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采用饲养与屠宰的试验方法对11种生物制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制剂对肠道相关指数的影响不大,对小肠长度和重量指标没有显著影响;仅在空肠长度,试验3组与对照组出现显著差异(P<0.05),空肠重量,试验8、9组、11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回肠长度,试验3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重量指标为7、8组、11组与对照组表现显著差异(P>0.05)。对部分免疫器官发育及法氏囊、新城疫抗体效价的影响效果不一,就整体而言,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效应,部分试验组鸡的免疫力改善较明显。  相似文献   

2.
雉鸡(山鸡)和花尾榛鸡(飞龙)均系鸟纲鸡形目的动物,是我国的名贵特产,多用于药疗、食疗和观赏。目前对雉鸡和花尾榛鸡的生态、驯化、繁殖和疾病研究较多,但对其血常规和血气正常值尚未见完整的材料。为此,我们将雉鸡和花尾榛鸡的血常规和血气值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加味扶正解毒散对肉仔鸡机体的影响,按照采食量的2%、1.5%、1%于饲料中添加加味扶正解毒散,观察肉鸡的红细胞数、免疫器官重量、免疫球蛋白和成活率、耗料量、日增重等指标,评价药物的使用效果。结果显示,用加味扶正解毒散可以明显增加免疫器官的重量,提高机体内IgG、IgA的含量,同时对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有显著提高作用。显示该组方对肉仔鸡在调理机体生理功能和提高生产性能上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花尾榛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属于典型的森林鸟类,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特点,对花尾榛鸡进行人工驯化饲养是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对花尾榛鸡的生态、繁殖、营养、孵化及育雏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总结,以期为花尾榛鸡的驯养繁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母体妊娠期及泌乳期的营养水平对子代的生长发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为研究母体日粮中添加β-胡萝卜素和丁酸梭菌对子代鼠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本试验选用20只8周龄km小鼠进行配种,雌鼠受孕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1、2、3、4。在妊娠第11天起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添加0.5‰、1‰、1.5‰β-胡萝卜素和丁酸梭菌自制粮直至断奶。在子代鼠21 d断奶时,采集血液、肝、脾、胸腺、小肠和大肠各段测定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小鼠体重、脾脏重量、空肠重量、回肠重量、盲肠重量、胸腺重量、肝脏重量极显著增加了54.54%、83.33%、50.00%、178.57%、88.89%、61.76%、67.5%(P <0.01),小鼠、回肠指数显著增加了和84.00%(P <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3小鼠谷丙转氨酶极显著降低了11.75%(P <0.01);试验组3小鼠γ-谷氨酰基转移酶显著升高了13.21%(P <0.05)。试验组3总胆汁酸显著升高了69.80%(P <0.05);试验组3血糖极显著升高了230.00%(P <...  相似文献   

6.
花尾榛鸡肌肉的蛋白质含量高于家鸽,而脂肪的含量较低.花尾榛鸡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及呈鲜味氨基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的含量较高,且氨基酸的组成比较平衡.花尾榛鸡胸肌和腿肌各测得7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家鸽胸肌和腿肌分别测得8种和6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光镜下观察,花尾榛鸡、家鸽的胸肌和腿肌的肌纤维均呈束状平行排列;但花尾榛鸡的肌纤维间结缔组织较少,肌纤维较细.电镜下观察,花尾榛鸡的肌纤维间有丰富的磺小管和终池分布,肌纤维内线粒体数量较多,体积较小;而家鸽的肌纤维间有大量的球形糖原颗粒,肌纤维内线粒体数量较少,体积较大.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探讨不同方法青贮的玉米秸秆对肉羊屠宰性能、组织和器官发育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体重为(24.00±2.42)kg的杜泊×小尾寒羊杂交F1代公羔羊8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以干玉米秸秆(空白正对照组)、无添加剂的玉米秸秆青贮(Ⅰ组)、添加酶菌复合剂的青贮的玉米秸秆(Ⅱ组)、羊草(羊草对照组)为粗饲料,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羊。预试期8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1)Ⅰ组、Ⅱ组干物质采食量、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Ⅱ组屠宰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Ⅰ组(P0.05);Ⅰ组、Ⅱ组和羊草对照组之间胴体重和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2)除Ⅰ组、Ⅱ组和羊草对照组肝脏和瘤胃重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外,各组其他组织、器官重量及它们占宰前活重比例差异不显著(P0.05)。3)各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玉米秸秆经过酶菌复合剂处理后改善了玉米秸秆青贮的饲用价值,与羊草具有相同的促进生长、组织和器官发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畜牧与兽医》2016,(1):25-33
为探讨饲料中添加不同锌源和锌水平对固始鸡和AA肉鸡免疫功能的影响,将400只固始鸡公雏和相同数量的AA肉鸡公雏分别随机分为10组,进行不同锌源和锌添加水平处理的试验。试验周期为6周,分别在第2、3、4、5和6周龄时进行空腹称重,颈部放血屠宰;分离鸡的脾脏、法氏囊和胸腺;血清用于测定新城疫抗体水平和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1)品种间的免疫器官发育、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和新城疫抗体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免疫器官相对重量的大小与新城疫抗体水平没有直接相关。(2)不同锌源对肉鸡脾脏、胸腺相对重量无显著影响,但氨基酸络合锌极显著增加法氏囊相对重量;氧化锌极显著提高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氨基酸络合锌极显著提高肉鸡新城疫抗体水平。(3)饲料中锌添加水平对肉鸡脾脏和胸腺相对重量没有显著影响,但60 mg/kg水平锌添加时法氏囊相对重量最大;随着锌添加水平的增加,新城疫抗体水平呈线性提高;60 mg/kg以上锌添加水平提高肉鸡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总之,日粮锌添加对肉鸡免疫器官发育、抗体水平产生不同程度的改善,日粮中添加60 mg/kg的锌可满足固始鸡和AA肉的正常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樊福好 《猪业科学》2011,28(1):71-71
在医学和兽医学研究中有一个被滥用的指标,所谓"器官指数"(organ index),即某器官的重量与身体体重之比。尤其是免疫器官指数被使用的频率更高。殊不知,器官的重量与其功能并不成正比例关系。由于过去人们假设器官  相似文献   

10.
为了对中鼩鼱(Sorex caecutiens)与长爪鼩鼱(Sorex unquiculatus)消化道差异进行比较分析,试验采用测量及SPSS软件分析的方法对中鼩鼱和长爪鼩鼱的总消化道及各个消化器官的长度和重量进行了测量和比较,分别计算各消化器官长度与消化道总长、体长的比值,各消化道器官重量与消化道总重和体重比值,旨在研究个体大小存在差异的两种的消化道是否存在差异,其消化道形态结构与食性的关系以及对生态适应的意义。结果表明:中鼩鼱和长爪鼩鼱的消化道总长分别为(229.70±6.59)mm、(412.14±14.76)mm,P值为0.000,差异极显著(P0.01);中鼩鼱和长爪鼩鼱消化道总重分别为(0.51±0.32)g、(1.24±0.03)g,P值为0.046,差异显著(P0.05)。长爪鼩鼱消化道每个器官的绝对长度和绝对重量都长于、重于中鼩鼱;长爪鼩鼱的小肠相对长度1显著大于中鼩鼱(P0.05),小肠相对重量差异不显著(P0.05);长爪鼩鼱胃的相对长度和重量均小于中鼩鼱,P值为0.001,差异极显著(P0.01)。这些差异与两种的个体大小和食性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1.
食物是联系动物与环境的纽带,食性分析是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与管理的核心内容。2015年1月在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采集了花尾榛鸡的粪便样本,使用粪便显微分析法对花尾榛鸡冬季食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冬季花尾榛鸡取食11科23种植物,主要采食桦木科(35.36%)、杨柳科(28.05%)、榆科(9.82%)及椴树科(8.12%)的植物。山杨为凉水自然保护区冬季花尾榛鸡的大宗食物。花尾榛鸡主要选择山杨、硕桦、毛榛、白桦、裂叶榆、糠椴和辽东桤木的枝和芽作为食物,其中对芽的取食比例明显高于枝。  相似文献   

12.
固始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发育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研究固始鸡免疫器官指数的发育规律,应用大体解剖学方法,经过SAS(6.12)软件对数据分析处理,结果表明,雄性和雌性固始鸡活体重、免疫器官重量和指数之间存在差异(P<0.01),但免疫器官生长发育规律相似;1周龄~20周龄内,前期固始鸡活体重和免疫器官重量均呈上升趋势,后期活体重仍增加,而免疫器官重量维持较平稳水平.随着固始鸡的生长发育,不同免疫器官指数总体而言均呈下降趋势,免疫器官生长速度小于增重速度.  相似文献   

13.
花尾榛鸡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当前正处于人工驯化养殖扩繁阶段。文章对花尾榛鸡生活习性、繁殖规律、场舍建设、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等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4.
盐津黑羽乌骨鸡和绿壳蛋鸡屠宰性能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盐津乌骨鸡和绿壳蛋鸡为试验材料,系统地研究了这两个鸡种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指标及其与活重和全净膛重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盐津鸟骨鸡和绿壳蛋鸡的屠宰率、半净膛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及腿肌率分别为(87.80 0.68)%和(91.89 2.79)%、(72.41 2.56)%和(76.42 8.03)%、(52.83 3.66)%和(58.51 7.51)%、(27.45±5.86)%和(26.98±4.27)%、(33.75±5.70)%和(30.56±4.56)%.同时,对这两个鸡种的生产性能、屠宰指标和组织器官重量与活重和全净膛重之间的相关与回归方程进行了测定.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临床健康鸡和1日龄感染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诱发了免疫抑制的鸡,测试了不同方法提取的中药提取物对免疫调节的作用。结果表明,在饮水中添加由黄芪、党参、淫羊藿和甘草组成的提取物,无论是水溶性提取物(水提取物和乙醚提取后的水提取物)还是脂溶性提取物(乙醚提取物),对健康鸡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没有影响(P>0.05),水溶性提取物对REV诱发的免疫抑制鸡的NDV和H5-AIV灭活疫苗免疫后HI抗体水平有显著影响(P<0.01),可显著提高其抗体水平。REV也同样诱发了试验动物体重和免疫器官的抑制,无论是水溶性提取物还是脂溶性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动物的体重没有影响(P>0.05),水溶性提取物对免疫抑制动物免疫器官重量有显著作用(P<0.05),可显著增加免疫器官重量,脂溶性提取物对免疫器官重量没有影响(P>0.05)。试验表明,中药的水溶性成分可明显增强免疫抑制鸡的抗体水平,并可以显著增加免疫抑制鸡的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的重量,而由同样中药组成的乙醚提取成分则没有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试验研究了饲粮中不同水平精氨酸(Arginin,Arg)对肉鸭生长、免疫器官重量和结构的影响。选用96只0日龄(刚出壳)樱桃谷鸭,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4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鸭。分别饲喂Arg缺乏的基础饲粮(Arg含量为0.62%)和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0.50%、1.00%Arg的试验饲粮。试验期内测定肉鸭的生产性能。21日龄时,屠宰取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测定免疫器官重量,计算免疫器官指数,并制作切片观察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饲粮缺乏Arg显著降低肉鸭的增重(P0.01)和胸腺、脾脏和法氏囊的重量(P0.05);显著降低胸腺、脾脏指数(P0.05),而对法氏囊指数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Arg使鸭的胸腺小叶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增多,脾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脾小结体积变大,法氏囊皱襞发达。说明饲粮Arg水平显著影响肉鸭生长和免疫器官的发育,饲粮Arg含量为1.12%时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车前草多糖对雏鸡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笔者开展了本试验。选择1日龄未免疫白罗曼蛋公鸡10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50只),即车前草多糖灌喂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分别于给药后5、10、15、20、28d,每组随机抽取3只鸡,翼下静脉采血并剖杀,采集免疫器官(胸腺、脾脏、法氏囊),进行生理生化指标和免疫器官脏器指数测定及免疫器官组织学观察。试验结果表明,车前草多糖能显著刺激雏鸡的红细胞和白细胞生成,并能显著促进雏鸡免疫器官的发育。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比较饲粮添加不同生物制剂对杜寒杂交肉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组织器官发育及肉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取平均体重约为32 kg的杜寒杂交F1代肉羊16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只。对照组采用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添加21 mg/kg莫能菌素、4×109CFU/kg地衣芽孢杆菌、3.2×109CFU/kg酿酒酵母菌、1.1 g/kg复合生物制剂(地衣芽孢杆菌≥6×109CFU/g、酿酒酵母菌≥4×109CFU/g、碱性蛋白酶≥1 000 U/g)。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每2 d记录1次采食量,每20 d进行1次称重,当复合生物制剂组羊只的平均体重达到约50 kg时,每组选取10只羊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性能、组织器官重量和肉品质指标。结果表明:1)复合生物制剂组平均日增重、屠宰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和复合生物制剂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地衣芽孢杆菌组、酿酒酵母菌组、复合生物制剂组复胃重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复合生物制剂组复胃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莫能菌素组(P0.05);地衣芽孢杆菌组、酿酒酵母菌组、复合生物制剂组小肠重量及其占宰前活重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莫能菌素组(P0.05)。3)酿酒酵母菌组肾脏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内脏器官重量占宰前活重比例在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4)各组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得出,从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肉羊生产性能作用效果来看,地衣芽孢杆菌、酿酒酵母菌、复合生物制剂可以替代莫能菌素,地衣芽孢杆菌好于酿酒酵母菌,复合生物制剂最佳。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抗类风湿性关节炎蒙药组方花艽-6对正常小鼠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低下模型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作用,采用碳廓清法、重量法、ELISA法和CCK-8法,研究不同剂量的花艽-6对正常小鼠和氢化可的松(HC)致非特异性免疫低下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重量、血清溶菌酶含量、脾NK细胞活性及IL-12分泌量等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剂量(4g/kg)的花艽-6能显著恢复HC致非特异性免疫低下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免疫器官重量系数、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及脾NK细胞的活性,同时提高正常小鼠的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中溶菌酶含量;高剂量(16g/kg)的花艽-6能显著提高和恢复HC致非特异性免疫低下小鼠的器官重量系数、血清中溶菌酶含量及脾NK细胞的吞噬率。提示低、高剂量的花艽-6均可显著提高正常小鼠和恢复HC致免疫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中药小蓟对肉鸡屠宰性能、免疫器官重量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化设计的方法,选用健康、无疾病、体重相近的健康肉鸡雏60只,随机分为4组,A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B、C、D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按0.2%、0.4%、0.6%比例加入小蓟粉,进行屠宰性能、免疫器官相关指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小蓟后,与添加小蓟前相比,肉鸡屠体重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其中D组效果最好,与A、B、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全净膛重随着小蓟的添加呈逐渐上升趋势,D组全净膛重最大。在免疫器官中胸腺、法氏囊的重量逐渐增加,D组效果最好;脾脏的重量与添加小蓟前相比有所降低,但随着小蓟的添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B、C、D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随着小蓟的添加呈下降的趋势,均是D组最低,与其他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白蛋白的含量各组间无显著变化(P0.05);白/球的比值呈上升趋势,D组最高,与其他各组相比均差异显著(P0.05)。说明小蓟能节约饲养成本,提高肉鸡生产性能,在肉鸡日粮中的添加比例以0.6%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