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九、十月份是全年气温、水温较高的时期,也是养殖鱼类和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是一年之中水产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历年水产养殖经验及当前病害测报数据分析,今年九,十月份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和出血病发病率较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暴发性疾病.  相似文献   

2.
九、十月份是全年气温、水温较高时期,也是养殖鱼类和虾、蟹、鳖等水生动物的生长旺季,同时,又是病害滋生蔓延的时期,是一年之中水产养殖管理的重点和难点。根据历年水产养殖经验及当前病害测报数据分析,今年九、十月份鱼类的细菌性烂鳃病和出血病发病率较高,部分地区可能出现爆发性疾病;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的黑鳃病发病率达到50%以上;鳗鱼不明病因的大肚腹水病和肠炎病较严重;美国青蛙出血病和白内障病甚为流行,出血病发病率达到70以上,肝病还可能会发生较重;长吻和加州鲈将以出血病为主。  相似文献   

3.
鱼类脂肪肝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水产养殖集约化工艺逐步深化,随之产生由环境条件等因素引起的非寄生性鱼病,病情日趋严重,尤其是由于饲料营养失衡,强化投饲、饲料中含有有毒物质、乱用药和滥用药,造成鱼类肝、肾、脾损害及其综合症肆虐,并继发传染性疾病,临床症状复杂、诊治困难。这类疾病中,最主要的是肝损害和肝病及肝性综合症,它已经成为鲤鱼、鲫鱼等养殖对象的严重疾病。在集约化养殖中一旦发生肝损害以及肝性综合症等病,往往是大规模和全面性的。虽然这样的疾病无传染性,但它的危害和后果远远地超过传染性疾病。这类疾病与过去池塘养殖鱼类的“萎瘪病”、“跑马病”“生长缓慢等非寄生性疾病的病因病理不同,以往对之研究较少。笔者将近几年危害鱼类养殖最严重的鱼类脂肪肝病及其诊治方法做一粗浅的探讨,供养殖者参考,期望对这类疾病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正>在利用地下卤水工厂化养殖鲆、鲽鱼类过程中,由于投饵及鱼类代谢废物的排泄,养殖废水中氨氮等有机物和弧菌等有害菌类含量较高,如果直接用于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在养殖中后期南美白对虾极易感染肠炎,进而引发红体等爆发性疾  相似文献   

5.
鳗鱼弧菌病(Vibriosis)是弧菌属细菌感染淡水和海水或两侧回游的鳗鱼而引起的一种疾病,鳗鱼弧菌(Vibrioanguillarm)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5-7月份容易流行.主要症状除外体表出血或形成溃疡外,无其它导党体表症,呈过急性死亡.1994年7月5日江苏某中外合资水产养殖公司专  相似文献   

6.
虹鳟(Oncorhynchus mikiss)为鲑科的一类冷水性鱼,因其最适合进行人工集约化养殖,具有高产、高效、市场广阔等特点,因此虹鳟鱼养殖发展迅速,养殖面积、范围及产量逐年增长,是目前养殖最广泛的淡水鱼类之一.与此同时,由于一些常见鱼病的发生,使虹鳟养殖存在一定风险,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疫病暴发频率骤增.目前,我国常见虹鳟所患疫病主要有疖疮病、弧菌病、烂鳃病、水霉病、白点病、钩头虫、鱼虱症等[1].其中,由嗜水气单胞杆菌所引发的烂鳃病流行最为广泛[2].  相似文献   

7.
溶藻弧菌是引起海产鱼类、虾、贝等细菌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严重危害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建立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对防控溶藻弧菌及保障水产养殖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引入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技术,以溶藻弧菌胶原酶基因为靶基因,建立了溶藻弧菌LAMP快速检测方法,45~60 min内即可完成检测。试验结果显示,该LAMP方法可特异性检测溶藻弧菌,且灵敏度高,对纯培养溶藻弧菌的检测灵敏度约10 CFU/mL,对污染水产品中溶藻弧菌的检测灵敏度为19 CFU/mL。本研究建立的溶藻弧菌LAMP检测方法操作简便、检测快速,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鱼类迟钝爱德华菌病诊断与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迟钝爱德华菌(Edwardsiella tarda)是目前水产养殖中危害极大的病原菌,它可引起鱼类产生迟钝爱德华菌病,使鱼类腹部积水肿胀、体表出血、肠内出现黏液,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严重危害了鱼类的养殖,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迟钝爱德华菌能够侵染鱼类宿主细胞,抵抗宿主免疫机制,并能分泌毒素使正常细胞发生病变.防治鱼类爱德华菌病的方法主要为化学治疗法、疫苗防治法和微生态制剂防治法.论文对国内外有关迟钝爱德华菌病的发病情况、致病性研究、诊断方法及防治等诸方面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系统的综述.  相似文献   

9.
<正>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Ah)属于弧菌科、气单胞菌属,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可引起鱼类、两栖类及爬行类动物暴发出血性败血症,并且对人类也有致病性,是一种典型的人-兽-鱼共患的致病菌。Ah是鱼类发病的主要病原,对水产养殖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过去对Ah的防治主要以抗生素为主,随着国内外的学者对Ah的研究逐渐深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从养殖环境中分离到22株细菌,以副溶血弧菌为病原指示菌,点种法筛选到1株弧菌颉颃菌A4;通过生理生化试验和16S rRNA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性能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副溶血弧菌、溶藻弧菌及灿烂弧菌均具有较好的颉颃作用。在对虾养殖试验中发现,使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2 d后可显著减少水体中的弧菌数量(P<0.05),改善对虾生长状态。该菌株可作为益生菌开发成微生态制剂,用于对虾养殖中弧菌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11.
针对鱼类致病性肠道弧菌(Vibrio ichthyoenteri)、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河流弧菌(Vibrio fluvialis)和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制备了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血清,提取了各弧菌的外膜蛋白、胞外产物、鞭毛蛋白和全菌蛋白,分析了牙鲆抗血清与各抗原蛋白的免疫反应,发现各弧菌抗血清与各自的抗原反应最强,与其他弧菌抗原有不同程度的交叉反应。将6种弧菌的抗原组分固定于芯片载体形成微阵列,构建了其血清学诊断抗原芯片,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牙鲆IgM单抗2D8作为检测抗体,确定了检测结果判读方法;将抗原芯片应用于牙鲆和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的弧菌病诊断,并利用ELISA技术,验证了该抗原芯片用于弧菌病诊断的准确性。本研究为鱼类弧菌病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了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12.
溶藻弧菌引起红笛鲷发病的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Sndth(1961)在虹鲫鱼的研究中首次报道了鱼弧菌病后,有关弧菌引起海水鱼发病的报道很多。近年来,国内许多学者(孟庆显、愈开康等)相继报道了有关弧菌引起对虾弧菌病,但溶藻弧菌引起鱼苗发病的报道较少。该病以胃肠肿胀、充满浓调粘液为发病特征,在水质条件较差的情况下,本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造成很大经济损失。本文报道了我县某中外合作企业进口的红笛钢鱼苗发生溶藻弧菌病的诊断情况。回·发病狂况1993年6月19日,我县某中外合作企业进口的5000尾红苗明鱼苗,在暂养期间,发生大量死亡,每天约死100尾。发病鱼约3一4cm…  相似文献   

13.
对渔用免疫激活剂(immunostimulants)的研究虽然已经有了较长的历史,但是,真正引起了人们注目的研究成果是Olivier。等仅依靠注射福氏完全佐剂(FCA)就使银鲑获得了对肾脏病和弧菌病很高的防御能力。随后,Kitao等将已经证明对哺乳动物具有免疫激活活性的FK565应用于鱼类,结果证  相似文献   

14.
池塘养殖鱼类除遭受各种微生物和寄生虫的侵害而引起种种疾病外,还会因水体中的各种生物性和非生物性因素的不良影响.而使养殖鱼类生病或死亡。由于长时间的滥用药物和养殖水体的使用、保护不当,导致池塘养殖水体的严重恶化.再加上运输方式、使用器具不当等原因.增加了养殖鱼类非寄生性鱼病的爆发。非寄生性鱼病主要包括感冒、窒息、气泡病、饥饿及营养不良、水生生物引起的中毒等。各种致病因子单独致病,或多个致病因子协同致病,给水产动物的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常见养殖鱼类鳃病的病理症状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行鱼类养殖的过程中,鳃病是各种鱼类经常发生的疾病。该病会对养殖鱼类造成严重的危害,给养殖户带来非常大的损失。鉴于此,本文对常见养殖鱼类鳃病的病理症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策略,期望能够为鱼类养殖户防治该病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采用组织、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海虾和养殖虾的黑鳃病的发病率、病原和病变机理。发现不管是海虾还是养殖虾均有黑鳃病的个体,海虾患黑鳃病的比例为20%;养殖虾患黑鳃病的比例为90%。引起黑鳃病的病原有弧菌、丝状菌、镰刀菌、链格孢、聚缩虫、病毒等。另外水质污染和污物等也能引起对虾黑鳃病。病原生物多数具有固着特点,其致病机理是:大量病原的附着使锶的代谢功能受阻、通透性低,进而锶组织坏死;病  相似文献   

17.
溶藻弧菌(Vibrio.alginolyticus)属弧菌科弧菌属,是人类致病菌之一,该菌分布全球,生活在海水、淡水及寄生于有关的水生动物中。溶藻弧菌是鱼类的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多表现为继发感染。2003年底至2004年3月,厦门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从进境的冻墨鱼、冻鱿鱼、冻带鱼中检出溶藻弧菌6批次,  相似文献   

18.
粘孢子虫病是鱼类常见的寄生虫病之一,严重危害鱼类养殖产业发展,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为了预防和控制鱼类粘孢子虫病,提高鱼类养殖水平,笔者介绍了该病的病原、症状和诊断方法,并提出了有效的防治方法,以期为养殖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随着鱼类养殖向集约化、高密度化发展,益生菌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十分必要。目前鱼类养殖常用的益生菌有芽孢杆菌、乳酸杆菌、光合细菌、酵母菌、丁酸梭菌。添加益生菌可促进鱼类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益生菌可减轻高蛋白饲料对鱼类肝脏及肠道的影响,减少饲料损耗,提高饲料利用率。文章综述了鱼类养殖中益生菌的种类、作用、应用效果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促进益生菌在鱼类养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鸡弧菌性肝炎是由弧菌属的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以肝肿、出血和坏死为特点的细菌性传染病。本病发病率高,如不及时诊疗常引起死亡,给规模养殖带来严重危害。临诊症状病鸡精神沉郁,低头缩颈、蹲伏、不愿活动、采食废绝;个别鸡伴有腹泻,粪便稀白。外观腹部膨大,触诊有波动感。病理剖检剖检病死鸡可见肝肿大,形状不规则,土黄色,质脆,表面有大量芝麻粒大小的黑色出血点或出血斑,且散布星状坏死灶及菜花样黄白色坏死区。有的肝被膜下有血肿,或肝破裂而大出血。胆囊扩充,胆汁呈黑绿色。脾肿大,白色点状坏死灶布于表面。心包积液。肾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