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简述了目前河北省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现状,指出存在土地征用权滥用、征地范围过宽、征地补偿标准过低和被征地农民安置方式单一等问题,并从规范政府征地行为、严格土地征用标准以及建立系统的就业体系和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提出了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土地征用补偿法律制度是协调土地征用中私益与公益冲突的基本制度。中国现行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存在补偿数额偏低、补偿范围偏窄、受益主体不够明确、土地征用权泛化等问题,致使实践中出现大量因土地征用及其补偿所引发的社会矛盾,并民为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建设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建议从法律制度入手,着力完善有关土地征用补偿方面的法律制度,明确界定公共利益,规范政府土地征用行为;提高土地征用补偿标准,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并建立有效的纠纷仲裁机构,以切实保障广大被征用土地的农民的合法权益,减少此类纠纷,推进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3.
关于土地征用问题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土地征用是国家为了公共目的,对集体所有的土地收归国有的过程。土地征用是带有强制性的,政府行使土地征用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权力。一般说来,土地征用有3个要件:土地征用的法律程序、公共目的的范围和合理的补偿。对于我国土地征用权的滥用,这里还有一个土地征用权的权利行使主体——政府行为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3):138-140
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农民土地产权不明确、土地承包经营权转让不规范、土地所有权不合理征用、非法低价买卖农村宅基地等因素,制约着农民的土地财产性收入。因此,应完善土地相关的法律制度,赋予农民土地产权;规范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提高农村土地流转的效益;加强管理与监督土地合理征用,严格按法律法规征用;严厉整治非法损害农民土地的买地卖地行为,维护农民土地权益;普及土地法律法规,让农民规范合理使用土地;把农民琐碎的土地集中化,实行土地股份合作制,共创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5.
孙涛  刘瑜婷  余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380-2382
阐述了咸阳市秦都区经济发展状况及土地征用补偿现状,从政府行为和土地制度两方面分析了秦都区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因素,提出政府应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完善土地征用制度,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浅析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角色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征用是指国家为了公共目的而强制取得其他民事主体的土地并给以补偿的一种行为.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现象较为普遍,土地征用实质上是土地产权的转移和利益重新配置问题,因此本文着重阐述政府在土地征用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以期更好的促进和实现农民的利益,有效的解决"三农"问题.  相似文献   

7.
利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分析法、因果分析法等方法,对非公益土地征用中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方政府参与非公益土地征用是因为非公益土地征用对其有着巨大的利益诱惑,在许多地方,土地出让金收入正演变为地方政府的第二财政;在非公益土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存在着严重的职能错位、越位和缺位;重新定位了地方政府非公益土地征用职能,并指出地方政府在非公共利益土地征用中的职能应向管理者、提供者、监督者、协调者职能转变,这是维护土地市场健康发展和保护失地农民根本权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土地征用及其管理现状的反思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土地征用是我国现行经济管理体制下,为了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将集体农用土地强制转变为国有土地,并对失地农民进行适当经济补偿和安置的行为.由于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低价征用土地的现象,使土地征用带有一定的损害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财产权益的嫌疑,甚至出现了对现行的征地制度的完全否定.本文针对目前政府管理部门和学术研究中关于征地的种种迷思,对于建立高效、公平和合理的土地征用制度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9.
陈春  冯长春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6018-16021
针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过快的现状,从财政分权、政府博弈和土地制度3个方面对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政府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财税分权,加上以GDP为主的政绩考核制度,促使地方政府具有经济利益最大化的趋利行为,而我国的土地产权、土地征用制度和土地出让制度又让地方政府的趋利行为得以实现;提出我国城镇建设用地增长的政府力量主要来自地方政府。  相似文献   

10.
土地征用涉及多个利益主体,其中以基层政府与农民之间的博弈最为激烈.基层政府占据制度优势,在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驱动下进行征地;农民受资源和自身条件的限制在征地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从基层政府与农民的行动目标出发,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在博弈论视角下分析了两者在征地中的关系和行为,从土地制度、政府、农民3个角度提出了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1.
农地非农化进程中利益关系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晶晶  余文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9):2762-2763,2778
在我国土地征用过程中,由于国家土地法律法规不完善以及涉及多方利益群体政治权力不同,造成了土地征用利益分配严重不公平的格局,尤其对被征地农民的补偿不公损害了农民利益.对农地非农化过程中形成的利益分配格局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补偿实行土地权益入股的可行性和实行此种方式应具备的条件,为完善中国征地制度,保护失地农民利益提供一种思路。研究方法主要是文献资料法和理性分析法。研究结论:从理论常识、法律依据、企业需求、农民需求、政府等方面分析对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补偿方式实行土地权益入股是可行性的,并提出了实行此种方式应具备的基础条件、前提条件、技术条件和法律保证。  相似文献   

13.
合理规范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直接关系到众多失地农民的利益。通过对祖国大陆与台湾地区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比较,在借鉴台湾地区征地补偿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改进祖国大陆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一些举措,以期对祖国大陆土地征收制度的发展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超收公益范围征收,不严格执行征收程序,征地补偿不合理。为了强制政府土地征收权的滥用,切实保护被征地农民的利益,应该严格界定和控制公共利益的范围,以合法性、完善土地的征收程序,建立合理的土地征收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5.
邓曦东  朱琪  郑文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4):8309-8311
从征地补偿制度的缺陷入手,分析了农村征地补偿过程中引入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必要性。从项目业主的角度,对农村征地补偿中各个利益相关者进行了分类界定,确立了失地农民作为土地开发企业的利益相关者的地位和权益。失地农民是土地开发企业的关键型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存在经济依赖性。最后,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优化农村征地补偿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是协调和解决土地征收过程中国家、社会和个人权益冲突的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在征地补偿问题上,农民的行为逻辑和政府的目标价值往往存在着某种明显的分歧和背离。通过调查农民对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评价及对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实际需要,表明现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运行效绩不好,农民对此满意度不高,就此提出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的征地活动在理论和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具体、不合理的地方。为了促使征地过程顺利进行,维护被征地人的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要努力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另一方面在实践过程中要努力使补偿方式多元化、长期化。  相似文献   

18.
为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政府出台了相应的征地经济补偿政策。文章从征地补偿费的发放角度出发,探讨补偿费在发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