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5 毫秒
1.
Natural adhesives in the feet of different arthropods and vertebrates show strong adhesion as well as excellent reusability. Whereas the hierarchical structures on the surface are known to have a substantial effect on adhesion, the role of subsurface structures such as the network of microchannels has not been studied. Inspired by these bioadhesives, we generated elastomeric layers with embedded air- or oil-filled microchannels. These adhesives showed remarkable enhancement of adhesion ( approximately 30 times), which results from the crack-arresting properties of the microchannels, together with the surface stresses caused by the capillary force. The importance of the thickness of the adhesive layer, channel diameter, interchannel spacing, and vertical position within the adhesive has been examined for developing an optimal design of this microfluidic adhesive.  相似文献   

2.
蚯蚓非光滑体表试样的法向土壤粘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为研究对象,利用微粘附力测试系统,通过单因素试验探讨蚯蚓非光滑体表的法向粘附力随含水量的变化规律;通过正交多项式设计法寻求正压力与卸载速度对蚯蚓非光滑体表法向粘附力的影响,建立了回归方程。试验结果表明,蚯蚓体表试样的法向粘附力随含水量的增加呈抛物线趋势增加,与钢试样相比,最大减粘率达到44%;正压力对法向粘附力呈二次效应关系,卸载速度对法向粘附力呈一次效应,随正压力和卸载速度的增加粘附力增加。本研究可为生物非光滑表面仿生研究以及揭示仿生耦合机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3.
以产自湖北洪湖的太空莲36号莲籽为研究对象,测定不同成熟度莲籽外形尺寸和含水率,并进行力学特性试验。结果显示:乳熟期、蜡熟期、完熟期莲籽纵横径比平均值分别为1.35、1.28、1.19,含水率分别为79.84%、70.28%、57.72%,莲籽长轴弹性模量分别为1.09、1.22、1.85 MPa,短轴弹性模量分别为1.33、1.42、2.16 MPa;3种不同成熟度莲籽极限破坏载荷分别为81.995、117.107、167.640 N。研究结果表明,莲籽同一成熟度和剪切深度条件下,剪切力不随剪切速率改变;莲籽同一成熟度和剪切速率条件下,剪切力与剪切深度呈显著线性相关;莲籽在X、Y、Z轴方向上的压缩破壳力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加;相同成熟度下,莲籽三轴方向上的压缩力在数值上X轴相似文献   

4.
采用三轴压缩试验方法研究重庆缙云山5种林地类型土壤的应力-应变关系及强度特性,探讨影响土壤抗剪强度的指标和主要因素。结果表明,非饱和条件下,各林地土壤的抗剪强度τf与法向正压力σ的关系符合库仑定律。缙云山各林地土壤抗剪强度包线呈斜直线;同一林地类型不同层次土壤抗剪强度大小主要与其黏聚力相关;不同林地类型同一层次土壤抗剪强度大小受含水率、土壤结构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5.
秦新民  钱芳  曾振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383-6384
[目的]探讨黑斑大壁虎和红斑大壁虎(Gekko gecko)之间的分化程度。[方法]对黑斑大壁虎和红斑大壁Cty b基因的序列进行测定,获得Cyt b基因全序列1 147 bp。以白脊壁虎(G.vittatus)和沙虎(T.keyserlingii)为外群,用邻接法(NJ)和最大简约法(MP)构建了2种大壁虎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黑斑大壁虎与红斑大壁虎Cyt b基因的差异程度达到9.18%,NJ和MP分子系统树显示黑斑大壁虎与红斑大壁虎明显分为二支。[结论]两者达到了亚种分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对在稳态剪切流下的一种稀疏界面活性剂溶液进行了布朗动力学数值模拟.棒状的界面活性剂胶束粒子被假定为由圆球线性连接而构成的刚性棒.本文引进了一种新的势作用模型来描述胶束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利用Lennard-Jones势函数来描述棒端部球之间的相互作用,而采用软球势函数来描述棒内部球之间的相互作用.在低剪切率条件下,胶束粒子在端部相互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随着剪切增大,网状构造遭到破坏,胶束粒子趋向与剪切流方向平行.这种溶液微结构随剪切率变化关系导致了溶液剪切粘度和第一正应力差系数的剪切稀化现象.此外,还考察了溶液浓度对剪切粘度和第一正应力差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剪切粘度和第一正应力差系数均随溶液粘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以红斑大壁虎、黑斑大壁虎、蹼趾壁虎和中国石龙子为材料,采用改进的SDS/蛋白酶K裂解法提取DNA,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线粒体Cyt b基因部分序列,PCR产物经纯化后,进行序列测序。用邻接法和最大简约法构建了其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红斑大壁虎和黑斑大壁虎首先聚在一起,再先后与同为壁虎属的蹼趾壁虎和白脊壁虎相聚,然后与同为壁虎科的沙虎相聚,最后与石龙子科的中国石龙子相聚。  相似文献   

8.
吴志刚    席雪冬  雷洪  曹明    梁坚坤    郭秀华  杜官本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2):259-263
为了改善小桐子基胶黏剂的初黏性及贮存稳定性,本研究将小桐子饼粕粉分别与脱脂大豆粉、分离大豆蛋白、酪蛋白混合,并通过碱处理改性和尿素改性方法制备小桐子基胶黏剂。研究结果表明,脱脂大豆粉、分离大豆蛋白、酪蛋白分别与小桐子饼粕粉混合,小桐子基胶黏剂的干、湿强度都有明显提高,但适用期缩短。其中,分离大豆蛋白改性小桐子基胶黏剂的强度性能最好,但是适用期不长。脱脂大豆粉改性小桐子基胶黏剂在强度和适用期方面都比较理想。红外光谱和差式扫描量热分析表明,当共混脱脂大豆粉、分离大豆蛋白、酪蛋白后,小桐子基胶黏剂酰胺Ⅰ、Ⅱ的特征峰增强,小桐子基胶黏剂出现明显的固化放热峰,脱脂大豆粉较分离大豆蛋白改性的小桐子基胶黏剂固化温度高。  相似文献   

9.
吴志刚    雷洪  杜官本    席雪冬  曹明  梁坚坤    王洪艳 《西北林学院学报》2016,31(3):252-256
为了降低大豆蛋白胶的固化温度,提高交联剂改性豆胶的效率,减少交联剂的用量,最终降低豆胶成本,以分离大豆蛋白(SPI)降解液改性的酚醛树脂作为交联剂,使用前将其与大豆胶直接混合。通过核磁共振(13C-NMR)、差式扫描量热分析(DSC)改性前后酚醛树脂的结构变化和固化性能。结果表明,较普通酚醛树脂,以SPI降解液改性的酚醛树脂作为豆胶的交联剂,豆胶胶合板干、湿剪切强度明显提高,增幅分别为36.49%和22.03%;13C-NMR分析表明,SPI降解液改性的酚醛树脂体系羟甲基含量提高近27%。游离甲醛及甲醛聚合物含量降低近2.18倍,为后期豆胶的低毒或无毒化提供可能;DSC测试结果表明,以SPI降解液改性的酚醛树脂作为豆胶的交联剂,可以降低豆胶的固化温度,交联反应更容易。  相似文献   

10.
十二烷基硫酸钠对大豆基木材胶黏剂的改性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10.0g·kg^-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改性质量分数为250.0g·kg^-1的大豆粉浆液,制成SDS改性大豆基木材胶黏剂(SF),运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考察了pH值、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对改性SF胶耐水胶合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DS改性大豆基木材胶黏剂的最佳工艺:pH8,反应温度35℃,反应时间4h。改性后的SF胶Ⅱ类耐水胶合强度为0.70MPa。由红外光谱分析可知,SDS改性使大豆蛋白质分子大量的非极性基团外露,增加了蛋白质分子的疏水性,提高了改性SF胶的耐水胶合强度。图4表3参10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将连梁简化为连续肢片,并考虑变形由剪切效应和弯曲效应两部分组成。其中,弯曲效应又分为服从平截面假设的纯弯曲和由连梁剪切弯曲而引起的翘曲;而剪切效应仅考虑墙肢各层段的局部剪切弯曲,不包含连梁的剪切弯曲。同时,考虑连梁的反弯点出现在中点。按此,用最小势能原理导出了受侧向水平荷载作用下双肢墙的连续化位移法控制微分方程。本文假设翘曲位移函数按各墙肢的形心坐标在各自墙肢截面上均布,而保持墙肢轴力与其静面矩成比例的关系。该控制微分方程求解简便。算出过孔口中心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后,就可按平衡关系算出各杆的剪力。本法对双肢墙有很好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毛竹竹篼的顺横纹抗剪性能,以毛竹竹篼为试验材料,在微控电子万能试验机上进行抗剪试验。结果表明:竹篼含水率12%时,横纹V向抗剪强度均值为24.1 MPa、横纹H向抗剪强度均值为23.2 MPa、顺纹V向抗剪强度均值为12.4 MPa、顺纹H向抗剪强度均值为8.4 MPa。当竹篼含水率提高10%时,则顺纹V向抗剪强度降低约4%、顺纹H向抗剪强度降低约8%、横纹V向抗剪强度降低约7%、横纹H向抗剪强度降低约5%;当基本密度提高10%时,则顺纹V向抗剪强度提高约8%、顺纹H向抗剪强度提高约20%、横纹V向抗剪强度提高约15%、横纹H向抗剪强度提高约14%。竹篼含水率是影响竹篼抗剪性能的主要因素。竹子采伐后,竹篼在活性期间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竹篼含水率的降低,竹篼的抗剪强度逐渐增大;当施加平行于厚度方向的载荷使竹篼维管束产生顺纹分离,竹篼最易被破坏。  相似文献   

13.
张松  彭毅  宗力 《广东农业科学》2013,40(8):155-159
测定了鲜莲子的剪切力学特性,为鲜莲子去壳机的研制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鲜莲子大小等级对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没有显著影响;含水率对鲜莲子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呈负相关,在试验的含水率范围内剪切破裂力在9.5~63.6 N 范围内变化,变形量在2.31~6.22 mm 范围内变化;莲子放置时间对剪切破裂力有显著影响,对变形量有极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在试验的放置时间范围,剪切破裂时的变形量在2.06~5.67 mm范围内变化;刀具角度对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呈现正相关性,当刀具角度为90°时剪切破裂力最大、达50.1 N,当刀具角度为60°时剪切力最小、为14.6 N。  相似文献   

14.
张松  彭毅  宗力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8):155-159
测定了鲜莲子的剪切力学特性,为鲜莲子去壳机的研制提供重要依据.结果表明:鲜莲子大小等级对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没有显著影响;含水率对鲜莲子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呈负相关,在试验的含水率范围内剪切破裂力在9.5~63.6 N范围内变化,变形量在2.31~6.22 mm范围内变化;莲子放置时间对剪切破裂力有显著影响,对变形量有极显著影响,并呈正相关,在试验的放置时间范围内,剪切破裂时的变形量在2.06~5.67 mm范围内变化;刀具角度对剪切破裂力和变形量有极显著的影响,并呈现正相关性,当刀具角度为90°时剪切破裂力最大、达50.1 N,当刀具角度为60°时剪切力最小、为14.6 N.  相似文献   

15.
预测黄牛及其改良牛牛肉嫩度的胴体性状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国内主要地方品种黄牛及其改良牛共362头的活体与胴体指标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剪发力值与胴体长、年龄、胴体重及眼肌面积的相关性显著(P<0.05)。以剪切力值为因变量,以所有测定指标为自变量进行线性回归分析,以期找出能够精确预测剪切力的线性模型。结果表明,地方品种黄牛及其改良牛肉剪切力值的方程决定系数较小。因此,只能在一定显著性水平上通过年龄与大理石花纹等性状预测牛肉嫩度。  相似文献   

16.
The bacterium Myxococcus xanthus has two motility systems: S motility, which is powered by type IV pilus retraction, and A motility, which is powered by unknown mechanism(s). We found that A motility involved transient adhesion complexes that remained at fixed positions relative to the substratum as cells moved forward. Complexes assembled at leading cell poles and dispersed at the rear of the cells. When cells reversed direction, the A-motility clusters relocalized to the new leading poles together with S-motility proteins. The Frz chemosensory system coordinated the two motility systems. The dynamics of protein cluster localization suggest that intracellular motors and force transmission by dynamic focal adhesions can power bacterial motility.  相似文献   

17.
地震过程中,地震力的方向是不定的,仅考虑水平的地震力对黄土边坡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不足。利用地震角的影响,把地震力分解到潜在滑动面的法线和切线方向,计算相应的地震力,对黄土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安全性进行比较研究,对黄土边坡抗震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研究饲粮不同蛋白水平对猪骨骼肌中NF-κB、IκBα和p94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并探讨其与剪切力的相关性。试验选用90头约50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三元杂交猪(公母各半,公猪去势),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分别饲喂蛋白质水平为12%、16%和20%的饲粮,各饲粮能量及氨基酸模式相同,饲养58d后屠宰取样,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测定猪背最长肌中NF-κB、IκBα和p94在骨骼肌中的蛋白含量。结果表明:饲粮蛋白水平对猪骨骼肌中NF-κB蛋白含量影响不显著(p>0.05),但对IκBα和p94蛋白含量和肌肉剪切力影响显著(p<0.05),且随着饲粮蛋白水平升高,肌肉IκBα蛋白含量呈升高趋势,p94和NF-κB蛋白含量呈降低趋势,肌肉剪切力呈升高趋势。肌肉IκBα蛋白含量与剪切力呈正相关,p94蛋白含量与剪切力呈负相关,NF-κB蛋白含量与剪切力不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地质聚合物因兼顾合成有机胶黏剂的高强度与无机胶黏剂的耐候性等特点,在人造板木材胶黏剂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无机网络的高脆性与低界面相容性限制了其与木材的胶接强度。本研究以提高地质聚合物的基体韧性及其与木材的剪切性能为目的,采用地质聚合物为原料制备木材胶黏剂,探索地质聚合物在木材胶黏剂领域应用的可能性,旨在从原料角度解决人造板产品甲醛释放的危害。  方法  采用苯丙乳液(苯乙烯?丙烯酸酯)作为有机掺杂物,以偏高岭土(MK)为地质聚合物原料,以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为偶联剂,经碱激发、有机掺杂和养护成型制备有机掺杂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通过调节苯丙乳液含量和养护工艺,研究其对地质聚合物基体性能及其与木材剪切性能的影响。  结果  相比于纯地质聚合物,苯丙乳液会降低地质聚合物基体的抗压与抗折强度,使压折比降低至6.09,剪切强度升高至2.6 MPa,接触角降低了4.1%,增加基体表面微孔尺寸与裂缝数量;添加KH-550后,基体抗压与抗折强度仍有所降低,但其明显改善了胶黏剂性能,压折比降低为5.96,剪切强度升高至3.6 MPa,接触角降低了25.7%,基体表面微孔尺寸变小,裂缝减少,结构更紧密。硅烷在基体中起偶联作用,使苯丙乳液与地质聚合物产生化学连接。  结论  苯丙乳液有机掺杂与硅烷偶联协同作用,在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中形成韧性膜,虽然降低了偏高岭土基地质聚合物基体强度,但能较好地改善其脆性,达到增韧效果,并且能够提高地质聚合物与木材的界面相容性,从而增强地质聚合物木材胶黏剂的剪切强度。   相似文献   

20.
超声波处理木薯淀粉对其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功率(120、180、240 W)超声波处理对木薯淀粉流变特性的影响.动态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木薯淀粉的贮能模量和损耗模量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强而增大,表现出较强的弹性特征;静态流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原淀粉及不同功率超声波处理后的淀粉均属于典型的非牛顿流体,具有假塑性流体特征.在相同的剪切速率下,淀粉糊的表观粘度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强而增大,在超声波处理前后均存在剪切稀化现象,具有明显的触变性.在剪切结构恢复力试验中发现各组淀粉的剪切结构恢复力随着超声波功率的增强而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