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5株萌发菌菌株的7个单一性状,结果显示,不同菌株各性状存在明显差异。为避免采用单一性状指标判断菌株的优劣造成偏差,运用基于熵权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模型,结合模糊数学和熵的思想,对菌株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5株萌发菌菌株由优到劣依次为MY-001MH-0138103MY-002XCB017,为优良菌株的筛选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云南昭通天麻共生蜜环菌优良菌株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自云南昭通本地分离获得的4株天麻共生蜜环菌的生长特性,并与1株外地优良天麻共生蜜环菌京-234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各菌株间存在明显差异,菌索平均生长速度依次为京-234〉SNA04〉SNA02〉SNA03〉SNA01 菌丝萌发速度、菌索分枝状况、荧光强度及暗培养18 d后菌索生物量等生长特性表现最好的为SNA04,其次为京-234,SNA01和SNA02较差。4株昭通天麻共生蜜环菌中,菌株SNA04性状最优,SNA03菌株次之。  相似文献   

3.
程立君  陈玉惠  徐畅  彭淑敏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8):13600-13602
自昭通本地野生乌天麻原球茎上分离获得的两株天麻种子萌发菌(SNm-01、SNm-02)。研究了它们的生长特性及促进天麻种子萌发的效果。结果显示,两株菌的生长特性相似。在PDA上生长时,菌落白色、绒毛状,菌丝分枝、无色透明,具有分隔和锁状联合,均具有气生菌丝。SNm-01菌落生长速度较快,室内促天麻种子萌发效果好。与传统的天麻种子播种方法相比,SNm-01在野外林间大田萌发试验中表现优良,天麻种子的萌发率较高,空穴率为零,原球茎平均达100个/塘,而且对萌发后原球茎的生长也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所以菌株SNm-01是一株优良的昭通本地萌发菌.  相似文献   

4.
蜜环菌-菌材的适宜组合是保证昭通乌天麻高产的关键,为获得优质高产的“菌-材”天麻栽培组合,选取1株萌发菌、2种菌材、7株昭通本地蜜环菌和1株外地蜜环菌与鸟天麻进行组合栽培,测定天麻种子的萌发状况及产量与数量。结果显示:天麻种子的萌发效果不仅与萌发菌有关,还与蜜环菌有关,与SNA04菌株组合时萌发率最高。除“菌材IⅡ-SNA11”组合外,其余组合中,菌材Ⅱ(西南桦)发菌拌栽天麻的效果明显好于菌材Ⅰ(十齿花)。  相似文献   

5.
1 生态气候条件 1.1 菌天麻有性繁殖必须与萌发菌和蜜环菌共生,即天麻胚胎生长(早期生长)靠萌发菌,当胚胎形成后必须与蜜环菌共生.因此,种植天麻首先要选优质萌发菌和蜜环菌. 1.2 温度天麻喜凉爽环境,最适宜生长温度10~25℃,8℃开始萌动生长,30℃就会停止生长.超过30℃时蜜环菌和天麻生长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6.
不同拌种剂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文邦  张庆方  王辉  蔡一鸣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2):4547-4548,4552
试验通过对郑麦9023小麦种子进行4种拌种处理,分别为0.05%核苷酸(桑兰990A)、0.05%核苷酸(桑兰990A)+70%甲基硫菌灵(桑兰990A助剂)、苯醚甲环唑、克.多(10%克百威+6%多菌灵),研究4种拌种处理对郑麦9023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0.05%核苷酸(桑兰990A)+70%甲基硫菌灵(桑兰990A助剂)拌种对小麦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效果最好,0.05%核苷酸(桑兰990A)效果次之,苯醚甲环唑、克.多对小麦萌发及幼苗生长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耐高温萌发菌在模拟夏季高温条件下漆酶、木聚糖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的活性与天麻种子萌发的关系.对4株萌发菌进行递增式耐高温驯化,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ABTS)法、二硝基水杨酸(DNS)法测定萌发菌胞外酶活性,水琼脂法进行天麻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之间的酶活性及各菌株之间天麻...  相似文献   

8.
利用拮抗试验,萌发试验和ITS序列分析技术对秦巴山区12个天麻萌发菌菌株进行了亲缘关系分析。结果表明:12个萌发菌菌株分为两大类,其中8103-4、8103-6、8103-7、8103-8这4个菌株与其他菌株拮抗反应明显,并且ITS序列分析显示在同一个分支上,亲缘关系相近;萌-3、萌-7、萌MD-2、萌发菌、石斛-1、石斛-2、萌-云南此8个菌株拮抗反应不明显,ITS序列分析显示在同一个分支上,8103-3、萌发菌与标准菌种Mycena citrinomarginata亲缘关系相近,萌MD-2、石斛小菇-1、萌-3、萌-7、石斛小菇-2、萌-云南与Mycena purpureofusca亲缘关系相近。  相似文献   

9.
经试验对天麻共生萌发菌MY-001的栽培种生产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既能降低生产成本又能提高生产效率的液体发酵条件为:液体菌种培养器的气压为0.020MPa,发酵液主要成分中红糖、麦麸和蛋白胨的最佳比例为红糖10g/L、麦麸15g/L、蛋白胨1g/L,萌发菌菌丝生物量随时间的变化符合逻辑斯蒂增长模型,其观测值与逻辑斯蒂方程拟合值的拟合度较高(R2=97.7%),发酵培养144h后生物量趋于稳定,栽培种基质最合适的比例为壳斗科植物树叶60%、阔叶树木屑30%和麦麸10%。  相似文献   

10.
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YL001(简称YL001)和伯氏致病杆菌Xenorhabdusbovienii YL002(简称YL002)是分别从陕西杨凌土壤中筛选的2株昆虫病原线虫体内分离鉴定获得的共生菌。对这2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发酵液及其无菌滤液的抑菌作用进行了研究。室内活性测定结果表明,2菌株对供试的14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病原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YL001发酵液对烟草赤星菌、番茄早疫菌、辣椒疫霉菌、南瓜枯萎菌、黄瓜炭疽菌和稻瘟菌,YL002发酵液对辣椒疫霉菌、黄瓜炭疽菌、稻瘟菌和小麦纹枯菌的抑制率均在75%-100%;无菌滤液仅对辣椒疫霉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EC50分别为16.65和15.19 mL/L;YL001和YL002发酵液及其无菌滤液均对水稻白叶枯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抑制作用较弱。盆栽试验结果表明,辣椒种子用YL001和YL002发酵液处理后,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0.6%和73.2%;100 mL/L发酵液处理土壤后,对辣椒疫霉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48.72%和74.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