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几种除草剂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对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选择能防除玉米田杂草且对玉米安全的理想除草剂,促进玉米高效安全生产,对40%乙.莠.氰草津SC、15%甲基磺草酮SC等5种除草剂进行玉米田杂草防除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乙.莠.氰草津SC、23%烟嘧.莠去津SC对玉米田单、双子叶杂草有较好的防效,防治效果分别达90.76%、91.60%。两种除草剂杀草谱广,持效期长,对玉米苗安全,是理想的玉米地除草剂。  相似文献   

2.
进行了4%烟嘧磺隆SC与38%莠去津SC防除玉米田杂草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4~5叶期、杂草2~4叶期,4%烟嘧磺隆SC与38%莠去津SC混用,采用茎叶喷雾处理,可有效防除马唐、狗尾草、马齿苋、反枝苋、铁苋菜,并且持效期较长,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3.
几种夏玉米田常用除草剂药效试验表明,40g/l烟嘧磺隆SC、42%丁.异.莠去津SE和52%烟嘧.莠去津WP三种除草剂对夏玉米田杂草的总体防效优于41%异丙草.莠SE、55%甲.乙.莠SE、50%乙草胺EC,对夏玉米安全,可在西安市夏玉米旋播田继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玉米地化学除草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芽前处理药剂和苗后茎叶处理药剂对玉米地杂草防除试验。96%金都尔EC、50%乙草胺EC、50%丁草胺EC播后苗前土壤处理防除玉米地禾本科杂草防效较好,对阔叶杂草防效较差,田间用药量以72 g(a.i.)/667m2、50 g(a.i.)/667m27、0 g(a.i.)/667m2为佳。25%宝成DF、4%玉农乐RS茎叶喷雾能有效防除玉米地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田间用药量以1.125 g(a.i.)/667m22、.6 g(a.i.)/667m2为佳。  相似文献   

5.
4%玉农乐悬浮剂试验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玉农乐玉米除草剂茎叶处理的除草效果好于莠去津,用4%玉农乐1.125~1.5L/hm2在杂草5叶前使用可一次性控制玉米田杂草危害,与莠去津混用具有显著增效作用,4%玉农乐0.75L/hm2+40%莠去津1.2L/hm2混用,也可一次性控制玉米田杂草危害。  相似文献   

6.
几种除草剂防除玉米田间杂草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除草剂,选用4%烟嘧磺隆SC、22%烟嘧磺隆·莠去津SC、54%异丙草胺·莠去津SC、55%甲草胺·乙草胺·莠去津SC、48%莠去津WP进行了玉米田间杂草防治药效试验.结果表明,5种除草剂均能有效控制玉米田杂草,且对玉米生产安全,建议用量为:4%烟嘧磺隆SC每667m2用量80~100mL为宜;22%烟嘧磺隆·莠去津SC每667m2用量100mL为宜;54%异丙·莠SC每667m2用量200~250mL为宜;55%甲·乙·莠SC每667m2用量120mL为宜;48%莠去津WP每667m2用量250~300g为宜.  相似文献   

7.
为明确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对玉米田杂草的防效及对玉米的安全性,以及添加甲基化植物油后的增效作用。笔者采用茎叶喷雾法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药后记录玉米药害情况。结果表明: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对禾本科杂草防效优于阔叶杂草,添加甲基化植物油可明显提高其活性,提高40%环磺酮·莠去津悬浮剂的除草效果,且对玉米安全。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玉米苗后除草剂苯唑草酮、烟嘧磺隆、莠去津的防治效果、使用剂量和复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0%苯唑草酮SC+38%莠去津用量在150+3 000 g a.i./hm~2时防治效果最好,对玉米田禾本科杂草、阔叶类杂草、莎草都有特效,能在整个生育期内有效控制杂草。  相似文献   

9.
用20%高渗莠去津悬浮剂、4%玉农乐悬浮剂和25%百草枯水剂3种除草剂防除玉米田间杂草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4-6叶期,每667m2喷施130g的20%高渗莠去津悬浮荆和75g 4%玉农乐悬浮剂可有效防除禾本科杂草,用120g 25%百草枯水剂可以防除玉米田中的禾本科和阔叶杂草.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索玉米苗后茎叶处理除草剂减量增效技术,2019年选用常用除草剂加入植物油助剂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磺隆+莠去津""烟嘧磺隆+莠去津+硝磺草酮"加入助剂后玉米田未表现药害加重,对玉米生长无明显不良影响,在试验剂量范围内安全性较好;在较常规剂量减20%情况下,"40 g/L烟嘧磺隆OD 48 ga. i/hm~2+38%莠去津SC 684 ga. i/hm~2+喷液量0.4%迈丝""40 g/L烟嘧磺隆OD 39 ga. i/hm~2+38%莠去津SC 684 ga. i/hm~2+10%硝磺草酮OD 97.5 ga. i/hm~2+喷液量0.4%迈丝"对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阔叶杂草的总株防效均大于85%,总鲜重防效均大于90%;加入喷雾助剂迈丝后玉米苗后除草剂减量20%,与常规用量总株防效及总鲜重防效差异均不显著,在保证同等药效前提下不影响防效。  相似文献   

11.
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施用脱硫废弃物改良盐碱土及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碱地中施用脱硫废弃物能够改善玉米的生长发育,即提高玉米的出苗率和和产量,以秋施15 000 kg/hm2和春施7 500 kg/hm2脱硫废弃物效果较明显.同时,施用脱硫废弃物种植玉米后,增加耕层土壤的总盐含量,且使盐分组成明显发生变化,SO42-、Ca2+、Mg2+增加,HCO3、K+、Na+减少,土壤中的Na+明显降低,说明施加脱硫废弃物有利于土壤中交换性Na+的代换,从而降低Na+导致的危害;土壤pH和中微量元素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2.
江西玉米害虫及其天敌名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我们先后在南昌、进贤、新建、上高、高安、宜丰、铜鼓、奉新、萍乡、东乡、祟仁、井岗山、庐山、修水、武宁、玉山、赣县、赣州等地、县、市、区进行玉米害虫及其天敌种类调查,共采到标本1万余号,经鉴定结果:为害玉米的害虫共计2个纲,12个目,60个科,180种,在国内首次发现为害玉米的昆虫4种;即黄足蠼螋、金刚钻、淡绿小蠊、蚂蚁。玉米害虫的天敌计2个纲,9个目.28科,79种。现按分类系统记录如下。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轮作条件下6种不同农业措施处理的玉米田土壤微生物数量与种类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施有机肥可明显增加玉米土壤中细菌与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数量;免耕有利于玉米田细菌数量增加,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维持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深松和常规耕翻对维持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也有较好的效果;随生育期的推进,土壤中微生物多样性呈有规律地变化。  相似文献   

14.
采用倒置“W”取样法对豫北玉米田杂草进行了调查,以明确田间杂草的种类组成及群落结构。结果表明,豫北玉米田主要杂草有17种,隶属于10个科,其中优势杂草有马唐、马齿苋、狗尾草等。在玉米生长季节中,物种丰富度随时间而增加,多样性呈现先期增加而后期减少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5.
旱塬地玉米套种马铃薯农田水分效应及产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玉米套种马铃薯与单作相比,农田水分动态变化和作物耗水量均产生变异,受降水和土壤水分消耗的影响,最终导致不同处理的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出现明显差异。其中4∶4套种具有较好的产量和水分效应,水分利用率较单作玉米、单作马铃薯分别提高1.2%,10.4%。套种玉米产量12450kg/hm2,较单作玉米7950kg/hm2增产56.6%;套种马铃薯产量22500kg/hm2,较单作马铃薯19500kg/hm2增产15.4%。  相似文献   

16.
新疆石河子垦区农耕区鼠种组成及危害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6月~2007年8月,采用夹日法在新疆石河子垦区对农耕区鼠类种类组成及危害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垦区共有鼠类11种,其中农田优势鼠种为小家鼠(Mus musculus)和小林姬鼠(Apodemus sylvaticus),荒漠-棉田过渡带灰仓鼠(Cricetulus migratorius )、三趾跳鼠(Dispus sagitta)为优势种群,荒漠梭梭林子午沙鼠(Meriones meridianus)为优势种群.夏季小林姬鼠、灰仓鼠雄性成体的睾丸下降率最高,分别为66.7;、77.8;; 雌性小家鼠的胎仔数和怀孕率最高,分别为8.9仔/胎、77.8;.根据捕获率和作物(林木)受害率指标,棉田、鲜食葡萄园、葡萄-瓜类间作地的鼠类危害为轻度,酒葡萄园、蟠桃园、苗圃、苜蓿地、苹果园、玉米地鼠类危害为中度,沙地梭梭林中鼠类危害为重度.加强田间管理措施,提高生态灭鼠效果是农耕区鼠害防治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玉米螟,俗称玉米钻心虫,玉米螟是危害玉米较重的常发性害虫,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平均减产10%,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因此做好玉米螟防治工作对提高粮食生产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8.
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线虫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不同方式的秸秆还田处理,研究其对农田土壤线虫数量、属的种类、群落结构及相关生态学指数的影响。田间试验分为A(小麦秸秆全部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B(玉米秸秆全部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C(小麦玉米秸秆全部还田)、D(施肥但秸秆不还田)、E(小麦秸秆50%还田,玉米秸秆不还田)、F(玉米秸秆50%还田,小麦秸秆不还田)、G(秸秆不还田也不施肥)共7个处理。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增加了总氮、总磷和有机质含量;在7个处理中共鉴定出36属线虫,其中食细菌类线虫15属,食真菌类线虫5属,植物寄生类线虫9属,杂食-捕食类线虫7属。与G组相比,秸秆还田增加了线虫总量和食真菌类线虫、捕食杂食类线虫种类,提高了线虫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瓦斯乐斯卡指数,其中以小麦秸秆50%还田的E组指数值最高。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有助于土壤养分的积累,可增加土壤线虫的数量和多样性,提高土壤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沼气储粮对储粮害虫玉米象的控制效果。[方法]利用沼气进行粮食储存,研究了在甲烷浓度分别为70%、50%、30%的储存条件下种子中玉米象的出虫率和死亡率,研究了水分含量对种子出虫的影响,并考察了沼气储存对玉米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粮种的出虫率随甲烷浓度的降低而增加,最大差值为5.91%;而储粮害虫的死亡率随甲烷浓度的降低而降低,最大差值达71.81%,即沼气储粮的效果是很明显的,但杀虫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种子水分等因素的影响;在储粮过程中,沼气并不影响种子发芽,更不会改变种子成分而使其发生变质,甚至还有保鲜作用。[结论]为仓储害虫的有效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复合化学处理对玉米秸复合颗粒饲料营养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不同比例的化学处理剂和营养强化剂,调制出5种玉米秸颗粒。对照组由玉米秸添加2%膨润土调制而成;试验组分别为:添加化学处理剂(石灰+尿素,以玉米秸DM计)4+0%(处理I)、0+4%(处理II)、2+2%(处理III)和2+2%(处理IV),同时在处理IV中再添加4%营养强化剂。采用Menke的人工瘤胃产气法评定不同玉米秸处理的体外消化率和营养价值。结果表明,处理II、III、IV的粗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处理I和对照;处理I、IV的NDF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了7%,12%;各处理的ADF含量均比对照组明显降低,并以处理IV的下降幅度最大,达31 1%。各处理的体外产气量和产气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其中以处理IV的产气速度最快,其快速产气量(a)略高于对照,b的产气速度常数c比对照提高19 3%。相应地,处理II、III、IV的估测有机物消化率(OMD)均比对照有明显提高,其中处理IV的OMD最高,其次为处理II,分别比对照(46%)提高19%,13%,但处理I无明显效应。表明用4%尿素处理可以明显改善玉米秸处理的化学组成和有机物质消化率,其效果优于2%石灰+2%尿素或单纯石灰处理,若将化学处理与营养强化剂结合使用,则可获得更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