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茶叶现代化加工技术和装备的研究与推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现阶段茶叶加工技术总体上还处在半手工、半机械化的低水平,在消化吸收国内外茶叶及食品加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茶产业的实际,开展茶叶清洁化、机械化、连续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加工技术、工艺和装备研究以及技术集成是提高我国茶叶加工技术水平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介绍了茶叶现代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研究与推广实践,包括:新型茶叶加工设备的研制、茶叶加工新技术和新工艺的开发、炒青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研建、4种典型外形(条形、松散形、紧结形、扁形)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的开发、清洁化加工技术规程的制订与实施,推广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名优绿茶清洁化生产线关键设备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叶加工清洁化、连续化是目前茶叶生产发展的方向,对全面提升茶叶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水平具有深远影响。针对目前名优绿茶生产中鲜叶摊放劳动强度大、环境卫生难以控制;杀青工序中杀青叶不能快速彻底冷却,且无法及时回潮等问题,笔者研制了鲜叶摊放贮青机、茶叶快速冷却贮放机和茶叶摊凉贮叶槽等关键设备,为名优绿茶清洁化连续加工生产线的研制提供基础。本文对上述三种关键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结构及参数作一简要介绍,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茶叶科学》2012,(3):23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  相似文献   

4.
《茶叶科学》2011,(6):551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2004年);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5.
《茶叶科学》2011,(2):13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6.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7.
《茶叶科学》2016,(5):451-451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相似文献   

8.
《茶叶科学》2015,(4):315-315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  相似文献   

9.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10.
《茶叶科学》2013,(4):396
科技成果: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  相似文献   

11.
《茶叶科学》2015,(5):442-442
<正>一、科技成果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12.
名优绿茶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伴随茶产业复兴和名茶创制开发浪潮出现的新名词,含义非常明确,区别于炒青、珠茶等大宗绿茶产品,名优绿茶是采用高档原料加工出的优质绿茶,且具有个性化名称和品质特征,并在特定地域有较高的知名度。经过近30年的发展,我国名优绿茶产品,已经以占总产量38.98%的份额创造了总产值74.6%的效益。名优绿茶已经成为我国茶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名优绿茶是我国茶类的主体,为我国独有,主要供应内销市场。近年来,我国通过引进和自主开发,研制了一大批适合我国行业需求的茶叶加工机械,获得各类茶叶加工机械专利130多项,初步形成了茶叶加工机械的系列化。此外,绿茶加工清洁化和连续化受到行业高度重视,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加工技术体系和配套设备,开发出了炒青绿茶和黄山毛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国内茶叶加工普遍存在人员紧张、自动化程度低、清洁化程度低、标准化难度大、与国外差距大等的突出问题,长沙湘丰茶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4家单位联合开展了卷曲型名优绿茶、扁形绿茶、松阳香茶、条型红绿茶兼容等4类全自动生产线的研究与实践,本文对这4类全自动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特点、产能等方面作了论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14.
<正>一、科技成果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15.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4.卷曲型名优绿茶机械化采摘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09年验收)5.高香冷溶速溶茶加工技术(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6.鲜茶汁饮料关键加工技术及其产业化(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008年)7.茶资源高效加工与多功能利用技术及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9年)8.超微粉茶加工技术及应用(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5、2006年)9.儿茶素单体及乙酰化制备技术(2009年验收)  相似文献   

16.
《茶叶科学》2015,(2):109-109
<正>1.名优绿茶安全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关键设备及配套技术研究与示范(2010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  相似文献   

17.
《茶叶科学》2013,(2):192
<正>1.名优绿茶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及清洁连续化加工生产线(2006、2009年验收);2.西部茶叶优质原料安全生产关键技术及示范(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10年);3.茶浓缩汁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农业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2002年);  相似文献   

18.
《茶世界》2009,(6)
为了进一步促进全国名优绿茶品质的提高,引导名优茶加工向标准化、清洁化、机械化方向发展,提升茶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树立中国名茶名企形象,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与信阳市人民政府联合举办了2009  相似文献   

19.
以国产茶叶加工设备为主体,设计、选配和组建了卷曲形绿茶自动化标准化加工生产线,采用一芽二叶茶鲜叶原料,优化提出了关键加工工序参数;以传统炒青绿茶及工艺为对照,比较新生产线所制卷曲形绿茶的感官、色泽和理化品质、工艺特点和加工成本。结果发现:自动化生产线以生物质颗粒为燃烧热源,集成了自动摊放与称量、热风滚筒解块和循环滚炒等技术,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加工,提高了茶叶的滋味和色泽品质,所制卷曲形绿茶的感官品质得分比传统炒青绿茶高3分,酚氨比相对较低(P0.05),干茶的色相值、茶汤、叶底的亮度和色相值相对更好(P0.01);该生产线日均可加工1200 kg 绿茶,能耗成本为1.3~1.4 元/kg干茶,相比传统单机加工设备,用工成本减少80%。该生产线提高了茶叶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卷曲形绿茶标准化加工和品质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巴仙碧峰"茶的加工工艺及品质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利用云南大叶种茶树鲜叶生产名优绿茶-“巴仙碧峰”茶的加工工艺。证明通过合理嫩采、适度摊放 高温短时杀青、合理揉捻和中温干燥的技术措施,可以克服“色褐味涩”的缺点,生产出名优绿茶,文中同时介绍了“巴仙碧峰”茶的品质、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