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我中心于1997年引进7个黑李品种的3~4年生嫁接大苗,品种有早美丽、李王、玫瑰皇后、黑宝石、黑琥珀、皇家宝石、蜜思李。经1998~1999年观察,在黑李品种花期的3月份,常遇到低温阴雨天气。严重地影响了黑李品种的授粉受精,致使花而不实,结果极少。1998年3月14~28日间,晴?..  相似文献   

2.
晚熟优良李品种——诸暨黑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熟优良李品种———诸暨黑李诸暨黑李(暂定名),系从1990年回大陆探亲台胞蒋铁成先生带回来自美国的果树材料中筛选出来的优良晚熟李品种。1996年,诸暨市科委组织有关专家、教授进行鉴评,一致认为诸暨黑李具有果形大、外形美、肉质细嫩、可食率高、品质优良...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李新品种———黑琥珀李引种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黑李新品种———黑琥珀李引种初报吴瑞东方金妹(福建省建阳市农业外资办354200)林少和(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局)黑琥珀李(BlackAmber),由黑宝石李(Frair)与玫瑰皇后李(QueenRose)杂交选育而成,为新一代早熟大果型黑李品种,在...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灵宝市于2001年引进黑宝石、红宝石、安哥诺等李品种,经几年试栽发现,黑宝石李在当地自然条件下性状表现优良,结果早、丰产性好、果个大、品种好、易栽培、耐贮运,是一个优良的晚熟李品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测分析认为,引种的12个美洲李品种中密思李、黑琥珀、拉罗达和黑宝石4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具有发展前途,为贵州省发展李树栽培提供了早、中、晚熟配套优良品种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中期,浙江省丽水市的云和、莲都、青田、缙云、松阳和龙泉等县区陆续引进一批国外李品种,如黑宝石李、蜜思李、黑琥珀李和威克逊李等,1997年在浙江省林业厅、丽水市林业局的支持下,云和县林业局在重河湾建立了78hm^2国外李引种试验基地,其中有李品种园6.7hm^2(引进有21个国  相似文献   

7.
美国黑李引种初报方金妹,吴瑞东(福建省建阳市农业开发公司354200)林少和,兰美香(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局)美国黑李(Friar)是我国新近引入的李类良种,该品种在美国、澳大利亚广为栽培。因果色晶莹透黑,味甜甘爽,可食率高,深受消费者青睐。香港市场的黑...  相似文献   

8.
张义  刘敏 《北方园艺》2012,(10):16-19
从6~8月各品种果实着色前夕开始,每隔7d采摘红色的"大红李"、青色的"萘李"和黑色的"黑宝石"3个品种的果实,测定并比较了各品种果实在成熟过程中果皮色素变化的差异及与果肉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果实成熟过程中,"黑宝石"和"大红李"花青苷含量都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而叶绿素含量呈略微下降趋势;"萘李"的花青苷含量极低,且变化不大,叶绿素含量则先升后降;3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均缓慢上升。"萘李"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一直极显著或显著地高于"大红李"和"黑宝石",而花青苷则极显著或显著地低于2个品种。"黑宝石"和"大红李"花青苷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分别呈极显著和显著正相关,而与酸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2个品种类胡萝卜素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酸含量间相关性表现不一致;2个品种叶绿素含量与糖、酸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萘李"3种色素的含量与糖、酸含量间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说明"大红李"和"黑宝石"着色可能由花青苷含量决定,而青色的"萘李"则由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含量决定。  相似文献   

9.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选育出一批李品种,如奎丰、绥棱红、龙园秋李等,这些品种抗寒性强,成熟期各异,延长了李果的市场供应期,但缺点是普遍表现果个偏小,产量低,品质差,到90年代,一直没有形成规模化栽培.90年代末期相继引进国外60~70年代培育的品种,如黑宝石、黑琥珀、澳大利亚14号、大石早生、大石中生等,在一些地方初具规模,这些品种表现果型较大、肉质硬、耐运输,缺点是果皮厚、果皮酸涩,大多呈黑或蓝色,不符合我国人民的消费习惯.近年来法国、意大利、美国等国培育出了一批红色李品种,如好运、红美丽、拓荒者等,果实色泽艳丽,品质佳,适于鲜食,已引起普遍重视.为了丰富李品种资源,缩小我国与国外李品种间的差距,我们开展了李品种选育工作,旨在选育红色、优质、丰产的李品种,推动我国李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1996年春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引入欧美育成并主栽的优质李澳得罗达、黑琥珀、黑宝石等10个品种,在贵阳地区试种。通过1996—2008年连续13年对其生物学特性、果实经济性状及适应性表现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早美丽、澳得罗达、黑琥珀、黑宝石等5个李品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鲜食或加工品种在贵州中部地区栽培推广,至今推广面积已达2 667 hm2。  相似文献   

11.
周慧  郭江 《河北果树》2005,(5):22-23
黑宝石李为美国品种。1999年由廊坊引入迁安市,2000年定植毛樱桃砧木黑宝石李苗木,进行密植高产栽培试验,取得了栽植当年成花、第2年结果、第4年进入盛果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我国栽培李品种因春季寒潮频繁,常出现冻花导致低产或根本不挂果的问题。十几年来福建省先后引进国内外许多优良李品种,黑琥珀李是引种最多的黑李品种,2004年和2005年春季遭遇较严重的倒春寒气候,有的地方霜冻严重,造成谢花后生理落果严重,影响坐果率。但同样的霜冻,不同的果园表现不一,甚至同一地点的果园,由于立地或栽培条件不同,霜冻的影响也不同,有的果园还获得丰产。因此冻害造成的低产既有不良气候方面的原因,也有栽培方面的问题,花期抗寒防冻是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1冻害对黑琥珀李坐果的影响1·1冻害表现2004年的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永康市 1996年开始引种黑琥珀李 ,栽培面积现已发展到 12 0 hm2 (公顷 ) ,2 0 0 0年有 10余 hm2投产 ,其中有 0 .5hm2 李园平均每 667m2 产量 2 148kg,收益近万元 ,平均单果重 95g,最大单果重 180 g,果实含可溶性固形物 11%~ 12 % ,现将其丰产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计划密植 ,合理配置授粉品种 为获得早期丰产 ,栽植黑琥珀李宜实行密植 ,行株距为 3 m× 2 m,李树进入盛果期后间伐 ,将行株距调整为 4 m× 3 m。与黑琥珀李花期相近、授粉坐果较好的品种有玫瑰皇后、红心李、蜜思李、圣玫瑰等 ,黑琥珀与授粉品种配置比例约为 4∶ …  相似文献   

14.
美国黑李系列优良品种 ,果形特大 ,色泽紫黑 ,风味独特 ,可食率很高 ,品质优 ,易早结丰产。近些年 ,我国不少地区 ,如山东、北京、浙江和安徽等 ,都有大量引种。绍兴地区的诸暨、新昌、上虞等地也有大面积种植 ,但种植表现差异较大 ,如上虞、新昌某些地区发生大面积死亡 ,而在诸暨、新昌的个别地方却能生长良好。为探明黑李表现差异大的原因 ,我们对黑李在绍兴地区的种植、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随后 ,根据黑李的生物学特性和出现的问题 ,总结出一套种植黑李的措施。黑李有黑宝石、黑琥珀和安哥诺等品种。其中黑宝石具有早结丰产 ,果实外…  相似文献   

15.
以风味皇后和恐龙蛋2个杏李品种为试材,研究了大石早生、黑宝石、小黄李和蓝宝石4个李品种花粉对其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风味皇后和恐龙蛋2个杏李品种的自花授粉坐果率均为0,说明2品种自花不实,属异花结实果树。用大石早生和黑宝石的花粉为风味皇后授粉,坐果率分别为13.33%和5.83%,均极显著地高于风味皇后自花授粉的坐果率,且均能达到生产上要求的产量,认为上述2个李品种均可作为风味皇后的授粉树。而以小黄李和蓝宝石2个李品种为风味皇后授粉及该研究的4个李品种为恐龙蛋授粉,坐果率均为0,认为小黄李和蓝宝石2个李品种不能作为风味皇后的授粉树;而该研究的4个李品种不能作为恐龙蛋的授粉树。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黑李在中国的引种情况及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黑琥珀、黑宝石、安哥诺等品种的引种适应性、基础理论、关键栽培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7.
<正> 从1997年起,浙江省丽水市重河湾试验园区从山东省果树研究所、金华市北山李类研究所和杭州市果树研究所等单位,陆续引进国内外李品种38个,从中初步筛选出大石早生李、黑琥珀、玫瑰皇后李等国外李优良品种在园区内推广栽培。现把5个主要国外李品种引种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国李系统的绝大多数品种自花不实,而且对授粉品种有一定的选择性。新发展李园常常选择1~2个主栽品种,虽搭配授粉品种,仍造成部分园片因授粉不良未能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益。为此,我们于1998年对推荐的4个国外李品种早美丽、蜜思李、黑宝石、大李1号进行授粉试...  相似文献   

19.
品种来源及结果母树基本情况。果农詹绪常2001年春从其李实生苗中发现一单株,叶片比同园的红美丽、黑宝石李都大,且叶厚浓绿。同年秋天将该单株嫁接到2株二年生黑宝石李上,2002年秋在毛桃实生苗上又嫁接5株。嫁接树第2、3年结果后,综合性状稳定。2004年7月13日市、区两级农林部门果树专家实地鉴定后认为,该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有独立的品种特性,暂命名为“南阳大红李”。  相似文献   

20.
黑宝石系美国杂交品种,1987年从澳大利亚引入我国,1997年灌阳县水果办从湖南引进,在灌阳镇大仁村试种。经几年观察,各种性状均表现良好,至2010年灌阳县种植面积达3 600 hm2。为了黑宝石李健康快速发展,现将黑宝石李在灌阳的栽培表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