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验取144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添加1%松针粉和1%麦饭石,饲养期42d。第7、14、21、28、35、42日龄每组取鸡6只,解剖取胸腺、腔上囊和脾,称重并制作切片。结果表明:试验组鸡胸腺、腔上囊、脾的重量和器官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试验组的胸腺小叶皮质增厚,胸腺小体增多;腔上囊皱襞发达,腔上囊小结体积大,皮质较厚,退化延缓;脾的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脾小结体积大,生发中心明显,椭球增大。结论:添加松针粉麦饭石复合添加剂可促进胸腺、腔上囊的早期发育;延缓腔上囊退化;增强脾的免疫应答反应。  相似文献   

2.
160只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随机分成4组,分别饲喂添加0%、0.2%、0.4%和0.8%谷氨酰胺饲粮28天。每周末取鸡24只,每组6只,颈静脉放血致死,取胸腺、法氏囊和脾脏,电子分析天平称重,Bouin液固定,制作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显微摄影,研究基础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肉仔鸡中枢淋巴器官胚后发育的影响。结果为(1)试验3组1、4周龄和试验2组2、4周龄胸腺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2周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2组1、2、4周龄和试验3组4周龄法氏囊重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3组1、2周龄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试验组胸腺小叶增多,皮质增厚,淋巴细胞密集,髓质比例减小,胸腺小体减少、减小;法氏囊皱襞内淋巴滤泡增多,皮质增厚,滤泡内淋巴细胞增多,但对照组4周龄皱襞内淋巴滤泡急剧减少。添加0.8%谷氨酰胺对肉仔鸡中枢淋巴器官的作用最为明显。结果说明,日粮中添加谷氨酰胺对肉仔鸡中枢淋巴器官胚后发育的促进作用较为明显,对中枢淋巴器官,尤其是法氏囊的退化具有延缓作用。从组织学角度证明谷氨酰胺能够促进中枢淋巴器官的胚后发育及其内T、B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分化,进而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黄芪多糖、益生菌合生元对雏鸡生长和免疫的作用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240只商品代海兰蛋雏鸡被用来研究黄芪多糖(Astragalus Polysaccharide, APS)和益生菌(Profitable Microbe, PM)对雏鸡生长和免疫的促进作用。鸡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6个重复笼,每重复笼10只。试验为期6周,自由采食和饮水。第1组为空白对照组,2、3、4组为试验组,在基础日粮基础上分别添加220mg/kg黄芪多糖、4×107cfu/g益生菌剂以及220mg/kg黄芪多糖+4×107cfu/g益生菌剂。试验鸡于每周末称体重和耗料量,计算料肉比;分别于第3周和6周末心脏采血制备血清并称称脾脏和法式囊重量。试验结果:黄芪多糖、益生菌和合生元均能显著提高雏鸡周增重(p<0.05),减少饲料消耗(p<0.05),降低料肉比(全期分别降低13.96%、15.26%和12.34%,p<0.05),但未发现合生元组雏鸡生产性能与黄芪多糖和益生菌组有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雏鸡血清总蛋白含量较对照组升高(p>0.05),葡萄糖则降低(p>0.05);法式囊和脾脏指数合生元组均显著高于空白组、黄芪多糖组和益生菌组(p<0.05);试验组雏鸡血清新城疫抗体效价均较空白对照组升高(p<0.05),且以合生元对新城疫抗体效价的提高优于黄芪多糖和益生菌。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本试验研究了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对鸡生长性能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160只1日龄健康草杂鸡,随机分为两组,即:试验组和对照组,益绿素分别按0和0.2%添加到对照组和试验组鸡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为30天,在7、14、21和30日龄早晨空腹称重,每天记录饲料消耗量,试验全期观察试验鸡的健康状况。结果:本试验的结果表明,试验组鸡的增重较对照组高, 试验组鸡体重较对照组在第二周、第三周和第四周分别提高2.04%,5.88%,6.34% 差异显著(p <0.05);试验组经济效益较对照组提高了2.14%。结论: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对草杂鸡生长性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关键词:中草药提取物;益绿素;鸡;生长性能;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选用1日龄三黄鸡100只,分为五组,每组设两个重复,各10只雏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抗生素组饲喂添加0.2%恩诺沙星的基础日粮;试验组饲喂添加有益生素YS的基础日粮,添加量分别为0.5%、1.0%、1.5%;试验进行8周。试验结果表明,益生素YS有提高三黄鸡平均日增重和显著降低料重比的作用,以1.0%益生素YS添加组的平均日增重为最高;比对照组提高22.39%;益生素YS可以使三黄鸡血清中的钙、磷、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溶菌酶、IgG、IgA的含量增加,并能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及胸腺、脾脏和法氏囊指数;益生素YS在三黄鸡日粮中的适宜添加量为1.0%~1.5%。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半胱胺(CS)对雏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500羽1日龄草杂雏鸡,随机分成五组,即:试验1组、2组、3组、4组和5组,每组100羽,半胱胺分别按0.5g/kg、1.0g/kg、1.5g/kg、2.0g/kg和0.0g/kg添加到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试验4组和试验5组的基础日粮中。试验期为60d。试验结果表明,饲喂添加CS 0.5g/kg、1.0g/kg、1.5g/kg日粮的试验1组、试验2组和试验3组雏鸡的日增重较对照组雏鸡高9.0%(p<0.05)、17.3%(p<0.05)和1.5%;饲喂添加CS 2.0g/kg日粮的实验4组雏鸡日增重较对照组雏鸡低(p<0.05);试验结果表明,添加CS 1.0g/kg日粮能显著提高雏鸡的生长性能。当CS添加量达到2.0g/kg日粮以上时会抑制雏鸡的生长。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探讨了优生素对北京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北京肉鸭.试验分2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21日龄,采取床上饲养,共2000只雏鸭,分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5个重复组;试验第二阶段为22~38日龄,采取地面饲养,共800只肉鸭,同样分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5个重复组.各处理组优生素分别按0、250、400、500g·t-1添加到基础日粮中.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400g·t-1优生素组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日粮中添加250g·t-1优生素组的体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250g·t-1和400g·t-1优生素组的料肉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250g·t-1和400g·t-1优生素组的死淘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添加500g·t-1优生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日粮中添加250g·t-1和400g·t-1优生素组的经济效益与对照组相比,要优于对照组.本试验的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优生素可提高北京肉鸭的生长性能,给养鸭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50日龄体重和脚胫颜色相近的大麻花鸡288只,随机分为6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16只鸡,试验组为占日粮2%、3%、4%、5%的黄秋葵,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组、添加加丽红和加丽黄的混合组,试验共进行42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3%、4%、5%黄秋葵试验组显著提高了试验鸡皮肤和脂肪的着色效果(p<0.05),而添加2%黄秋葵试验组和2个对照组的着色效果较差;试验组鸡从开始摄取含黄秋葵的饲料到皮肤显现较黄颜色,需要3周左右,4周后达到比较理想的程度,各个部位着色程度大小是:脚胫>胸部>臀部>脂肪>背部;日粮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对试验鸡的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9.
黄秋葵茎叶粉对文昌鸡蛋黄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00日龄产蛋率相近的文昌鸡360只,随机分为6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设置3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鸡,试验组为占日粮2%、3%、4%、5%的黄秋葵,对照组为不添加黄秋葵组、添加加丽红和加丽黄的混合组,试验共进行30d。研究结果表明:日粮添加2%、3%、4%、5%黄秋葵试验组和加丽红、加丽黄的混合组均显著提高了试验鸡蛋黄的着色效果(p<0.05),5个处理彼此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未添加黄秋葵的对照组的着色效果较差,与其它各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鸡摄取含黄秋葵的饲料1 ̄2周后,蛋黄颜色明显加深,3周后,蛋黄达到较为理想的黄色,比色值达到10级以上。日粮添加黄秋葵茎叶粉对试验鸡的产蛋率和料蛋比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10.
发酵木薯渣粉在文昌鸡日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对发酵木薯渣粉替代文昌鸡日粮中的部分饲料原料进行研究,旨在减少文昌鸡日粮中玉米等原料的使用,达到节省粮食、降低饲养成本的目的。试验中,利用不同复合菌剂发酵得到的发酵木薯渣粉,以不同比例添加到文昌鸡日粮中,来替代等比例的饲料原料,然后与饲喂配合饲料组群的增重效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增重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综合考虑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初步得出:①日粮中用发酵木薯渣粉替代相同比例的不同饲料原料对文昌鸡雏鸡增重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饲养成本;②经比较发现,用40%米曲霉、20%枯草芽孢杆菌和40%酿酒酵母组成的复合菌剂发酵得到的木薯渣粉,添加比例为15%,来替代9%的玉米粉、3%的花生粉和3%的麸皮是可行的,能够得到相对较好的增重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豆异黄酮片对肉仔公鸡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120只1日龄AA肉仔公鸡随机分为4组,在相同的饲养条件下,分别对试验组灌胃大豆异黄酮片30、100、200mg/kg(bw)3个剂量。在试验14、28、42d采血和剖杀,探讨不同剂量水平大豆异黄酮对肉仔公鸡免疫机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豆异黄酮可促进法氏囊和脾脏的发育,并且随剂量变化更为明显,脾脏指数和法氏囊指数随剂量的变化也较明显;T淋巴细胞的EtRFC%形成试验表明,与对照组相比,给予大豆异黄酮可以增加肉仔公鸡的T淋巴细胞数目,使细胞免疫功能加强 (P<0.05), 但是高剂量与低剂量组之间差异并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试验旨在探讨不同剂量的复合微生态制剂、黄芪多糖以及复合微生态制剂与黄芪多糖的组合应用,对肉鸡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禽流感免疫效果的影响。选择360只艾维茵肉鸡分为6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Ⅳ组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2%、0.4%、0.6%复合微生态制剂;Ⅴ组每周前3天在基础日粮中连续添加0.3%黄芪多糖;Ⅵ组同Ⅴ组每周前3天日粮中添加黄芪多糖,同时在日粮中每天添加0.4%复合微生态制剂,试验周期为42天。结果表明Ⅱ、Ⅲ、Ⅳ组均可提高免疫器官指数和新城疫-禽流感抗体水平,Ⅲ组和Ⅳ组作用显著(P<0.05),Ⅱ组在42日龄作用显著(P<0.05),其中Ⅲ组效果最好;Ⅴ组在42日龄作用也显著(P<0.05)。Ⅵ组与对照组比较可显著提高肉鸡免疫功能(P<0.05),且效果稳定,Ⅵ组与Ⅱ、Ⅲ、Ⅳ组比较,其作用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高于Ⅲ组,差异不显著(P>0.05),Ⅵ组与Ⅴ组比较,其作用显著(P<0.05)。由此可知日粮中添加一定剂量微生态制剂益多宝和黄芪多糖均可提高肉鸡免疫机能,且二者具有协同作用,组合使用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牛磺酸对肉鸡饲粮养分利用率、免疫器官发育及屠宰性能的影响。将艾维茵商品代肉鸡45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试验1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2、3、4和5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0.10%、0.15%和0.20%的牛磺酸。试验期42天。结果表明:试验3、4组粗蛋白和粗脂肪的利用率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3周龄时,试验3、4组的脾脏指数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6周龄时,试验3组的法氏囊指数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4组的胸肌率及皮脂厚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试验4、5组的瘦肉率与试验1组差异显著(P<0.05)。在肉鸡饲粮中添加牛磺酸,显著提高肉鸡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能够提高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增强肉鸡的免疫机能。对肉鸡的屠宰性能有一定改善作用,明显提高肉鸡胸肌率、瘦肉率,显著降低皮脂厚。  相似文献   

14.
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探讨乳酸菌素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300只1日龄健康肉仔鸡随机分为5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50,100,200 mg/kg乳酸菌素。比较各处理组对肉鸡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试验期70天。结果表明,各组间平均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Ⅱ和Ⅳ组平均日增重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而Ⅱ和Ⅳ组间的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P>0.05);Ⅳ组料重显著低于Ⅰ组(P<0.05),与Ⅱ组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性能方面,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各组间差异不均显著(P>0.05);胸肌率及腿肌率,Ⅱ、Ⅳ组较Ⅰ组显著提高(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可见,添加100 mg/kg乳酸菌素可显著降低肉鸡的料重比和显著提高胸肌率及腿肌率,其结果与抗生素组相同。  相似文献   

15.
发酵豆粕对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探索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1日龄雏鸡2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Ⅰ组为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组为抗生素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0 mg/kg的杆菌肽锌和6 mg/kg的硫酸抗敌素;Ⅲ、Ⅳ、Ⅴ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用3%、6%、9%的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结果表明:体增重以空白对照组(组Ⅰ)最低,较空白对照组,9%组(组Ⅴ)显著提高(P<0.05),其余各组极显著提高(P<0.01);料重比6%组(组Ⅳ)最低,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成活率空白对照组最低,抗生素组(组Ⅱ)、9%组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6%组差异显著(P<0.05)。6%组半净膛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和抗生素组(P<0.05);各组全净膛率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6%组差异极显著(P<0.01);3%组(组Ⅲ)腿肌率最高,与空白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结果表明,肉鸡配合饲料中用6%发酵豆粕替代普通豆粕最为适宜,可提高肉鸡生长性能,极显著降低料重比,但与抗生素组相比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和饲料消化率及体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用120尾当年鱼种(初始体重47.8g左右),随机分为四组(即对照组、I组、II组、III组,每组30尾)在水族箱中进行饲养。对照组饲喂基础饲料,I组饲喂基础日粮+0.05%纤维素酶,II组饲喂基础饲料+0.1%纤维素酶,III组饲喂基础日粮+0.2%纤维素酶,每天投喂4次,试验期共饲养49d,探讨外源性纤维素酶对草鱼生长性能、饲料消化率和体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纤维素酶,草鱼增重率提高,饵料系数降低;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消化率都提高;体成分没有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