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百合病毒病及其检验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沈淑琳 《植物检疫》1996,(4):223-226
百合病毒病及其检验沈淑琳(农业部植物检疫实验所100029)自Stewart(1896)描述百合的坏死条纹以来,相继报道了病毒病原14种,类菌原体1种。其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的主要病毒有4种,即百合无症病毒、黄瓜花叶病毒、郁金香碎锦病毒和百合丛簇病毒...  相似文献   

2.
百合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百合灰霉病药剂防治试验杨升炯,宋新兰(甘肃兰州市植保站730000)(兰州市七里河农技站)兰州市百合个大、色白、肉厚、味甜香,闻名全国,但80年代以来灰霉病发生危害,植株染病后,叶片上有近圆形褐色病斑,中间淡黄绿色,外缘紫红色,潮湿时茎秆上出现软腐而...  相似文献   

3.
甘肃食用百合夏季枯死原因及对策初探李诚(甘肃省平凉农校,744000)百合是甘肃兰州、平凉等地的重要蔬菜作物之一,其主栽品种兰州百合(Liliumdavidiivar.unicolor)自古以来便以瓣大肉厚、洁白味美的优良品质而驰名中外。但从80年代...  相似文献   

4.
新邵龙牙百合年种植面积约0.7万hm2,年产干百合250万kg以上。2001年百合上瓢虫发生较多。不少百合种植户将其当害虫防治,使不少百合瓢虫“冤”死在农药之下。此事当引以为戒。经鉴定,百合上的瓢虫是四斑月瓢虫犤Clilomenensquadriplagiata(Swartz)犦。据观察,成虫体长4.5~6.5mm,宽4.0~5.7mm,体椭圆形。头部黄白色,有的个体在颜面前缘有不清晰黑斑,复眼黑色带有红黄色外环及深色边缘。触角和口器黄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两侧各有黄白色四边形斑,前缘黄白色成带状与两侧斑相连,小盾片黑色,鞘质基色为黑…  相似文献   

5.
2004年4月27日,深圳检疫局盐田分局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中抽取样品送动植中心进行病毒检测。经隔离种植后,发现有一株百合叶片上出现斑驳、条纹、扭曲等症状,疑是百合斑驳病毒侵染。随后,采用百合无症病毒RT-PCR检测方法,特异性扩增得到一条大约500bp左右的特异性条带,这与期望结果一致。为了保证检测结果准确无误,又将RT-PCR扩增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与GenBank上已登录的百合斑驳病毒多聚蛋白基因保守区序列一致,也与预先设计的基因片断完全一致。从而表明,从荷兰进口的百合种球中确实携带有百合斑驳病毒(Uly mottle virus)。  相似文献   

6.
检疫性寄生杂草列当及其防除与检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检疫性寄生杂草列当及其防除与检疫黄建中,李扬汉(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210095)列当属(Orobanche)属于列当科(Orobanchaceae),全世界约有100种。分布中心在地中海(如埃及、叙利亚等)和亚洲西部地区,东欧和原苏联南部、高加索...  相似文献   

7.
【目的】百合根腐病是严重为害百合鳞茎的一种土传病害,其病原种类多样,已成为遏制百合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从百合根腐病的病样中分离得到多种分离物,选取其中2种做进一步鉴定。【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江西省鹰潭市余江区杨溪乡发生的百合根腐病样品进行病原分离,进一步通过形态观察、ITS和tef1序列比对以及致病性测定对病原进行鉴定。【结果】明确引起百合根腐病的病原为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和茄病镰刀菌百合专化型(Fusarium solani f. sp. lilii Wang)。【结论】研究从江西余江区采集的龙牙百合病鳞茎组织上分离得到两种代表性镰刀菌,分别为藤仓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百合专化型。研究结果为百合根腐病的预防和防治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何光超 《植物检疫》1994,8(6):327-328
溴甲烷常压熏蒸柚和红桔上的桔大实蝇幼虫Bactrocera(Tetradacus)citri(Chen),经重复试验结果表明:温度为14~16℃,溴甲烷56g/m3,熏蒸2小时,死亡率100%(装载量50%);温度22~24℃,涅甲烷40g/m3,熏蒸2小时,死亡率100%(装载量50%)。  相似文献   

9.
三种杀真菌剂在一定浓度范围为(氯硝胺在100×10 ̄(-6),孟加拉红在500×10 ̄(-6)和柯赛得在2000×10 ̄(-6)内)对金龟子绿僵菌的菌落形成没有明显影响,而柯赛得(含50%氢氧化铜)和孟加拉红分别在100×10 ̄(-6)和500×10 ̄(-6)浓度时显著地增加金龟子绿僵菌的产孢量,柯赛得还具有缩短产孢时间的作用。氯硝胺在1~100×10 ̄(-6)浓度范围内,随着浓度增加,对产孢能力和菌落大小的抑制作用加强。柯赛得和孟加拉红随浓度的增加对菌落的抑制作用也有所加强,但没有像氯硝胺的抑制作用那么强。  相似文献   

10.
1992年在南宁发现由白粉菌引起的九香白粉病,且发病程度逐年加重。病菌的分生孢子在水膜上易萌发。病害盛发期在每年的3月至5月,用石硫合剂(0.5Be),波尔多液(1:1:100),甲基托布津(700倍)和多菌灵(500倍)进行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达100%,以石硫合剂喷酒后,病部白粉菌消失最快。  相似文献   

11.
2006年10~12月期间,中山检疫局技术中心植检实验室对从荷兰进境的2000多头百合种球和400多头剑兰种球进行检疫,利用RT—PCR分子检测方法,从样品中检出带有百合无症病毒和百合斑驳病毒(Lily mottle virus)复合感染的百合种球1株;在剑兰种球中检出2株带有菜豆黄色花叶病毒(Bean yellow mosaic virus),这是中山局首次检出这3种植物病毒,另外菜豆黄色花叶病毒也是广东辖区内首次检出的病毒。  相似文献   

12.
陈品三  廖林 《植物检疫》1994,8(4):223-225
我国大豆主要病虫发生与危害陈品三(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廖林王昌家(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黑龙江省宝泉岭农业管理局科研所)世界上危害大豆的病原菌100多种,能引起不同程度经济损失的35种,我国已知约有大豆病害29种;害...  相似文献   

13.
江西百合主要害虫的发生为害与防治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百全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特种经济作物。据我们近年在江西万载、泰和、丰城等地调查,为害百合的害虫有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两大类,据我们在江西主要百合产区及试验地调查结果表明,为害百全的地上部分害虫约占整个百合害虫种类的60.86%,地下部分害虫占39.14%(包括待鉴定种类人但真正为害严重,造成较大损失的是地下害虫,因地下害虫多数为害百合鳞茎。根据几年的田间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初步认为江西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百合害虫主要有水芋根螨、东方苍蝇、白长角跳虫、蚜虫、金龟子等。里几种主要害虫的发生为害情况l.l水芋根螨…  相似文献   

14.
红缘灯蛾的识别及防治(附尘污灯蛾)黄旭正(广西植保总站)红缘灯蛾Amsactalactinea(Cramer)又名红袖灯蛾、赤边灯蛾,幼虫称黑毛虫。食性很杂,为害白菜、萝卜、菜豆、瓜类、玉米等26科100种以上植物。全国各地均有分布,广西各地普遍发生...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位于祖国东南沿海,适宜于多种作物种植,全省现有耕地133.7万公顷,全年粮食作物种植面积为280万公顷。1998年,用于防治病虫草鼠的农药用量为2.05万吨(折100%)。截止1998年底,全省有国家石化局定点的农药企业72家,卫生杀虫剂生产企业90家,已获准登记的农药产品673个。1999年全省农药产量5.6万吨(折100%),占全国农药产量的(约40万吨)的14%,浙江省的农药生产量和农药使用量均在全国占有相当的比重,因而做好农药管理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浙江省农药管理所成立于198…  相似文献   

16.
对农药包装容(重)量愈来愈少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不难发觉,近年来农药包装容(重)量愈来愈小,尤其小包装更为突出,而且带有随意性。比如:甲胺磷、乐果每瓶由最初0.5kg先变0.45kg,现在仅0.4kg;稻瘟灵由原来的每瓶100mL改成80mL,三环唑、甲基硫菌灵每包也由100g变成了90g、80g;更有些水田除草剂标明亩用量一包,但其包装所含的有效成分却低于规定标准。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1不利农民科学用药一般来讲按亩用量或是倍数确定的小包装容(重)量,便于农民掌握用药尺度,做到科学用药,确保防治效果。而目前有不少厂家随意缩减小包装容(重)量,有些农…  相似文献   

17.
用ELISA法快速检测沙门氏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试验一种新的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方法,这种方法是使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直接从增菌培养液中检测沙门氏菌。在检测的94个鱼粉(肉骨粉)样品中,我们同时使用快速检测法和常规细菌学检测法,结果是阳性符合率为92%,阴性符合率为100%,总符合率98%以上。使用快速检测法,最快可以在27h有结果,而常规的细菌学检测方法最快要72h才有结果,大大缩短了检测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甘薯地应用酰胺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薯地应用酰胺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陈传权,俞秀英,杨国花(浙江省杭州市农科所310008)(浙江省富阳县农业局)一、材料与方法(一)供试药剂及剂量:50%乙草胺EC50、75、100ml/亩(江苏省南通第二农药厂产)、60%丁草胺EC75ml/亩(浙江...  相似文献   

19.
武玉臻  郭亚民 《杂草科学》1997,(4):35-37,10
狗尾草(Setariauiridis(L)Beawv)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皖北地区夏大豆田的主要杂草。据笔者调查,发生频率为100%,危害指数为51.87,每年均对大豆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降低大豆品质。为研究狗尾草田间公布特征和调查取样技术,作者于1988~1990年在宿州市郊区选择有代表性的免耕夏大豆田,结合草情调查进行了狗尾草的空间分布型调查和研究。结果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调查地块选择在宿州市城南、城西、城东三个乡有代表性的免耕夏大豆田,计调查9块豆田。(二)调查方法采取机械等距抽样,…  相似文献   

20.
白绢病属土传真菌性病害,病原菌无性阶段称齐整小菌核菌(SclerotiumrolfsiiSacc.),有性阶段为罗代阿太菌〔Atheliafolfsii(Curiz)Tu&Kimbiough〕。此病寄主广泛,仅蔬菜就有20种以上,如黄瓜、西瓜、苦瓜、南瓜、茄子、番茄、辣(甜)椒、韭菜、菜豆、扁豆、胡萝卜、马铃薯、黄花菜、百合、魔芋、菊花等。白绢病在南方多见,在北方发生较少。2000年春季,河南西部温室中茄子白绢病发生较重,病株率达10%~20%,实属少见。为此笔者对温室白绢病做了调查,同时采取了多种措施开展防治,取得了良好防治效果。1症状及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