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玉米品种铁研28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铁研28号是铁岭市农科院2002年冬在海南以外引系K14为母本、自选系铁D9125为父本,经过基因重组、性状互补,选育而成的株型紧凑、综合农艺性状  相似文献   

2.
几种复混微肥对苜蓿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河南省牧草种植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牧草营养及动物营养的需求特点,利用铁、锰、铜、锌、硼、钼、钴等几种微肥进行组配,来研究其对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微量元素营养的影响,其目的为生产提供不同用途的富含微量元素的优质牧草。结果显示:CD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二茬铁、锌、硼,第三茬铁、锌、硼、铜含量的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钴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增加。C1D1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钼、钴、硼,第二茬锌、钼、钴、硼、铁,第三茬铜、锌、硼、铁、锰含量的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增加。C1D2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锌、钼、钴,第二茬锌、钼、钴、硼、铁、锰,第三茬锌、钴、硼、铁、锰含量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C2D1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锌、钼、钴,第二茬铜、锌、钼、钴、硼、铁、锰,第三茬钼、硼、铁含量显著增加;及除第二茬铁外的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C2D2组配能促进紫花苜蓿第一茬铜、锌、钼、钴,第二茬锰、铜、锌、钼、钴、硼、铁,第三茬锰、锌、钼、钴、硼、铁含量显著增加;及各茬元素积累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通过探讨施用复合肥、腐殖酸液肥对稻米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的影响,以期为提高稻米品质提供更多数据支持,笔者选择某品种优质籼稻,设置5个处理,分别为A处理:清水;B处理:36 g/m2复合肥为基肥;C、D、E处理:9、18、36 g/m2腐植酸液肥1号为基肥。田间试验经过98天,期间采集土壤和稻米元素含量。结果显示,试验第一天与试验结束时土壤各指标含量相比:B处理土壤pH、氮、磷、钙、钾、硅含量差异显著,C、D、E处理土壤氮、磷、钙含量、D处理硅含量差异显著。米中钙、硅、铁、铜、蛋白质的含量在不同的施肥处理间差异显著。复合肥处理米中蛋白质、铜、铁含量较对照组高;腐殖酸液肥处理米中钙、铁、铜、蛋白质含量高于清水和复合肥处理,其中E处理钙、硅、铁、蛋白质含量最高。结果说明施用复合肥和腐殖酸液肥会改变土壤矿质元素含量,施用复合肥可提高米中铜、蛋白质含量,而施用腐殖酸液肥能增加米中钙、铁、铜、硅、蛋白质含量,且对铜和蛋白质含量的提高优于复合肥,腐殖酸液肥施肥量以36 g/m2为最佳,可以通过施用腐殖酸液肥改善稻米品质,提高稻米蛋白质和矿物质含量。  相似文献   

4.
土壤中的铁和锰均为植物生长发育的有益元素。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试验设计进行茶树盆栽土培试验,以铁、锰肥为自变量,茶叶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可溶性糖含量为目标函数,设二因素五水平,探讨了铁锰配施对茶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锰肥施用浓度为0.12 g/kg和铁肥施用浓度为0.03 g/kg时,茶叶中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交互效应最高,平均含量分别为24.78%和2.96%;当锰肥施用浓度为0.12 g/kg和铁肥施用浓度为0.24 g/kg时,茶叶中氨基酸和可溶性糖含量交互效应最高,达到理论最高值,平均含量分别为2.19%和2.65%。  相似文献   

5.
河南鄢陵2005年7月17日品名大叶女贞河南桧柏辛夷红玉兰大叶黄杨球高干百日红金银木龙柏金叶女贞单价(元/株)3-622-3070-1351.536126-1838783550-90160-2604142031220102030514451.5备注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春夏秋三次花、带土球春夏秋三次花、带土球春夏秋三次花、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带土球规格(cm)D2-3D4-5D6-8H100H150H200H250φ2-3φ4φ5D3D4-5D6-7H80×G50H100×G80H120×100φ2φ3φ4H200H250H300H100H200H3008-10分枝江苏南京2005年7月18日品名变叶木杜鹃巴西木荷兰铁滴水观音桂…  相似文献   

6.
对目前国内外水稻的铁含量状况、影响铁含量的因素、提高铁含量的方法作了综述,展望了我国高铁功能型水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李娟  周卫军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5):215-219
为了揭示埋藏古水稻土铁形态分布特征,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分析测定了澧阳平原古水稻土铁的形态。结果表明澧阳平原古水稻土的铁主要以有机质态铁、氧化物结合态铁和残渣态铁形态存在,占全铁量的99.9%。除有机物结合态铁,其他形态铁平均含量表现为:埋藏古水稻土>现代耕种水稻土,且古水稻土各形态铁分异明显,水溶态铁、交换态铁、氧化物结合态铁和有机物结合态铁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残渣态铁随埋深而增加。澧阳平原古水稻土的铁有明显的淋溶淀积特征,不同形态铁在各土层变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旨在为选育富铁且对污染物低吸收、低积累水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结合近5 年铁膜的研究文献,重点阐述如下内容:①铁膜的概念;②水稻铁膜位置;③铁膜特征;④铁膜影响因子;⑤铁膜的环境生态作用;⑥铁膜形成分子机制。最后就铁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铁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营养元素,铁缺乏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营养问题之一。笔者综述了铁的生理功能与吸收机制、植物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植物铁蛋白铁的饮食利用度。展望了应用天然的或转基因植物的铁蛋白作为铁补充剂改善人类铁营养缺乏问题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田间条件下对烤烟下、中、上3个部位叶片成熟过程中钙、镁、铁元素含量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烟叶部位的上升,叶片中钙、铁含量均表现为随之降低的变化规律,镁含量呈现出先降低又增加的变化;随着移栽后天数的增加,新鲜烟叶中各部位叶片钙、镁、铁含量无明显的变化规律性.3个烟叶部位之间钙、镁含量差异极显著,铁含量差异不显著;不同移栽后天数之间钙、镁、铁含量差异均不显著.移栽后天数与烟叶钙、镁、铁含量之间的相关性不显著;烟叶中钙与镁、钙与铁、镁与铁含量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