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大面积应用性信息素诱捕甘蓝斜纹夜蛾及田间控害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应用性信息素大量诱捕法对秋甘蓝斜纹夜蛾开展了大面积诱杀试验,并就配套应用技术及其田间控害效果进行了评估。性信息素防治区内,在外围、中围和内围以及上风口、下风口等不同点位上的斜纹夜蛾雄成虫的单瓶诱集量差异明显,上风口的诱集量大于下风口,且增加幅度从外围往中心依次递减;在不同点位上的斜纹夜蛾雄成虫的诱集量差异跟田间虫口发生量呈正相关,虫口密度越大,外围成虫诱集量比中内围的增幅也越大。性信息素防治区在减少药剂防治2次的情况下,斜纹夜蛾落卵量比化防区和空白对照区分别减少27.5%和65.3%,田间累计幼虫发生量分别下降70.9%和94.3%。本试验结果表明,性信息素大面积诱捕能有效控制甘蓝斜纹夜蛾的危害,可为蔬菜的可持续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大棚紫苏应用性诱剂防治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效果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7~10月甜菜夜蛾(Laphygma exigu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发生盛期,于生产出口紫苏叶的大棚内应用性诱剂进行防治.性诱区减少用药3次,其防治总成本与化学防治区相当,幼虫密度比化学防治区还低69.51%,增加了出口紫苏产量,保障了质量安全,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3.
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Euplectrus laphygmae Ferrière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的体外聚寄生蜂,主要将卵产到寄主幼虫体外,且能在同一寄主幼虫上产多粒卵,蜂幼虫在寄主体外生活,何建云等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见453~459页),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平均单雌产卵量为73.69粒,卵主要产在斜纹夜蛾幼虫的1~4腹节背面,单寄主上通常产卵1~5粒;喜寄生2、3龄斜纹夜蛾幼虫,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实验室条件下,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单雌最大产卵量为139粒,平均产卵量为73.69粒;卵主要产在斜纹夜蛾幼虫的1~4腹节背面,少部分产在侧面,不产于寄主腹面;单寄主上通常产卵1~5粒,有时为6~9粒;喜寄生2、3龄斜纹夜蛾幼虫,偶尔寄生1龄幼虫,但绝大部分不能完成其生命历期;当寄主斜纹夜蛾2龄、3龄初、3龄末幼虫同时存在时,其偏爱寄生3龄初幼虫,偏好系数为0.65、发育历期为9.93±0.19 d。  相似文献   

5.
几种因素对斜纹夜蛾性信息素诱捕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采用田间诱集效果测定,就不同来源诱芯、诱捕器不同置放高度、不同类型诱捕器、诱芯不同储藏期等因素对信息素诱集斜纹夜蛾数量以及时序动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蔬菜害虫斜纹夜蛾性信息素应用的关键技术。结果表明:3种不同来源的斜纹夜蛾性诱剂诱捕效果无显著差异;斜纹夜蛾性信息素置放高度依据不同寄主田间生长高度,以1~1.5m效果较好;3种诱捕器诱集效果相当,诱集代次清晰、峰谷明显,均可作为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配套的诱捕器;斜纹夜蛾橡皮塞诱芯置放冰箱贮藏1年或2年,诱蛾活性显著下降,诱蛾量下降60%以上。  相似文献   

6.
郭明程  周清  李保同* 《江西植保》2012,(2):177-178,181
采用盆栽法,测定8%辛硫磷微乳剂不同浓度对蚜虫和斜纹夜蛾药后1~3 d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结果表明,8%辛硫磷微乳剂375 g ai./hm2处理对蚜虫防效显著优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375 g ai./hm2处理,93.75~187.5 g ai./hm2处理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375 g ai./hm2处理无显著差异;8%辛硫磷微乳剂400 g ai./hm2处理对斜纹夜蛾防效与对照药剂40%辛硫磷乳油400 g ai./hm2处理相当.8%辛硫磷微乳剂对蚜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用于防治十字花科蔬菜蚜虫和斜纹夜蛾.  相似文献   

7.
通过斜纹夜蛾性诱剂与频振杀虫灯对烤烟斜纹夜蛾诱捕试验效果比较表明,二者所诱到的成虫数量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斜纹夜蛾性诱剂的诱蛾量显著高于频振杀虫灯的诱蛾量,防控效果比较,性诱剂防控区比常规农药防治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79.78%.频振杀虫灯防控区比常规农药防治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65.34%.性诱剂防控区比频振杀虫灯防控区虫口密度平均减退44.06%.  相似文献   

8.
《中国生物防治》2014,(4):459-459
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Euplectrus laphygmae Ferri6re系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幼虫的体外聚寄生蜂,主要将卵产到寄主幼虫体外,且能在同一寄主幼虫上产多粒卵,蜂幼虫在寄主体外生活,何建云等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见453~459页),斜纹夜蛾长距姬小蜂平均单雌产卵量为73.69粒,卵主要产在斜纹夜蛾幼虫的1~4腹节背面,单寄主上通常产卵1~5粒;喜寄生2、3龄斜纹夜蛾幼虫,当寄主斜纹夜蛾2龄、3龄初、3龄末幼虫同时存在时,其偏爱寄生3龄初幼虫。  相似文献   

9.
夜蛾黑卵蜂Telenomus remus Nixon是夜蛾科害虫的重要卵期寄生性天敌,可用于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生物防治。为了提高夜蛾黑卵蜂规模化繁育的生产效率,本文研究了利用斜纹夜蛾S. litura繁育夜蛾黑卵蜂时寄主卵龄、寄主产卵时间和蜂卵比对夜蛾黑卵蜂寄生率和羽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斜纹夜蛾卵龄对夜蛾黑卵蜂羽化率有显著影响,卵龄为1日龄时羽化率高达90.81%,显著高于2日龄和3日龄的斜纹夜蛾卵;夜蛾黑卵蜂对产卵时间在1~7 d内的斜纹夜蛾卵具有较高的寄生效率,寄生率均在97.5%以上,羽化率均在82%以上,显著高于7 d后产的卵;当蜂卵比为1:30和1:50时,寄生率和羽化率最高,分别可达到99%和80%以上,均显著高于1:70和1:100的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选用斜纹夜蛾成虫羽化后前7 d产的1日龄卵,蜂卵比为1:50繁育夜蛾黑卵蜂生产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蠋蝽对两种烟草害虫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能力,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开展了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卵及3龄幼虫的捕食试验,利用HollingⅡ功能模型拟合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捕食功能反应。结果表明,蠋蝽雌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3龄幼虫(1.056)>斜纹夜蛾卵(1.055)>烟青虫卵(1.035)>斜纹夜蛾3龄幼虫(0.973);控害效应高低为:烟青虫卵(152.21)>斜纹夜蛾卵(124.18)>烟青虫3龄幼虫(15.09)>斜纹夜蛾3龄幼虫(9.63);蠋蝽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瞬时攻击率为:烟青虫卵(1.060)>斜纹夜蛾卵(1.056)>烟青虫3龄幼虫(0.825)>斜纹夜蛾3龄幼虫(0.760);控害效应高低顺序为:斜纹夜蛾卵(111.16)>烟青虫卵(101.92)>烟青虫3龄幼虫(8.87)>斜纹夜蛾3龄幼虫(7.04)。随着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密度的增加,蠋蝽成虫的搜寻效应会逐渐下降。研究结果表明蠋蝽雌雄成虫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具有良好的防控能力,因此,可结合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