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CF700型拖拉机驾驶室悬架参数要求和流体力学理论建立了一种油气弹簧的弹性力及阻尼力模型。计算了油气弹簧关键参数,设计了阻尼可调的油气弹簧。试验研究了激励、节流阀开度及单向阀开度对油气弹簧输出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油气弹簧有较大的阻尼力调节范围,节流阀开度同时对油气弹簧压缩与复原行程输出力有影响,单向阀开度只对压缩行程输出力有影响,节流阀开度对输出力影响较单向阀明显。试验验证了设计思路和方法的有效性,为拖拉机驾驶室油气悬架减振性能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吴清分 《农业机械》2012,(22):83-85
拖拉机采用弹性悬架式减振前桥,可极大提高拖拉机的牵引力,同时减少拖拉机的振动。当前,国外大中型拖拉机大多采用了弹性悬架前桥结构,不仅驾驶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还减少了拖拉机行驶时的前后颠簸振动,驾驶员在驾驶室内操纵也更加舒适。前桥弹性悬架主要型式(1)独立轮式减振轴。所谓独立轮式减振轴,即在每个车轮上装用一个弹性悬架系统,采用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减振液压油缸,按45°进行铰接式安装。  相似文献   

3.
车辆座椅悬架参数识别与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并求解座椅系统非线性动力学微分方程,以不同车速下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仿真与试验结果的误差平方和最小为优化目标,基于约束随机优化算法反求并优化座椅悬架系统的非线性刚度和阻尼值。参数识别结果表明,原系统刚度和阻尼值不匹配是悬架减振效果差的主要原因,参数优化结果使座椅加速度均方根值降低了50%,改善了座椅的减振性能。根据最佳刚度特性曲线,借助有限元法设计出新型非线性座椅减振弹簧。  相似文献   

4.
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多目标遗传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车采用磁流变液减振器,可根据不同的道路行驶条件,通过改变磁场强度来改变减振器的阻尼特性。提出了一种多目标汽车半主动悬架的遗传优化技术,以行驶安全性、乘坐舒适性、结构空间需要作为优化设计目标或约束,选择悬架系统阻尼作为优化参数,以一个受路面谱激励的1/4汽车模型为例,采用一种高效十进制遗传算法对半主动悬架的减振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遗传算法对汽车半主动悬架的参数优化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受工作环境的影响,拖拉机作业时会产生严重的振动。但由于主动悬架减振系统结构复杂、额外耗能、成本高,极少应用于农用车辆。针对这一现象,本文设计了一种结构简单、对执行器要求较低、性能可靠、适应能力强的拖拉机液压减振系统。详细介绍了液压系统的减振原理,并通过Mat Lab绘制液压系统零极点图和Bode图,验证了系统具有稳定性。利用ADAMS与Mat Lab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控制策略的液压主动悬架性能在车身垂直加速度、悬架动行程、轮胎动变形方面均优于被动悬架,减振效果较传统被动悬架提高近2 7%。该减振系统能够有效抑制因载荷变化与路面颠簸引起的车身振动,对于提高拖拉机等农用车辆的驾驶舒适性和操纵稳定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ADAMS/View中建立了矿用自卸车半车7自由度悬架模型,分析了驾驶室悬置刚度、阻尼及前悬减振器阻尼系数对时域内驾驶室垂直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对悬架系统进行了优化计算,确定三个参数,并通过MATLAB编程求出驾驶室垂直振动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优化前后驾驶室垂向振动加速度最大值分别为2.37 m/s2和2.01 m/s2,驾驶室垂直振动加速度加权均方根值分别为1.768 m/s2和1.364 m/s2,优化值分别降低了15.19%和22.85%。结果表明,悬架系统参数优化很好地解决了各参数对系统的影响,有效提高了车辆行驶平顺性。  相似文献   

7.
拖拉机座椅悬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拖拉机的乘坐舒适性,本文建立并分析了3种不同的线性和非线性座椅悬架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编制了座椅悬架系统动态参数的优化设计程序。对铁牛-55型拖拉机悬架系统的动态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8.
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是改变拖拉机驾驶平顺性的重要元件。对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分析,针对某型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进行优化,为拖拉机驾驶室悬置系统设计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9.
对拖拉机驾驶室悬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回顾,介绍了橡胶减振器悬架的一般设计方法;通过对拖拉机振动传递路线的分析,引申出驾驶室振动特性测试的相关内容,并从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拖拉机驾驶室振动舒适性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前桥半主动悬架特性参数匹配与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拖拉机减振性能差的问题,以定位阀输入电压与磁流变减振器励磁电流作为半主动悬架特性参数,进行了参数匹配台架试验。基于匹配试验结果,提出频域快速控制策略,采用LabView作为软件开发平台,以PCI6024E型数据采集卡为核心设计了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定位阀输入电压与磁流变减振器励磁电流的合理匹配,可明显衰减悬架动态特性响应;所设计的半主动悬架控制系统能有效抑制簧载质量的垂向振动,改善拖拉机减振性能。  相似文献   

11.
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质量大、车身重心高,在高速运输作业时受路面不平度影响,易产生剧烈的颠簸振动,直接影响拖拉机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甚至危及行驶安全。基于此,综合考虑大功率轮式拖拉机车身振动加速度与悬架动挠度的变化及悬架系统充放油过程中的非线性控制等问题,提出了适用于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减振系统的设计与控制方案。首先,设计了前桥悬架减振系统,建立了带前桥悬架的1/4拖拉机振动模型;其次,在充分考虑前桥悬架控制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参考天棚-地棚模型的分层控制算法,构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并与常规PID算法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分层算法的控制性能优于常规PID控制;最后,搭建了前桥悬架系统硬件在环仿真平台和室内试验平台,开展了悬架减振控制策略和控制效果的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基于参考天棚-地棚模型的分层控制算法能快速调整控制参数,所设计悬架系统的车身振动加速度均方根降低至2.36 m/s2左右,较被动悬架下降55.8%,同时悬架动挠度的均方根被限定在较小范围内,明显优于被动悬架系统,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的减振需求,且试验结果与仿真...  相似文献   

12.
拖拉机驾驶室的隔振降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某50型拖拉机驾驶室振动噪声进行试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驾驶室振动特点,对原驾驶室隔振装置进行改进设计,建立了由新的隔振装置和驾驶室组成的振动系统的力学模型,以对耳旁噪声影响最大的频率处的降噪量为设计目标,确定了新隔振装置的参数,使驾驶室内噪声降低了12dB(L)和3.3dB(A)。  相似文献   

13.
拖拉机驾驶室可靠性疲劳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拖拉机驾驶室的振动环境,提出了一种用定频正弦振动等效模拟窄带随机振动的试验方法,编制了拖拉机驾驶室的室内可靠性疲劳试验载荷谱,达到以较少的试验投入实现拖拉机驾驶室振动环境室内疲劳模拟试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应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某拖拉机驾驶室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该模型进行模态和振动特性分析,并通过试验分析了该模型的声振特性;针对模型的试验结果对驾驶室内噪声的控制方法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悬浮式前桥作为大功率轮式拖拉机的关键零部件,对衰减因路面扰动激励而产生的振动有着重要作用,而插装式比例阀为悬浮式前桥系统的振动控制过程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设计了用于前桥悬架系统的插装式比例阀液压系统回路,并对工作机理进行了分析,建立了非线性数学模型,明确了设计部件与悬架性能之间的内在关联,通过部件参数的设计优化,可实现多种模式的前桥悬架阻尼调节。为降低设计参数的不确定性及设计方案的重复性,采用田口设计方法,选择蓄能器状态、节流阀孔径等因素作为设计因子,以阶跃和正弦激励作为噪声因子,设计了6因子混合水平的田口实验方案,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信噪比和均值的方差分析。结合AMEsim仿真模型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分析,得到基于悬架输出力、簧载质量振动加速度评价指标的最优配置设计,并对其设计方案进行动态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当负载阶跃变化时,约2s内,液压油缸两腔压力可调整至平衡位置;当路面阶跃激励时,插装式比例阀可快速响应,调整时间小于0.5s,系统可达到稳定状态,满足大功率轮式拖拉机前桥悬架运输作业工况下的减振需求。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壁面有吸声材料的拖拉机驾驶室声固耦合有限元模型,计算了驾驶室内的噪声响应,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为了回收悬架的振动能量,提出了一种弹簧-减振器-直线电机并联的混合式悬架结构。针对直线电机馈能过程存在的死区现象,设计了DC/DC升压电路,以传统被动悬架耗散的能量为基准,得到了同一行驶工况下馈能效率的显式表达,同时,为兼顾系统动力学性能,研究了减振器阻尼对馈能性能和隔振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折中设计确定了减振器最优阻尼系数,建立了混合馈能悬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其隔振性能和馈能性能的对比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混合馈能悬架可有效协调车辆馈能性和隔振性。最后,在仿真的基础上,进行了混合馈能悬架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验证了仿真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拖拉机轮胎垂直动态刚度和阻尼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为春  何吕昌  刘存波 《农机化研究》2007,(12):148-150,156
针对拖拉机无悬架的特点,系统地阐述了采用室外道路对拖拉机轮胎进行垂直动刚度和阻尼特性测试的方法,讨论了拖拉机在使用过程中轮胎的垂直动刚度和阻尼特性与轮胎气压之间的关系,反映了拖拉机振动与轮胎垂直动刚度和阻尼之间的相互关系,为设计中选择合适的轮胎来减少拖拉机的振动以及提高驾驶员的工作环境质量提供实验参考.  相似文献   

19.
车身的声学灵敏度是指施加于车身的单位力产生的内部声压,是一种提高车辆NVH特性的很有效的途径。本文以一拖拉机驾驶室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其声振耦合模型,计算了该驾驶室模型的声学模态和声振耦合模态。并根据声振耦合特性和声学灵敏度分析方法,计算分析了在悬架接触点处振动激励引起的驾驶员耳旁的噪声灵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