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丹顶鹤的保护与研究状况刘冰许,徐新杰,邓强编译(郑州市动物园450002)丹顶鹤(Grusjaponensis),鹤形目,鹤科。为世界著名濒危野生动物,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种,是中国国家政府所公布的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本文就丹顶...  相似文献   

2.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属食肉目、浣熊科,主要栖息于海拔1400~3600m的喜马拉雅山及横断山脉,是亚洲特产动物。由于栖息地减少和遗传漂变等原因,其濒危程度加剧,被列为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是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并严格控制国际间贸易[1-2]。目前全世界圈养小熊猫数量约为256只,分别饲养在30多家动物园中[3]。加强圈养种群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也是保护小熊猫切实可行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大肠杆菌病在国内动物园的野生禽类中常有发生,对一些大型珍禽(如鹤类)的威胁有加剧趋势.由于兽医临床上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导致大肠杆菌耐药不断增加,治疗效果下降,并且不同地方流行的菌株对抗生素的敏感性差异极大.  相似文献   

4.
中国动物园圈养鹤类现状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中国动物园协会主要饲养鹤类会员单位的鹤类调查结果,目的是更好地了解中国动物园圈养鹤类的种群数量及目前会员单位鹤类饲养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与相关需求,从而提高鹤类饲养管理水平,最终形成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种群。本调查于2011年8月向中国动物园协会120家会员单位发出了调查问卷,截止到2011年10月11日共收到中国动物园协会主要饲养鹤类的56家会员单位(包括动物园、野生动物园与自然保护区)的回复(回收率为46.7%)。在回复的56家单位中共饲养鹤类12种1 836只(8只杂交鹤除外)。种群数量比1997年增加了58.4%。近一半的单位认为饲养设施处于一般水平。近80%的鹤类向游客展出,并且大部分都采用成群饲养的展出方式。有85%的单位能够实现个体识别,更多的单位选择脚环和芯片标识鹤类。在人工育雏过程中,雏鹤的腿病和由于混养引起打斗而造成的外伤是存在的主要问题。疾病是造成全国圈养鹤类死亡的主要原因,其次是由于外伤造成骨折引起的死亡。各会员单位希望今后能够开展鹤类性别鉴定、人工育雏、人工授精的培训。根据本次调查结果,提出了8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丹顶鹤属鹤型目、鹤科鸟类,为世界珍稀濒危物种,是我国一级保护动物。在动物园人工驯养的丹顶鹤群体中,由于环境因素的改变,某些雄鹤不能完成交配或交配后雌鹤产卵不受精,雌鹤的孵化和育雏能力也有不同程度地下降。为了提高人工驯养的丹顶鹤的受精率,在满足鹤的繁殖自然条件(如饲养环境、设备、饲料、光照等)下,采取人工授精方法进行繁殖,可以克服许多导致卵不受精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鹤类迁地保护现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记述了从50年代以来中国鹤类迁地保护的进展和现状。据统计,中国从1952年开始饲养第一只鹤,到2004年国内共饲养鹤类13种,近3000余只,饲养于近150家动物园、自然保护区、研究中心等,其中11种鹤类在中国成功繁殖。同时,中国鹤类的重引入工作也在相继开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最后,针对鹤类迁地保护仍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7.
动物园珍禽舍内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耐药性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肠埃希氏菌是人和动物肠道中的一种共栖菌,在特定条件下可致大肠杆菌病,并能够随着粪便排出而污染环境.大肠埃希氏菌在空气中,特别在动物舍及其周围环境中是一种常见菌.在珍禽养殖中大肠杆菌病也常有发生,据报道[1-3]孔雀、麻鸡、珠鸡等珍禽均有大肠杆菌病发生,且发病率达50%以上.对于禽大肠杆菌病多采用药物治疗,常用抗菌药的滥用,大肠杆菌对多数抗菌药的耐药性越来越强,临床上对大肠杆菌病的防治越来越困难.本试验以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珍禽繁殖场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的珍禽大肠杆菌菌含量变化规律,分离致病性大肠杆菌,通过药敏试验,选用合理有效的抗生素,为动物园内珍禽的疾病预防和保健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通过流行病学调查、病理学诊断、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等研究,确诊草海黑颈鹤和灰鹤群中发生的主要疫病是嗜内脏型新城疫,兼有灰鹤大肠杆菌病。查明了传染源和主要病种,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了鹤类的死亡;草海鹤类的数量、种群结构、主要生态习性。测定了鹤类的生理指标和量衡度,为野生鹤类的人工驯化、饲养与繁殖、疫病的诊断与防治等提供了科学依据。草海是贵州高原最大淡水湖泊,1985年列入省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Ⅰ级重点保护珍禽——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和Ⅱ级重点保护珍禽——灰鹤(Grus grus.)的主要越冬地。其中黑颈鹤十分稀少,也被作为亟需挽救的濒危物种.列入国际鸟类红皮书和濒危物种国际公约。保护草海鹤类,受到国内外环保和鸟类科学工作者的高度关注。1986年冬至1987年春.草海鹤类发生大批死亡.严重威胁鹤类的生存和发展。为此.查明鹤类死因。实施有效保护措施,也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据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233篇,国内外对野生鸟类病研究甚少。对鹤类疫病的专题研究尤为鲜见。1987—1989年.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临床与病理学诊断、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试验、动物接种等研究,查明了鹤类在三个越冬期的死因、查出12种疾病,其中鹤新城疫为主要疫病,兼有灰鹤大肠杆菌病。并查明了主要疫病的传染源,实施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了鹤类的死亡,丰富了鸟类学和禽病学的内容。并基本查明了草海鹤类的数量、种群结构、主要生态习性;测定了生理指标和量衡度,获得了大量数据,为鹤类的人工驯化、饲养和繁殖、疫病的诊断与防治等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鹤新城疫和大肠杆菌病据中国科技情报所重庆分所查新(检索)结果:“国内外尚未发现与本研究有相同的文献报道”。受到“世界鹤类基金会”和“世界野生动物病防治中心”等国内外专家的极大关注。本研究为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将会取得显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黄翠莲 《野生动物》1998,19(4):28-29
广州地处亚热带属于鹤类正常分布区之外、饲养和繁殖鹤类有一定难度。广州动物园利用饲养场内原有的水塘,填土改造以草胚、野芋、灌木等植物覆盖全场,并保持水土完好,使这一场地形成常年湿润,荫生植物繁茂,光照充足和遮阳合理的小气候环境,为鹤类的饲养繁殖创造了条件。经丹顶鹤、白头鹤、白枕鹤、灰鹤等试验种鹤在此饲养、行为的观察及产卵结果表明,人工建造的这一湿地环境,符合鹤类生活要求。广州动物园的鹤类共有7种,一直在冈山的湖中岛饲养仅在80年代初有过一对丹顶鹤(Grusjoponensis)的两年繁殖史,获2仔其它鹤均无繁殖记…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鹤类重要的迁徙中转站,在鹤类保护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9种鹤类资源中,保护区有7种。2006年鹤类南迁期,作者于10月初至12月初,采用定点观察法,对保护区内的鹤类进行观察,并对鹤类南迁的迁徙规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黑颈鹤是世界上15种鹤类中的珍贵鹤种之一,已被国家列为一级保护动物,也是世界性的保护动物。它在青海省的分布较广,几乎遍及全省,同时,青海又是黑颈鹤在我国的主要繁殖地之一。  相似文献   

12.
经林业部同意,全国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于1985年6月21—24日在鹤乡—齐齐哈尔市召开。参加这次会议的有来自全国二十个省(自治区)、市鹤联会委员、秘书、顾问组成员和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自然博物馆、动物园和自然保护区的负责同志。林业部、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野生动物杂志社,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和中国青年报、黑龙江日报一些新闻单位的记者也应  相似文献   

13.
鹤类的繁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界上现存鹤类15种,其中大多数是稀有珍贵濒临绝灭的物种。目前国内外都很重视鹤类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在美国有“国际鹤类基金会”组织,专门研究和保护世界上15种鹤类。我国最近成立了“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为了拯救和保护我国所产占世界鹤类60%的9种鹤类。主要是进行鹤的保护管理、资源考察、饲养繁殖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对鹤类的繁殖地、越冬地、迁经的地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有九种鹤,占世界十五种鹤的百分之六十,是世界上有鹤种类最多的国家,其中有5种鹤已被列入世界濒危鸟类名单。近几年,随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蓬勃开展和两个文明的建设,我国部分省区开展了鹤类的保护和研究工作,先后在繁殖地和越冬地建立了鹤类保护区。我国除赤颈鹤外,其它八种鹤都是候鸟,在迁徒过程中路过很多  相似文献   

15.
广州动物园于2000年首次引进鹤鸵雏鸟饲养,2018年正式开始对鹤鸵繁殖初步探索,共产蛋13枚,成功孵化雏鸟2只。广州动物园通过对圈养鹤鸵的饲养、繁殖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究,已经初步掌握了鹤鸵在华南地区圈养的技术要点,为该物种的异地保护和繁育提供了重要的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来貘又叫亚洲貘,哺乳纲奇蹄目貘科动物,全身毛色黑白相间,是貘类中最大的一种,分部于东南亚地区,是新加坡、马来西亚的国宝,被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在我国,仅北京动物园、香江野生动物园、台北市立动物园、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四家动物园饲养繁殖。  相似文献   

17.
黑颈鹤(Grus nigricllis )是我国一类保护珍禽,属世界稀有珍贵野禽。灰鹤(Grus grus)是我国二类保护珍禽。它们均是季节性迁徒鸟类,在威宁草海越冬期约为5—9个月。黑颈鹤和灰鹤在我国动物园是观赏珍禽,随着我国自然保护区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各地对野鹤的人工饲养、繁殖的研究逐渐增多起来。鹤类生理指标的测定,对于鹤类的人工驯化饲养,提高繁殖能力,了解其健康状况、疫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等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此项研究工作在我国极少报导,为此,笔者先后对威宁草海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饲养的黑颈鹤2只和灰鹤12只,进行了体温、呼吸、心跳、血液常规等项指标的测定,为鹤类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以供科研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18.
<正>川金丝猴属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濒危野生动植物国际贸易公约中(CITES)附录Ⅰ物种。目前,我国在野外的川金丝猴总数有2万只左右,主要分布于四川、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和湖北神农架等地的高山森林中~([1])。目前,大连森林动物园饲养川金丝猴28只,在川金丝猴的饲养环境、饲料、繁殖及人工育幼方面积累了先进的经验,为川金丝猴在动物园的饲养繁殖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正金钱豹在我国各地均有分布,野外生活于低海拔的森林、山区和荒漠地区。多年来,由于栖息地的破坏及乱捕滥猎等,导致了金钱豹种群数量的急剧下降。金钱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属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Ⅰ动物[1]。在兽医临床实践中,关于麻醉并发症导致动物死亡的研究开展较晚。20世纪90年代,英国首先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 2001年7月3日,农业部发布《饲料药物添加剂使用规范》(农牧发[2001]20号),对在饲料中如何规范合理使用饲料药物添加剂作了进一步规定。此前,农业部《关于发布〈允许作饲料药物添加剂的兽药品种及使用规定〉的通知》(农牧发[1997]8号)和《关于发布“饲料添加剂允许使用品种目录”的通知》(农牧发[1994]7号)同时废止。四川省饲料工作总站有关专家认为,农业部本次发布的规范与1997年发布的规定相比较,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将饲料药物添加剂按“附录一”和“附录二”两类进行管理。“附录一”中的饲料药物添加剂具有预防动物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