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猪链球菌耐药性与生物被膜的形成有关,本试验选取常用的20味清热解毒的中药,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药水提物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采用卡尔加里生物被膜装置和平板稀释法测定20味中药在亚MIC(1/2 MIC)药物浓度下对生物被膜的干预作用,结果表明:丁香叶、金银花、黄芩、穿心莲、黄柏和鱼腥草等中药水提物干预生物被膜效果显著(P0.05)大黄、黄连水提物干预生物被膜效果极显著(P0.01),通过细菌计数发现,0~72h,1/2MIC中药提取物对猪链球菌数量影,响不显著(P0.05)。丁香叶、大黄和黄连水提物对生物被膜中的猪链球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丁香叶水提取物的不同有机溶剂萃取物对猪链球菌体外生物被膜(BF)的干预作用,确定丁香叶发挥作用的有效部位,试验采用结晶紫染色(CV)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6.25μg/μL、12.5μg/μL;3.125,1.562 5,0.781 25μg/μL乙酸乙酯萃取物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干预作用的影响极显著(P0.01)。说明抑制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有效部分为乙酸乙酯部分。  相似文献   

3.
旨在观察蒲公英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抑菌作用及其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作用。通过水提法提取蒲公英的活性成分,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蒲公英水提物中绿原酸的含量。通过微量肉汤稀释法分别测定蒲公英水提物和绿原酸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利用结晶紫染色(CV)和扫描电镜(SEM)检测蒲公英水提物和绿原酸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水提物中绿原酸含量为5.833mg·mL-1;蒲公英水提物对猪链球菌的MIC和MBC分别为62.5和250mg·mL-1;绿原酸对猪链球菌MIC和MBC分别为2.5和10mg·mL-1。扫描电镜观察可见阴性对照组细菌镶嵌于生物被膜中,细菌周围有厚厚的黏液层,而蒲公英水提物和绿原酸均能使细菌生物被膜中的细菌数量和生物被膜的形态发生明显变化,细菌数量明显减少,未见有黏液成分和胞外基质,二者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均有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性。结果提示,蒲公英水提物对体外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蒲公英水提物对体外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抑制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为绿原酸。  相似文献   

4.
通过微量稀释法、结晶紫染色法、生物被膜内活菌计数及生物被膜的形态学观察,探讨黄连水提物、盐酸小檗碱及黄连碱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体外干预作用。结果显示,黄连水提物、盐酸小檗碱、黄连碱对猪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00μg/mL、62.5μg/mL、62.5μg/mL。亚抑菌浓度的黄连水提物、盐酸小檗碱和黄连碱均可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盐酸小檗碱作用后生物被膜内活菌数较阴性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电镜观察可见与阴性对照组相比,黄连水提物、盐酸小檗碱和黄连碱试验组生物被膜结构被破坏,菌量明显减少。研究表明,50μg/mL黄连水提物、31.25μg/mL盐酸小檗碱和31.25μg/mL黄连碱对猪链球菌体外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显著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5.
研究蒲公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干预及消除作用。通过扫描电镜法(SEM)和结晶紫染色(CV)方法评价蒲公英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及其形态学的影响。结果表明,蒲公英水提物不仅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形成,而且还对成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具有消除作用.这一结果将有助于临床防治由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引起的慢性感染。  相似文献   

6.
为了考察大黄水提物对2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蛋白质表达的影响,探索大黄水提物干预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作用机制,试验利用iTRQA技术测定亚抑菌浓度的大黄水提物干预2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中蛋白质的表达,从参与细胞代谢活动和分子功能的角度分析细菌不同部位的差异蛋白,并对差异蛋白间的作用关系进行String分析。结果表明:药物对细菌生物被膜形成的57个蛋白表达产生影响,其中上调蛋白34个、下调蛋白23个。这些差异蛋白主要参与代谢、催化、RNA结合及蛋白质合成等活动。核糖体差异表达蛋白间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主要为50S核糖体蛋白和30S核糖体蛋白。说明大黄水提物可能是通过干扰QS系统、细菌的黏附及蛋白质表达来抑制2型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7.
研究鱼腥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干预作用。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鱼腥草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的最低抑菌浓度;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扫描电镜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评估鱼腥草水提物对CMCC(B)26003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最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鱼腥草水提物对O-乙酰丝氨酸硫化氢裂解酶B(O-acetylserine sulfhydrylase-B)cysM基因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鱼腥草水提物在12.500 mg/mL、6.250 mg/mL、3.125 mg/mL质量浓度下均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在12.500 mg/mL质量浓度下可下调cysM基因的表达。鱼腥草可能通过下调cysM基因的表达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究苦参、连翘、白头翁、蒲公英、黄柏和五倍子等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通过银染法和结晶紫染色法检测6种中药水提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黏附和抑制作用。结果显示,中药水提物减少了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黏附;与对照组相比,在6种中药水提物作用下,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洗脱液的OD590 nm值均极显著降低(P<0.01),其中五倍子水提物的抑制效果最优,抑制率为74.9%。研究表明,6种中药水提物均能够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其中五倍子水提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通过细胞培养板法研究了猪链球菌2型生物被膜的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大部分猪链球菌均具有不同程度形成生物被膜的能力,其中3株(3/15)形成能力较强;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成熟约需60 h,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是影响生物被膜形成的重要因素;生物被膜中的多糖含量显著高于浮游菌;氨苄青霉素钠和阿莫西林对这3株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均高于游离菌约2 500倍;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生物被膜内猪链球菌彼此黏连,形成致密的三维立体结构。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生物被膜的形成机制、耐药机理,以及清除生物被膜等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畜牧与兽医》2015,(1):106-108
采用结晶紫染色半定量法对实验室分离的15株猪链球菌进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的测定,结果表明:分离的15株菌中有1株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中等,8株菌生物被膜形成能力较弱,6株菌没有形成生物被膜;采用试管两倍稀释法检测中草药(金银花、马齿苋、罗布麻)水提取物对形成生物被膜能力不同猪链球菌进行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测定,在低于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下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中等的1株链球菌进行中草药对生物被膜形成能力影响的研究。试验结果显示:形成生物被膜能力越强,测得最小抑菌浓度和最小杀菌浓度值就越大,不同药物浓度对猪链球菌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不同。该研究为猪链球菌病防治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