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PM-888式电子水分速测仪的校正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采用一系列不同水分梯度的玉米种子,利用电子水分速测仪和标准方法(烘干法)测定数据间的差异校正电子水分速测仪。校正前电子水分速测仪测量值与标准方法测量值之间差异显著,校正后差异不显著,最大测量误差从6.8降为2.1,提高了电子水分速测仪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2.
2004-2005年,采用SB-900水分仪法和国标法两种方法对63个种子批次的棉花毛子样品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其中SB一900水分仪三个程序中任何一个程序测定毛子样品水分的测定值都高于该样品国标法的测定值。但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很高.其中以水分仪法的613#程序代码和国标法的相关性最高为0.9559。由此得出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国标法水分测定值的吻合率最高达61.9%。  相似文献   

3.
2004-2005年,采用SB-900水分仪法和国标法两种方法对63个种子批次的棉花毛子样品的水分含量进行测定,其中SB-900水分仪三个程序中任何一个程序测定毛子样品水分的测定值都高于该样品国标法的测定值。但两种方法的相关性很高,其中以水分仪法的613#程序代码和国标法的相关性最高为0.9559。由此得出回归方程的预测值与国标法水分测定值的吻合率最高达61.9%。  相似文献   

4.
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模拟储藏,研究了70%RH、18℃~20℃条件下,包装材料对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储藏的小麦粉水分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以布袋包装的小麦粉水分下降最多,脂肪酸值均呈现相似的上升趋势,但以布袋包装的储藏小麦粉脂肪酸值上升最少。方差分析表明包装材料对储藏小麦粉水分为非显著影响因素,对脂肪酸值的影响为极显著影响因素。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同包装材料储藏小麦粉的脂肪酸值与储藏时间呈不同的线性关系;脂肪酸值与水分和储藏时间均呈二元线性关系。同时通过对不同包装材料储藏小麦粉水分和脂肪酸值平均变化率的比较,布袋为最适合小麦粉储藏的包装方式。  相似文献   

5.
小麦容重与水分变化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不同品种、生产年度的5个小麦样品,对其进行渐次加水润麦,观测容重与水分变化的相关性。结果显示,小麦水分变化对其容重变化程度的影响因素多且复杂,总体上容重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另外,同一水分含量的小麦在吸水后的不同时期容重也显著不同,吸水初期体积迅速膨胀容重显著下降,随后容重又慢慢回升至一个相对较稳定的值。  相似文献   

6.
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检测种子水分和生活力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月琼  郝风 《种子》2004,23(7):10-12,16
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玉米、水稻种子的水分和生活力,并用光谱影响值法(Leverage)对异常值进行判断和处理.建立玉米、水稻种子水分、生活力的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快速地预测玉米、水稻种子的水分、生活力,满足农作物种子质量快速检测、贮藏、育种等的需要.  相似文献   

7.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不同基因型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条件下,以济麦22、烟农19、济南17和烟农21四个不同基因型小麦(Triticum aesti-vumL.)品种为供试材料,研究了小麦不同生育期的叶面积系数、旗叶SPAD值、旗叶光合速率(Pn)和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与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保护性耕作秸秆还田条件下LAI、SPAD值、Pn和NDVI与该品种水分利用效率呈非线性的关系,经济产量是影响水分利用效率的关键指标;不同基因型小麦的LAI、SPAD值、Pn和NDVI存在明显的基因型差异;济麦22和烟农21能够充分利用土壤的有限水资源,获得较高的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可以作为旱地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提高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培育健壮群体(高产低耗)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8.
稻谷水分含量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谷经粉碎后测定水分含量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稻谷真实水分含量存在较大的偏差,这主要是由于稻谷在粉碎过程有一定的水分丢失。本文采用130℃、19 h稻谷籽粒烘干法与稻谷粉碎后测定方法进行了实验比较,测定结果更接近稻谷真实值,偏差较小,准确度较高。  相似文献   

9.
选择含水量在11.6%~14.5%的30个具有代表性的早籼稻谷样品,分别在20℃和28℃恒温条件下储藏6个月,对其脂肪酸值、品尝评分值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下,试样品质劣变速度与水分成正相关性,水分越高,劣变越快,28℃储藏的试样劣变快。  相似文献   

10.
种子水分测定值的偏离和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子水分是影响种子劣变速度的最重要因素之一.是种子质量判定的重要依据。在种子水分测定过程中,常常由于不正确的方法和不严格的质量控制而导致水分测定值偏高或偏低,给用户造成一定损失。因此,应注意种子水分控制,以确保种子水分测定值的准确。  相似文献   

11.
水分胁迫对玉米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7个玉米品种为试材,采用单株室外盆栽在开花期进行中度水分胁迫处理,研究了水分胁迫对玉米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等光合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使光反应中心受到抑制,非气孔限制是影响净光合速率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WUE与Pn、Gs、Tr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Cj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叶片在水分胁迫条件下主要通过降低蒸腾作用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以杂交籼稻品种冈优527为试材,于幼穗形成期设置短期轻度水分胁迫( Short and light water stress ,SLS)、长期轻度水分胁迫( Long and light water stress ,LLS)、短期重度水分胁迫( Short and heavy water stress ,SHS)以及长期重度水分胁迫(Long and heavy water stress,LHS)4个水分处理,并以习惯水层灌溉(Traditional flooding,TF)为对照。研究复水后水稻叶片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与运转。试验结果显示:在幼穗形成期水分胁迫后,水稻叶面积、叶绿素a/b、SPAD值、净光合速率均降低;短期轻度水分胁迫( SLS)处理复水后叶面积、叶绿素a/b、SPAD值、净光合速率均远远高于对照,同时茎鞘物质转化率和输出率也都高于其他水分处理。结果说明:在幼穗形成期,经过短期轻度干旱复水后,叶绿素、光合速率、叶面积等能迅速恢复甚至激发更高的光合水平,表现为后期干物质积累多、转运高,能达到节水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LSD法对夏玉米两品种(郑单958和鲁单981)及各水分处理间植株叶片δ13C进行方差分析,并将其与叶重、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间关系进行了定性分析,以期为改进旱地和节水农业栽培及选育抗性品种提供参考价值.研究发现:鲁单981较郑单958长势快、株高高、抗倒伏性差,但前者的产量却高于后者;两品种间植株叶片δ13C值差别不明显;不同作物品种相同水分处理间因遗传因素的影响导致其δ13C值有所差异,相同品种不同水分处理间也因环境因素的影响致使其δ13C值有所不同;两品种间植株叶片δ13C值与产量均表现出一致的负相关趋势,但与叶重、水分利用效率却均呈现出相反的相关趋势.其中,在与叶重的相关性中,郑单958表现出正相关性,而鲁单981表现出负相关性;在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性中,郑单958呈负相关趋势,而鲁单981则呈正相关趋势.  相似文献   

14.
以LDS-1A与LDS-1G谷物水分测定仪为例,用大米样品对电容式谷物水分测定仪进行定标校准,并对其测量准确度与测量重复性进行了研究,结果与标准法相比偏差不大,表明了快速水分测定仪经过正确校正并能规范使用,是可以达到国标规定的谷物水分测定要求的。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宁夏地区收获稻谷爆腰粒增多、整精米率下降的难题,本试验在就仓(垛)干燥技术基础上,结合臭氧抑制霉菌,对本地区收获的高水分稻谷开展就仓(垛)通风降水试验,通过试验检测粮堆温度,研究稻谷水分、脂肪酸值、出米率、整精米率等变化及干燥费用对比分析,试验证明运用就仓(垛)干燥技术可有效提高宁夏地区储藏稻谷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不同水分的大米在不同温度下储藏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实验室人工模拟条件下控制大米的储藏温度和水分,对储藏大米进行了为期13个月的试验研究。在研究期间对影响大米质量的感官指标、脂肪酸值等数据进行定期检测,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高水分大米经高温条件下储藏,当脂肪酸值达25mgKOH/100g时是大米安全储藏的界限;较低水分的大米常温或准低温下储藏,其安全期限以感官指标来判定。确定了不同含水量的大米在不同温度下的安全储藏期限。  相似文献   

17.
不同储藏条件下稻谷脂肪酸值变化和霉变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不同水分、温度下模拟储藏的晚粳稻谷和晚籼稻谷进行定期的脂肪酸值测定和霉变情况观察。结果表明:储藏温度越高,稻谷含水量越大,其脂肪酸值上升速度越快,也越容易发生霉变。相比较而言,含水量分别为14.5%、13.5%晚粳稻谷和晚籼稻谷,在20℃储藏3个月,脂肪酸值变化很小,也未发生霉变。在相同储藏温度下,同一水分晚粳稻谷的脂肪酸值比晚籼稻谷更容易上升,也更容易发生霉变。脂肪酸值与稻谷霉变相关,一般而言,当稻谷脂肪酸值超过25 mgKOH/100g,开始霉变,所以脂肪酸值可作为稻谷是否发生霉变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种子水分增减与种子重量增减的相关性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方明  唐继业 《种子科技》2000,18(5):280-281
试验表明,新入库的种子在密封贮藏期间,其水分增减值与重量增减百分比无明显相关关系;散袋种子的水分增减值虽与重量增减百分比间呈极显著相关,但并不存在1:1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采用GB 5497-85标准检测玉米水分是粮食收储企业普遍使用的方法,采用GB/T 10362-2008检测玉米水分是饲料企业普遍使用的方法。在实际检验过程中,用两种标准规定的方法,对同一玉米试样进行水分测定对比,所测得的玉米水分值有着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0.
赵中原  丁梅 《粮食储藏》1989,18(5):19-22
对七种水分活性的菜油样品,在40℃温度下,进行八周储藏试验,结果表明:水分活性对油脂的自动氧化和酸败具有二重效应,过高或过低的水分活性都具有促进油脂氧化作用,当AW值在0.65~0.75的临界范围时,水分活性对油脂的自动氧化有抑制作用,对储藏稳定性有良好的保持作用。因此,如把水分活性作为菜油储藏管理的一项指标,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