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近25年的评价与利用,筛选出高蛋白含量48%以上的49份;抗孢囊线虫3号种质8份;抗花叶病毒种质5份;多花荚、多分枝、抗逆性强等种质9份;双高(高油、高蛋白)66.16%的品系1份;并通过种间创新获得百粒重在6 ̄20g,蛋白质含量中间种质材料,丰富了大豆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2.
大豆花叶病毒株系SC9和SC15是浙江省的流行株系。为了调查大豆对这两个流行株系的抗性并筛选抗源,该试验利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55份栽培大豆和39份野生大豆种质进行了抗性鉴定,并进一步调查了筛选出抗源材料的农艺性状。栽培大豆种质中,对株系SC9和SC15表现为抗病的分别有12份和15份,分别占参试栽培大豆种质总数的21.8%和27.3%;对两株系表现双抗的有10份,占参试栽培大豆种质总数的18.2%。其中来自浙江、辽宁、江苏等地的栽培种质抗性较好。野生大豆种质中,仅有1份种质对SC15表现中抗,其余种质均表现不同程度的感病。农艺性状调查结果显示,抗源开心绿宝石的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等性状明显优于其他品种;抗寒1号的荚长、荚宽、百粒鲜重和蛋白含量等性状也明显优于其他品种;23037-1的蛋白含量相对较高;浙农8号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相对较高。筛选出的具有良好抗性的种质资源可作为抗源材料用于今后的抗病新品种选育及与抗性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对东北大豆种质资源耐荫进行鉴定,为东北地区耐荫性育种及大面积推广大豆间套作种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盆栽的方法,设遮光和自然光照2个处理,成熟期测量株高、底荚高度、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对90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耐荫性评价。结果表明,遮光胁迫处理使大豆主茎节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和单株粒重分别极显著降低,但不同大豆品种(系)对遮光处理响应程度存在差异。利用隶属函数值法将90份大豆种质资源分为3类,分别为15份不耐荫型、60份中间型和15强耐荫型。筛选出的强耐荫大豆种质资源不仅可为大豆耐荫品种选育提供重要遗传基础材料,并且部分优异品种可作为间套作模式下主栽品种进行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山东农业科学》2019,(10):25-27
对国外引进的234份豌豆种质资源进行适应性种植,并对其生长习性、生育期、粒色、鲜荚色、耐寒性等性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234份豌豆种质中的大部分生长习性为直立型(152份),占总种质的64.96%;全生育期变幅为68~125天,平均96天;筛选出生育期≤75天的早熟种质5份、紫黑色籽粒种质4份、紫色鲜荚种质2份、耐寒性高抗(HR)种质28份、综合性状良好种质8份。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鲜食大豆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以23份鲜食大豆种质为材料,对其标准荚产量、鲜荚产量与11个主要农艺性状分别进行灰色关联度分析,以期筛选出影响鲜食大豆标准荚产量和鲜荚产量的主要因素,为鲜食大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标准荚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关联顺序依次为:单株有效荚数>有效分枝数>单株荚重>双粒荚果数>...  相似文献   

6.
大豆抗旱种质资源筛选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大豆抗旱种质资源,2016年对246份征集自不同省份的大豆种质资源在年降水量不足40mm的敦煌市设置田间自然抗旱鉴定试验,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结果显示,干旱胁迫严重影响了大豆的生长发育,显著降低了农艺性状等指标。通过相关性分析,株高、主茎节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单株生物量等6个性状指标与平均抗旱系数和加权抗旱系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69份强抗旱大豆种质资源,其中甘肃省的5份材料均属于抗旱类型。  相似文献   

7.
野生大豆资源在大豆种质拓宽领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979~2003年,先后收集、整理、鉴定了野生大豆资源材料989份,组配各类型种间杂交组合676个。筛选出一批蛋白质含量480mg·g-1以上优异野生大豆种质49份;抗孢囊线虫3号生理小种的高抗种质8份;抗花叶病毒的野生大豆种质5份;多花荚、多分枝、抗逆性强等类型野生大豆种质9份;创造出蛋白质、脂肪双高661.6mg·g-1(龙品8807)品系1份和新种质类型8份。通过种间杂交,获得一批变异丰富、蛋白质含量高、百粒重在6~20g、抗逆性及丰产潜力大的优异中间材料,此外,选育推广了龙小粒豆1号特用新品种大豆,成为黑龙江省出口创汇的骨干品种。与此同时,利用花粉管通道技术,采用外源DNA导入技术,在中国首次选育出“黑生101”大豆新品种,拓宽了大豆种质遗传基础,丰富了大豆种质基因库。  相似文献   

8.
为了丰富陕北地区的大豆种质资源,研究基于50份黑龙江大豆资源和随机区组试验,通过调查大豆全生育期的9个农艺性状,基于变异系数计算,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筛选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变异系数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粒数,百粒重和分枝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优势指标;因子分析结果可知,9个农艺性状可归为5个主效因子,其中单株荚粒数是评价50份大豆资源的第一主效因子,百粒重为第二主效因子,分枝数、全生育期和节间长度分别为第三、四和五主效因子;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0份大豆资源聚为4个类群,其中第四类群和其他三个类群的差异较大,单株荚粒数具有显著优势,适宜在当地种植。研究通过对50份大豆资源进行9个农艺性状的调查及综合评价,总结当地大豆的生产特点,筛选出适合当地种植的大豆资源,为丰富当地的大豆多样性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在大豆高光效育种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36份秋大豆种质资源种植在浙江省农科院试验地上,在大豆生长的结荚期(R4)测定它们倒3节主茎上叶子的光合速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仪),考查田间农艺性状,成熟期收获后进行经济性状考种.通过分析单叶光合速率与农艺性状、产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豆结荚期的单叶光合速率与单株粒重、单株总荚数有一定的相关性,单叶光合速率与产量呈正相关.并筛选出鄞县黄豆、九月老鼠豆、短荚矮脚黄、青豆、青皮豆、撒豆等6份高光效种质资源,为今后高光效育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黄淮海地区大豆种质资源抗旱性鉴定及其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产量、单株荚数、单株粒数、分枝数和株高作为评定抗旱性的指标.采用综合评定法,对黄淮海地区11省(市、区)5071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田间抗旱性鉴定。鉴定出1级高抗类型资源393份,2级中高抗类型资源614份、3级中抗类型资源805份。其中来自山西的大豆种质资源中,1级、2级抗旱类型资源为332份,占到1级、2级类型总数的32.9%,初步认为山西是黄淮海地区大豆抗旱种质的分布中心。  相似文献   

11.
 【目的】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是一种严重的灾害性害虫,对大豆的危害十分严重。了解大豆的农艺、品质性状与抗烟粉虱的关系,为大豆抗烟粉虱遗传和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213个国内外大豆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鉴定其单叶、单株感染的烟粉虱2~4龄若虫的数量,同时调查各品种的结荚习性、种皮色、子叶色、株高、底荚高、主茎节数、主茎粗、分枝数、总荚数、总粒数、单株粒重、百粒重、荚长、荚宽、籽粒的蛋白质和脂肪含量等。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分析烟粉虱数量与各种农艺性状的关系。【结果】大豆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能够代表大豆品种对烟粉虱的抗性。大豆感染烟粉虱的数量受结荚习性、株型、产量、籽粒品质等多种因素影响。不同结荚习性大豆品种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存在显著差异,有限结荚习性>亚有限结荚习性>无限结荚习性。单叶感染烟粉虱的平均数与茎粗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282**;与单株粒重、籽粒蛋白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65*、0.166*;与种皮色、子叶色、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籽粒脂肪含量的相关不显著。【结论】大豆对烟粉虱的抗性受结荚习性、茎粗、单株生产力、籽粒蛋白质含量等综合性状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东北优质大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解决目前大豆品种的遗传基础狭窄,亟待拓宽的问题,利用540份大豆品种资源,进行种植和重要农艺性状调查,对品种间的遗传相似系数进行分析,通过相关性分析挖掘出影响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大豆品种资源间的遗传相似系数为0.526~13.347,平均相似系数为3.761,品种的平均相似系数大于平均值有211个品种。此结果表明东北大豆品种遗传基础较窄,相似程度较高,大豆品种选育需要拓宽。对大豆8个农艺性状进行简单相关系数分析,单株粒重和单株荚数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758),其次蛋白质含量与单株粒重(0.274)>蛋白质含量与百粒重(0.218)>有效分枝数与单株荚数(0.198)>油分含量和百粒重(0.18)>蛋白质含量与单株荚数(0.142)=百粒重与单株粒重(0.142)>有效分枝数与株高(0.103)>有效分枝数与油分含量(0.1)>有效分枝数与单株粒重(0.083)>单株荚数与株高(0.077),其他性状之间呈负相关。由此可见,东北三省的主要大豆品种单位面积产量主要由单株荚数、百粒重蛋白质含量以及有效分枝数等重要农艺性状所决定。对供试540个品种6个重要性状进行通径分析,通径分析的结果表明:对大豆单位面积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有单株荚数和百粒重2个性状,单株荚数主要通过蛋白质含量和有效分枝数增加而提高,而百粒重的增加,则是通过株高的减少实现的。通径系数大小顺序依次是:单株荚数(0.814)>百粒重(0.367)>油分含量(-0.117)>株高(0.032)>有效分枝数(-0.022)>蛋白质含量(0.008)。根据对照品种表现,对540份大豆品种资源的育种价值进行了评价。产量性状较突出的种质:黑农19、龙黑大豆2号和龙品黑09-518;百粒重较大的种质:‘九农14号’、‘长农15号’、‘岭引2号’和‘嫩良6号’;油分含量较高的种质:‘垦农18’、‘长农17’、‘垦丰6号’、‘九丰10号’和‘垦鉴豆15’;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种质:‘永吉紫花猪眼豆’、‘白秣食豆’、‘小粒秣食豆’、‘绿瓤黑豆’、‘宾县黑豆’和‘吉林27号’。  相似文献   

13.
大豆抗食心虫品种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已筛选鉴定的高抗食心虫资源材料做基础抗源,与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品种或品系配制杂交组合,从中选育出以公交85164-92-1、公交91144-31等为代表的一批抗食心虫新品系,并且已经升入省区域试验;同时完善了大豆抗食心虫育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针对进境大豆种子上症状相似的菜豆荚斑驳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BPMV)和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建立同时快速检测2种病毒的多重RT-PCR技术。【方法】根据GenBank公布的BPMV、SMV外壳蛋白基因序列,设计2对特异性引物,以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为材料,提取dsRNA作为模板进行多重RT-PCR的引物浓度、退火温度和循环数的优化。利用优化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健康大豆种子、BPMV、SMV及2种病毒复合感染的大豆种子进行检测,测定该方法的特异性。利用健康大豆种子提取的dsRNA,将从复合侵染BPMV、SMV大豆种子中提取的dsRNA按10倍梯度稀释,依次稀释为原液的10-1、10-2、10-3、10-4、10-5和10-6倍作为模板,分别进行多重RT-PCR和单一RT-PCR扩增,测定灵敏度。多重RT-PCR扩增产物回收纯化后,连接于pMD18-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进一步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对来自于美国、阿根廷、中国和巴西的疑似带病大豆种子进行检测,同时以单一RT-PCR检测进行验证。以BPMV、SMV抗体等体积混合液包被PCR管后再加入样品提取液或直接以样品提取液包被PCR管,将免疫捕获、试管捕捉和多重RT-PCR相结合,建立同时检测BPMV、SMV的多重一步IC-RT-PCR、多重一步TC-RT-PCR方法。【结果】多重RT-PCR的优化结果显示,最佳引物浓度为BPMV 0.4μmol·L-1、SMV 0.4 μmol·L-1,最佳退火温度为52℃,最佳循环数为35。特异性测定结果表明,多重RT-PCR能够从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上同时扩增到大小约542、221 bp特异性目的条带,从单一感染BPMV的大豆种子上扩增到大小约542 bp特异性目的条带,从单一感染SMV的大豆种子上扩增到大小约221 bp特异性目的条带,而从健康大豆种子材料上未扩增出任何特异性条带。灵敏度测定结果表明,当dsRNA原液稀释至10-3倍时,无论是多重RT-PCR,还是单一RT-PCR均未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多重RT-PCR与单一RT-PCR的灵敏度相当,为10-2倍dsRNA原液。多重RT-PCR扩增产物克隆测序和序列比对结果显示,BPMV、SMV所测的序列全长分别为542和221 bp,与预期大小完全相符,且与已报道的各病毒基因序列高度同源,证实了多重RT-PCR结果的可靠性。应用建立的多重RT-PCR方法分别对来自于4个国家的大豆种子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从3份美国大豆种子样品检出BPMV,1份美国大豆种子检出SMV,1份阿根廷大豆种子检出SMV,2份中国大豆种子检出SMV,该结果与单一RT-PCR验证结果一致,阳性符合率达100% 。建立的多重一步IC-RT-PCR、多重一步TC-RT-PCR方法能够从复合感染BPMV、SMV的大豆种子中成功扩增出2条特异性目的条带,而从健康大豆种子中未扩增出特异性目的条带。【结论】建立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为进境大豆种子上BPMV、SMV的快速检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高油双抗夏大豆品种齐黄3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产、优质、抗病虫是黄淮海地区夏大豆新品种选育的主要目标。夏大豆齐黄33在国家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中平均单产2848.60 kg/hm2,最高单产达3628.65 kg/hm2,平均较对照品种齐黄28增产4.95%;脂肪含量达23.22%;高抗大豆胞囊线虫1号生理小种;高抗大豆花叶病毒Y6株系;夏播生育期107天左右,能够较好满足黄淮海地区夏大豆生产的需要。齐黄33的育成说明创造和利用优良种质、选择适宜的亲本和采用有效的选育方法对大豆育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6.
为了筛选出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中,适宜在江苏省推广的鲜食大豆,以‘辽鲜2号’和‘苏早1号’为试验材料进行杂交,其杂交后代经过多年多点的试验鉴定,最终选育出高产、抗大豆花叶病毒(SMV)鲜食春大豆新品种‘苏奎3号’。2016—2017年参加江苏省区试,‘苏奎3号’年平均鲜荚产量较对照品种‘台湾292’增产18.92%。2018年参加江苏省春播鲜食大豆生产试验,‘苏奎3号’平均每公顷产鲜荚较对照增产16.58%。2019年6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豆20190006)。‘苏奎3号’具有高产以及抗SMV等特点,适宜在江苏各地作春播鲜食大豆种植使用。本文对该品种的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作一阐述,供相关研究单位及农技推广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SMV不同株系对大豆植株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感病植株株高、株英数、株粒数、株粒重、百粒重等性状均变劣,产量降低。SMV不同株系间以及不同抗性品种间,单株产量及产量性状的变化存在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蔓生性豇豆种质资源鉴定和农艺性状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湖北省的154份蔓生性豇豆种质资源的熟期、嫩荚色、荚形、种子皮色、荚壁纤维、株高、荚长、荚宽、荚厚、单荚重等农艺性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比较鉴定和评价了长豇豆种质资源的情况;筛选出了一些对豇豆遗传育种有益的种质资源材料.  相似文献   

19.
为了详细了解我国近几年来育成的北方春大豆品系对花叶病毒病的抗性表现,本研究通过分析2003~2007年的国家北方春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病毒病2个流行株系(SMV1和SMV3)抗性鉴定数据,筛选兼抗SMV1号和SMV3号株系的抗原有19份,专抗SMV1号株系的抗原55份,专抗SMV3号株系的抗原20份,并发现辽宁省的新品系对2个株系的抗性表现都是最好的,尤其是表现抗病级别(R)的品系较多;而黑龙江省对2个株系的抗性表现都是最差的,尤其是对3号株系,大部分表现感病。建议黑龙江省今后要重视花叶病毒与抗性育种,可以考虑从辽宁和吉林两省引入抗原,进行品种选育和抗性改良。  相似文献   

20.
A sample composed of 96 soybean accessions was evaluated for their diseased rate (I),diseased rank (S), latent period (LP) and rate of disease development (R) in order tostudy the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to soybean mosaic virus (SMV) in soybeans. Th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performances of the above four resistance components were significantlydifferent among accessions and that some of the accessions, such as Zhongzihuangdou,Peixian Tianedan, Youbian30 could be infected by four SMV strains, Sa, SC8, N1 and N3,but their I, S, and R were lower and LP longer than most other accessions. These resultsdemonstrated the existence of quantitative resistance to SMV in soybeans. It was foundthat some soybean accessions, such as AGS19 and Lishui Zhongzihuangdou, previouslyidentified as resistant to SMV infection, performed some infection but resistant toexpansion in the present study. In addition, the resistance in Pixian Chadou and HuaiyinQiuheidou might be either qualitative or quantitative. Furthermore, the present studyalso indicated that the resistance spectrum and durability of accessions with quantitativeresistance might be wider and longer than those with qualitative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