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为了推广应用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提高灌区灌溉的效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在分析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基于物联网、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设计了包括灌溉计划优化,实时监测与控制,数据分析与决策等模块的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采用了自动喷灌装置、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象站等智能化灌溉设备,实现对灌溉过程的精准监测和控制。结果表明,通过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实际应用,灌区的水资源利用效率得到大幅提升,灌溉过程中的水量浪费得到有效减少。灌溉计划优化和实时监测与控制模块的运行,使得系统能够根据土壤湿度、气象变化和作物需求等因素进行动态调整,从而实现精准灌溉。农业灌区智能节水灌溉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能够有效解决传统灌溉方法存在的问题,在节约用水、提高灌溉效率和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可以在更多的农业灌区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基于MSP430F147低功耗单片机节能灌溉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农业用水浪费较严重,灌溉水利用系数较低,很多地区存在水资源匮乏的问题,所以,走节水节能型农业发展之路是必然趋势.[方法]建立以MSP430F147为核心的单片机节能灌溉系统的控制模型,该系统平时处于休眠状态,固定周期进入活动模式,耗能低,从而实现系统的低功耗.[结果]该系统通过测量土壤介电常数确定土壤湿度,然后根据土壤湿度值来确定作物的灌溉用水量,单片机定时控制灌水量,从而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结论]该系统节水节能,同时通信方式采用无线通信方式,传输距离远,安装方便并减少了通信线路安装的成本,符合未来通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在云南农业大学寻甸试验基地开展不同灌溉条件下水稻需水规律及节水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土壤热通量、净辐射与日均需水量呈正相关关系,相对湿度与日均需水量呈负相关关系,受滇中高原气候影响,水稻需水高峰期出现在分蘖期,而不是常见的拔节孕穗期与抽穗开花期,且生育期较长。控制灌溉较淹水灌溉相比,渗漏量、排水量、耗水量均有所降低,减少了无消耗水,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达到了高效节水的目的。与淹水相比,滇中地区水稻种植区全生育期控灌Ⅰ耗水节水潜力为8 346.24万m~3,控灌Ⅱ耗水节水潜力为1 0672万m~3,表明滇中水稻种植区节水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4.
适宜的土壤水分对作物生长和高产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建立适合大田作物的对土壤水分进行控制的系统,采用土壤相对湿度和土壤含水率变化率来构建灌水量需求模型,首先由土壤湿度传感器将检测到的水分信息传输到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再根据所建立的模糊规则推理作物灌水量,进而对电磁阀执行有效的控制。通过MATLAB仿真表明,该系统能快速推理得到作物的实时需水量,适合多种环境下不同作物的灌溉需求。  相似文献   

5.
在农业灌溉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必须按照农作物生理需要实施最经济的灌溉,准确把握灌溉的时间与水量,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也因此成为一项急需探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说明了自动化技术在农业灌溉中的应用原理,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农业节水自动灌溉系统发展的现状,详细阐述了农业节水灌溉中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在南京淳东灌区对水稻“控灌中蓄”灌溉新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以水稻品种9746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小区试验,观测了控灌中蓄、淹灌2种灌溉模式和不同晒田程度(轻晒和重晒)条件下水稻全生育期的灌水量、灌水次数、对降雨的利用率、土壤含水量和水稻产量等指标.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控灌中蓄灌溉模式下全生育期灌水仅3 ~4次,平均灌溉定额112 mm,和淹灌处理相比,灌水次数减少5~7次,节水幅度平均达63.2%.控灌中蓄条件下重晒处理又较轻晒处理节水27.7%,且该处理对降雨的利用率和水分生产效率为最大,分别达到49.3%和1.30 kg/m3,同时控灌中蓄灌溉模式下水稻实际产量比淹灌增产23.8% ~ 33.9%.结果表明,水稻控灌中蓄模式具有显著的节水增产效应,是一种水资源利用效率高、减排和增产潜力巨大的生态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章根据2004~2006年黑龙江垦区水稻节水控制灌溉试验资料,分析了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对水稻的节水效果。选择农垦牡丹江分局858农场267hm2水稻种植典型示范区为试验点,得出控制灌溉较常规灌溉全生育期少灌水3~4次,节水2400m3·hm-2,增产398kg·hm-2。同时,水稻米质,抗倒伏、抗病虫害效果比常规灌溉都有明显提高。发展水稻节水控灌技术,可合理有效地利用有限的水资源,节约灌溉用水,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发展节水型农业,对垦区粮食安全、农业生产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土壤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若干生理生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鹏  蔡燕  王会肖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71-5273
研究土壤水资源的特征和作物耗水与土壤水的相互关系,可以有效地指导在农业用水中增加土壤水的用水量、减少灌溉水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达到农业节水的目的。介绍了土壤水资源量的计算、土壤水分的动态规律、土壤水分的有效性和作物的需水耗水规律等农业节水中涉及的利用土壤水资源研究的若干生理生态方面内容。  相似文献   

9.
刘振奎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23):143-145
中国是农业大国,在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的道路上,农业灌溉用水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土壤含水率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的变化过程且灌溉系统难以建立一个精确的数学模型,因而设计了基于模糊控制的节水智能灌溉系统.该系统以土壤水分误差和误差变化率作为输入量,灌溉时间为输出量,模糊规则以专家经验为基础设置,最后通过Matlab仿真验证,表明该系统可以有效地实现节水智能灌溉的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的自动化灌溉设备以单片机类型的控制节水灌溉是使用率最高的自动化灌溉系统,这类灌溉设备能够根据土壤不同湿度来自觉控制灌溉速度和频率,进而有效缓解农业灌溉用水紧张的问题。本文在阐述单片机原理和节水灌溉系统原理的基础上,以AT89C51单片机为基本研究对象,基于AT89C51型号单片机在节水灌溉系统中的软硬件设计问题展开探究,旨在能够提升农业节水灌溉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