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不同基因型甜叶菊产量和甜菊糖苷含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充分了解甜叶菊的生态适应性,为甘肃甜叶菊生产基地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从江苏、河北、安徽等地引进7个甜叶菊进行栽培比较试验,通过对参试基因型的生长特性、产量和甜叶菊糖苷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甜叶菊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在西北地区可以广泛种植;引进的ZS-4的干叶产量和茎杆产量都最高,达4801.50kg/hm2和5647.33 kg/hm2;ZS-3的莱苞迪苷A和总苷含量都高,分别为7.69%、12.39%,达极显著水平。综合分析得出,ZS-3甜叶菊糖苷产量最高,可以作为优势种在河西推广栽培,ZS-4也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超声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成分具有明显的抗衰老、降低胆固醇和保肝作用。利用超声波技术提取制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可提高二苯乙烯苷成分的提取效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讨工艺条件对超声提取二苯乙烯苷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二苯乙烯苷的较佳工艺条件为:制首乌粉末粒度80目、提取溶剂为体积分数90%的乙醇、料液比为(质量∶体积)1∶60、提取时间为7min。  相似文献   

3.
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含有花色苷,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以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提取剂质量分数及料液比为自变量,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各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提取的影响。模拟得到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提取工艺的回归方程,确定了提取工艺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20 min,提取温度40℃,提取剂质量分数80%,料液比1:20。在此提取工艺下可以较好地对云南小粒种咖啡果皮粗提物进行提取,为后期花色苷分离作好准备。  相似文献   

4.
甜叶菊     
一、概述 甜叶菊(Stevia rebaudiana)原产南美洲、巴拉圭、巴西,为亚热带多年生菊科植物。甜菊的叶中含有6~18%的甜叶菊甙,一公斤干叶可提取糖甙60~180多克,其甜度为蔗糖的150~300倍,近来又发现甜菊叶……  相似文献   

5.
甜叶菊是一种可提取高甜度、低热卡、安全无毒、新型天然甜味剂的糖料植物。为了扩大、发展甜叶菊的生产,搞好种子繁殖非常重要。甜叶菊种子的繁殖与一般作物种子繁殖相比困难大,技术要求高,种子产量低。为此,必须严格掌握繁种技术,加强管理,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优质良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旨在优选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工艺。采用控制单一变量法,分别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多穗石柯根皮苷的料液比、乙醇浓度、浸提温度、浸提时间较优范围,然后采用L9(34)正交实验及最优组合验证实验方案优化筛选最佳提取工艺。影响多穗石柯根皮苷提取得率的因素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料液比1:30、70%乙醇浓度、提取时间35 min,在此提取工艺条件下,多穗石柯根皮苷提取得率1.421%,提取物中根皮苷纯度为3.797%,验证性实验的相对偏差RSD=0.881%,说明该最佳提取工艺重复性和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了进一步完善甜叶菊叶片中不同甜菊糖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多种甜菊糖苷标准品和‘鑫丰3号’甜叶菊叶片粗提物进行分析测定。最终共确定12种甜菊糖苷的出峰时间和顺序,其中甜茶苷、甜菊糖双苷和莱鲍迪苷E的出峰时间和顺序为首次确定。基于莱鲍迪苷A的测定标准曲线和多种甜菊糖苷的高效液相检测图谱结果确定‘鑫丰3号’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组成。‘鑫丰3号’叶片中共含有甜菊苷,莱鲍迪苷A、B、C、D、E和莱鲍迪苷F,甜茶苷,甜菊糖双苷9种甜菊糖苷,其中莱鲍迪苷D和E为痕量存在。本研究不仅为后续甜菊糖苷的测定提供了目前已有报道中最全面的紫外检测图谱依据同时也为新类型甜菊糖苷的发现和鉴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完善甜叶菊叶片中不同甜菊糖苷的测定方法,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对多种甜菊糖苷标准品和‘鑫丰3号’甜叶菊叶片粗提物进行分析测定。最终共确定12种甜菊糖苷的出峰时间和顺序,其中甜茶苷、甜菊糖双苷和莱鲍迪苷E的出峰时间和顺序为首次确定。基于莱鲍迪苷A的测定标准曲线和多种甜菊糖苷的高效液相检测图谱结果确定‘鑫丰3号’叶片中的甜菊糖苷组成。‘鑫丰3号’叶片中共含有甜菊苷,莱鲍迪苷A、B、C、D、E和莱鲍迪苷F,甜茶苷,甜菊糖双苷9种甜菊糖苷,其中莱鲍迪苷D和E为痕量存在。本研究不仅为后续甜菊糖苷的测定提供了最全面的紫外检测图谱依据,同时也为新类型甜菊糖苷的发现和鉴定提供了方法参考。  相似文献   

9.
柚皮苷是一类重要的天然黄酮化合物,在诸多领域广泛应用。为探究柚皮中柚皮苷的提取工艺,以柚皮为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考查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柚皮苷提取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应用正交试验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的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时间60 min,提取温度100℃,料液比1∶30,在上述工艺条件下柚皮苷的提取率为6.953%,该工艺操作简单,为柚皮的开发利用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正交优化黄芩中黄芩苷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测定黄芩苷的含量,考察影响超声波提取黄芩中黄芩苷的各个因素,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得出超声波法提取黄芩苷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1∶22,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时间30 min,超声功率300 W,黄芩苷得率可达6.67%,该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黄芩苷得率稳定且高效。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简单快速,提取效率高,耗能少,明显优于传统提取方法,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采用超声辅助乙醇溶剂法对红豆种皮中的花色苷进行了提取工艺研究。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料液比、pH、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以及超声功率对红豆种皮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响应面试验,进一步优化了红豆种皮色素的提取工艺。结果表明:影响花色苷提取效果的各因素顺序为 pH>超声温度>乙醇浓度>料液比,超声功率对提取率的影响不大。超声法提取红豆种皮花色苷的最适工艺条件为: 料液比1∶34(g/mL),pH为3,乙醇体积分数30%,超声温度55 ℃,超声功率350 W。在上述最佳工艺条件下,红豆种皮中花色苷的提取效果最好,提取液中花色苷含量可达(82.35±3.28)mg/100 g。  相似文献   

12.
为优选栀子提取工艺,测定栀子不同部位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含量,利用正交实验,采用超声、回流、微波3种提取方法对栀子不同部位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提取工艺,同时建立两者的HPLC同步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法的提取效果较好。果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25 min,料液比为1:15,乙醇浓度为95%;果仁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20,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5%。采用Waters WATO54275-C18(4.6 mm×250 mm,5 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检测波长分别为238、440 nm。HPLC测定结果表明,‘林海1号’栀子果皮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最高含量分别为13.53、3.3 mg/g;果仁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最高含量分别为44.64、7.72 mg/g。上述结果为栀子种质评价和不同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女贞子为原料,探讨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和提取温度等工艺因素对女贞子出膏率和特女贞苷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综合考虑出膏率和特女贞苷提取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女贞子提取工艺条件。优化所得的女贞子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0,提取时间1 h,提取温度90℃,加水提取2次,此时女贞子出膏率为33.84%±0.71%,特女贞苷提取率为1.67%±0.06%。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紫薯花色苷提取方法及其稳定性,以紫薯为原料,吸光值或提取量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紫薯花色苷的提取工艺,并对花色苷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薯花色苷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酸醇比1∶2(V/V),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12 min,料液比1∶2(g/mL),此条件下花色苷吸光值为3.026。稳定性研究表明:花色苷对光敏感,在温度50℃以下和p H6的酸性条件下较稳定,耐还原能力比耐氧化能力强,大多数食品添加剂和金属离子Na~+、K~+、Ca~(2+)对花色苷溶液的稳定性影响不明显,但Fe~(3+)、Zn~(2+)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紫薯花色苷的提取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从北芪菇中提取黄芪甲苷,薄层层析(TLC)分离和制备黄芪甲苷;通过对比质荷比(m/z)和官能团等对黄芪甲苷进行表征与分析。结果表明,乙醇-水=7∶3(V/V)作为提取剂,微波超声波处理后,多级萃取后得到正丁醇相;氯仿∶甲醇∶乙酸乙酯∶水=13∶7∶2∶2(V/V)展开后,经显色获得的色谱斑点与黄芪甲苷标准品斑点位置比对一致,Rf值为0.31;黄芪甲苷样品和标准品质谱波谱图和红外波谱图确定提取物为黄芪甲苷。样品中黄芪甲苷的熔点是295℃;旋光度是+56.4;比旋光度是+24.4。结果表明,TLC-MS-IR联用是一种具有独特优势的色谱波谱技术,能实现从微克量级的分离分析到克量级的分离制备,可用于天然产物粗提物的去除杂质和单个产物的精制,适用于从北芪菇中进行物质的制备分离。  相似文献   

16.
研究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成分较佳的分离纯化工艺条件。采用层析柱分离法,选用聚酰胺为吸附剂,食用乙醇为洗脱剂,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多因素正交试验,研究理想的分离工艺。二苯乙烯苷含量检测采用分光光度法。结果显示:二苯乙烯苷理想分离工艺条件为:食用乙醇体积分数为70%,食用乙醇洗脱流速为1.0 mL/min,洗脱柱高为70 cm,静置吸附时间为20 min。食用乙醇体积分数显著影响二苯乙烯苷的分离效果。聚酰胺柱层析可以较好地分离纯化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成分。  相似文献   

17.
以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为原料,对栀子苷减压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以栀子苷得率为指标,研究不同提取条件对栀子苷得率的影响,确定了栀子减压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提取压力0.07 MPa,提取温度60℃,料液比1∶12 (g∶mL),提取次数2次,此条件下获得的栀子苷得率为2.59%。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的目的是优化超声提取黄芪中黄芪甲苷的工艺条件。以黄芪甲苷得率为衡量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了三因子三水平的试验,通过对各因子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分析,得出了超声提取黄芪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以优化的乙醇浓度65%,料液比1:60,超声功率102 W为提取条件,此时黄芪甲苷的平均得率是5.350%,理论预测的黄芪甲苷得率为5.367%,二者相差较小。因此通过该方法优化得到的黄芪甲苷提取工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以红景天、何首乌、黄芪、枸杞等8种中药材为原料,以水为溶剂研究微波辅助提取红景天苷以及粗多糖功能成分的最佳工艺参数。通过试验,分别考察了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提取次数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后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中草药中红景天苷以及粗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微波功率500 W,微波处理时间60 s,提取次数为1次时,红景天苷和粗多糖的提取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20.
为优选栀子不同部位中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提取工艺并测定期含量,利用正交实验,采用超声、回流、微波3种方法,同时建立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的HPLC同步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微波法的提取效果较好。果皮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为80℃,时间为25 min,料液比为1:15,乙醇浓度为95%;果仁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时间为30 min,料液比为1:20,温度为80℃,乙醇浓度为75%。采用Waters WATO54275-C18(4.6 mm×250 mm,5μm)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水为流动相,流速为1 mL/min,进行梯度洗脱,栀子苷和西红花苷Ⅰ检测波长分别为238、440 nm。HPLC测定结果表明,‘林海1号’栀子果皮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最高含量分别为13.53、3.3 mg/g;果仁中栀子苷、西红花苷Ⅰ最高含量分别为44.64、7.72 mg/g。上述结果为栀子种质评价和不同部位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