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五指山是海南省重要的黎族聚居地。本文以收集海南五指山区黎族主要饮料植物,总结该地区黎族饮料植物特色为目的,采用文献研究、关键人物访谈、植物鉴定和编目的方法对五指山地区常用黎族饮料植物进行调查研究,共收集常用饮料植物28种,并对其应用现状及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正>相比劳动歌,歌颂爱情的欧欧调少了一些欢快,多了一些哀婉。但这也正是欧欧调的魅力之所在——用心灵吟唱的黎族情歌黎族有5个方言支系,各方言群体因居住的地域不同又形成不同的土语,每个土语的民歌曲调和唱腔风格也有所迥异。黎族到底有多少种曲调,还没有准确的数字,目前可知的有10多种,一般是汉词黎  相似文献   

3.
通过实地调查、人物访谈等方式,发现黎族村民在庭院内栽培着种类丰富的药饮两用植物,并掌握着丰富的饮料植物知识,制作出的植物饮料大多具有医疗保健功效,尤其在防治消化系统疾病、治疗腰酸背痛及消炎去热等方面效果明显。野外实地调查发现兰科和蕨类植物作为黎族饮料植物应用较为普遍,多数种类全株都可使用。  相似文献   

4.
吴颀 《百姓》2001,(4):56-57
从海南东方县来到东方镇,我们乘当地的交通工具--大篷车行驶在林间公路上.健谈的陈主任,在左摇右摆的车里,把黎族的整个生活情境的语言绘成一幅浓缩的画.黎族被称为海南岛上的先民,就像美洲亚马逊丛林中的"土著".由于居住地域不同,方言、服饰、习俗等差异,内部又可细分为"孝"、"杞"、"美孚"、"赛"等五大称谓(支系).随着时代和社会变化,在交通方便的域乡,黎族已被汉化.但在偏僻的森林中,存在着还没有接受文明洗礼的江边乡美孚黎族山寨.这里的人们还过着原始的部落生活.  相似文献   

5.
石凉茶简介     
《丽水农业科技》2007,(3):F0004
石凉茶是用野生蜡梅科植物柳叶蜡梅的鲜嫩芽、叶精制而成,为畲家珍备圣茶。 石凉茶其茶香宜人.风味独特。富含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生物硷、微量元素、维生素和18种氨基酸。经常饮用(每次3克)能调理心脑血管微循蛛,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和延缓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润楠属植物分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润楠属植物的分类学简史进行了回顾,概述了润楠属植物分类学在形态学及实验分类学方面的研究进展。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加大取样数量,利用多种试验手段为进一步寻找新的润楠属属下分类特征、解决属内种间系统关系问题做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凉茶的种类非常多,许多人视凉茶为下火的良药。专家提醒,凉茶是药,其中大部分药物成分都偏寒性,不可长期服用,连续服用不宜超过3天。如果夏季解暑长期使用,最好选择药食同源的材料,如绿豆汤或绿茶。一、凉茶是药不是茶凉茶就是把带有中药含量的药物调成水饮用,"喝凉茶的目的就是为了消除热症",例如夏天的暑气和秋冬的燥火。而市面上的凉茶饮料常常添加了甜味剂的低浓度中草药提取液。而凉茶饮料太  相似文献   

8.
以12种润楠属植物叶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分别观察叶柄中部的横切面解剖特征。结果表明:12种润楠属植物中部叶柄的横切面形状可分为Ω形和马蹄形2种,上部叶柄形状可分为内凹和外凸2种,叶柄表皮细胞有长方形和近圆2种,维管束长宽比、叶柄长宽比以及下表皮到维管束相对距离比也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均可作为12种润楠属植物鉴定的辅助依据,且油细胞和粘液细胞的数量和分布区域在润楠属植物分类中也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湖北省兴山县野生楠木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解湖北省兴山县的野生楠木资源分布状况、种群结构及其群落特征。【方法】采用样方法分别在兴山县的南阳镇、古夫镇和峡口镇对楠木资源分布集中地段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记录其生境条件和群落特征。【结果】调查区内发现野生楠木类植物9种,共计274株。包括楠属植物4种,润楠属植物5种,其中多脉润楠(Machilus multinervia)、刨花润楠(M. pauhoi)初步确定为兴山县新分布记录种。其楠木总体分布较零散,仅在龙门河村有集中分布。它们较多分布在阴坡,坡度为36°~40°,海拔在680 m左右的生境条件下。其楠木类植物群落的维管束植物共有68种,隶属于34科58属,以樟科植物为最多。【结论】调查区内楠属植物的种群年龄结构相比润楠属更合理,呈稳定型,而润楠属植物种群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相似文献   

10.
对国内中草药凉茶的发展概况及抗微生物作用进行综述,并对凉茶的开发利用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中草药凉茶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普洱市城市绿地植物景观风貌分析及植物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普洱市城市绿地现有维管束植物,对城市绿地植物与周边自然植被植物科、属、种组成,常绿、落叶树种组成及乔、灌、藤、草配置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城市绿地植物景观的地带性和茶文化特色性。研究表明,城市绿地植物景观基本反映了南亚热带的植被特征,缺乏茶城特色的营造。提出了营造茶城植物景观特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东银杏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粤北山区有种植银杏的历史,南雄市是广东目前唯一的产区,而且南雄白果享誉港澳和东南亚地区全省银杏种植和加工利用开始走上产业化发展的轨道种植规模达250万株,有2家大型制药企业开发银杏叶片剂市场,2家食品饮料厂生产银杏叶口服液面市,还有2家银杏茶叶厂投产针对起步中的广东银杏产业存在的资源不清、生产技术落后,综合利用研究滞后等问题,必须强化政府宏观调控、重视品种资源研究、加强白果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开发银杏叶  相似文献   

13.
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茶梢挥发物组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SDE法,分离提取了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和正常茶梢挥发物,并应用气质联用仪(GC-MS)进行分析和比较,探讨假眼小绿叶蝉取食诱导茶树间接抗性的机制。结果表明,假眼小绿叶蝉的危害诱导反式-β-罗勒烯、正辛醇、芳樟醇、(E)-β-法尼烯、水杨酸甲酯、苯甲醛和吲哚等对天敌具有引诱活性的互利素含量上升。  相似文献   

14.
普洱茶预防高血脂症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高脂饲料饲喂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通过普洱生茶、熟茶、乌龙茶、药组分别灌胃,实验35 d后,检测大鼠血液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微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以及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和肝、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来观察普洱茶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水平调节和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药、乌龙茶和普洱茶均能明显降低模型大鼠血液TCHO,TC,LDL-C和SOD含量,提高HDL-C,AST,MDA和GSH-PX的含量(P<0.05,P<0.01),其中,普洱茶作用显著优于药、乌龙茶。研究结论,药、乌龙茶和普洱茶均能显著调节机体的血脂水平,有效预防高脂血症和抗氧化等功能。  相似文献   

15.
凤城市早春草本植物物种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凤城市林区内的早春草本植物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早春草本植物的组成,结果表明,凤城境内早春草本植物有12科23属31种,包括早春短命植物8种,早春开花植物17种,早春展叶植物6种,主要优势科为百合科、堇菜科、罂粟科,主要优势种为多被银莲花、单韭花、鹿药、鸭绿乌头等。  相似文献   

16.
茶史研究相关史料诠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薛宗保  薛德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379-4380,4385
借助相关史料,分别对茶作为祭品、贡品、菜食的记载进行了考据,并对茶由药用衍变为饮料的历程进行了诠释。  相似文献   

17.
对赣南地区(我国稀土元素高背景区)烟、茶、柿、枣典型产地植物样品(叶、果)和土壤样品中的稀土元素进行了采样测试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植物稀土含量具有烟叶>枣叶>柿叶>茶叶>枣果>柿果的特点,这除了与产地土壤稀土丰度有一定关系外,主要受各种作物对稀土的吸收富集强度控制;同时,植物对稀土的吸收过程引起了稀土的分馏作用,在烟、枣、柿的叶片中轻、中稀土得到分馏富集,而茶叶呈现弱的重稀土分馏富集;稀土元素Ho表现出相对强的植物生理活动性。  相似文献   

18.
在对重庆城口县主要农作物和野生经济植物进行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确定以8种主要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对其含硒量及其分布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城口县马铃薯、板栗、猕猴桃、香菇、茶叶等产品的最低含硒量巳高于全国代表值,核桃与其持平,乙米略低;修齐区马铃薯、新城区猕猴桃含硒量分别是全国代表值的12.24倍、13倍。显示了富硒特征。  相似文献   

19.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不同茶园茶树及对应土壤样品中铜的含量,研究茶树各部位及土壤中铜的分布特征,以富集系数(BAF)为指标对茶树吸收累积铜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茶树新梢与树体铜含量分别为(10.65±0.68)mg/kg和13.85 mg/kg;茶园土壤全铜和有效态铜含量分别为17.09~89.33 mg/kg和2.72~12.28 mg/kg;树体各部位铜含量和分布率为侧根>叶片>主根>生产枝>骨干枝,其中根系及叶片吸收累积铜占树体的49.87%和22.28%;不同茶园茶树的各部位铜含量、铜分布率及富集系数等均差异明显;不同茶园的土壤全铜和有效态铜含量及铜利用率(PBC)均差异明显;茶树体、叶片、主根、侧根铜含量与土壤铜含量之间相关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人工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总被引:18,自引:6,他引:18  
以福州国家森林公园主要人工群落为研究对象 ,分析了人工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 .对不同地段的 3种人工群落类型样地材料分析表明 ,群落垂直结构较复杂 ,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 ,人工模拟生态系统森林群落有数量较多的层间植物 ;植物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