法对鸡爪槭的2种栽培变种‘血红鸡爪槭’和‘紫红鸡爪槭’进行耐热性测定。叶片经梯度高温处理后,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S”型曲线,经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通过Logistic拐点确定半致死温度,得出‘血红鸡爪槭’的耐热性强于‘紫红鸡爪槭’。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开发利用野生花卉种质资源提供参考,对10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花卉的电导率进行测定,并配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半致死温度(LT50)以判断其抗寒耐热性。结果表明:处理温度与叶片细胞伤害率呈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Logistic方程拟合度较高;10种野生花卉的抗寒性强弱依次为天蓝苜蓿>鼠麴草>败酱草>老鹳草>夏至草>婆婆纳>点地梅>蛇莓>紫花苜蓿>通泉草,耐热性从强到弱排序为败酱草>紫花苜蓿>蛇莓>鼠麴草>天蓝苜蓿>通泉草>夏至>老鹳草>婆婆纳>点地梅。  相似文献   

14.
应用Logistic方程测定冷季型草坪草抗热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电导率测定配合Logistic方程求拐点温度的方法测定了两种冷季型草坪的抗热性。结果表明,高羊茅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为46.2℃,早熟禾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为44.2℃,其结果与高羊茅和早熟禾的实际抗热力趋势一致。同时还对该方法的特点、在冷季型苹坪草上的应用及有关试验条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李娜  徐慧  陈晓璇 《安徽农业科学》2014,(31):10998-10999
[目的]测定武汉地区4种花灌木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为它们在武汉园林绿地建设和改造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测定了武汉地区引种的4种花灌木经过梯度高温处理后的电导率,并结合Logistic方程,计算出它们的高温半致死温度。[结果]火焰南天竹的半致死温度为53.19℃,八仙花为55.25℃,四照花为72.58℃,欧洲丁香为64.64℃,其耐热性强弱表现为四照花欧洲丁香八仙花火焰南天竹。[结论]总体上看,四照花可以在武汉广泛推广应用,欧洲丁香在华中地区应用问题不大,八仙花和火焰南天竹在园林绿化中应该选择稍阴处种植。  相似文献   

16.
紫叶稠李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适宜新疆地区种植的彩色树种紫叶稠李为研究对象,通过低温处理,用电导法测定紫叶稠李相对电导率.并用Logistic方程拟合求拐点值来估计其半致死温度,探讨其抗寒性.结果表明,紫叶稠李的半致死温度为-35.6℃,在新疆寒冷的冬季不采取任何措施可安全过冬,是园林工程、荒山绿化树种配置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绿化木本植物抗逆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江西省的气候条件为基础,结合实地气象因子观测,对柳树、杨树、白榆、樟树、构树等5种木本植物进行了抗逆性研究,以探讨这些植物在干旱、高温的适应能力,为筛选抗逆性强的绿化木本植物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表明:不同绿化木本植物虽然受到胁迫,但并没有出现植株生长严重滞后,植株枯死等现象,柳树和杨树胁迫时间相对滞后,从形态特征变化来说,柳树和杨树具有更好的抗旱性。不同绿化木本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减低趋势,杨树和柳树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积累量较高。不同绿化木本植物叶片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随着胁迫时间的增加呈逐渐增加趋势,杨树和柳树叶片脯氨酸含量和相对电导率较低。通过电导率法测定植物的耐热性,在35?70℃的温度变化过程中,不同绿化木本植物叶片高温处理温度与细胞伤害率之间呈现"S"型曲线,通过显著性检验,符合Logistic方程。依据半致死温度,5种植物的抗热性大小依次为:柳树杨树白榆樟树构树。以电解质50%的细胞伤害率作为临界致死高温的生理指标,结果与Logistic方程得到的结果基本一致,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植物耐高温的衡量依据。  相似文献   

18.
9个杜鹃品种的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a生杜鹃扦插苗功能叶(成熟叶)的叶圆片为试验材料,应用电导法测定了9个杜鹃品种在40、45、50、55、60、70℃温度下细胞膜透性的变化,通过Logistic方程拟合,求得高温半致死温度(LT50),并与高温胁迫处理下盆栽扦插苗叶片的褐变指数进行验证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叶片在不同高温胁迫处理下电解质渗出率的增加呈"S"形曲线;根据高温半致死温度对供试品种进行耐热性排序:‘石岩’(53.84℃)‘琉球红’(52.71℃)‘白丹麦’(52.35℃)‘天章’(51.62℃)‘春诗’(51.33℃)‘大青莲’(50.67℃)‘粉五宝’(48.40℃)‘御代之荣’(47.40℃)‘霞红’(46.92℃)。说明根据高温半致死温度能准确反映杜鹃各个品种的耐热能力;根据高温半致死温度和褐变指数对杜鹃的耐热性进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将杜鹃这些品种分为3个类群,第Ⅰ类群包括‘石岩’、‘琉球红’,为强耐热品种,平均高温半致死温度为53.28℃;第Ⅱ类包括‘天章’、‘春诗’、‘白丹麦’和‘大青莲’,为中等耐热品种,平均高温半致死温度为51.49℃;第Ⅲ类包括‘粉五宝’、‘御代之荣’和‘霞红’,平均高温半致死温度为47.60℃,为不耐热品种。研究杜鹃品种高温半致死温度与耐热性的关系,可为耐热杜鹃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逐级降温程序模拟冰冻处理技术测定含笑、乐昌含笑、深山含笑3种含笑属植物离体叶片的相对电导率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并用Logistic方程计算其半致死温度(LT50)。结果表明:(1)3种植物的耐低温能力存在着显著差异,随着温度的降低,叶片电导率总体上呈S形曲线变化;采用Logistic方程计算3种植物的耐寒半致死温度(LT50),得出3种植物的耐寒强弱次序为含笑(–39.2℃),乐昌含笑(–32.9℃),深山含笑(–31.0℃)。(2)随着低温处理时间的延长,3种植物叶片蛋白质含量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仙客来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耐热性.方法 以香味仙客来幼苗为试材,通过叶片细胞相对膜透性的测定,配合Logistic方程确定半致死温度.结果 仙客来不同生长发育状态的拐点温度多处于35~39℃之间,9月份的拐点温度为38.5℃,仙客来9月份的耐热性高于其它时期的耐热性.结论 本试验表明,不同温度处理后的仙客来叶片细胞相对膜透性曲线呈S型,适于用Logistic方程测定植物耐热性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