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柞水县是陕西省板栗主要产区县之一,所产大红板栗即镇安大板栗为我国北方品种群中久享盛名之品种。板栗栽培在柞水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人工嫁接栽培的为数很少,绝大多数靠天然更新传种接代,形成了雄厚的野生板栗资源,急待改造利用。据农业区划调查,目前全县尚有野生板栗资源1万余亩,约40万株,其中5000亩约20万株可进行改造利用。据此,我所自1983年以来,开展了板栗高接效应试验研究工作。根据三年的试验观测,初步证明野生板栗高接效应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平均株嫁接成活率100%,枝嫁接成活率86.8%。嫁接  相似文献   

2.
柞水县是陕西省板栗主要产区县之一,所产大红板栗即镇安大板栗为我国北方品种群中久享盛名之品种。板栗栽培在柞水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在漫长的生产过程中,人工嫁接栽培的为数很少,绝大多数靠天然更新传种接代,形成了雄厚的野生板栗资源,急待改造利用。据农业区划调查,目前全县尚有野生板栗资源1万余亩,约40万株,其中5000亩约20万株可进行改造利用。据此,我所自1983年以来,开展了板栗高接效应试验研究工作。根据三年的试验观测初步证明:野生板栗高接效应试验取得良好效果,平均株嫁接成活率100%,枝嫁接成活率86.8%。嫁接后树冠第1年恢复到原树冠的35.5%,第2年  相似文献   

3.
华县境内野生板栗资源分布较广,但过去由于多种原因,基地建设步履维艰,成效不大。1984年在省地有关部门支持下,重新将野生板栗嫁接改造工作列入林业发展规划,1992年正式立项。到今年3月底,全县累计嫁接板栗77.44万株,栽植37.59万株,栽植改造及建园1.755万亩。据省地林业部门测定,嫁接幼树次年挂果率达66%,3年全部挂果,4年生株均产果2.95公斤,1993  相似文献   

4.
板栗是山区群众致富奔小康的主要树种。洋县县、区两级林业站依据林业区划,自1986年开始,对野生板栗采用嫁接改造技术,成效显著。1986~1991年全县改造野生板栗106.55万株,成活保存82.10  相似文献   

5.
板栗适应性强,栗实营养丰富,是深受群众欢迎的一种干果。义乌县野生板栗资源丰富,但利用价值低,有待进一步开发。我  相似文献   

6.
板栗修剪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采用重,中、轻等不同修剪强度对板栗树形结构影响的研究,提出适于改造板栗树形结构的重、中两种修剪技术,可运用于野生板栗高接换优后的树体管理。  相似文献   

7.
板栗低产园增产改造配套技术陆发利,闫洪楚,李乃臻,申学勤(山东省临沂市林业局276001)临沂市是山东省板栗重点产区,板栗资源丰富、栽培历史悠久。但由于长期沿用实生繁殖、粗放管理,低产园面积大,平均单产低。为此,自70年代末进行了一系列增产改造技术研...  相似文献   

8.
简述了佛坪县板栗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
野生板栗改造综合技术推广简报陈德祥,陈余朝,张小康,王国库,唐章友,邓永康,张学荣,王正友,陈彪(安康地区林科所,紫阳县林技站,宁陕县林业局,岚皋县林技站,安康市供销社)从1986~1992年的7年间,我们先后在安康地区10县(市)嫁接改造野生板栗1...  相似文献   

10.
野生板栗嫁接利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野生板栗就地嫁接改建成栗园,在资源丰富的地区,确是一条多、快、好、省发展板栗生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正> 板栗是我省重要的经济树种,在全省分布很广,产品市场需求量大,商品价格看好,已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西峡县野生板栗资源丰富,近几年把大力发展板栗作为支柱产业和振兴工程来抓,取得显著成效。目前,全县板栗面积已发展到2.3万亩,年产30万kg。为了进一步高起点、大规模开发这一优势资源,促进全省板栗发展,现根据我们  相似文献   

12.
板栗,壳斗科栗属植物。六安现有板栗面积23775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7%以上。起步于70年代,当时较大面积以实生苗为主,近年来营造以嫁接苗为主的幼林约15000亩,对90年代前营造的板栗林中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13.
板栗良种及综合丰产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波 《经济林研究》2001,19(2):36-38
1 自然概况金寨县位于皖西边陲 ,大别山北麓 ,鄂豫皖 3省 8县结合部 ,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15.6℃ ,年均降雨量 1368mm,年日照时数 2 160小时 ,≥ 10℃的积温 4 935.7℃ ,无霜期 2 2 0天左右。土壤多为花岗岩 ,PH值为 5.5~ 6.5。我县板栗栽培历史悠入 ,到 70年代末全县的板栗资源 16.8万株。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充分调动了广大林农的生产积极性 ,利用丰富的野生板栗资源 ,普遍开展嫁接 ,县领导把板栗发展列为县级经济发展规划中十大主攻项目之一。 1984 - 1988年 ,5年内共完成板栗栽植、嫁接 12 94万株。2 生产情况由于管理…  相似文献   

14.
板栗不同砧木嫁接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鹏  田原  杨斌 《林业科技开发》2001,15(Z1):36-37
板栗 (CastaneamollissimaBL .)是我国特有的木本粮食之一 ,其栗果营养丰富 ,味美可口 ,皮、枝、叶、壳斗及材均有较高的使用价值。但是 ,随着农业垦植对林业的不断蚕食 ,使散生于林缘的板栗资源日渐减少。因此 ,利用野生板栗资源 ,引进板栗良种进行高接换优 ,就成为山区群众利用资源优势增加收入 ,脱贫致富的一项有效措施。野生板栗资源由于长期受人为樵采和放牧的影响 ,呈多代萌生、实生树并存 ,幼、中、老龄树混合分布。在生产中 ,一般要求资源要连片集中 ,而对各龄级砧木均实施嫁接 ,嫁接成活率参差不齐 ,生长也有…  相似文献   

15.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板栗,壳斗科栗属植物。六安现有板栗面积23775亩,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27%以上。起步于70年代,当时较大面积以实生苗为主,近年来营造以嫁接苗为主的幼林约15000亩,对90年代前营造的板栗林中实施改造仅占10%左右,据调查统计,全区年均产量约有20000kg,单株均产量2.1kg。因此必须对板栗低产林实施改造。  相似文献   

16.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是特产于我国的著名干果,果实营养丰富,食用价值极高,素有“木本粮食”之称.湖北省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建有大面积板栗园,现阶段这些板栗园,存在管理粗放、树体老化,病虫害发生严重、产量低或绝产等问题,对这些低产园进行标准化改造能有效提高栗园产量.作者通过对大别山区老栗园进行低产林综合改造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全省情况,系统总结了湖北省板栗标准化改造综合技术,旨在推广板栗低产林标准化改造技术,提高板栗低产林改造水平和科技含量,推动全省板栗低产标准化改造工作.  相似文献   

17.
板栗属壳斗科,是山区重要的经济植物之一。由于板栗用实生苗造林,导致板栗品质变异,商品价值不高。青阳县在过去90年代发展了大面积板栗实生林。由于长期粗放经营,现有林5500亩,主要分布在沙济、陵阳、南阳、朱备、木镇等乡镇,目前这些栗园挂果少,品质差,需改造、提高。2002年4月笔者在沙济镇杨梅村猫形山进行了板栗嫁接改造试验。嫁接果园面积15亩,树龄15年,嫁接前林分极少挂果,枝条病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我国山区有丰富的野生板栗资源,主要是野板栗和自然生长的实生板栗。野板栗为小乔木,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一带的低山丘陵,其树冠矮小,坚果不大,能成串开花,进入结果期早,一般播后1~2年即可开花结果,当地群众习惯将其作为砧木就地嫁接。实生板栗分布于北方栗产区,多与其它乔灌木共存,结果晚,一般7~8年后才开始有经济产量,坚果大小差异大,类型复杂。长期以来,野生板栗资源处于放任生长、自生自灭的状态,甚至当地有些群众还将其砍伐作为燃料,从而导致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害严重,其经济价值远未发挥出来。如在现有的基础上对…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总结了大别山区野生板栗就地嫁接中的主要问题。认为:利用野生板栗作砧木比选用茅栗作砧木成活率高;接穗品质低劣是影响成林产量的主要原因;改劈接为插皮接,嫁接幼树夏季摘心是提高嫁接成活率的关键;清除林内杂灌,预防病虫害,高接改造劣株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夏县野生板栗林的经营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夏县野生板栗林的调查,认为只要实行科学管理,野生板栗的生产潜力将是很大的。并阐述了对野生板栗林综合管理的5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