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研究磁化作用对除草剂溶液表面张力及除草剂喷雾雾滴粒径的影响规律,探索新型除草剂喷雾雾滴粒径控制方法。【方法】设计磁化除草剂溶液表面张力试验和磁化喷雾雾滴粒径试验,记录不同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长2个影响因素下除草剂溶液表面张力和喷雾雾滴粒径,观测数据变化规律;并对数据进行拟合,给出符合数据变化的函数关系式。【结果】在磁场强度为50~500 mT、磁化时长为5.0~25.0 min范围内,溶液表面张力和喷雾雾滴粒径均随磁场强度和磁化时长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趋势;当磁场强度为350 mT、磁化时长为15.0 min时,表面张力和雾滴粒径下降幅度最大,表面张力为54.0 m N/m,下降14.96%,喷雾雾滴粒径为108.75μm,下降11.20%。对表面张力数据进行拟合,洛伦兹拟合函数的决定系数(R2)为0.816 4,调整后R2为0.794 0,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为1.105 9;雾滴粒径数据拟合中,多项式拟合函数的R2为0.833 6,调整后R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储藏温度对糙米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粘度速测仪对不同温度(30、25、20、15℃)条件下储藏的糙米进行定期测定。[结果]不同温度储藏样品的峰值粘度随着储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储藏温度越高峰值粘度上升越快;不同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对糙米峰值粘度影响均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糙米峰值粘度间差异极显著。30、25℃储藏样品的最低粘度随着储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储藏温度、时间对糙米最低粘度的影响显著;30、25℃与20和15℃糙米最低粘度间差异均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样品的崩解值随着储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下降;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对糙崩解值影响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糙米崩解值差异均极显著。糙米最终粘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温度越高最终粘度上升速度越快;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对最终粘度影响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糙米最终粘度间差异均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糙米回生值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同,储藏温度对回生值影响极显著。[结论]该研究为糙米的安全储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稠油粘度预测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辽河油田20个重质原油样品的粘度-温度资料的分析,得出了每个样品的粘度-温度的相关模型,其相关系数平方均大于0.99;基于此模型对不同温度下原油粘度进行了校正.通过对不同温度下原油校正粘度的相关性分析,建立了基于50℃条件下原油粘度预测其他温度条件下原油粘度的新模型.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有助于认识油藏条件下稠油粘度的变化,预测效果颇佳.  相似文献   

4.
磁化过氧化氢酶的稳定性研究及其机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经0.23T-0.61T磁处理1h所得磁化过氧化氢酶(CAT)的滞后活力、紫外差光谱及荧光发射光谱的变化。磁化酶在放置过程中,活力下降慢于天然酶,相对活力随滞后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活力变化曲线的线型随磁感应强度增加而呈现规律性变化。在滞后期间内,磁化酶紫外差光谱连续变化,荧光发射光谱λ330nm发射峰位末移动,而荧光发射强度下降。研究表明,磁化酶稳定性增加,其变性失活的构象变化过程明显不同于天然酶。同时,初步分析了磁化酶稳定性增加的机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用牛奶表面张力系数和黏滞系数表征其内在品质的可行性。【方法】将鲜牛奶分为2组,1组置于(40±1) ℃ 温度下,测量不同放置时间(0~12 h)牛奶表面张力系数和黏滞系数的变化;另1组置于室温(25±1) ℃ 条件下,研究不同掺水量(VV分别为0%,10%,20%,30%,40%,50%)对牛奶表面张力系数和黏滞系数的影响。【结果】随放置时间的不断延长,牛奶表面张力系数在0~1 h急剧下降,1~7 h先缓慢上升后下降,7~9 h急剧上升,9~12 h缓慢上升;而牛奶黏滞系数在0~11 h变化不大,11 h后呈剧烈上升趋势。牛奶表面张力系数和黏滞系数与掺水量之间均呈极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943 6,0.954 9,其中掺水量达到10%时,牛奶品质即发生较大变化,其2个参数值分别显著下降4.05%和0.28%。【结论】表面张力系数较黏滞系数的灵敏度高,但稳定性较低;黏滞系数的灵敏度低,但稳定性较高。因此,可以将二者结合起来作为表征牛奶品质的物理指标。  相似文献   

6.
通过改变生物活性,增加磁性提高生物免疫功能的研究,利用恒定磁场处理黄芪多糖和黄芪甙,进行鸡淋巴细胞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磁场处理条件下,采用恒磁场磁化植物多糖,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免疫效用,对ConA诱导的鸡T淋巴细胞增殖和LPS诱导的鸡B淋巴细胞增殖有显著促进作用;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的最优磁化条件不同.磁化强度和时间与效果之间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关系,呈现"窗口效应".磁化条件必须是针对具体的对象,磁化的药物不同,使用的动物对象不同甚至同一动物的细胞不同,磁化的条件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储藏温度对糙米糊化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粘度速测仪对不同温度(30、25、20、15℃)下储藏的糙米进行定期测定。[结果]不同温度储藏样品的峰值粘度随储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储藏温度越高峰值粘度上升越快;不同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对糙米峰值粘度影响均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糙米峰值粘度间差异极显著。30、25℃储藏样品的最低粘度随储藏时间延长不断增加;储藏温度、时间对糙米最低粘度的影响显著;30、25℃与20℃和15℃糙米最低粘度间差异均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样品的崩解值随储藏时间延长先增加后下降;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对糙米崩解值影响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糙米崩解值差异均极显著。糙米最终粘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升高,温度越高最终粘度上升越快;储藏温度、储藏时间对最终粘度影响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糙米最终粘度间差异均极显著;不同温度储藏糙米回生值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同,储藏温度对回生值影响极显著。[结论]为糙米的安全储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水磁化后对紫外线光吸收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磁化水光吸收率的实验研究,发现在紫外区194~220 nm波段,磁化水光吸收率随处理条件和磁化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通过对220 nm紫外线光吸收率的变化,检查和判断水系被磁化的程度,为定量研究磁化水与农作物增产的关系提供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磁化水消光值的试验研究,发现在紫外区194~220nm 波段,磁化水的消光值随处理条件和磁化时间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由此认为,通过对220nm 紫外光消光值的变化,检查和判断水系被磁化的程度,可能为定量研究磁化水与农作物增产的关系提供一定的手段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鲤鱼在磁能量密度为为0.46-1.5mT和2.10-4.50mT范围内,4-12h磁化后,产生明显的磁生物效应,并且有阈值性,经容和红细胞沉降率的磁通量密度阈值为0.46-1.5mT,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量的磁通量密度阈值为2.10-4.50mT,红细胞渗透脆性两种磁能量密度和不同磁化时间下均未发生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磁场强度不同时间处理大豆萌发种子,通过分光光度计法测量大豆异黄酮的含量。研究结果表明:磁场可以改变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在不同的磁场及处理时间条件下,大豆中大豆异黄酮的含量不同。其中150mT处理1h,100mT处理1.5h的大豆中大豆异黄酮含量最大,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9.3%,11.8%。该实验结果发现,磁场强度与处理时间的乘积为150mT·h时,大豆异黄酮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通过公兔睾丸埋磁,磁化水喂鸡以及离体精子磁效应等探索性试验,来寻找利用磁生物学技术提高畜禽繁殖力的可能途径。实验结果表明:经理磁120天的睾丸内组织结构发生变化,生精能力得到恢复和提高。埋磁后采精量、精子活率、精子密度及有效精子数都有显著提高(P<0.05)。用3500高斯磁场处理水喂种鸡,对提高其产蛋量有显著效果(P<0.05),并能显著延长50%以上产蛋率持续时间,但对孵化率无显著影响。公兔稀释精液外加一定强度磁场处理,可延长精力存活时间12~24小时。同时也讨论了磁生物学技术在畜牧业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王升  康云  白永强 《油气储运》2012,31(8):629-632,647
基于分子间的色散理论,利用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分析了磁降粘的微观机理,总结了反效应的出现条件。根据统计力学相关理论,分子中的电子满足玻尔兹曼分布,通过量子力学可推导出,在热平衡状态下,分子间的色散能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分子间色散能越大其粘度越小,从而达到磁降粘的效果;在非热平衡状态下,分子间的色散能随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出现反效应现象。基于原油粘度主要取决于其中蜡晶网状结构强度的认识,通过加交变磁场增强降粘效果,延长经磁处理后原油粘度恢复所需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不同灌溉定额对枸杞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时域反射仪对不同灌溉定额下枸杞园土壤水分的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分析不同灌溉定额条件下土壤水分垂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枸杞园中土壤水分变化的深度一般在0~100cm,0~60cm土层变化尤为激烈,灌水量越大,变化越明显,100~180cm土层各处理土壤水分变化不明显;根据不同处理土壤水分运移规律,将0~180cm土层垂直分为4层,即活跃层(0~30cm)、次活跃层(30~60cm)、缓变层(60~100cm)和均稳层(100~180cm)。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学与技术》2016,(5):1033-1036
Objectiv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of C. lasiocarpa were studied to find its morphological responses to different water regimes and growth stretagies through different water experiences. [Method] A seeding transplanting experiment with con-trol ed water levels was set up, and the water level was changed at the middle of the season to compare water influence at the seeding stage and later growing period. C. lasiocarpa height, leaf length, leaf number, rhizome and adventitious roots length were measured at certain time througth the growing season. [Result] Results at the thriving season indicated that C. lasiocarpa height and leaf length in the experiment were similar to that in the field, but leaf number was higher under -5 cm water level and dry-wet alternate conditions than that in the field. At later growth period, height and leaf length under constant flooding (15 c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under other culture conditions, and also that of the field investigation; while the leaf num-ber had a trend as -5 cm water level treatment>constant flooding>dry-wet alternate>field investigation. The height and leaf length were sensitive to seeding stage water effects, and leaf number sensitive to later influences. [Conclusion] Changes of water regimes in the growing season disturbed the growth of C. lasiocarpa, could accelerate or suspend its wilt, and modified the length of life history.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分对酱用番茄花果期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膜下滴灌不同土壤水分对酱用番茄花果期生长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开花初期土壤水分保持在60%~65%、开花坐果期以75%~80%、结果期维持在80%~85%的相对田间持水量(SWR),酱用番茄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相对维持较高,坐果率和产量最高.不同处理在结果期前花蕾数、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随土壤水分的升高而增加,单株结果数、单果重、烂果率可作为判断番茄高产的指标;结果期酱用番茄幼叶和顶叶水势在土壤含水量75%~95%(SWR)的范围内敏感性下降,不同叶片之间顶叶与幼叶、老叶水势均无显著差异,但幼叶与老叶之间的差异达到5%的显著水平,开花坐果期不同土壤水分幼叶气孔导度显著高于老叶,且幼叶气孔导度日变化峰值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而增加,可用幼叶的气孔导度和水势作为茄株水分盈亏的生理指标依据;花果期土壤水分由SWR的55%~60%升高到75%~80%时,酱用番茄群体光合速率(CAP)出现跃迁式增高,由75%~80%提高到80%~85?P无明显差异,说明酱用番茄CAP对土壤水分含量的"阀值"范围在75%~80%(SWR)左右.结合酱用番茄CAP、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水势等生理指标可为番茄高产水分调控机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Cassini's successful orbit insertion has provided the first examination of Saturn's magnetosphere in 23 years, revealing a dynamic plasma and magnetic environment on short and long time scales. There has been no noticeable change in the internal magnetic field, either in its strength or its near-alignment with the rotation axis. However,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is different compared with past spacecraft observations. The current sheet within the magnetosphere is thinner and more extended, and we observed small diamagnetic cavities and ion cyclotron waves of types that were not reported before.  相似文献   

18.
许策玉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2):161-161,165
通过对试验地覆盖不同量的玉米秸秆,采用TRIME土壤水分仪,分别研究不同覆盖条件下麦地土壤水分变化特征和不同处理条件下腾发量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是减少棵间无效水分蒸发,提高根层土壤含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有效途径,具有明显的保水保墒效果,因此,在半干旱地区采用秸秆覆盖技术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9.
陈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6):22245-22246
[目的]研究磁场处理对黄瓜(Cucumissativus L.)幼苗SOD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方法]在模拟的干旱胁迫条件下,研究不同磁感应强度处理对黄瓜幼苗SOD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磁场处理能增强黄瓜幼苗SOD酶活性和根系活力。[结论]磁场处理通过提高幼苗SOD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增强了幼苗清除体内自由基的能力和吸收水分的能力,减轻了干旱对幼苗的伤害,提高了幼苗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当归在不同水肥处理下的需水量进行研究,为当归灌溉制度研究及GAP规范化种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小区田间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进行理论统计分析,分析了当归在不同灌水施肥处理下的土壤水分变化规律、需水量和作物系数。[结果]不同处理0~37 cm深度土壤含水率变化、表层土壤含水率变化起伏较大,随着深度增加,土壤含水率变化较小;不同水肥处理对当归阶段需水量的影响,需水量与灌水量大小成正比,灌水量越大,需水量越高;在适宜灌溉条件下,当归整个生育期的日耗水强度从0.16~4.03不等,作物系数为0.37~1.26,全生育期需水量592.98 mm;当归的整个生育期作物系数变化趋势是先增大后减小。[结论]该研究结果对制定当归种植灌溉制度和GAP规范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