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
施用硫肥对提高甜菜产量、含糖率、产糖量有一定效果,试验表明,施用生石膏90kg/hm^2或施用硫磺30kg/hm^2处理效果最好,甜菜块根增产14.2%-16.6%,含糖率提高0.6-0.7度,产糖量增加19.7%-21.2%。  相似文献   

2.
油菜应用BN调节剂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油菜品种甘杂1号为材料,研究应用BN-3、BN-4调节剂对促进油菜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喷施BN使油菜生育期提前1-2d,增加角果面积22.99-324.60cm^2/株,增加角果0.6-25.5个/株,每角粒数增加0.9-2.4粒,千粒重提高0.05-0.20g,比不施用BN对照增加产量12.2%-14.7%。以抽薹期BN-36mg/kg和始花期BN-36-8mg/kg浓度的施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长效碳酸氢接是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调制的新型优质化肥,其良卡利用率比碳酸氢铁高Zo-25/,肥效期长达90-11(天,成本低,促早熟,施用于农作物、果树、蔬菜等增产8%-12%.长效磷酸氢按作旱田底肥深施,每亩50kg,追肥在玉米6-srt叶叶控年理好,每亩sotg.水田作底肥深施15。In,每亩60kg,全层施肥在耙地前亩施6o&g.追肥在插后5-7天,一次性亩施60kg。沙质土,漏水田不宜施用.长效碳酸氢铵  相似文献   

4.
我场土地为滨海盐碱地,耕层上镶有机质1.4%~1.8%,全氮0.09%~0.11%,速效磷(P2O5),8.8×10-6~12.5×10-6,速效钾(K2O)330×10-6以上,耕层土壤全盐含量0.15%~0.3%,潜水矿化度平均4.6g/L,年降雨量610.gmm,75%雨量集中在7~8月份.自建场至80年代中期,基本上采用大水拉荒压盐洗往,大木扶秧,浅水促繁,中期保水结合烤田间歇灌溉,后期浅准的淹期方法,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针对淹没水源紧张,灌溉水浪费严重(互.2万m’/hm:),水生产率过低问.75kg/m3),用水成本过高(排灌水电费均1965元兑m勺,…  相似文献   

5.
(1)花有13号天津市水稻研究所1991年用光敏不育系Cg-14s作母本、681作父本组配,1993年进行花培繁殖,经系统选育而成。1995年、1996年品比试验,每667m‘产量分别为491.7kg、446.9kg,较对照津稻1187分别增产7%、减产1.6%。1997年、1998年天津市春稻区域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分s伪488.4kg、546.7kg,分别较对照增产4.1%、减产0·3%。1997年、1998年天津市春稻生产试验,平均每667m’产量分别为‘sl.0ks、519.8ks,校对照分别减产1.6%和6.2%。粳型,全生育期170天。米质分析:蛋白质含量89%,糙米率829%,精米率75…  相似文献   

6.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热带水果中的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热带水果中锡。经过正交试验选取测定条件,用SAS处理试验结果的数据,对影响测定灵敏度的一些实验参数进行了优化。方法检出限为0.004mg/kg,相关系数0.9999,线性范围0-200μg/L,回收率89.6%-106.6%,相对误差为0.5%-0.8%。  相似文献   

7.
浙东平原水稻土油菜田间试验施用不同氮、硫水平的结果显示:(1)油菜籽产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大而增加,施N(50-200kg/hm^)不施硫肥条件下,增产幅度为2.0%-11.8%,施N和施S(30kg/hm^2)条件下,增产幅度为2.4%-12.7%。(2)不同施氮水平下,施硫增产油菜籽5.4%-6.9%。(3)油菜氮吸收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呈增加趋势,低氮水平下施用硫肥促进油菜氮吸收量加大。(4)不同施氮水平的产投比为1.5-4.3,施用硫肥的产投比达5.2-6.7,氮硫配施可提高施用氮肥的产投比。  相似文献   

8.
大豆应用稀土动植宝拌种或喷施,均可获得显著增产效果,平均667m^2增产大豆15-33kg,增产11.72%-27.27%。以0.5kg大豆种子拌稀土原液7ml增产效果最佳,667m^2增产54.0kg,增产49.1%。喷施以200-300ppm浓度增产效果最佳,667m^2增产42.8kg,增产28.92%。拌种比喷施更简便易行,增产效益比喷施好,但要注意到即拌即播。  相似文献   

9.
大麦型饲粮中添加GXC酶对生长肥育猪生长和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90头体重约33kg的“杜长大”杂交仔猪,按饲养要求分成3组,其中一组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另外二组分别饲喂含0和0.2%GXC的大麦-豆粕型饲粮,进行了为期84d的饲养试验(分生长、肥育两个阶段),在试验后期进行了消化试验。饲养试验结果显示,添加GXC使日增重在生长阶段和肥育阶段分别提高了8.75%(P<0.01)和5.32(P<0.01),料重比降低了8.90%(P<0.05)和7.95%(P<0.05);消化试验表明,饲粮中添加GXC酶使生长期的粗脂肪、粗蛋白和粗纤维表观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4.16%(P<0.01)、12.31%(P<0.01)和85.00%(P<0.01)。  相似文献   

10.
优质丰产抗病甜菜新品种ZD204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ZD204为德国KWS公司和中国农科院甜菜研究所联合选育的甜菜二倍体多胚杂交种。该品种适应性强,丰产性突出,块根含糖率较高,属标准偏丰产型品种;抗褐斑病,耐丛根病和根腐病;糖汁纯度高,块根品质好,2000-2001年参加国家甜菜新品种区域试验,在全国三大甜菜产区32个试验点(次)平均根产量53724.3kg/hm^2,比对照增产27.9%;平均含糖率15.6%,比对照低0.4度,平均产糖量8263.5kg/hm^2,比对照提高26.8%,平均褐斑病病情为1.2级,发病程度与对照相仿;平均根腐病罹病率为0.5%,根腐病发病程度明显低于对照;在丛根病发病地区,ZD204发病率为1.0-7.7%,对照品种发病率为1.5%-76.6%,发病程度明显低于对照。适宜在东北,华北和西北三大甜菜产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1.
旱地油菜地膜覆盖栽培的水热效应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油菜覆膜栽培研究表明,不同生长阶段耕层日平均土温提高0.51-0.78℃,全生育期增加有效积温140℃,土壤含水量提高0.42%-1.88%,水分利用效率提高2.79-4.10kg/mm.hm^2。覆膜栽培缩短生育期6-11d,杂油77产量达到3371.10kg/hm^2,比露地栽培增产23.11%。  相似文献   

12.
川西北高原康北一熟区青稞地潜在养分含量较高,但供氮能力弱。春播前上、中、下等肥力青稞地矿质氮量分别为:43.0mg/kg、25.3mg/kg、23.0mg/kg;青稞生育期间土壤能维持的矿质氮上、中、下等肥力地分别为10mg/kg、5.0mg/kg、<5.0mg/kg;秋收扣矿质氮量逐渐积累至上等肥力40mg/kg左右,下等肥力27.4mg/kg。矿质氮量<20mg/kg可作为青稞苗期施肥的临界值。尿素基施在青稞地中的转化时间5-6d,在青稞分蘖前期使矿质氮量明显增加,上等肥力地为1-16倍,中等肥力地1-7倍,下等肥力地0.7-3.4倍;矿质氮量增加维持时间88→62d。尿素追施在青稞地中转化时间3-5d,矿质氮量增加维持时间38→15d。尿素基施是解决该区青稞生育前期对氮素需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青稞新品系87-9-5是甘南农科所1987年用83A-19-1为母本,肚里黄为父本组配合杂交、南繁北育、系统选育而成。1992年参加品种(系)比较试验,平均产量5500.5kg/hm^2,较对照品种肚里黄和长芒青稞平均增产48.4%;1993-1995年参加甘南州青稞联合区试,平均产量3727.5kg/hm^2,较对照甘青一号增产13.9%,居第2位。差异极显著;1996-1999年多点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4294kg/hm^2,较对照品种增产25.38%。该品系生育期110-115d,株高84-116cm,穗长 6.9-9.4cm,穗粒数44-52粒,千粒重42.1-48.8g。籽粒粗蛋白含量11.2%,赖氨酸0.49%,淀偻6.26%。表现早熟,抗倒伏,穗大、粒多,穗脖坚韧,落黄好,较抗大麦条纹病。  相似文献   

14.
油菜种子超干燥保存的最佳含水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5℃、25℃和35℃条件下保存6个月或12月的油菜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和脱氢酶活性研究显示,油菜种子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有不同的最佳含水量范围,最佳含水量可随保存温度下降而上升,35℃、25℃和5℃条件下油菜种子最佳含水量分别为4.0%-5.4%、4.0%-6.3%和7.5%以上。推荐油菜种子5-35℃超干燥保存的实用含水量为4%-5%。  相似文献   

15.
《玉米科学》1997,5(1):009-009
四单48是四平市农科院1986年有成的晚熟玉米单交种。1993年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准予推广。1产量1990-199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联合区域试验,三年23点试验,全部比对照增产,平均公顷产量10499,0kg比丹王13增产15%,居本熟期第一位,1991-1992年参加吉林省玉米杂交种生产试验,二年7点次平均公顷产量8790.1kg,比对照丹王13增产7.0%。lop,lop年在梨树、公主岭、双辽、长岭等市县大面积生产试验,10个示范点平均公顷产最为oq-M-Ikg,比对照丹玉13增产14.8%。2特征特性生育日数:四单48出苗至成熟130天左右,…  相似文献   

16.
普瑞宝(PRESTIBEL)是九三种业公司从荷兰安地公司引进的三倍体多粒杂交种。经过5年试验.尤其是2001~2003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45261.0/hm^2和46843.8kg/hm^2,比对照品种甜研303增产32.6%和27.7%,平均含糖率为15.95%和16.51%,比对照低1,08度和0.49度。平均产糖量为7301.7kg/hm^2和7911,5kg/hm^2,比对照提高24.1%和23.6%。抗褐斑病、耐根腐病,苗期立枯病发病率低,适应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黑河、嫩江、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黄土高原长期施肥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为给旱地小麦合理施肥提供依据,在20年长期定位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能显著提高小麦产量,单施磷肥产量增加85.8kg/ha,增幅6.8%;单施氮肥增产352.8kg/ha,增幅28.0%;氮磷配施增产2262.2kg/ha,增幅179.7%。有机肥处理增产显著,单施有机肥增产1954.2kg/ha;在施有机肥的基础上,施氮肥增产9.8%,施磷肥增产17.1%,施氮磷肥增产15.5%。长期化肥单施肥料利用率较低,单施氮肥的氮肥利用率为16.0%,单施磷肥的磷肥利用为7.0%。氮磷配合施用,小麦吸氮、磷、钾量显著增加,氮、磷肥利用率分别增加21.2和6.9个百分点。氮、磷和有机肥处理的小麦吸氮量比氮磷处理增加18.2kg/ha,吸磷量增加4.1kg/ha,吸钾量增加8.3kg/ha。  相似文献   

18.
重迎茬大豆栽培施氮技术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重迎茬大豆根部易受病虫危害,吸收氮素营养和固氮能力减弱。通过施氮肥试验,研究出一整套重迎茬条件下施氮技术。重迎茬大豆施氮有增产作用,迎茬施氮增产1.9%-9.71%。适宜施氮量54kg/hm^2其中1/2作追肥;重茬大豆施氮增产7.22%-12.6%,适宜施氮量54kg/hm^2,其中1/3作追肥。在大豆出复叶时2次追肥施尿素可增产9.4%-12.5%。出现“黄萎”症状时喷施增产为12.7%-16.8%。建议生产上采用此技术。  相似文献   

19.
福建茶园土壤及茶叶重金属监测及污染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福建茶叶质量安全水平,对闽南、闽北、闽东16个产茶乡镇53个土壤样品及86个茶叶样品重金属含量进行抽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的土壤铜含量为3.97~19.13 mg·kg-1,铬含量为7.97~56.40 mg·kg-1,铅含量为12.26~134.74 mg·kg-1,镉的含量为0.07~0.26 mg·kg-1,锌含量为13.30~307.52 mg·kg-1。茶叶铜含量为3.25~41.00 mg ·kg-1,铬含量为0.42~7.64 mg ·kg-1,铅含量为0.46~4.71 mg·kg-1,镉含量为0.02~0.13 mg·kg-1,锌含量为15.44~31.28 mg·kg-1。80%以上福建主要产茶区域土壤污染水平达清洁水平,主要产茶区域茶叶铅、铜、镉含量未超标,调查区域有3个点茶叶铬含量超过限量标准,茶叶锌含量值变化幅度较小,表征茶树对土壤锌元素吸收比较稳定一致。  相似文献   

20.
《广西蔗糖》2001,(3):3-4,11
采用有性杂交育种方法选育的桂糖90-95稳产,高产,中晚熟高糖,抗倒,耐霜,宿根性强,适应性较广。广西区试结果,桂糖90-95最高公顷产蔗量为132.06吨,平均公顷产蔗85.41吨,比桂糖11号增产8.7%,其中,宿根蔗平均每公顷产蔗86.31吨,比桂糖11号坟主15.9%;12月份的平均蔗糖分为14.30%,成熟高峰期(1月)的蔗糖分可达16%-17%,平均蔗糖分为14.14%,比桂糖11号高0.16个百分点;公顷含糖量为12.08吨,比桂糖11号增长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