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流胶病,是桃、李、杏等核果类果树普遍发生的枝干病害。发病成因包括非侵染性和侵染性2种。非侵染性流胶病在各桃产区均有发生,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病害;侵染性流胶病为真菌侵染所致。此病轻者树势衰弱,重者枝干枯死。一、发病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根茎、主干、主枝等部位,但是以主干发病最突出和严重,主干重于枝条,果实也可受害。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特别是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树胶与空  相似文献   

2.
李树流胶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流胶病,又名真菌性流胶病,是李树枝干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在温暖多雨季节易发生,尤其在南方发生较多,发病严重时,常造成干枯死,对树势和产量影响极大。  相似文献   

3.
<正>杏树流胶病在主干、枝条和果实上均有发生,尤以主干发病较重。每年4~10月均可发病,6~8月流胶尤为严重。初期病部肿胀,并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树胶逐渐变褐,成为晶莹柔软的胶块,最后变成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皮层及木质部逐渐变褐腐朽,严重削弱树势。果实流胶多在伤口处发生,流胶粘在果面上,使果实生长停滞,品质下降。该病病原菌为几种真菌,因杏树生理病变造成流胶后而侵入,又使流胶现象加重。防治该病要采取综合措施,才  相似文献   

4.
<正>一、发病症状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及主枝上,以主干发病最突出。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半透明黄色树胶,尤其雨后流胶现象更为严重,流出的树胶与空气接触后,变为红褐色,发病轻时树势衰弱、叶片变黄、变小,严重时枝干或全株枯死。  相似文献   

5.
刘建成 《新农村》2006,(3):12-12
桃树流胶病是桃树的一种非浸染性的生理病害,主要发生在主干及干杈伤口处。开始病部稍膨肿变成褐色,随后从伤口或皮孔流出汁液,遇空气渐变成淡黄色柔软的透明树脂,凝结后变成赤褐色,严重时树干布满胶汁块,树势衰弱,树皮开裂,以致枝干枯死;果实发病时,由核内分泌黄色胶质,溢出果  相似文献   

6.
刘令智 《新农业》2004,(4):27-27
桃、李、杏、梅等核果类成龄果树的主干及桠杈处最易发生流胶病,果实和枝条也时有发生.流出的胶先为淡黄色透明,凝结后渐变红褐色,病部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腐生其他杂菌,树势日衰,叶小而黄,严重时枝干枯死.  相似文献   

7.
李树流胶病是李树的重要病害,近年来危害逐年加重。该病引起李树流胶、枯枝,树势日趋衰弱,甚至毁园。本文主要介绍了四川李树流胶病的症状特点、发病规律和综合防控技术。  相似文献   

8.
桃树流胶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滕尚伟 《农家参谋》2008,(12):16-16
1.症状桃树流胶病又名桃树脂病,是一种非侵染性病害,枝干上表现为从病斑中渗出胶液,不久变成黄褐色的冻胶状,干燥后成坚硬的琥珀状胶块,流胶部位木质部变褐腐烂。当年生嫩枝表现为从伤口、裂口、芽腋处流出乳白色半透明胶体黏液。果实上从伤口处也易发生流胶,和食心虫、桃蛀螟蛀孔流胶相似。  相似文献   

9.
李俞涛  黄韬 《新农业》2013,(21):18-18
近些年,大连地区大樱桃流胶病发病日趋严重,其发病高峰期一般在5~9月,流胶后病部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易感染其他病害,导致树势衰弱,严重时枝干枯死。此病多属于生理性病害,地下水位高、土壤黏重、湿度过大、氮肥施用过量以及剪锯口、病虫伤口、冻害、  相似文献   

10.
桃、李、杏、梅等核果类成龄果树的主干及杈处最易发生流胶病,流胶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果实和枝条也时有发生,流出的胶先为淡黄色透明,凝结后渐变红褐色,病部稍肿,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腐生其他杂菌,树势日衰,叶小而黄,严重时枝干枯死,果实受害一般在近成熟期发病,初为褐色腐烂状,逐渐密生黑色粒点,天气潮湿时有孢子角溢出。1.冬刮选择冬季雨雪天气刮胶,坚硬的树胶遇雨雪变软,此时刮胶不使果树受到操作损伤。刮胶后,于患处涂402杀菌素100倍液,40%福美砷50~100倍液或5度的石硫合剂进行枝干病斑治疗。对刮下的胶体清扫干净,集中起来深埋或…  相似文献   

11.
流胶病是大樱桃树上发生较重的一种生理病害。它的发生可以造成树势衰弱、抗逆力下降,严重时会导致整枝或整株死亡。一旦发现,很难根治,仅次于根癌病。防治上应以培养壮树为主,并进行综合防治。一、发病规律流胶病大多发生在枝干的伤口部位以及枝杈的表皮擦伤处。一般于春季发生,生长前期对树体影响不大。流胶后病部有轻微的肿块,皮层以及木质部变为褐色,局部出现干腐,此时易感染其他病害。生长后期,从6月份开始表现较为明显,先后出现黄叶、小叶现象,新梢止生停长,枝干皮层变褐,逐渐干枯。二、发病原因1.土壤条件恶化(1)栽植前未深翻土壤,栽…  相似文献   

12.
新疆南疆杏树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0年7月至8月对新疆南疆杏树病害调查结果表明:南疆杏树现有10种病害,叶部病害有真菌性穿孔病、细菌性穿孔病、黄化综合症、褪绿卷叶病;枝干病害有流胶病、腐烂病及立木腐朽病;根部病害有苗木根腐病;果实病害主要有裂果病、果斑病(病原同穿孔病)及贮藏期果实霉烂。穿孔病、流胶病普遍发生;褪绿卷叶病仅分布于轮台,扩展蔓延速度快。南疆杏树主栽区流胶病平均发病株率为94.8%,平均病情指数为45.5,病情较严重,轮台杏园发病相对最轻,库车杏园的病情最严重,和田、喀什介于两者之间。最后分析了流胶原因并提出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3.
桃、杏树的流胶病,又称疣皮病。是危害核果类果树的一种常见病,可引起树势早衰。叶变黄。 一、发病症状 生理性流胶病主要发生在主干、主枝上.以主干发病最突出。发病初期病部肿胀。并不断流出树胶.3-4个流胶珠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4.
<正> 1 症状 主要在枝干上发生,果实上也有流胶现象。当桃树枝干上发生伤口时,伤部附近的树皮稍显肿胀,然后由伤口流出半透明的淡黄色树胶,变硬后呈红褐色。病部皮下组织和形成层腐朽状,褐色。病株长势衰退,严重时造成整株死亡。  相似文献   

15.
春季桃树病虫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桃树病害 (1)流胶病枝干流胶是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发生流胶后树势严重削弱,骨干枝往往折断以致树冠残缺不全,早衰,结果年限缩短。防治措施:①早春桃园应加强开沟排水,防止渍害,注意土壤改良,对酸性土壤应施用石灰,粘重土增施有机肥。②早春发现流胶病后,可用刀刮去桃胶块,随即用医用紫药水涂抹流胶部位及伤口,隔10天左右再涂一次,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桃树流胶病的流胶生理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桃树流胶病(peach gummosis)是一种生理性病害,按危害部位可分为主干流胶、新梢流胶和果实流胶等。流胶在桃树整个生长发育期均可能发生,但以春季为盛。枝干发病时局部膨胀,然后分泌出粘稠、透明的树脂,树脂遇空气后,逐渐变褐成晶莹、柔软的胶块,且随时间的延长变为茶褐色硬质胶块。病部的皮下组织和形成层变为褐色腐朽状,易遭腐生菌侵染。流胶发生在幼嫩的木质部时,病部的形成层停止产生新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向水平方向增生特大的后壁细胞,其内含物为淀粉堆积而成。树脂是由细菌作用产生的酶溶化细胞膜而成的烷酸胶。若果实受蚜虫和食心虫危害即发生果实流胶。这种胶体初为无色透明,后变褐变硬污染果  相似文献   

17.
流胶病是花椒重要病害,引起枝干皮层组织流胶,树势衰弱,寿命缩短。通过花椒流胶原因的分析,从建园土质选择、合理适度修剪、老园复壮管理、药剂有效防治等方面提出了综合防控措施,以保障花椒产量及品质的提升,促进经济林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流胶病是南方桃树栽培中最易碰到的一种生理性病害,有十桃九流胶之说。桃树一旦流胶,采取药物防治措施与农业防治措施都见效甚微,且流胶程度会逐年加重,造成树势加速衰退,经济利用年限减少,有些桃树在严重流胶后不到十年即枯败而死,严重影响了桃树生产的经济利用年限,且流胶桃树果形明显变小,光泽度变差,降低了经济价值与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9.
流胶病是大樱桃枝干常见病害。病害自春季开始.在枝干伤口处以及枝杈夹皮组织处分泌树胶,分泌物呈白色透明胶状.病部稍肿起,其下皮层及木质部变褐腐朽,并附生其他杂菌。流胶后树体衰弱,生长和结果都受到影响,最后死亡。  相似文献   

20.
防治李树流胶病的药剂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流胶病是危害李、梅、柰当年生枝条的侵染性病害,病原菌侵入后形成褐色小斑点,病斑扩大2~3mm后凹陷成椭圆形或长梭形,后期表皮开裂,遇雨流出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