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优化适合大蒜栽植机关键机构的工作参数,研究了水稻插秧机分插机构的结构特点,以穴宽作为栽植质量的综合指标,建立了表征穴宽与大蒜栽植机的摇杆式分插机构各参数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ADMAS软件的模型等效仿真功能分析了影响穴宽的因素,利用MATLAB软件对影响穴宽的因素进行了优化计算,优化结果显示理想穴宽与实际穴宽的误差为1.3×10~6mm,说明优化后的分插机构的工作参数符合大蒜栽植农艺需求,研究结果为自走式大蒜栽植机其他关键部件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一种新型大蒜栽植机蒜种输送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出口大蒜形状品质要求、大蒜栽植机械的发展现状及设计难点,提出了一种新型蒜种输送机构设计方案,该机构包括蒜种盒、蒜种格、蒜种格承载平台及蒜种输送机构,可保证取蒜前、取蒜时、栽植时及栽植后的蒜种始终保持直立状态,有利于提高成品大蒜的形状品质.蒜种预排有利于提高机械化排种效率、减少田间排种时间及所需人力、提高机械化大蒜栽植生产率.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是大蒜的主要生产国,近年来,其栽种面积不断增加。大蒜的栽植和收获是大蒜生产过程中两个重要环节,其人工作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已成为制约大蒜规模化种植的瓶颈。大蒜瓣极不规则的外形,加之栽植的农艺要求必须是瓣尖朝上且直立栽植,对栽植机械要求高。栽种机械的先进机型主要集中在韩国和日本,如,韩国生产的YD1500型大蒜栽植机代表着国际先进水平,该机通过取  相似文献   

4.
根据水稻营养钵育苗移栽的农艺要求 ,在原水稻插秧机研究基础上 ,综合国内插秧有序与抛秧浅栽的特点 ,设计了水稻营养钵育苗全自动栽植机。文章介绍了该机的工作原理及关键部件的结构 ,并通过对单、串联槽轮机构的运动规律进行了比较 ,确定出该机的最佳间歇运动机构——串联槽轮机构 ,实现水稻钵育苗有序、准确的供给与栽植  相似文献   

5.
大蒜生产过程中,除耕整地采用机械作业外,其他工序全部人工操作,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青壮年外出务工,农忙时节劳动力严重缺乏,人工种植成本逐渐增加,使得大蒜种植综合效益降低,严重影响了大蒜产业健康发展。该文对山东微山县大蒜种植情况与全程机械化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存在机械价格较高与土地分散等制约因素。目前微山县大蒜产业初具规模,有发展全程机械化栽培的基础,要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加大扶持力度和科研力度,促进微山县大蒜机械化的全面普及。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以稻草为原料制造钵育秧盘,以稻壳为原料进行育秧的水稻植质钵育栽植技术,并设计了水稻植质钵秧栽植机。按照这种植质钵育栽植技术的总体要求,对栽植机的纵向进给机构、进给滑差的防止措施、钵块的横向定位与切分秧钵的支撑结构、纵向进给中分切秧钵后残余物的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设计研究,并完成了试验和试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由中国农业大学农业工程教研室研制开发的2ZDF型半自动导苗管式栽植机 ,近日通过了国家农机具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科技成果鉴定。其栅条式扶苗器装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该机现已投入批量生产。导苗管式栽植机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伤苗、栽植性能好、生产效率高的新型半自动栽植机械 ,能够广泛地应用于玉米、甜菜、棉花、油菜、烟叶和蔬菜等旱地移栽作物。通过早育苗 ,延长作物生育期 ,达到降低成本、增产增收的目的 ,在我国具有非常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导苗管式栽植机采用单组组合式结构 ,每个栽植单组可独立完成栽植作业。单组…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西瓜钵苗茎秆纤细和大株冠造成的取秧、输送过程中秧苗脱落和取秧过程中秧苗子叶损伤问题,基于西瓜钵苗形态,设计一种夹护式西瓜钵苗自动移栽机构,探入式取钵移栽可保护秧苗茎、冠及形态,提高移栽作业合格率。文章根据西瓜种植农艺要求及西瓜钵苗外形尺寸设定优化目标,开发对应计算机优化辅助分析软件,优化一组符合西瓜钵苗夹护移栽要求结构参数,建立机构三维模型并作运动学仿真。加工机构物理样机并作台架试验,通过高速摄影对比移栽作业实际轨迹、虚拟样机轨迹和理论计算轨迹基本一致,验证夹护式钵苗移栽机构设计合理性。取苗试验表明,夹护式钵苗移栽机构较普通探入式移栽机构取苗成功率提高5%终稿栽植成功率提高7.5%,栽植优良率提高7.5%,栽植优良率提高15%。夹护式栽植机构各项性可满足旱地移栽要求,护苗机构明显提高栽植质量,减少秧苗脱落和株冠子叶损伤。  相似文献   

9.
大蒜在播种的时候,必须要保证鳞芽尖上根下的形态入土,如何快速选蒜、入沟后保证大蒜处于直立状态、快速覆土等问题仍是当下的一大难题。本文设计一种新型大蒜播种机,运用基于Adams的运动学仿真与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如何使大蒜保持直立状态入土。研究表明:该设计中的螺旋导种管、锥形漏斗接盘掉头装置组合设计,能保证蒜种良好的直立性,且凸轮机构解决了大蒜间歇种植的问题,同时自动闭合种植机构能有效避免播种管堵塞问题,让播种机的土地适应范围更大,实现了选蒜、种蒜、覆土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大豆机械化高效、高产种植农艺要求,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研究适合其作业要求的种植机械关键技术和成套装备,为大豆种植全程机械化提供技术支撑,整体提升相关农业装备研制水平。本文通过对我国现有大豆种植技术的分析,结合大垄种植农艺的特点,确定了大垄大豆耕播机的技术参数和整机结构。  相似文献   

11.
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关键部件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马铃薯机械化栽植发展现状,设计了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重点阐述了2CM-2型马铃薯播种机的整机结构和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确定了主要结构。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各方面性能指标符合马铃薯播种的农艺要求,为研究马铃薯播种机和同类机具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大蒜品种‘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为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等行距及宽窄行栽培对大蒜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对两个大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影响;宽窄行种植模式下‘金乡紫皮’蒜薹产量比等行距种植略高,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宽行距28 cm、窄行距12 cm及两小行内的错位种植栽培方式下,‘金乡紫皮’蒜头产量最高;宽行距30 cm、窄行距10 cm种植模式下‘苍山糙蒜’的单薹重、蒜薹产量、蒜头横径和横径≥5. 5 cm蒜头比例和蒜头产量均高于其它种植模式;错位宽窄行种植两个品种的蒜头产量均比其对应宽窄行种植产量高。综合分析本试验结果,宽行距30cm、窄行距10 cm为本试验条件下‘金乡紫皮’和‘苍山糙蒜’的最佳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3.
木薯大多种植在热带、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多为黏质土壤并且天气多雨,导致木薯种植劳动强度大、人工效率低下等问题。结合中耕施肥、除草等管理需求和木薯种植农艺要求,设计了具有七连杆机构的单行木薯直插式种植机。木薯种植机的动力来自拖拉机动力输出轴,经过2组链轮分别为分种装置和七连杆机构提供动力。通过辅助软件Solidworks对杆件长度、鸭嘴栽植器安装位角度θ参数进行优化建模,将建模导入有限分析元软件Adams进行仿真分析,通过改变主要杆件长度来获取栽植器机构的运动轨迹。用Adams软件对机构性能的主要参数变量进行优化,得到可以满足单行直插式木薯种植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4.
大蒜薹用品种引种及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引进的8个大蒜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日本2号和早薹蒜两个品种抽薹较早,产量及农艺性状表现较好,适合在福州市作薹用品种种植。对日本2号紫皮大蒜进行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种植密度为每667 m230000株左右。  相似文献   

15.
从外形特点及蒜瓣规格2个方面分析了大蒜蒜种的选型方法,并总结了机械化种植对蒜瓣的要求,以期为大蒜的机械化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6.
2YZ—40型吊篮式钵苗栽植机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吊篮式钵苗栽植机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对于影响栽植质量的几个主要机械因素,根据理论分析并结合相应的试验,确定了合理的工作参数。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大蒜种植和收获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大蒜品种特性和分布,详细阐述了其种植和收获流程,分析了江苏省大蒜种植模式,并进行大蒜种植调整试验,为研制大蒜种植和收获机械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自留种长凝大蒜、平遥大蒜和武威大蒜等3个不同种源地大蒜的农艺性状和鳞茎综合品质,为筛选适宜在长凝区域种植的大蒜种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对长凝大蒜(自留种)、平遥大蒜和武威大蒜进行田间试验,采集株高、假茎直径、鳞茎高、鳞茎直径、鳞茎单重等10项农艺性状,并检测成熟鳞茎中总糖、干物质、蛋白质、氨基酸、硒、锌、维生素C、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含量,采用模糊评价隶属函数法对鳞茎综合品质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平遥大蒜的株高、假茎直径、蒜苔长、单蒜苔质量、鳞茎高、鳞茎直径、鳞茎单重等7项农艺性状指标显著高于长凝大蒜和武威大蒜(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大蒜鳞茎单重与鳞茎高、鳞茎直径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株高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长凝大蒜、平遥大蒜和武威大蒜三者鳞茎中的总糖、干物质、锌、维生素C、氨基酸总量、大蒜素等营养成分含量差别不大,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平遥大蒜鳞茎综合品质最佳,长凝大蒜次之,武威大蒜第三。[结论]平遥大蒜具有单位产量高、蒜头外观商品性状好、蒜头综合品质佳的特点,可以作为种植高品质长凝大蒜的优良种质材料。  相似文献   

19.
木薯种茎整理排序装置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推动木薯种植机械化,提高木薯种植的效率和减轻劳动者的工作强度,设计了一种木薯种茎整理排序装置.该装置包括出种机构、整理排列机构以及取种机构,出种机构每次拨出少量种茎,整理排列机构将种茎整理后排序,取种机构逐个取出种茎.文中对各机构的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Abaqus软件对种箱底板进行有限元分析,使用Isight中的多岛遗传算法对种箱底板的6个主要参数进行优化,优化后种箱底板的最大位移值比优化前减小了74.9%.通过试制物理样机,以华南9号木薯茎秆为试验对象,进行了自动取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能够实现从大量种茎中自动取种,取种率为83.11%,验证了木薯种茎整理排序装置的可行性,同时也为研究预切种式木薯种植机械化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0.
经过连续多年的大蒜试验研究推广,通过选育引进新品种、农艺与农机结合、增加大蒜播种密度、土壤改良与配方施肥、加强田间管理等措施,集成了泰安市大蒜轻简化高产栽培技术,该技术在山东大蒜种植区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