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流式细胞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具有快速、灵敏、多参数同步检测优点的细胞分析技术,目前已经广泛地应用于植物遗传学、植物生理学等多个研究领域。本文简单介绍了流式细胞仪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对近年来流式细胞术在植物学研究中的最新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处在液流中的细胞或其它生物微粒逐个进行多参数的快速定量分析和分选的技术。自发明以来,流式细胞仪已被广泛应用在生物学和医学的各个研究领域,极大地推动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和应用。该文阐述了流式细胞仪在植物科学领域应用,如细胞核分析、染色体分析、植物细胞和染色体分选、染色体文库构建、逆境生物学及育种学等等,并对应用实例进一步进行了说明,为流式细胞仪在植物学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推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分析和分选的方法,该方法操作简捷,高效,且对样品的破坏性小。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农业不断发展,但很多古老的资源却逐渐消失。因此,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当前科研的一项重要工作,且植物种质资源是作物遗传育种与创新的重要物质基础,而其倍性的鉴定则是了解其遗传背景和进一步应用的基础。目前,流式细胞术应用于多个领域,如在医学领域、生物学领域等,但在植物种质资源倍性鉴定上的应用较少。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流式细胞术的发展及在医学、生物学领域和植物种质资源倍性鉴定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正近些年来,随着和学技术的快速更迭,流式细胞技术也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长足发展,并在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其广泛应用于当代的医学、生物学、物理学以及化学等多种学科领域中。流式细胞仪是生物学、电子学、免疫学、医学等诸多学科的综合产物,它是一种能对细胞、细菌等微小颗粒作出高效分析的先进的高科技仪器。流式细胞仪的产生是当今科技发展的重要进步,并且对未来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科学实验中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5.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悬浮于流体中的微小颗粒进行计数和分选的生物学技术,基于流式细胞仪通 过检测散射或者偶联荧光信号快速、准确、客观、高通量获得悬浮微粒(通常是细胞、细菌等微小颗粒)一系 列重要的生物物理、生物化学相关特征参量,可以根据预选的参量范围对细胞、细菌等微小颗粒进行自动分析 和对特定群体进行分选。流式细胞术在许多科学领域特别是生物技术和医学领域应用广泛,虽然在农业研究中 的应用开始得比较晚,但目前已取得巨大进展。随着流式细胞仪性能的不断提高,标记方法和检测技术的不断 开发与完善,流式细胞术的应用前景将越来越广阔,在农业领域也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介绍了流式细胞 术的工作原理和流式细胞仪功能分类,综述了流式细胞术在农业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如对农作物基因组和原生 质体分析以及抗逆研究,对动物免疫、微量元素分析、精子质量和性别控制以及毒素毒性分析,对病原菌和病 毒分析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进展,展望该研究领域的发展前景,为流式细胞术在农业领域的潜在应用提供 新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6.
流式细胞术及其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ry ,FCM )是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或其他微小生物颗粒的多种物理、生物学参数同时进行定量检测,并对特定细胞群体进行分选的分析测量技术。它不仅快速、灵敏和准确,而且还具有客观、直接和同时进行多参数检测的优点。目前,该技术已成为工农业生产和研究、医药卫生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对FCM的发展简史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对FCM在微生物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泡桐、悬铃木、刺槐三种木本植物进行了DNA含量测定和倍性分析,通过对3种木本植物的样本检测和分析结果.研究认为流式细胞仪在检测木本植物DNA含量和倍性分析上结果比较稳定一致,通过对大量样本的保存,处理方法及上样量对其检测结果影响的研究。得出流式细胞仪在木本植物DNA含量和倍性综合高效快速检测方法,从而为木本植物的遗传育种.倍性快速鉴定等方面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南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农业科技管理》2017,(6):41-44
农业科技服务水平是衡量现代农业科技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我国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条件建设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却长期滞后。文章在开展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拟通过我国南繁科技服务创新机制建设理论研究,结合南繁基地建设60多年来的实践研究经验,面向我国南繁科技服务体系发展和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建设对科技服务提出供给侧改革的新需求,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南繁转基因监管技术支撑体系、提升南繁种业种子质量检测能力、加强南繁区病虫草害检测监测等促进我国南繁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流式细胞仪在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本科细胞生物学实验提供新颖选题,提高流式细胞仪利用率。[方法]基于细胞生物学基础知识,应用流式细胞仪,采用不同方法对细胞凋亡进行检测分析。[结果]不同方法的实验结果均可体现和解释细胞凋亡现象,可提高学生对细胞特性和流式细胞术的进一步掌握。[结论]通过利用流式细胞仪对细胞凋亡的测定及结果分析,提高了仪器利用率,巩固了理论课内容,是本科细胞生物学实验的理想选题。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全面研究超低温冷冻技术对山羊附睾精子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效果,本试验采用荧光探针JC-1单标和JC-1/PI双标2种荧光染色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和荧光显微镜两种检测手段对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MMP)变化进行检测分析,用JC-1单独染色,能准确、快速地区分高、低MMP精子,但不能明确区分精子的存活状态,采用JC-1与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双标法,则能明显判定精子的存活状态。通过对绒山羊附睾精子在冷冻前和解冻后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表明,单标记后高MMP精子尾部呈橙红色,低MMP精子尾部为绿色;双标后死亡精子头部呈红色(PI+)。对两种检测手段的比较研究,结果显示,荧光显微镜能够有效地区分出高、低MMP及死精子,但对于活精子中MMP的高低检测效果不理想;流式细胞仪则能够有效地区分活精子MMP的高低,而且结果准确,速度快,敏感性高。试验表明,两种检测方法相关性很高,分析同一处理样品时用JC+%和JC+/PI-%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815,r=0.982,P<0.01)。因此,对于精子线粒体MMP的分析,采用JC-1单染与JC-1/PI双染的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与荧光显微镜进行联合检测,能比较全面、准确的反映出精子线粒体的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1.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涉及土壤学、植物营养学、环境科学、信息技术、应用数学和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技术。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将使我国农业迈向以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为目标的科学施肥阶段,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有待进一步解决的科学问题,如测试方法、配肥效率、信息化和系统管理问题。对我国测土施肥系统的物质、信息和资金流进行合理化构建,以期提高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  相似文献   

12.
生物信息学是在生命科学研究中以计算机为工具对生物信息进行收集、储存、检索和分析的科学,现已广泛地渗透到植物保护学等研究领域并成为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综合国内外有关生物信息学的教科研发展现状,较为系统地阐述了植物保护专业开设该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为高等职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内涵建设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3.
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实践、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影响植物病理学研究方向学生的重要因素,经过系统改革与实践,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植物病理学科教学实践体系。实践证明,该体系及时反映了该学科的主要科技成果,具备了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同时突出了应用学科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与实践及科研脱节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黄淮地区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的关键要点进行总结,提出改良土壤,选用良种,科学施肥,科学种植,科学管理和科技创新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农业气象学发展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梅旭荣 《农学学报》2018,8(1):70-75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气象条件与农业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既是基础农学的学科之一,也是一门交叉边缘学科。回顾世界农业气象研究历史,中国现代农业气象学六十多年的研究发展轨迹表明:农业气象研究坚持需求和问题导向,在解决农业生产重大需求和科学问题中得到不断发展;坚持跟踪国际学科发展前沿,不断完善研究理论和方法,实现了从解释科学到试验科学的质的飞跃;坚持吸收最新科学技术发展成果,不断派生出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分支。全国农业气候区划、农业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农业气象产量预报与遥感估产、气候变化农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测定与国家清单、旱作农业关键技术与区域治理、农业气象灾害防御技术、都市型设施园艺等重大技术成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中发挥着基础性、关键性的科技支撑作用。未来农业气象学将在农业气候与农业布局优化、生物气象与农业绿色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与风险管理、农业小气候与工厂化农业、农业气象信息与智慧农业等重点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数字植物是当前植物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植物三维形态结构建模是数字植物研究面临的首要问题,三维形态交互式设计是实现数字植物形态结构建模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而面向科学研究、高校教学、品种推广、技术培训、虚拟仿真不同应用领域,对植物三维形态交互式设计软件产生不同的需求。本文对植物三维形态交互式设计任务和目标进行分析,并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和应用实例,对相应的植物三维形态设计系统软件的系统设置、形态设计、动态模拟、可视化展示与计算等方面的需求进行探讨,以期为植物三维形态设计乃至植物虚拟仿真技术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7.
药用植物园作为中医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实践基地,不仅在中医药相关专业师资教学、学生实践和科普学习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药用植物基源、栽培、珍稀濒危物种保存上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药用植物园基本功能,结合本校药用植物栽培学开展的一系列教学和科研工作,对其产生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农业科研基地推进青少年科普教育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科研基地是开展青少年科普宣传的重要场所,是创新教育的组成部分,农业科普教育不仅能丰富青少年的科技知识,有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及智力发育,培养青少年的科学精神和创造能力,还能促进科研单位的科技推广。文章结合本单位的青少年科普实践工作,分析了新形势下青少年发展的需求,提出农业科研基地推进青少年科普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我国科普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科普旅游是将科技建设、科学实验、科普知识讲座与旅游者的广泛参与融为一体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为了推动这种旅游形式的发展,在叙述科普旅游出现的背景、概念、特征和意义的基础上,指出了科普旅游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科普旅游的发展潜力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