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马铃薯大垄栽培,可有效地解决小垄距种植带来的畸形薯偏多,病害发生严重等不利因素,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本地目前推广应用的主要是80cm大垄栽培。  相似文献   

2.
马铃薯大垄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我国种植马铃薯有400多年的历史,但至今延续的仍然是小垄栽培的种植方式,其平均产量为2.6万kg/hm2,这种种植方式造成培土浅,土壤库容不够,薯块易外露,畸形薯增多,同时由于垄距小,植株大,造成垄间郁闭,不利于通风,使湿度过大,形成田间小气候,极易造成毁灭性病害——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与流行,产生大量的病薯,甚至绝产。国外马铃薯主产国一般都采用大垄80-90cm密植的栽培方式,平均产量为6万kg/hm2。  相似文献   

3.
马铃薯不同垄宽栽培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马铃薯最佳的栽培模式,进行了不同垄宽栽培试验。结果表明,1.0 m起垄2行植株田间群体生长合理,产量最高;商品薯生产采用0.5 m起垄1行或1.0 m起垄2行;种薯生产可采用1.5 m起垄3行,齐苗后应加强晚疫病防治。  相似文献   

4.
以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西成薯007为研究材料,在种植密度为6 000株/hm2的情况下,研究5个不同垄距(75、80、85、90、95 cm)种植模式下的甘薯产量变化规律,以确定最佳种植垄距模式,为西南地区甘薯机械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这5种种植模式下,鲜薯以垄距为90 cm的产量最高,垄距为75 cm的产量最低。随着垄距的增加,产量逐渐上升,90 cm的产量达到最高,垄距为95 cm时产量开始降低。综合考虑,在西南丘陵地区甘薯机械化起垄时,垄距设置为90 cm,鲜薯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同密度不同垄距对马铃薯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90cm垄距较80cm垄距促进了晚熟品种地上部叶片的生长,株高、冠幅、主茎数、绿色叶面积、茎粗均增加,大中薯率提高;早熟品种地上部植株性状不随垄距的增加而增加,大中薯率也仅略有提高;参试的2个品种在80cm垄距与90cm垄距下产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以高淀粉甘薯新品种西成薯007为研究材料,在种植密度为60 000株/hm~2的情况下,研究5个不同垄距(75、80、85、90、95cm)种植模式下的甘薯产量变化规律,以确定最佳种植垄距模式,为西南地区甘薯机械化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在这5种种植模式下,鲜薯以垄距为90 cm的产量最高,垄距为75cm的产量最低。随着垄距的增加,产量逐渐上升,90 cm的产量达到最高,垄距为95 cm时产量开始降低。综合考虑,在西南丘陵地区甘薯机械化起垄时,垄距设置为90 cm,鲜薯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产量。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高垄双行栽培是指实行宽窄行种植,把宽行的土培到窄行上,使窄行形成墒,且墒高出25cm以上的种植方式。试验证实,垄畦栽培的马铃薯具有出苗早、大中薯比例高、产量高等优点,垄畦栽培比平畦栽培增产19.1%。其具体栽培技术如下:马铃薯是浅根作物,在块茎播种后出一、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变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靖远县大力推广以垄膜沟灌和垄作沟灌技术为主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降低农田灌水成本,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为探讨干旱、半干旱高原性气候明显的靖远灌溉区马铃薯最佳起垄高度,通过试验设置5个不同处理(10 cm、15 cm、20 cm、25 cm、30 cm)研究其对马铃薯单株结薯、商品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垄高的增加单株结薯、商品率、产量及品质逐渐提高,垄高25 cm时能极显著提高马铃薯产量品质和商品率。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费乌瑞它、冀张薯12号、希森6号和辽薯6号脱毒原种为试验材料,设置单垄单行栽培(对照)和宽垄双带栽培2个栽培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榆林地区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及不同品种对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商品薯率和产量有一定的影响;希森6号在单垄单行栽培和宽垄双带栽培模式下表现较好,适宜进一步推广应用;宽垄双带栽培模式虽然可以提高马铃薯产量,但是对马铃薯产量构成因素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重和商品薯率有降低作用,因而在推广该栽培模式前仍需进行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品种克新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对比90 cm大垄和传统65 cm小垄2种栽培模式的马铃薯土壤水分及产量。结果表明,90 cm大垄栽培马铃薯能够增加土壤含水率,提高商品薯率,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11.
12.
垄的大小对黄瓜高垄覆膜滴灌全价营养液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高垄覆膜全价营养液滴灌栽培黄瓜,根据垄的大小设置3个处理:通过测量盐分淋洗效果、根际土壤含水量、生长参数和产量,结果表明,3个处理均能有效淋洗盐分,处理A淋洗效果略差于其它处理,但仍在理想淋洗范围内,处理A的产量最高,因此处理A可作为理想的黄瓜栽培垄。  相似文献   

13.
通过引进、筛选和示范马铃薯机械化播种、收获等机械,开展了马铃薯机械化种植密度、肥料等试验研究,并结合区内外马铃薯机械化种植的最新技术成果,研究和形成了适宜西藏马铃薯机械化垄作生产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4.
15.
Four magnetic profiles across the Pacific-Antarctic Ridge reveal magnetic anomalies that show trends parallel with the ridge axis and symmetry about the ridge axis. The distribution of bodies that could cause these anomalies supports the Vine and Matthews hypothesis for the generation of patterns of magnetic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the midocean ridge system. The geometry of the bodies accords with the known reversal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during the last 3.4 million years, indicating a spreading rate of the ocean floor of 4.5 centimeters per year. If one assume that the spreading rate within 500 kilometers of the ridge axis has been constant, reversals of the geomagnetic field during the last 10.0 million years can be determined. This new, detailed history of field reversals accords with observed anomalies over Reykjanes Ridge in the North Atlantic if a spreading rate of 1 centimeter per year is assumed there.  相似文献   

16.
以马玲薯克新3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马铃薯大垄(90 cm)和小垄(70 cm)2种栽培模式对不同耕层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马铃薯在大垄栽培模式下,不同生育时期的土壤水分均高于小垄栽培模式,具有保墒的优势,进而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可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梯田埂坎杨树的根系分布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三维坐标根系全部挖掘法对2种杨树的根系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2种杨树根系水平分布范围较大,垂直分布幅度较小,主要根系均集中在0~60 cm土层中,基本无垂直根,根系以水平根和侧根为主,对梯田作物产量会产生较大不利影响;因其根系较浅的特性,无法利用深层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不适宜作为梯田埂坎的造林树种,建议采用其它深根型、耐旱的灌木树种.  相似文献   

19.
20.
大豆大垄密适宜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大垄密不同品种、不同密度对大豆产量性状的影响,对今年选用的大垄密品种合丰47号、合丰50号(合99-718)、红丰11号进行密度试验,通过方程模拟得出红丰11最适合栽培密度为30.5株/㎡,合丰47和合丰50的最适合栽培密度都是31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