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不同栽培模式下(营养袋苗、盆苗、地栽苗)应用内生菌根菌对尖叶杜英幼苗进行人工接种,接种苗木高生长均明显高于未接种苗.其中营养袋苗接种苗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对照苗,比对照快了26.85%;盆苗接种苗高生长量高于对照苗8.14%;地栽苗接种苗高生长量高于对照12.88%.试验证明,在幼苗期对尖叶杜英接种内生茵根茵,能显著促进其高生长.  相似文献   

2.
在田间自然条件下(非灭菌条件下)应用VA菌根菌对翻白叶树幼苗进行人工接种,接种苗木3个月后,接种苗生长速度明显大于对照苗,3个月时高于对照40.1%,至6个月时接种苗高生长高于对照苗的59.1%,9个月时高于对照53.7%;对苗木根系进行镜检,发现接种苗与对照苗均有VA菌根菌感染,接种苗感染率为100%,对照苗感染率为10%,接种苗的VA菌根菌感染程度远大于对照苗。试验证明,在田间自然条件下对翻白叶树幼苗接种VA菌根菌,能显著促进其高生长。  相似文献   

3.
2016年对1年生华顶杜鹃Rhododendron huadingense幼苗接种杜鹃花类菌根(ERM),测定其对叶绿素含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苗的叶绿素含量高于对照(未接种),接种苗的叶绿素a/b在弱光下(二层遮荫和三层遮荫)低于对照苗,表明接种ERM有利于华顶杜鹃幼苗捕获光能和对弱光的利用;接种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均比对照苗的高,接种苗的光能利用效率(LUE)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也比对照苗的高,而胞间CO2浓度(Ci)比对照苗的低;一层遮荫处理的接种苗Pn,Tr和Gs等指标值最大。表明接种ERM可提高幼苗利用弱光的能力,并增强对强光的抵抗能力。同时,接种苗的表观量子效率(AQY)和最大光合速率(Pnmax)比对照苗的大,而光饱和点(LSP)、光补偿点(LCP)和暗呼吸速率(Rd)比对照苗的小,也表明接种ERM可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降低在中强光照下的暗呼吸。试验表明,接种EMR有利于华顶杜鹃幼苗捕获光能,增强其对强光照和弱光照环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4.
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纸碟法和液体比浊法研究了联合固氮菌对桉树青枯病菌茄拉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E.F.Smith) Yabuuchi)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两株联合固氮菌1和固氮菌2及其培养物上清液对青枯菌Ra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上清液抑制效果好于菌悬液抑制效果,混合菌株的抑制作用高于单一菌株的抑制作用.温室接种结果表明,接种固氮菌1和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处理比不接种对照(CK)桉树苗高增加33.19%和31.09%;单接种固氮菌1的桉树苗地上干质量比对照(CK)增加123.23%,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桉树苗比对照(CK)地上干质量增加93.22%;接种固氮菌1和同时接种固氮菌1及青枯菌Ra的处理比对照(CK)桉树苗地下干质量分别增加101.52%和71.81%.接种固氮菌可以降低桉树苗木死亡率38.24%.桉树幼苗温室接种试验证明接种固氮菌的桉树苗木生长旺盛,茎干较对照粗壮,长势整齐,固氮菌可以提高桉树苗木对青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5.
在木麻黄无性系水培苗上接种13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菌株,观察菌根菌对木麻黄无性系苗高生长和造林12个月后树高、胸径和保存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3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都极显著地促进了木麻黄无性系小苗苗高的生长,最大的比对照苗高增加了68.5%,最小的也比对照增加了14.7%;造林12个月后,多数菌根菌对木麻黄无性系的促生作用明显下降,只有2~3个菌根菌株可以显著或极显著地促进木麻黄的生长.  相似文献   

6.
外生菌根菌接种对红椎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接种 11种外生菌根菌株对红椎苗期生长产生了影响。试验苗 2 6周时测定的各生长指标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接种处理间在干质量、苗高、地径、须根数等指标上均有极显著或显著差异 (P<0 .0 1) ;与未接种对照苗相比 ,接种苗平均高增加 2 0 %~ 75 % ,地径增加 5 0 %~ 10 5 % ,须根数增加4 1%~ 2 4 5 % ,干质量增加 10 0 %以上。试验表明 ,菌根菌接种不仅显著促进植株地上部分的生长 ,且有利于根系的发展。另外 ,不同菌株对红椎根系亲和力的差异性 ,反映出宿主对各菌根菌株的不同依赖性。菌根菌接种还对试验苗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 CO2 浓度、光合耗水量等有一定的影响。菌株 Pisolithus C9132、MH72 7、C92 16,Rhizopogon 94 80 ,Tricholoma 9810等对红椎苗期生长效果较好 ,为优良菌株 ,可用于红椎苗期接种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和湿地松(Pinus elliottii)苗根系感染彩色豆马勃(Pisolithus tinctorius)菌株形成菌根后,对苗木的高、地径和侧根生长均存在显著的促进作用。但不同的接种方法,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A处理(点穴式接种)的感染率最高,马尾松苗69.4%,湿地松苗61.7%;D处理(拌土接种式)的最低,分别是27.2%和43.1%。与对照相比,A处理马尾松和湿地松苗高分别增加20.1%和32.0%;地径分别大24.0%和29.0%;侧根数量分别多79.6%和55.8%;而D处理苗高分别增加8.0%和3.8%,地径分别大4.0%和16.1%,侧根数量分别多12.3%和29.3%。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丛枝菌根真菌对沙冬青幼苗的接种效应,对盆栽沙冬青幼苗分别接种摩西球囊霉、幼套球囊霉、根内球囊霉3种丛枝菌根真菌,测定样苗成活率、侵染率、生长量及养分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3种丛枝菌根真菌均不影响样苗移栽成活率,均能与沙冬青幼苗形成菌根,侵染率40~50%;摩西球囊霉接种对样苗高、径、干物质生长和N、P、K吸收积累均有促进作用;幼套球囊霉接种样苗含水率最小,根冠比最大。总之,摩西球囊霉可以有效促进沙冬青幼苗生长,具有开发促进生长菌肥的潜力;幼套球囊霉可以提高幼苗耐旱性能,具有开发增强苗木抗逆性能的菌肥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人工接种对桤木结瘤固氮的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桤木根瘤的Frankia菌的纯菌制剂和悬液接种,进行砂培、土培和田间苗圃的幼苗接种试验,均取得较好的接种效益。砂培菌剂接种者100%结瘤,对照为零,苗高生长为对照的2.6倍;5种紫色土上的悬液接种,结瘤固氮量和苗高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田间接种试验亦取得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不同遗传背景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在磷添加和接种菌根菌相互作用下的生长及磷吸收利用差异,为马尾松优质容器苗精准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3个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马尾松二代家系容器苗为材料,在低P(50 g·m-3基质)和高P(900 g·m-3基质)2个小区内,分别设置接种和不接种菌根菌2个处理,分析马尾松不同家系容器苗生长及磷素利用差异。[结果 ]磷添加对3个家系马尾松容器苗各生长指标及各器官P吸收利用均有促进作用,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整株P含量和吸收量高P水平较低P水平分别增加8.70%、21.73%、61.62%、30.25%和112.08%,高径比和根冠比降低10.62%和19.82%。接种菌根菌后,容器苗苗高、地径、整株干质量和整株P吸收量相比不接种分别增加2.34%、6.40%、20.69%和18.08%,高径比、根冠比和整株P含量分别降低4.09%、3.87%和3.23%。接种菌根菌可减小马尾松容器苗不同磷添加水平下地径和根冠比的差异,同时减小不同家系间的生长差异。磷添加×接种菌根菌对马尾松容器苗茎和根P吸收量有显著促进作用,高P水平下接种菌根菌对生长的促进作用更明显。不同家系对磷添加和菌根处理的生长响应不同,53号家系对磷添加最敏感,15号家系对接种菌根菌最敏感,37号家系较均衡。[结论 ]马尾松容器苗磷添加效应较家系和菌根处理明显,生产中可根据3个家系对磷肥的不同响应合理施肥,同时通过接种菌根菌提高磷肥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外生菌根菌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沟施接种方法对3年生红松苗木进行野外单接种及混合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10和菌株025为供试菌株中对红松苗木生长促进效果最佳的菌株,与对照相比,高生长分别提高19.57%和17.04%,地径生长分别提高13.64%和15.91%。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的苗木高生长仅比对照提高3.80%,其他3个菌株组合的高生长均低于对照;地径生长与对照相比提高0~9.10%。与单接种相比,仅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苗木的高生长高于单接种菌株GT001和菌株GT005的苗木;接种菌株组合044/009苗木的地径生长介于单接种菌株044和菌株009的苗木之间,而接种其他3个菌株组合苗木的地径生长均低于各自单接种的苗木。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木麻黄能形成内生和外生菌根菌和菌根菌能促进共生植物生长 ,提高植物抗性的特性 ,在木麻黄无性系水培苗上接种14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菌株 ,观察菌根菌对木麻黄无性系苗高的生长影响。结果表明14个外生和内生菌根菌都极显著地促进了木麻黄无性系小苗苗高的生长 ,最大的比对照苗高增加了68.5% ,最小的也比对照增加了14.7 % ,各菌株对木麻黄无性系苗高的促进作用大小依次为ECTM(Pt)>4602>AM(混)>E439>0207>0201>0005>0204>E4726>9004>9480>9705>AM91>AM3004>CK。  相似文献   

13.
在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实验基地,选择退化的灌草丛和草丛进行恢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退化的灌草丛生态系统,人工植苗恢复以山杏和红皮云杉营养杯苗成活最好,樟子松营养杯苗次之,兴安落叶松最差。保水剂处理对樟子松和红皮云杉地径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于落叶松和山杏地径和高生长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山杏施用保水剂后虽然地径生长量有明显增加,但高生长量却出现降低;樟子松采用防蒸腾剂处理,其地径和苗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43.1%和8.7%。红皮云杉地径、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9.1%和177.7%。不同整地方式明显影响了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幼苗生长,水平沟最好,鱼鳞坑整地次之,最差是穴状整地;在草丛中,不同树种播种造林,胡枝子和山杏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沙棘。  相似文献   

14.
对红橡木幼苗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结果表明:施肥显著促进红橡木苗高和地径生长.不同处理比较,T4处理(基质拌入1%NPK复合肥)最好,其苗高、地径均较大,分别比对照高39.3%和33.3%,T1(N肥)处理次之,其苗高、地径比对照高28.6%和27.4%.不同施肥处理对红橡木苗高和地径生长的影响效应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相似文献   

15.
刺槐种子进行静电处理后,萌发生理指标和苗木生长状况均发生变化:种子电导率比对照降低,呼吸强度、脱氢酶活性、活力指数均比对照有提高,且陈种子处理效果更明显。用处理后的新种子育苗,其苗高、地径、生物量、合格苗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65.8%、30.4%、119.7%、11.8%。  相似文献   

16.
蓝桉和尾叶桉混合菌根研究Ⅱ.混合菌根的接种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接种苗木在生长量和生物量上均表现出极其显著的生长优势,ECM真菌蜡蘑菌单接种及其与4种VA菌根菌剂混合接种,对苗木生长的促进作用尤为显著。在接种后16周时,与对照苗相比,蓝桉和尾叶桉接种苗木的高生长量最大增幅分别为28.86%(LS)和86.65%(LG);两种桉树地上部分平均干质量最大增幅分别为129.93%(LS)和133.34%(L),地下部分分别为119.93%(LF)和174.83%(LG)。桉树对不同菌根菌及其组合的菌根依赖性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对混合接种的真菌组合有相对高的菌根依赖性,而对土壤菌剂依赖性很小。菌根感染与苗木生物量间有显著的相关性。试验结果还证实了P素对桉苗生长的促进作用,P素水平对菌根的接种效应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对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结瘤特性定期观测结果表明,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的根瘤形状各异,多为棒状,主要分布在侧根上。1年生播种苗根瘤多集中分布在地面以下10~20 cm的根系范围内,平均结瘤率为85%。随着生长时间的延长,主根上的根瘤数量逐渐减少,而侧根上的根瘤数量则不断增加,在8月中旬开始出现结瘤高峰。随着生长年限的增加,小叶锦鸡儿的结瘤能力不断提高,但由于栽植密度的增加,结瘤数量则不断减少。土壤养分和水分条件对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单株结瘤量有一定的影响。施用N、P、K复合肥后,1年生播种苗单株结瘤数量比对照减少了25%,控水处理与对照相比结瘤数量减少了45.6%。施用根瘤菌接种剂使小叶锦鸡儿1年生播种苗的单株结瘤数量比对照提高了39.2%,播种苗株高、地上部分干重和总干重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2%、18.4%和13.1%。小叶锦鸡儿播种苗的结瘤量与多项生长指标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吴娟 《福建林业》2022,(6):37-39
研究了印度梨形孢(Piriformospora indica)内生真菌对元宝枫扦插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印度梨形孢菌剂能促进元宝枫扦插苗的生长,提高其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其中,200 m L的印度梨形孢菌剂对元宝枫扦插苗的生长、叶片叶绿素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增益效果最大,其株高、茎粗、冠幅、新梢数量和新梢长度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38%、55.42%、32.09%、147.33%和93.23%,叶片总叶绿素、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分别比对照增加了56.00%、33.80%和106.25%,叶片抗氧化酶SOD、PPO、APX和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58.61%、88.00%、95.62%和111.86%。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暴马丁香播种苗进行不同苗龄的平茬试验,研究平茬对暴马丁香高生长、粗生长、树形指数影响。结果表明,平茬对树干粗生长影响并不显著,而对树体高生长影响明显,5年间1年生平茬苗和2年生平茬苗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3.9%和33.8%。平茬可以显著提高树干枝下高,1年生平茬苗和2年生平茬苗分别比未平茬苗提高183.9%和279.7%;平茬处理可以培养出直立的主干,彻底解决了暴马丁香树形指数差的问题,从而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红菇和正红菇菌种接种三个乡土树种的苗期效果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正红菇和鳞盖红菇2个菌种,对木荷、红锥和黎蒴3个乡土树种的苗木进行接种试验,定期观测苗木的苗高、地径及最终生物质量。结果表明两个菌种对3个乡土树种的苗期生长均有明显的促生效果。接种270d后,3个树种接种处理苗期的苗高、地径、地下干质量和地上千质量等生长指标均显著优于未接种对照苗的各生长指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红锥接种苗的苗期各生长指标极显著优于未接种对照苗;黎蒴和木荷接种苗苗期的各生长指标与未接种对照苗有显著差异。菌根感染强度及依赖性分析结果表明,红锥的感染强度为4级,属强依赖性;黎蒴与木荷的感染强度为一般,属弱依赖性。红锥树种可与两个红菇菌形成较佳的共生体,其中以鳞盖红菇的接种效果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