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浅谈农村原蚕区消毒防病工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蚕业生产的发展,蚕种场与农村合作制种在蚕种生产中所占比例愈来愈大,在我所已占到了70%左右。由于农村生产条件较差和蚕农防病意识淡薄、措施不力等原因,致使原蚕生产中时有蚕病发生,给蚕农和单位带来不少损失,同时也挫伤了农民养蚕致富的积极性。为此,结合我所种茧育实践  相似文献   

2.
<正>原蚕区工作面广量大,情况复杂,要做好农户的消毒,确实困难不少,难度不小,而防病消毒又是养蚕生产的关键一着,直接关系到种茧生产的产量和质量、蚕农和种场的收入,因此做好原蚕区的防病消毒意义十分重大.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农村生产特点,采取分片集中蚕农学习,分批深入巡回指导,限时保质完成防病消毒任务的办法,狠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江苏省浒关蚕种场有关原蚕点建设的经验和成功做法,主要抓好农村养蚕环境的消毒,做好生产前的准备工作,蚕期严格贯彻消毒防病措施,对蚕桑生产进行全面指导,取得了很大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在农村蚕桑生产服务时, 听到最多的、也是广大蚕农最关心的就是蚕病.常言道:"养蚕要高产,防病是关键".目前农村养蚕中,蚕病的发生是影响蚕茧产、质量的主要因素.只有在无病或少病的基础上,才能谈得上提高茧质和增加效益.  相似文献   

5.
马奇华 《广西蚕业》2005,42(1):34-37
依靠农村原蚕基地生产种茧的方式,具有成本低、效益好、发展空间大、生产弹性强等诸多优点,极受蚕种场的欢迎。目前,广西蚕种场大多采用这种方式生产一代杂交种。因而,原蚕基地的生产条件和蚕农的技术水平对蚕种场的蚕种生产影响很大,决定盆种场的生存与发展。另外,原蚕基地技术措施的贯彻与实施,对周边农民影响很大,亦起到技术示范作用。因此,抓原蚕基地的建设和管理对稳定蚕种生产和保证蚕种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6.
由于农村劳动力普遍年龄偏大及劳动力工价和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较快,原蚕区原蚕饲育蚕农经济效益下降,降低了蚕农在蚕种生产过程中微粒子病的防范意识。为了增加蚕农收入,提高蚕农积极性,杭州蚕种场组织相邻蚕农自愿组合,推行小蚕共育饲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梁雄顺 《北方蚕业》2000,21(4):32-32
蚕病是养蚕生产的大敌。在农村养蚕生产中,不少蚕农虽在养蚕前、养蚕中也十分重视消毒防病工作,但由于方法掌握不当,消毒效果不佳,蚕病仍时有发生,甚至暴发,轻者减产减收,重者粒茧无收。在一些村户,年年养蚕,季季发病的恶性循环,对养蚕生产已造成了严重威胁,不少蚕农因此而不再养蚕,造成桑叶资源的白白浪费。究其主要原因是,在消毒防病上存在许多误区。只有采取正确的消毒方法,配套的综合防治措施,才能起到消毒防病的作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家蚕微粒子病对我市蚕业生产危害较大,严重影响了蚕业生产的发展,影响了蚕农和蚕种场的经济效益.为了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确保蚕种质量,提高蚕农和种场的经济效益,我场在1997年春制定了一系列防微措施,展开了一场防治家蚕微粒子病的歼灭战.由于我场的蚕种生产主要在农村原蚕队,农村饲养点多、面宽,饲养环境差,养蚕设备落后,技术力量薄弱,蚕室蚕具消毒困难、  相似文献   

9.
当前修水县蚕农的养蚕方式是绝大部分养蚕户的小蚕期都是分户饲养.由于千家万户分户饲养,其技术水平、养蚕条件、消毒防病等工作水平不一,给技术指导和防病工作带来一定难度,致使修水县部分蚕区蚕病危害逐年加重,严重挫伤了广大蚕农种桑养蚕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0.
蚕种生产是蚕桑丝绸产业的源头工程.构建稳定原蚕生产基地对蚕种场来说十分重要.2000年以来,浒关蚕种场在南通地区按照建立"种场--地方政府--蚕农"合作制种体系,建立了几个相对稳定的原蚕基地,并本着互惠互利双赢的原则,明确了种场、地方政府、蚕农三方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