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介绍了稻谷烘干特性和工艺特性,并用试验方法说明,稻谷干燥降水应采用使稻谷缓慢升温和逐步降温、冷却的工艺方案,且应控制降水速率及余热利用。  相似文献   

2.
高水分粮入库结束,压入式通风一段时间后,底层水分降低快,与下层、中层水分梯度加大,甚至达5%,继续通风下、中层降水极缓,在有限的通风条件下不能解决降水度夏问题。用单管风机群在高水分部位、层面、通风死角处,用吸出式结合固定风道压入式通风能加快这些部位降水速度,缩小层问水分差,达到均匀降水、安全度夏、节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对储粮进行降水通风,一般要求粮温不低于15℃才能达到通风降水的效果。而粮温过高又不利于储粮安全。冬季气温低有利于储粮通风降温,对储粮降水通风效果不明显。夏季气温高有利于降水通风,但稻谷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下,其品质就会下降,影响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稻谷不耐高温存储的特点,只有选择气温不高,还能满足降水要求的春季进行通风降水。  相似文献   

4.
分析浅层土壤水分增量变化对降水量的响应,以期为干旱区藜麦推广种植提供气象科学依据。利用2018—2021年4—10月柴达木盆地东部2个自动土壤水分监测站数据,包括降水量、降水前土壤含水量、降水期间平均气温以及降水历时等资料,利用Excel和SPSS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在生长季,与德令哈相比,乌兰小降水事件偏少4%,大降水事件偏多6%,两地土壤水分增加对降水的响应均有滞后性,根据土层深度和降水强度的不同,单次滞后时间在1~63 h之间。(2)同量级降水条件下土层水分增量随深度增加响应逐渐减小,随着降水量级的增大,同深土层含水量响应增大。(3)当累计降水< 5 mm时,0~10 cm土层水分增加有响应;当累计降水为5~10 mm时,0~40 cm土壤含水量以降水前地表含水量的不同而不同程度地响应;当降水量>10 mm时,0~40 cm各层土壤平均含水量增加响应明显。(4)0~10 cm土层含水量对降水的响应与降水期间气温呈不显著的负相关;与降水前该层含水量呈正相关,乌兰显著、德令哈不明显;与降水历时相关性表现显著(P<0.01)。结果可为藜麦各生长期需水量、雨后吸水量及灌溉作参考。  相似文献   

5.
通过研究表明,温度是蟠桃生产的制约气象因素,光照也起着重要作用,风、降水对蟠桃生产影响不大,但降水在开花期的影响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2011年7月27~28日哈密垦区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的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的双体型、高低空环流形势的配合、对流层低层强烈辐合与高层强烈辐散以及垂直上升运动的存在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同时,在垦区降水天气短期预报着眼点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小麦生育期降水过程复杂多变,不同生育时段降水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不同。利用相关和逐步回归方法,对小麦生育期44个降水时段的变化及其与产量进行线性和回归分析,确定不同因子与小麦产量的相关关系,建立降水产量预测模型,明确不同降水因子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一越冬前及抽穗开花期的降水是影响冬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降水因子,其中10月上旬降水、11月中旬降水、11月下旬降水及6月上旬降水与产量的偏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该结论将有利于充分发挥自然降水的作用和进行灾害调控,实现增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汽车卸煤沟基坑开挖过程中出现的排水情况,利用降水模型分析,抽水试验确定降水参数,最终设计降水方案以达到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2011年7月27~28日哈密垦区一次大降水天气过程的降水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南亚高压的双体型、高低空环流形势的配合、对流层低层强烈辐合与高层强烈辐散以及垂直上升运动的存在是其形成的重要机制。同时,在垦区降水天气短期预报着眼点方面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偏高水分玉米采取边入库边降水,满仓后进行立体式水分再均衡。试验结果表明:全仓最高水分从14.8%降至平均13.3%以内,缩短了机械通风降水时间,降低了能耗,节约了费用,为中央储备粮安全储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苗果园 Adams  WA 《作物学报》1997,23(3):263-270
本文研究了中国黄土高原同一自然年度下的3个模拟降水,施用氮素的生产效应及互作效应,明确了在400-600mm降水范围内的产量变幅、生产潜力,及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进修生。嫌量随着水分的增加报酬递增,水分生产效率提高,耗水系数降低。  相似文献   

12.
利用适宜天气在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对偏高水分玉米合理开展机械通风降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秋冬季节干燥空气进行机械通风降温,结合4月气温上升季节进行机械通风降水效果明显,抑制了虫霉的繁殖,减少了化学药剂的使用,对保持储粮品质十分有益。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粮堆内部杂质聚集,粮堆阻力过大的问题一直是储粮工作的安全隐患,增加了粮食的日常管理难度,粮堆阻力过大严重影响到粮食的通风降水与PH3环流熏蒸的效果,给粮食安全储藏带来了巨大挑战,本试验采取在粮堆内部添加通风竹笼的方法来降低粮堆阻力,在通风降水和PH3环流熏蒸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降水速率大大提高,环流熏蒸过程中PH3的均匀度也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结果表明,苏南地区在相同条件和情况下,应用轴流风机取代离心风机,对含水量为17%~18%的晚稻谷进行通风降水,能达到安全水分储藏标准。其品质良好,节省能源,降低成本,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玉米就仓干燥实仓试验的探索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高大平房仓内对6m高粮面的3225t高水分玉米(入仓平均水分15.2%),利用新型的粮仓绿色处理机组与地上笼组成的通风系统进行整仓降水处理,结果表明:第一阶段从开始入粮使用仓内地上笼和粮仓绿色处理机进行通风处理,抑制了粮食霉茵的发生,给玉米降水赢得了时间。第二阶段使用粮仓绿色处理机和立体软管通风系统组合进行均匀降水,使玉米水分降至安全指标以内(12.6%),并保持了原有粮食品质。  相似文献   

16.
谷物冷却机降水降温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偏高水分粮安全度夏问题,在老房式仓利用谷物冷却机进行降水和降温试验。结果表明,谷物冷却机平均降低粮食水分0.6%.平均降温11℃,确保了储粮安全,保持了储粮品质。  相似文献   

17.
高大平房仓中包装储存的高水分小麦,在没有地上笼通风设施的情况下,利用离心风机,辅以轴流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和自然通风降水,结果表明:第一阶段利用秋冬季节干燥空气进行机械通风降温降水效果明显,第二阶段的降水确保了小麦的安全度夏,此后进行保湿通风减少水分损失,可提高仓储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1958-2009年奎屯垦区的降水资料.对奎屯垦区的降水特征及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奎屯垦区降水量最多的是5月,最少的是1月,以6月份波动最大;冬季降水量变化小,夏季变化较大;年降水量波动较大,平均周期为15~16年,每10年降水量增加0.133mm。  相似文献   

19.
雨养春玉米农田耗水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7~1998年研究了春玉米在不同降水年型的耗水特征,并就肥力水平对产量的影响及不同降水年型的水分生产潜力开发程度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无论是正常降水年型,还是干旱年型,春玉米在不同的生育时期耗水规律基本是一致的,即拔节至抽雄期是玉米的耗水高峰期。在降水正常年份,降水量基本能满足玉米生长的水分需求,提高自然降水的水分利用率是本区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科学施肥可以提高水分利用率。玉米在自然降水条件下的生产潜力还有约50%的开发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玉米烘干机单位热耗设计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近年来东北地区玉米烘干机实地测试结果,对玉米烘干机单位热耗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当前玉米烘干机单位热耗设计指标在降水幅度为10%左右时,基本合理;随着降水幅度的提高,可进一步降低。同时,对玉米烘干机单位热耗考核的标准条件提出了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