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基于GPRS的远程温室监控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现有温湿度参数监控系统在远程数据传输时需要敷设专用通信线路导致开发成本高、系统后期维护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传感网和GSM通信技术的温室参数控制系统。该系统在温室终端使用nRF24L01无线传感器模块通信,而在远程数据传输时以GPRS数据传输技术为载体实现了低成本大容量的远程数据传输。此外,系统扩展了远程短消息查询、设置和报警机制更方便管理员对温室的监控,并在监控系统终端开发了友好的人机界面实现了管理员对温室的远程控制。结果表明,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软硬件设计切实可行,有较好的灵活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能够满足温室监控的应用需要。  相似文献   

2.
根据目前农村蔬菜大棚种植分散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GSM的大棚环境参数远程监测系统。该系统有采集监测终端、GSM网络和手机监控终端组成。采集监控终端采用温湿度传感器SHT11以定时方式和随机方式实现蔬菜大棚中温湿度的检测,通过TC35I模块以短消息的方式与手机监控终端完成数据的交换。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的温度监测范围为-10~40℃,误差为±0.4℃,湿度误差为±3%,满足温湿度测量精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烟叶烤房群远程监控管理系统集GSM通讯技术和微功率无线数传通讯技术于一体,该文在介绍烟叶烤房群远程监控管理系统特点的基础上,阐述该系统的应用情况,并展望其应用前景,以为该系统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花卉大棚对温湿度的要求,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Web Server的低功耗、低成本、可扩展的温湿度监控系统并投入实际应用.系统由嵌入式Web Server和数据采集/控制模块两部分构成,用RS-485总线构成多点监控网络,嵌入式Web Server可以接入Internet以实现远程监控.实际运行数据证明系统稳定可靠,应用灵活.  相似文献   

5.
为了避免水稻秧棚温度过高烧坏秧苗,研制了水稻秧棚温度GSM无线数据采集系统,本系统终端由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单片计算机数据采集器、以西门子芯片为核心的GSM短信模块等组成,监控中心由GSM短信模块和微型计算机等组成,使用VB6.0语言进行水稻秧棚温度监控程序设计,经田间试验,监控系统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烤烟密集烤房群无线集中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烟叶密集烘烤过程的特殊管理要求,设计烟叶烤房群烘烤过程无线监控管理系统。该系统利用无线控制拓扑通讯技术,实现密集烘烤过程数据现场采集、远程无线传输和对烤房群的实时管理和反馈控制。应用效果表明:该系统能使密集烤房群管理效率提高2倍多,同时能够落实最优的烘烤工艺,提高烟叶整体烘烤质量。  相似文献   

7.
为实现烟叶烘烤过程中烤房干/湿球温度数据的实时在线收集。基于农业物联网技术设计了烤房干/湿球温度集中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传感器、数据传输与网络通信、监测平台构建3个技术层面构成。传感器用于各烤房干/湿球温度数据的实时在线采集;通过对目前常用短距离无线通信模块对比分析,结合烟叶烘烤环境特点最终选择Zig Bee技术构建各烤房数据传输无线网络,并利用串行通信端口和网关模块实现采集后数据至本地监测平台和云服务器的近、远程传输;监测平台具有用户管理、实时监测、数据处理和储存等功能。经试验,烘烤过程中系统获取干/湿球温度数据的均方根误差RMSE在0. 5以内,数据传输丢包率在0. 8%以下。表明系统数据采集传输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和稳定性,可满足各烤房干/湿球温度的集中监测。  相似文献   

8.
基于物联网的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在烟叶烘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进一步优化传统密集烘烤技术,增加烘烤安全性、稳定性、方便性,笔者引入基于物联网设计的一种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采用串联方式将其安装于烤房中,实时监测烘烤过程中的温湿度并将数据传送至后台,用户可根据其与设定值的对比对烘烤过程进行精准调控。试验通过对安装物联网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的密集烤房与传统密集烤房烘烤过程中温湿度的变化和烤后烟叶外观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安装物联网温湿度实时监测系统的烤房干湿球温度变化的稳定性及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均优于传统烤房,说明该系统对提高烘烤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及改善烟叶质量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粮仓远程温湿度监控系统设计方案.该监控系统以单片机STC 12LE5410AD为核心,利用温湿度传感器采集粮仓温湿度数据,经A/D转换,再由单片机STC 12LE5410AD进行处理,并通过无线传输模块将测量的数值传输给PC机,在PC机上实现数据与预设阈值数据的对比,并决定是否发出报警信号以及对系统的控制处理.试验结果表明,该监控系统利用无线通信收发模块完成了数据的远程传输,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控制方式,实现了粮仓温度和湿度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目前密集烤房温湿度自控仪,烘烤技师在烘烤操作上费时费力,且烘烤损失大等情况,为减少烘烤技师劳动强度,降低烘烤损失,提高烘烤质量,开展“物联网”温湿度移动控制仪在烟叶烘烤中精准应用,探索“物联网”温湿度移动控制仪在烟叶烘烤中烘烤精准应用效果,为大范围推广提供理论依据。结果显示,物联网与普通温湿度自控仪对不同部位烟叶的烤后单叶重、鲜干比及烘烤煤电成本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但物联网温湿度自控仪能够在线实时监控和操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烘烤的劳动强度,且能一定程度预防因设备故障导致烤坏烟的情况,减少烘烤损失,提高烟叶烘烤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烟叶烤后质量,其烘烤后干烟的颜色相对更深一些、油分相对稍微多一些。  相似文献   

11.
针对温室以及各种大棚环境监测的需求,设计开发了一套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设施环境监测系统。该系统能对设施种植环境参数(如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可通过互联网及GSM无线网络平台进行数据异地观测和管理。并具备两种配电方式,适用于偏远及电力不稳定地区种养条件下的环境因子监测。试验表明系统具有功耗低、稳定性好等优点,能较好地满足温室环境监测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2.
舒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992-15994
设计了一种基于嵌入式Web服务器的温湿度远程测量系统,并将其用于无人值守中小型粮仓粮情的远程监测。该系统采用现场采集控制器采集现场温度和湿度数据,以Ahera的FPGA为核心,添加适当的存储设备和通信接口设备,移植~CLinux操作系统,构建出一个网络功能齐全的嵌入式Web服务器。嵌入式远程测量系统的功能是根据远程监控人员的命令,测量现场监控点的温度和湿度数据,并将实时的监控结果通过Web的形式传送给监测人员。  相似文献   

13.
养蜂箱内温湿度远程监测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蜜蜂养殖场的多个养蜂箱内温湿度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利用集成的温、湿度传感器和无线数据传输模块PTR8000+实现多点温湿度数据的无线传输与接收,利用终端的PC机监测各养蜂箱的温、湿度;阐述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并从硬件和软件两2面说明了系统的设计及实现方法。结果表明,系统使用方便,数据传输可靠,数据可视化直观。  相似文献   

14.
针对温室环境监测的需求和现有温室环境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WiFi 的温室群环境多 参数监测系统。该设计在监测网络的构建中引入WiFi 无线通信技术、以增大无线通信距离并简化组网方法;设计了 WiFi 温室环境多参数监测仪器、该仪器具有温湿度采集、光照度采集、液晶显示和WiFi 通信功能;设计了基于C# 的 温室上位机监测程序、该程序实现了用户登陆、监测仪器端口配置和温室群环境状态实时显示等功能。系统应用与 分析结果表明、设计的系统能实现温室群环境的远程无线监测、运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海拔高寒地区住房温湿度变化监测分析成为广大专业人士研究的热点。在高海拔高寒地区,人民居住地区位置偏远,数据传输困难,为了更有效的解决高海拔高寒地区的住房条件,对室内温湿度进行监测分析,研发设计了一种基于GPRS的高寒地区农村室内温湿度监测系统。本文采用GPRS无线通信网针对研究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建立了有效地检测和分析方法,通过实时监测掌握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的实际数据,开发数据的分析方法,建立一整套高寒地区农村室内居住环境的检测分析系统,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温湿度调控措施,为改善高寒地区的居住环境提供了帮助,为后续的优化设计奠定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16.
于亚萍  刘源  卫勇  单慧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2):12117-12118
采用EDA技术实现了农村泵站远程监控,通过传感器对泵站流量、温度和转速的检测,判断泵站的工作状态,对突发状态及时报警,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送给FPGA进行处理,用GSM无线通信网进行远程数据传送,上位机对各泵站信息统一管理。系统还采用热释电检测电路实现非法进入泵站检测和报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基于计算机串口的GSM短信通讯系统进行了研究.GSM网络经过多年的发展,拥有数量庞大的用户,且覆盖范围广大,通信质量稳定可靠.本文详细阐述了PDU模式、内容编码方式和AT指令,并借助于编程语言VB6.0进行通讯软件的编写.经过实践证明,所编写的软件可以稳定可靠地实现短信通讯.该系统不但可以借助于计算机方便地进行短信通讯,而且为利用GSM在远程监控领域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