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日光温室番茄越冬长季节高产栽培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近几年国内新选育和从国外引进的番茄品种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从生育期、植株性状、果实性状和产量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认为中杂9号、粉皇后、佳粉15和卡鲁索等4个番茄品种较适合华北地区日光温室的越冬长季节栽培。  相似文献   

2.
凤舞剑  曹丹  白耀博 《蔬菜》2014,(1):58-59
通过对5个番茄品种的植物性状、产量及抗病性的比较试验,了解各品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从番茄品种的综合性状及抗病性表现等方面综合考虑,参试的5个番茄品种,仅有保冠1号、国粹2个品种植物综合性状上表现较好,适合于徐州地区保护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齐艳花  杨恩庶 《蔬菜》2012,(10):50-55
采用中研988栽培番茄品种与8个抗根结线虫番茄砧木材料嫁接,从植株抗性、经济性状、农艺性状等多个方面考察嫁接苗与自根苗的差异,以及不同嫁接苗之间的优劣,筛选适宜大兴地区的优良砧木品种。结果表明:(1)所选用砧木品种较栽培番茄品种对根结线虫具有明显的抗病性;(2)嫁接番茄在株高、茎粗、单株坐果数和单株产量等性状方面明显优于自根苗番茄,果实产量显著高于自根苗番茄,果砧1号综合评价优于其他砧木品种;(3)砧木嫁接会降低番茄果实糖度,特别是明显降低心糖糖度,且不同砧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4)6户实际生产应用测产数据表明,嫁接番茄比自根番茄有明显的增产效果。对嫁接番茄推广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2006年从北京、上海、广州、台湾等地引进30个番茄品种/材料进行试验筛选,分别从出苗与成活率、生育期、植物学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指标进行观测与评价。结果表明:50个引进品种中有9个优秀,5个良好,5个差,其余11个均为一般。元谋反季番茄应根据不同的销售途径选择适当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引进国内外50个番茄品种在哈尔滨地区进行种植,重点调查22个相对优良品种(系)的植物学性状,并进行品质分析,筛选出性状相对优良的番茄品种,为哈尔滨地区北菜南运番茄种植奠定品种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聊城地区夏季日光温室种植的番茄品种,从已收集的80个品种中选择表现较好的8个品种进行种植试验。通过比较各品种植物学性状、生育期、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指标,筛选出了3个适合聊城地区种植的番茄品种,分别为维也纳一号、罗拉P005、奥菲特二号,3个品种均为无限生长型,生长势强,果实为粉果系,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出适合滇中地区种植的大棚夏秋番茄品种,对引进的7个番茄品种分2个播期进行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红果类型的7728、粉果类型的公爵果实性状和产量等综合性状好,适宜云南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FA-1420番茄是以色列海泽拉(HAZERA)优质种子公司经销的番茄品种。2003年我们从以色列海泽拉优质种子公司引进了FA-189、FA-516、FA-1420共3个番茄品种,并进行了品种比较和栽培试验,在春季塑料大棚中种植,对这3个品种的植物学性状、生物学特性、产量、抗病性等进行了观察鉴定,  相似文献   

9.
为打破国外番茄品种垄断,丰富云南番茄产区品种,以自主选育的12个番茄组合为试材,在云南元谋坝区露地进行秋茬品比试验,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这些组合的生长性状、产量性状以及商品性状等指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T1421-4、T1421-5以及T1418-20 3个组合的综合性状指标优于对照品种拉比,比较适宜在云南热区种植及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适合浙南地区生产上应用的串番茄品种,通过对3个串收番茄品种进行早春大棚栽培品比试验,从植株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比较。结果表明:曼西娜早熟性好、生长势强;早疫病发病率仅3.33%,抗病性好;果实整齐度和商品性优;667m~2产量高达3 201.6 kg,综合表现突出,适宜作为浙南地区早春大棚栽培用串番茄品种。  相似文献   

11.
大白菜不同品种对硝酸盐积累差异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陶正平 《园艺学报》2005,32(4):698-700
 将17个大白菜品种在高浓度氮素水平下营养液栽培, 分析各品种不同时期硝酸盐含量, 发现不同品种之间硝酸盐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 最高和最低者相差两倍以上。硝酸还原酶的活性同硝酸盐含量相关性达到显著负相关, 但是也有硝酸盐含量低, 同时硝酸还原酶活性也低的品种, 通过分析认为可以通过育种途径培育出硝酸盐低积累量的品种。  相似文献   

12.
几个不结球白菜品种营养品质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来源于日本和中国的不结球白菜品种各5个为试材,对主要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品种间维生素C和粗纤维含量相比较差异极大,干物质、有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中国不结球白菜品种干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而日本品种粗纤维含量相对较低,其它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选用25 份大葱材料,采用正常的14.0 mmol · L-1 和低氮的2.8 mmol · L-1 2 种氮素水平的营养液进行水培处理,对 大葱苗期耐低氮能力进行综合评价,筛选快速评价大葱苗期耐低氮能力的指标,以期为大葱苗期耐低氮性鉴定提供参考。结 果表明,25 份大葱材料对低氮环境的反应存在程度不同的差异。根据耐低氮性将供试材料分为3 类,天明一本、鲁葱杂1 号、 鞭葱、冀葱1 号、酒井大葱、日本冬悦和烧葱等7 个品种为耐低氮型品种;辽葱8 号、宝冠元藏、元藏、冀葱2 号、巨葱 王、新葱2 号、章丘大梧桐和青叶1 号等8 个品种为中度耐低氮型品种;章丘铁杆、旱葱1 号、青杂2 号、鲁葱杂5 号、辽 葱16-12、铁杆梧桐王、岭白大葱、寒丰巨葱90 白、昌邑秋宝和独根巨葱等10 个品种为低氮敏感型品种。筛选出相对地上 部干质量、相对根冠比、相对地下部鲜质量、相对根长、相对茎粗和相对地上部氮素含量可作为大葱苗期耐低氮性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结合表型和SSR标记对29份中国胡萝卜地方资源、40份橘色栽培品种以及1份土耳其紫色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研究。田间农艺性状多样性分析表明,除叶长、根长、根粗外,春秋两季胡萝卜橘色栽培品种的多样性指数平均值低于地方资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橘色地方资源和橘色栽培品种表型在秋季较为相似,但在春季差异较大。利用38对SSR引物对胡萝卜品种进行扩增,共扩增出133个多态性位点,其中中国地方资源与橘色栽培品种的平均多态性位点数分别为4.2和2.9个。中国地方资源的多态性信息含量值(0.74±0.06)明显高于橘色栽培品种(0.42±0.03)。聚类分析将供试胡萝卜材料分为2组,第I组包括所有橘色栽培品种和橘色地方资源B0241,第Ⅱ组包含其他地方资源和紫色品种L1。  相似文献   

15.
郭燕  张树航  李颖  张馨方  王广鹏 《园艺学报》2020,47(6):1033-1046
采用多功能图像分析法、冷冻切片法和指甲油印记法,对238份板栗品种(系)叶片的形态、解剖结构及气孔特征进行了观察测量,运用变异系数、主成分分析对33项指标进行了筛选,后运用隶属函数法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238份板栗品种(系)33项指标中除上表皮角质层厚度、上表皮细胞宽度、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密度、第一层栅栏组织细胞宽、下表皮细胞宽度和下表皮角质层厚等6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小于10%,各品种系(间)差异较小外,其余27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均大于10%,在各品种(系)间差异较大;经主成分分析从27项指标中筛选出10项作为238份板栗品种(系)抗旱性综合评价的典型指标。(2)利用隶属函数分析将238份品种(系)划分为4类:第Ⅰ类包括31个品种(系),平均隶属值为0.60 ~ 0.80,抗旱性极强;第Ⅱ类包括48个品种(系),平均隶属值为0.50 ~ 0.59,抗旱性强;第Ⅲ类包括84个品种(系),平均隶属值为0.30 ~ 0.49,抗旱性中;第Ⅳ类包括75个品种(系),平均隶属值为0.20 ~ 0.29,抗旱性弱。  相似文献   

16.
白菜类蔬菜亲缘关系的AFLP分析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利用AFLP 分子标记技术对白菜类蔬菜间的亲缘关系进行了研究。使用10 对选择性引物组合, 扩增出4 173 条扩增带, 并对其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 芜菁与结球白菜和不结球白菜亲缘关系远; 而结球白菜与鸡冠菜和毛白菜亲缘关系较近, 与其它不结球白菜亲缘关系较远。从分子水平上分析了薹菜、菜薹、柴乌、箭杆白、马耳朵白等不结球白菜类蔬菜之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7.
菜薹花芽分化及BrcuFLC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制作石蜡切片研究了菜薹(Brassica campestris L. ssp. chinensis (L.) Makino var. utilis Tsen et Lee)早熟品种‘油青49’和晚熟品种‘油青甜菜心80天’的花芽分化过程,结果表明,当展开2~3片真叶时花芽分化开始启动。用已报道的拟南芥Flowering locus C (FLC) 基因和FRIGIDA (FRI) 基因的保守区域设计引物,通过RT-PCR的方法从两个菜薹品种中均克隆得到了两个决定开花的关键基因,并命名为BrcuFLC (GenBank登录号为EF138603)和BrcuFRI (GenBank登录号为EU700362)。半定量式RT-PCR表达分析表明, BrcuFLC基因在早、晚熟菜薹品种的不同发育时期表达存在差异,表达量随真叶数增加而逐步减少,但在晚熟品种中BrcuFLC表达量降低幅度小;BrcuFRI则在早、晚熟品种的所有阶段表达都较低。BrcuFLC在菜薹不同部位表达的情况不同,在茎、叶中的表达强,花次之,根中表达较弱;而BrcuFRI在早、晚熟品种根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其它3个部位。  相似文献   

18.
在2011年雨季,从中国引入10个杂交水稻品种、2个常规水稻品种,与坦桑尼亚5个当地水稻品种在援坦桑尼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进行了小规模品比与栽培技术试验。结果初步表明,坦桑尼亚5个当地水稻品种的实测产量仅有53302kg/667m。,而引入杂交品种实测产量达555~798kg/667m。,可见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在坦桑尼亚有显著的增产潜力。  相似文献   

19.
以“新早89-8”、“翠绿”、“新早56”、“夏丰50”、“早熟五号”苗用型大白菜品种为试材,采用干鸡粪、三元复合肥、复合微生物肥不同配比的5种肥料处理,研究不同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和硝酸盐的影响.结果表明: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产量影响不大,不同品种产量有差异;肥料对苗用型大白菜硝酸盐含量影响较大,以干鸡粪、生物肥做底肥效果较好,其中以干鸡粪最好.  相似文献   

20.
大白菜幼苗春化对低温、光照和苗龄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鲁刚  孔小平  惠麦侠  张明科 《园艺学报》2008,35(11):1676-1680
 以不同冬性的6个大白菜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幼苗在4~5 ℃低温下分别处理0、8、15、22、29、36、43 d后植株的现蕾开花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幼苗春化对低温的需求不同,冬性弱的品种需要较短的低温过程, 冬性强的品种需要较长的低温过程,其范围从8 到29 d以上;随着春化时间的延长,不同冬性品种都表现开始现蕾的时间提前,全部现蕾需要的持续时间缩短,即向现蕾早而集中发展。在黑暗条件下的连续低温处理29 d的幼苗没有现蕾,说明光照对幼苗通过春化是必需的。不同冬性的大白菜不同幼苗于4~5 ℃下春化25 d后观察,表明4~5叶期幼苗对低温最敏感、2~3叶期的次之,7~8叶期最不敏感,其中冬性弱的品种开始现蕾的时间以4~5叶期现蕾最早,2~3叶期的次之,7~8叶期最晚;不同冬性品种完全现蕾的持续时间以4~5叶期持续时间为最少,2~3叶期的次之,7~8叶期持续时间最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