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猪肉品质候选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肉品质性状改良是当今遗传育种界的研究热点之一。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从而应用于猪的肉质改良,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说是可行的。综述了与猪肉品质有关的基因:氟烷敏感基因(Hal)、猪酸肉基因(RN)、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H-FABP)、激素敏感脂肪酶基因(HSL)和脂蛋白脂肪酶基因(LPL)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探索Leptin基因多态性与新疆褐牛肉品质的相关性,旨在寻找与新疆褐牛肉品质性状相关分子标记,为新疆褐牛的选育提供分子遗传学理论依据。利用PCR-RFLP方法检测新疆褐牛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分析其与肉质性状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E2JW位点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处于中度多态,E2FB位点有CT和TT2种基因型,处于低度多态,均为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相关分析表明: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E2JW位点与肌纤维直径呈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极显著(r=0.435),与胱氨酸含量正相关,且相关关系显著(r=0.410),与蛋氨酸含量呈弱负相关趋势(r=-0.308)。E2FB位点与硬脂酸含量呈正相关趋势(r=0.425)。结果提示E2JW位点有可能成为影响新疆褐牛肉品质性状的分子遗传标记位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GenBank中鸡的LeptinmRNA序列(AccessionNo.AF012727)设计12对引物,用RT-PCR方法从不同品种(系)、不同时期及不同处理鸡的脂肪、肝脏和卵巢组织总RNA中没有扩增出鸡的Leptin基因片段;根据鸡的EST数据库中查到的一条鸡Leptin基因前体序列设计4对引物,用RT-PCR方法在包括卵巢在内的多个组织的cDNA中没能扩增出正确序列。为提高鸡Leptin基因的表达水平,通过给鸡注射胰岛素,利用RT-PCR方法对肝脏、卵巢和脂肪组织的总RNA进行扩增,没有得到目的序列。根据已发表的哺乳动物的Leptin基因序列设计兼并引物对鸡基因组DNA和脂肪、肝脏组织的cDNA进行PCR,结果没有特异性扩增条带,但在小鼠的基因组中可以获得稳定的扩增条带。用扩增长片段LATaq酶从鸡基因组DNA中也没有扩增出Leptin基因片段,而从小鼠的基因组DNA中,可扩增出小鼠Leptin基因片段;以小鼠LeptincDNA片段为探针,对鸡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来源的总RNA进行NorthernBlot分析,并未获得杂交信号;以猪的LeptincDNA片段为探针,对鸡基因组DNA进行SouthernBlot分析,并未获得特异性的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鸡的脂肪、肝脏和卵巢组织中不存在与小鼠Leptin基因同源性如此高的mRNA序列,在鸡的基因组中也不存在与小鼠、猪等哺乳动物Leptin基因序列同源性如此高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肥胖基因(ob)是刚被克隆不久的新基因,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瘦蛋白(Leptin)受到了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本文对Leptin的结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理及相关的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肌内脂肪含量是影响猪肉品质的最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鉴定多个与肌内脂肪沉积相关的功能基因,为通过提高肌内脂肪含量改善肉品质提供了分子基础。综述了近年来关于猪肌内脂肪沉积相关功能基因的最新研究成果,为深入开展这些功能基因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绵羊与其他动物的分子系统进化分析奠定基础。[方法]对绵羊Leptin基因的第23、外显子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将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绵羊和7个其他物种中相应序列进行比对,并构建绵羊与其他物种的分子系统进化树。[结果]不同物种的Leptin基因的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保守性。绵羊与山羊、水牛、奶牛、猪、人、家鼠、鸡的同源性分别为99.5%、98.0%、97.3%、93.4%、88.4%、83.9%、82.4%。系统发生树将这些物种总体上分成2支,家鼠与鸡聚为一支;而绵羊与山羊、水牛、猪和人为另一支。绵羊与山羊亲缘关系最近,而与水牛、奶牛、猪、人、家鼠、鸡亲缘关系渐远。[结论]Leptin基因适于进行物种起源、演化、分类以及系统发生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从分子水平研究甘肃境内典型养殖模式下甘肃高山细毛羊、小尾寒羊、藏羊、蒙古羊和滩羊5个绵羊品种的CAST基因多态性与肉品质的相关性,探讨以CAST为候选基因,提高绵羊肉品质的可能性。采用PCR SSCP技术对5个绵羊品种的CAST基因内含子3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就CAST基因多态性与9月龄肉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根据比对结果发现,与等位基因A相比,等位基因B发现G62T以及C110T突变,等位基因C发现C92T突变,形成AA、AB、BB和AC 4种基因型;经检验表明,5个绵羊品种均处于非 Hardy Weinberg 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5个绵羊品种的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关联分析表明,5个绵羊品种 CAST基因变异位点的4个基因型间失水率AC基因型显著高于其他基因型(P<005),对于剪切力AC基因型显著低于其他3种基因型(P<005);不同绵羊品种间基因型分析表明,对于5个绵羊品种AC基因型的失水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基因型,除蒙古羊外,AC基因型的剪切力显著低于其他基因型;变异对眼肌面积没有显著性影响。这些关联说明CAST 基因可作为候选基因用于绵羊产肉性能和肉品质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8.
[目的]肉品质与物种的遗传因素具有一定的关联性.新疆褐牛瘦素基因在不同部位中表达水平与肉质指标的关联性,为牛肉属性差异的品质标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新疆褐牛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技术测定新疆褐牛皮下、肌间、肾周、心周4个部位脂肪组织中的瘦素基因(lep-tin)的表达水平,检测活重、...  相似文献   

9.
[目的]揭示贵州地方山羊瘦素基因(Leptin)表达水平的组织分布规律及品种差异,为研究Leptin基因与山羊肉质的关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4个贵州地方山羊为研究对象,南江黄羊为对照,采用TaqMan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背最长肌、半膜肌和皮下脂肪中的Leptin基因表达水平进行测定.[结果]Lptin基因在不同山羊品种的肝脏、肾脏、心脏、肺脏、背最长肌、半膜肌和皮下脂肪中呈高表达,均以皮下脂肪的Leptin基因表达水平最高,且在黔东南小香羊、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4个贵州地方山羊品种中,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心脏、肺脏、背最长肌和半膜肌(P<0.05).除肝脏内Leptin基因表达水平在各品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外,在肾脏、心脏、肺脏、背最长肌、半膜肌、皮下脂肪中的表达水平均存在品种差异,且以贵州白山羊最高.[结论]贵州地方山羊品种Leptin基因表达的组织分布规律相似,均以皮下脂肪最高,在品种方面则以贵州白山羊的整体表达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中国荷斯坦奶牛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其多态性与产奶性状的关系。【方法】以中国荷斯坦奶牛为材料,利用PCR-SSCP技术对瘦素基因(Leptin)第2外显子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与奶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中国荷斯坦奶牛Leptin基因第2外显子有2种等位基因A和B,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697 5和0.302 5,群体多态信息含量为0.333 0,杂合度为0.422 0,A等位基因是群体中的优势等位基因;BB型个体第1,2,3胎的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及第1,2胎的产奶量等产奶性状显著或极显著优于AA型(P<0.01或P<0.05);第1,2,3胎的产奶量及第1,2胎的乳脂率和第2胎的乳蛋白率也显著或极显著优于AB型(P<0.01或P<0.05)。【结论】Leptin基因可用于中国荷期坦奶牛产奶性状的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明新疆褐牛与国外优良品种安格斯牛产肉性能及肉品质差异、体脂代谢相关基因及其产物表达的品种间的差异性。【方法】选择相同饲养管理条件下24月龄新疆褐牛和安格斯牛进行屠宰试验,测定其胴体性状和肉品质性状;采集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采用石蜡切片技术观测脂肪组织和肌肉组织形态学差异;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sase,FAS)、脂肪酸结合蛋白4(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 4,FABP4)、激素敏感酯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脂蛋白脂酶(lipoprotein lipase,LPL)和瘦素(Leptin,LEP)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测定FAS、HSL、LP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1)新疆褐牛净肉率极显著高于安格斯牛(P<0.01),而背膘厚度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其余所测定的胴体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2)新疆褐牛肉色L*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平均肌纤维直径和横截面积均显著大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单位面积脂肪细胞个数极显著多于安格斯(P<0.01),其余所测定的肉品质性状相关指标均无品种间差异(P>0.05)。3)新疆褐牛与安格斯牛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FAS、FABP4、HSL、LPL、LEP等5个基因mRNA表达量均差异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背最长肌组织中FAS蛋白表达量极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1);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新疆褐牛皮下脂肪组织中HSL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安格斯牛(P<0.05)。【结论】研究发现新疆褐牛产肉性能较好;但安格斯牛肉色较亮,且嫩度较好,体肪沉积能力较强。两品种间脂代谢相关基因产物FAS和HSL蛋白差异可能与安格斯肉牛背膘厚度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12.
瘦肉型与脂肪型猪血清Leptin的比较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我国脂肪型猪与引入的瘦肉型猪ob基因的蛋白表达差异,用Western杂交比较检测了内江猪、八眉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的血清Leptin水平。结果发现,脂肪型猪体内存在Leptin抵抗现象,血清Leptin水平比瘦肉型猪高3.23倍;同时发现一个大小约为33ku的蛋白与Leptin有一定的结构同源性,该蛋白也可能是Leptin的二聚体;另外,脂肪型猪ob基因的表达高于瘦肉型猪,二者肥胖程度和瘦肉率性状的差异可能还存在与ob基因表达有关的机制。  相似文献   

13.
Leptin是由肥胖基因OB编码,由白色脂肪组织合成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主要参与调节体质量、采食量以及妊娠和分娩过程,在生殖、神经等组织器官中都有较高水平的表达。Leptin在血浆中的浓度是能量代谢过程中最明显的生理学指标之一。主要综述了letpin基因及其受体(Ob-R)在奶牛机体代谢过程中生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氟烷、酸肉及心脏脂肪酸基因是猪的三个重要的肉质基因,对猪的肉质和生产性状具有很大的影响,为探索氟烷、酸肉及心脏脂肪酸基因与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PCR-RFLP的方法对军牧一号白猪氟烷、酸肉及心脏脂肪酸基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通过对突变位点和初生重以及断奶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氟烷基因NN基因型的初生重显著高于Nn型,各基因型断奶重间差异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暗纹东方鲀Takifugu obscurus瘦素(Leptin)基因的基本性质,并探究leptin基因的多态性及其与暗纹东方鲀生长的相关性,随机选择6尾健康的3月龄暗纹东方鲀幼鱼作为基因克隆的试验样本,采用RT-PCR方法克隆leptin基因的cDNA序列,随机选择同期繁殖、同塘养殖的178尾8月龄鱼,采用直接测序法筛选leptin基因中与生长相关的SNP位点。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leptin cDNA序列长为661 bp,包括459 bp的开放阅读框,共编码152个氨基酸,Leptin氨基酸序列含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序列,推测该蛋白为亲水的稳定蛋白;暗纹东方鲀Leptin氨基酸序列与红鳍东方鲀Leptin氨基酸序列一致性最高,为96.7%,与不同种属的其他鱼类相似性较低,与草鱼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仅为25.25%,但不同物种的Leptin存在较高的三级结构相似性;在暗纹东方鲀leptin基因上筛选得到2个分型稳定的SNP位点(T24G、T193A),其中,T24G位点不同基因型个体间的体质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GG基因型个体体质量显著小于TG和TT基因型(P<0.05);将2个SNP位点的不同基因型进行组合,经关联分析获得优势双倍型D5,D5型个体的3个生长性状值最高,体质量显著高于D2、D4型个体(P<0.05),极显著高于D6型个体(P<0.01),体长和体全长显著高于D6型个体(P<0.05)。研究表明,T24G位点的TG和TT基因型及双倍型D5是暗纹东方鲀优势生长的基因型,可作为暗纹东方鲀辅助育种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6.
李艳利  彭焕文  杨雁  尹传龙  张昊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363-6367,6373
Leptin(LEP)是肥胖基因(ob-gene)控制合成的一种激素,它是α螺旋细胞因子Ⅰ类的一个成员。Leptin在调节摄食,维持能量动态平衡,调节新陈代谢和生殖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综述了Leptin的基因结构、它的合成和分泌及其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验证运动在改善畜禽肉质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为畜禽企业改善肉质提供参考,在基因水平研究了运动与肉质改善的联系.以每天进行1h游泳锻炼的猪作为研究对象,以正常饲养的淮南同龄猪作对照,提取肌肉组织的RNA并进行反转录,选择HMBS为内参基因,采用定量PCR方法检测脂肪肥胖相关基因(FTO)和肌纤维候选基因(MyoG)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运动组FTO基因和MyoG基因表达量均上调,且MyoG表达量显著上调,表明运动能改善肉的品质.  相似文献   

18.
随着小麦相关近缘种以及不同基因组测序的完成,运用各类分子技术对小麦相关功能基因进行定位、克隆和应用,对于改良小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小麦抗逆性研究取得较大进展以来,小麦品质育种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相应功能基因的研究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对与小麦磨粉品质、加工品质、营养品质及淀粉品质改良相关的功能基因所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展望,为进一步进行小麦品质相关基因的深入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用Real-time PCR技术,对不同时期文登奶山羊、崂山奶山羊、波尔山羊乳腺组织中Leptin基因的表达进行了检测,并利用亚硫酸盐测序法,分析了其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山羊在青春期中期Leptin的表达量都较高,妊娠中期表达量急剧下降,此后泌乳期维持在较低水平,在退化期20d以后又恢复到高水平;并且每个品种在不同的时期表达差异均显著(P<0.05),在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间表达差异均不显著(P>0.05)。甲基化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山羊在青春期中期、妊娠中期、泌乳中期、退化期的Leptin基因甲基化比率均在78.57%~87.14%之间,同一品种不同时期差异均不显著(P>0.05);并且在同一时期不同品种间甲基化差异也不显著(P>0.05)。因此,作者认为这3个品种山羊的Leptin基因的甲基化与其表达均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鸡肉品质是近年鸡遗传育种学家与营养学家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而利用候选基因策略寻找影响肉质性状的主效基因,应用于鸡的肉质改良,从遗传学的角度是可行的。本文综述了与鸡肉品质有关的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基因(PPAR)、解偶联蛋白基因(UCP)、脂蛋白脂酶(LPL)、黑色素皮质素受体(MCR)和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