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水田株间除草装置伤苗率高、除草率低等问题,设计一种摆动型水田株间除草装置。阐述该装置的整体结构与工作原理,对其关键部件——偏心轮机构和除草弹齿进行理论分析与结构设计,结合弹齿往复开合运动与水稻种植农艺,分析除草弹齿运动过程与避苗系统工作机理。运用ADAMS软件,以机具前进速度和偏心轮转速为试验因素、覆盖率和入侵率为评价指标,采用2因素5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试验方法进行虚拟仿真试验。仿真结果表明:机具前进速度与偏心轮转速对覆盖率和入侵率有极显著(P<0.01)影响,机具前进速度为除草装置工作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当机具前进速度为266.12 mm·s-1、偏心轮转速为3.97 r·s-1时,除草装置作业性能最优,覆盖率为85.70%,入侵率为5.62%。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当机具前进速度为270 mm·s-1、偏心轮转速为4 r·s-1时,除草装置的除草率为82.5%,伤苗率为5.1%,与仿真试验结果大体一致,所设计的除草装置能够满足水田株间除草农艺要求。  相似文献   

2.
目的 针对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自动化程度低、难度大的问题,在机器视觉识别定位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制一种气动式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方法 采用机械设计理论、离散元动力学仿真方法结合田间试验,研制出气动式水稻株间机械除草装置。首先对气动式株间除草机构的结构进行设计,运用运动学方程计算并确定机构的几何参数,通过Pro/E运动学仿真验证机构的可行性;然后对除草刀齿与水田土壤的相互作用过程进行仿真,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试验;最后进行田间试验验证整机工作性能,并利用三因素五水平二次旋转正交试验对影响除草率与伤苗率的工作参数进行分析。结果 气动式水稻株间除草机构连杆长35.00 mm,摆杆长72.24 mm,除草部件到回转中心水平距离为84 mm,垂直距离为191 mm。离散元动力学仿真分析表明,倾角为10°的弯齿刀除草刀齿与土壤的接触阻力较小,阻力平均值为3.12 N,且对土壤的扰动程度较大,受影响的面积达149.69 cm2。田间试验中,在机具前进速度0.25 m/s、气缸伸缩速度0.45 m/s和除草深度2.5 cm的工作参数下,平均除草率为83.91%、伤苗率为3.63%。结论 该机具满足除草率大于80%、伤苗率小于4%的设计要求,能够满足水稻株间避苗除草的作业要求。  相似文献   

3.
吊篮式移栽机具有成穴和移栽一次完成的特点,但是在使用时喂苗人员劳动强度较大,且易出现漏苗现象。针对这一问题,设计了一套旋转杯式喂苗机构,该机构利用外销多槽轮机构带动苗杯进行间歇式转动,可以给工作人员充足的时间进行投苗,减轻工作人员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了移栽效率;利用ADAMS平台,对槽轮机构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了槽轮机构角速度曲线和角加速度曲线;通过移栽单体试验,得出合适的移栽频率为58~66株/(min·行)。  相似文献   

4.
玉米化学除草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除草剂的使用(一般采用采用二次稀释法)、芽前封闭地面除草(一定要严密喷洒,封闭好地面)、苗后化除(在玉米2~5叶期,杂草出齐后至5叶期前根据实际情况,每667平方米用除草剂兑水喷洒)、行间定向喷施杀灭性除草剂(玉米7叶后化除时,为防止产生药害,必须停止使用玉米苗后除草剂,应选用杀灭性除草剂进行行间定向喷施除草)和严格掌握施药期(若玉米超过5叶,应采取定向喷雾并压低喷头方式施药,切忌将药液喷到玉米心叶上,玉米7叶后严禁用药)。另外,在玉米化学除草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施药时间和使用剂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玉米化学除草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除草剂的使用(一般采用采用二次稀释法)、芽前封闭地面除草(一定要严密喷洒,封闭好地面)、苗后化除(在玉米2~5叶期,杂草出齐后至5叶期前根据实际情况,每667平方米用除草剂兑水喷洒)、行间定向喷施杀灭性除草剂(玉米7叶后化除时,为防止产生药害,必须停止使用玉米苗后除草剂,应选用杀灭性除草剂进行行间定向喷施除草)和严格掌握施药期(若玉米超过5叶,应采取定向喷雾并压低喷头方式施药,切忌将药液喷到玉米心叶上,玉米7叶后严禁用药)。另外,在玉米化学除草过程中应重点注意施药时间和使用剂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2000,(4)
微型粉碎机是广大农户或加工专业户粉碎粮食、豆类、薯类和打浆制粉、饲料粉碎必备的机械。现将其使用保养要点介绍如下。 1.粉碎机转速快,运动零件中的连接要牢固,特别是齿爪等高速转动的零件,更要牢固安装,不能有丝毫松动,以防发生毁机伤人事故。 2.认真检查进料斗及粉碎室内有无金属杂件及其它杂物。检查筛片与主动轴,在确认旋转方向一致时,再将活门盖紧。检查皮带轮,使皮带轮转动灵活  相似文献   

7.
[目的]基于理论推导建立凸齿镇压器作业过程中的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方法]根据运动学中刚体做平面运动的瞬心定理和牵连运动为平动时质点的加速度合成定理,建立凸齿镇压器在不同工作阶段的运动参数模型;根据动力学中的动量定理、动能定理和冲量定理,建立凸齿镇压器工作状态中所需牵引力、凸齿与地面作用瞬间产生的冲击力和冲击能的参数模型。[结果]凸齿镇压器作业过程中所需的牵引力随着凸齿镇压器的自身质量和滚动阻力系数的增加而增大,而凸齿镇压器转动惯量的增加会降低凸齿镇压器所需牵引力;冲击过程中,凸齿镇压器的牵引速度越大、质量和转动惯量越大、冲击时间越短,则冲击力越大;凸齿镇压器冲击土壤时的冲击能随着凸齿的转动惯量、质量和质心竖直向下移动距离的提高而增加,而随土壤的弹性系数与土壤的塑性变形量的增加而减小。[结论]建立了凸齿镇压器在不同工作状态下运动学及动力学模型,分析并揭示了凸齿镇压器结构参数与运动参数间的相互联系,探索了凸齿镇压器冲击土壤的特征规律,为设计和优化其结构参数和运动参数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个将蔬菜和烟草幼嫩脆弱型穴盘苗取出并投送至指定位置的机构,该机构包含定位输送装置与取投苗装置。在穴盘输送台上对生长至3~4片真叶的烟草穴盘苗进行取投苗试验,以伤苗率、取苗成功率、投苗成功率为评价指标,对取苗机构的电机转速、苗夹安装高度、机械手指的插入角度等进行了单因素试验与多因素正交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的电机转速为120 r/min时,伤苗率为1.5%,取苗成功率为92.5%,投苗成功率为93.12%;苗夹的安装高度为90 mm时,伤苗率为1.32%,取苗成功率为91.2%,投苗成功率为94.45%;机械手指的插入角度为7°时,伤苗率为1.28%,取苗成功率为93.35%,投苗成功率93.1%。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取苗机构的电机转速为120 r/min,苗夹的安装高度为90 mm,取苗爪的插入角度为7°时,为最优组合,伤苗率为1.8%,取苗成功率为94%,投苗成功率为96.9%。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我国植物保护机械中喷杆喷雾机在伸展折叠时采用较多液压油缸进行控制,喷杆两侧操作同步性不易保证、喷杆喷架稳定性较差及造价相对高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单油缸和拉线软轴组合机构来联合控制喷杆的伸展折叠,其主要组成机构为反向倍角旋转折叠机构和移动扩角机构。研究了反向倍角旋转折叠机构的工作原理和干涉现象,为减少喷杆总体质量对反向倍角旋转折叠机构进行优化设计;同时对移动扩角机构的工作原理进行研究,分析其运动过程;并建立拉线软轴安装位置的数学模型,采用向量法研究其运动规律;同时以安装位置(x,y,R)为试验因素,以平稳度为试验指标进行三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设计,求解拉线软轴安装的最优位置;并采用Solidworks三维软件建立喷杆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采用motion运动仿真对喷杆的运动特性和力学特性进行详细分析。结果表明:拉线软轴安装的最优组合为x=300mm,y=-50mm,R=200mm,此时喷杆平稳度为0.19,运动平稳性最佳。同时虚拟仿真试验表明喷杆大臂和小臂的角速度变化范围均为6~13rad·s~(-1),且数值解一致;喷杆小臂和大臂初速度分别为585mm·s~(-1)及185mm·s~(-1),运动时喷杆小臂速度约为大臂速度的3倍且速度变化规律相同;喷杆小臂相对大臂角位移为-180°~0°成直线分布、马达力受力均匀、转矩弹簧力矩变化为1620N·mm~(-1)、机构能量守恒、运动平稳性最佳,验证了理论分析喷杆大小臂相对位移和向量法计算拉线软轴安装位置参数的正确性,表明机构设计的正确性。研究结果可为结构简单、总体质量小、控制方便的可折叠式大幅宽喷杆喷雾机的设计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PP_(333)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长期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自然温度与恒温培养条件下,不同PP_(333)浓度处理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和长期保存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温度培养对马铃薯试管苗延缓生长、延长保存时间、提高存活率更有利,存活率可达100%,还有促进试管苗结薯的作用。随PP_(333)使用浓度的增加,抑制试管苗生长的作用也增强,保存时间也相应延长。10mg/L处理经300天培养后,株高几乎与原接种时一样,经PP_(333)处理的试管苗比对照矮壮、叶数增多、根数少而粗短,存活率高。试管苗继代保存期由1年转管4-5次,延长到1-1.5年转管1次。当转入恢复生长的培养基10天后,就能恢复至正常生长状态。  相似文献   

11.
针对插草圆盘试验中存在偏载而导致的误差问题,采用离散元数值模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机械化铺设草方格过程中纵向插草圆盘在竖直方向插草阻力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行研究,对草秆的运动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得到了单根草秆被插草圆盘滚动下压至最低位置的时间和相邻两根草秆开始运动时间差的计算公式,圆盘在1个运动周期内所接触的草秆数量,以及草秆在竖直方向的平动速度与圆盘前进速度的定量关系式。利用自行设计的土槽试验装置,进行竖直插草试验,对草秆转动的角速度与角加速度进行标定。利用离散元法建立插草圆盘插草的草秆-沙土三维模型,并仿真插草圆盘滚动插草的过程。仿真结果表明:1)对草秆运动的理论分析结果适用于插草动态过程离散元仿真;2)当圆盘前进速度在4~10cm/s区间时几乎不会影响竖直方向的稳态插草阻力;3)圆盘竖直方向插草阻力随着草秆铺设密度的增加而增大。本研究揭示了圆盘滚动插草过程中,草杆的运动规律与圆盘前进速度等参数间的定量关系,并在试验标定参数的基础上,得到了圆盘速度、草秆铺设密度对插草阻力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4ZZX–48型整秆式甘蔗收割机的扶蔗质量,设计加装了螺旋式扶蔗器。该扶蔗器由拣拾段和输送段2段组成,当螺旋滚筒转动时,螺旋形叶片的转动形成螺旋线,带动倒伏的甘蔗沿着螺旋线作上升运动,实现动力的传送,扶起甘蔗。对该机构进行的力学仿真结果表明,拣拾段甘蔗根部约束力矩最大,甘蔗被从顺倒伏到逆倒伏扶起过程中,螺旋叶片的轴向推力作用显著,在0.8 s时,有突变且达到最大值。甘蔗扶起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当扶蔗器拣拾段转速为90 r/min,安装角为5°时,分蔗效果好,扶起时间最短;至输送段,螺旋叶片轴向推力转换为提升力,甘蔗约束力矩减弱,无突变,平稳扶起甘蔗,但扶蔗器输送段转速过慢,螺旋叶片阻碍甘蔗上升,当转速为120 r/min时,对甘蔗的扶起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棉花种子和幼苗一些形态学特征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些观察,发现棉子和幼苗在发生形态上有若干未被人引起注意的特征特性,主要是:棉属四个栽培种的胚在种壳中都有一定位置,即呈W形卷曲子叶的上口正对着种壳上的种脊;棉子发芽膨胀时,绝大多数种壳的裂缝发生在种脊近旁;棉子入土状态不同,其发芽、出苗状况有别。种子珠孔端向下者,发芽出土较快而子叶带壳的现象较多,种子珠孔端向上者,发芽较慢而子叶带壳的情况较少;出土不久的幼苗,子叶以幼茎为轴心随着生长而缓慢旋转,多数为顺时针转向;同一棉苗的两片子叶一大一小,大子叶发生形态上在先,而小子叶在后;棉苗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就可推断该株棉花的叶序转向,即第一片真叶、小子叶与大子叶在一个平面上三者连线构成的弧形旋向,即为叶序转向;根据叶序转向,可以推知该棉株任何一个果枝每一节位花朵的花瓣旋向。对以上一些发生形态特征的进一步研究,将会对棉花育种和栽培的实践以及有关理论研究产生有益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宽皮柑橘果皮剥净率,为宽皮柑橘剥皮机设计了去顶环切装置,以去除柑橘果柄部果皮并沿最大果径环切一周将果皮划破。该装置主要由机架、对心机构、去顶机构、环切机构组成。工作时,柑橘固定,去顶刀刃逐渐旋切嵌入果柄处果皮,切断果柄周围果皮及橘络,在柑橘顶部旋出一个圆形的切痕并夹持住顶部果皮,在刀具箱上行的过程中,在刀刃挤压力和摩擦力的作用下带走柑橘顶部果皮,实现去顶;环切压盘随着刀具箱的下行压紧去顶后的柑橘,环切压盘上的压盘尖刺嵌入柑橘橘皮并卡住柑橘,此时,一侧的环切刀随着对心轴的转动嵌入柑橘果皮中;电机启动,环切压盘带动柑橘做旋转运动,环切刀在柑橘径向形成一周划痕,实现环切。对影响去顶性能和环切性能的热蒸气时间和刀轴转速进行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在热蒸气时间90 s、刀轴转速120r/min时,柑橘去顶成功率和去顶损伤率分别为96.7%、4.2%,柑橘环切率和环切损伤率分别为97.5%、4.7%。  相似文献   

15.
1收割前的维护保养 收割前的维护保养是指早、晚稻收割前,对收割机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维护保养工作.具体做法:一是对所有零部件、易损件进行细致检查保养.如链条、割刀、输送爪销、轴承、皮带和履带等都要逐一检查.检查其磨损状况、松紧度、轴承移位状态等.对已烧损、外皮脱落、龟裂的皮带应及时更换.还需适当备有适量的易损件,以防机器使用中突然损坏.二是对非易损件、零部件亦进行时限性的检查,即零部件在使用一定的时间后必须对其技术性能检查或更换.如起动力传动作用的液压传动系统、输送及清洗系统和发动机组件以及隐藏在机体内部的其他传动部件,通常每两年都要进行相应维护保养工作.三是检查各运动加油部件的加油状况.如对发动机燃油、冷却水、机油、行走部传动箱等要检查,必要时还需要换机油,单向轴承要加黄油等.四是起动机器,检查机器各部分运转状态.如驾驶操作杆的灵活性,电气线路的可靠性以及刹车左右控制的稳定性都要进行细致检查,以提高收割时的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6.
双唑草腈(Pyraclonil)系原卟啉原氧化酶(PPO)抑制剂。为了明确其在直播水稻田的应用前景,采用室内生物测定和田间小区试验法,分别研究4%双唑草腈SC随播随用和水稻1—2叶期、2—3叶期茎叶喷雾对‘南粳46’(常规粳稻)、‘申优26’(杂交粳稻)、‘旱优73’(籼稻)3种类型水稻品种不同芽长、稻谷出苗与生长的影响以及其除草活性。结果表明:在稻谷浸种不催芽、露白、芽长半粒谷等3种不同催芽状态下,4%双唑草腈SC 1 500 m L∕hm~2随播随用处理对3个供试水稻品种的出苗数、株高、地上部鲜重均无不良影响,但当4%双唑草腈SC用量提高至3 000 m L∕hm~2时,各水稻品种的安全性表现不一;水稻1—2叶期和2—3叶期茎叶喷雾,4%双唑草腈SC 1 500—3 000 m L∕hm~2处理对水稻茎蘖数、株高、根长、地上和地下部鲜重等生长指标均表现安全。药后28 d调查,4%双唑草腈SC 1 500—3 000 m L∕hm~2随播随用处理对直播稻田主要优势杂草千金子、异型莎草、耳叶水苋、丁香蓼的株数防效均为100%,对稗的株数防效为74.99%—93.36%,对水稻的出苗数、株高和地上部鲜重无不良影响。研究结果显示,4%双唑草腈SC 1 500 m L∕hm~2随播随用处理不仅对供试水稻品种安全,而且对直播稻田主要优势杂草有优异的防除效果。该研究为双唑草腈在直播稻田应用上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也为直播稻田交替使用随播随用土壤封闭除草剂提供了更多选择。  相似文献   

17.
江西省横峰县葛源镇黄溪村有位农民自幼就与葛根结下了不了情,经过30年潜心研究,将野葛引进家园,实现了大面积人工种植,成为我国野葛引种第一人,他就是现年57岁的蒋木生老汉.   蒋木生培育出来的葛根产量高,平均株产葛根20公斤,含粉25%,含渣10%,而野葛平均株产葛根仅7公斤,含粉2%~4%,含渣40%;蒋木生培育出的葛根成长周期短,仅需1~2年,而野葛生长期却需6年,葛根的颜色也由野葛的青黄、青黑变为奶白色;加工更加简便,适应性广,繁殖快,无病虫害,每667平方米(1亩)产值可达2.5万元至4万元,位居全国42个葛根品种之首.葛根的培育成功不仅仅属于蒋木生个人,更重要的是让人们从日益枯竭的野生葛根资源中重新看到了新的希望,使葛根开发成为横峰县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江西省人民政府为表彰蒋木生,特授予他“省劳动模范“光荣称号.   蒋木生小的时候经常流鼻血,他的父亲试着捣葛粉给他吃,吃了几次还真不流血了,从那时起,蒋木生就对葛根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好感.1964年,蒋木生的父亲从山上采回两棵野葛根,蒋木生突然萌发了人工种植的念头.35年前的葛源遍地都是野葛,谁会把蒋木生种植的两株野葛当回事呢?可如今山上野葛越来越少,人们才感觉到蒋木生当年移植野葛的分量.如此一年又一年执著地追求,到了1973年经过10年面壁般的试验,蒋木生掌握了一套“根块大、茎蔓粗、叶面宽大且分叉距短、绒毛白“的选种标准,并逐年改良.在长年的试验中,有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他,没能解决,这个难题就是:葛根是直立的,越往下越孳生出许多无价值的须根.为此,他在试验地里按不同的斜插角度分栽了50株苗,几度春秋,他最终取得了具有科学价值的数字:倾斜30度!扦插葛苗最佳倾斜度30度!后来的事实证明,倾斜栽插使葛根的成长速度大大加快,产量成倍翻番.一道难题终于破解,蒋木生跨过了成功路上最艰难的一步!   80年代,蒋木生开始了具有大面积推广价值的最后一个阶段试验--密植试验,到了1985年他终于确定了两平方米一株的密植方法,总结了一套种葛技术--于荒山荒坡、森林采伐地、河边堤岸挖沟或穴30~40厘米深,两沟穴间距1米,施底肥,垃圾、灰渣、粪肥均可,将带根株苗或不带根的截苗(含2茎节)在种植期内(2月至4月下旬)栽(插)入畦沟(穴),每667平方米(1亩)栽植650~700株,与地面成30度倾斜,但扦插时两茎节必须一节在土内,一节在土外.栽好后浇定根水即可.萌发后,护苗施肥,以少量多次为宜.5月中旬,进行一次中耕除草和培土,每年春季需补施适量肥料.蒋木生还结合科学套种原理,在葛地上同时种植玉米等,收到松土、调节水分、减草等效果,既帮助了葛根生长,又增加了土地收益.   1986年,蒋木生首次在自留地上栽种了1.33公顷家葛,1989年又破天荒地在耕种的田里种上了家葛,进入90年代,家葛进入生长旺期,年年丰收,人工培植的葛根品质已经定型,他自豪地把自己艰辛几十载培育成的葛根命名为“木生葛根“,一时间镇、县、地、省及国家都对这事产生了兴趣,横峰县确定把葛根种植、开发作为一项主导产业来抓.   蒋木生的成功,引来了全国各地慕名求购葛苗者、咨询种葛技术者、洽谈葛业开发者,对此蒋木生全力满足他们的要求,无偿提供技术指导.他希望自己能行再造之术,使葛根越来越多,让葛源成为真正的“葛之乡“,这就是蒋木生的葛根情.近两年,他将各种收入投入荒山,扩大经营13公顷种苗6万多株,先后投入资金17万元,用于发展种葛事业.看着他那郁郁葱葱的葛园,我们衷心祝愿他能尽快实现愿望,让葛根长满葛乡.  相似文献   

18.
粉质南瓜夏季高山栽培技术 1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高温、结果力强、耐旱性好、适合高山栽培粉质南瓜品种。经试种甘栗、锦栗、东升和桔红南瓜适宜高山栽培。 2 地块选择 粉质南瓜种子发芽适温为25~27℃,35℃以上花器不能正常发育,结果停歇。光照充足生长良好,一般海拔550~1 300 m均可种植。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灌良好的砂质壤土或壤土为好。为减轻病虫害发生,选择2~3年未种过瓜类的地块,以水旱轮作最为理想。 3 播期 粉质南瓜高山栽培适播期为5月上旬~7月上旬,播种至始收为50~60 d,采收期约为1~1.5个月。海拔低的地块播期适当推迟,海拔高的地块可稍早。 4 培育壮苗 培育壮苗的营养土选用2~3年内未种过瓜类的菜园土,施入腐熟有机肥、过磷酸钙和草木灰。在播前要精选种子、消毒和浸种催芽。种子消毒:①温汤浸种。温汤水温55℃,用水量是种子体积的5~6倍。保持水温15 min。②药剂处理分药液浸种和药粉拌种。药液浸种先用水浸种2 h,沥干种子浸到一定浓度药液中,10 min后取出洗净晾干。药粉拌种将药剂和种子混合粘附在种子表面。用量为种子重的0.1%~0.5%,常用药剂有敌克松、多菌灵、克菌丹、拌种双等。催芽是将浸种后的种子搓净种皮上的粘液,于25~30℃催芽36~48 h当芽长3~4 mm,即可播种(如不经催芽直接播种亦可)。 5 整地定植 粉质南瓜主侧根发达,要求深翻土地,深沟高畦,利于排灌。粉质南瓜为蔓生,茎蔓粗壮,分枝少,结瓜部位低,适宜密植。爬地栽培,畦宽1.5 m,种一行,株距1 m;搭架栽培畦宽2.2 m,种双行,株距0.8 m。 6 田间管理 粉质南瓜施肥要注意N、P、K配合,基肥在定植前1周沟施饼肥100 kg或腐熟栏肥1.5 t,三元复合肥15 kg,过磷酸钙40 kg。生长前期要避免植株徒长,如蔓叶繁茂,无需追肥。座瓜后,应重施追肥,一般施复合肥20 kg。果实膨大前期对水分需求量大,应及时灌溉。定植活棵后,应进行中耕除草,疏松土壤并结合培土,以利根系的生长发育。用稻草覆盖畦面以降低土表温度,保水,防止雨水冲刷和土壤板结。粉质南瓜以主蔓结瓜为主,生长前期应及时摘除侧枝、子蔓,使主蔓第1只瓜生长良好,第2只瓜座果后,可留1、2枝子蔓,以提高中后期瓜量。 南瓜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病毒病、蔓枯病、疫病等。白粉病可用40%杜邦福星6 000~8 000倍液、20%粉锈宁乳油1 000倍液或50%加瑞农600倍液等喷雾防治。病毒病由蚜虫、叶甲传毒,应及时防治蚜虫、叶甲。发病初期用20%病毒A 500倍液、病毒灵500倍液喷雾防治,隔7~10 d用1次,连续防治3次。蔓枯病一般通过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采用配方施肥技术,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来预防。发病初期可用40%杜邦福星8 0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400倍液或47%加瑞农700倍液喷洒。疫病发病初可用72%杜邦克露800倍液、58%甲霜灵锰锌500倍液、69%安克锰锌1 000倍液喷洒。南瓜的主要虫害有蚜虫、蓟马、茶黄螨、瓜螟等,蚜虫和蓟马可用10%吡虫啉、1%杀虫素或20%康福多等药剂防治。 7 采收 一般座瓜后15~20 d,瓜重达750 g左右,瓜皮由淡绿色转为墨绿色即可采收。 (金华市蔬菜技术推广站王惠娟) 穗期高温影响单季稻Ⅱ优2070结实率 杂交籼稻组合Ⅱ优2070具有穗大粒重、产量高、米质优、耐肥抗倒等特点,适宜我县大部分地区作单季稻种植,一般单产达7.6 t/hm\+2,比汕优63增产6.9%。近几年来,生产中发现Ⅱ优2070存在年度间结实率差异较大现象,正常年份为83.1%,低的年份只有65.4%。为此我们对横村、桐庐、富春江3个镇结实率低的田块进行了调查。播种期4月30日至5月3日,始穗期8月11~13日,齐穗期8月15~18日,抽穗扬花期8月中旬的旬平均温度达37.7℃,超过历年3.5℃。由此可见,穗期高温是影响结实率的主要原因。 为避开抽穗扬花期高温,Ⅱ优2070在我县可适当迟播,平原地区以5月20日左右播种较为适宜,这样8月下旬至9月上旬抽穗扬花,可避开8月上中旬的高温,而且这段时间日夜温差较大,有利于籽粒的灌浆结实,同时也有利于米质的改善。山区由于小气候的原因,以5月15日播种为宜,盲目过早播种会导致结实率和千粒重的下降,影响产量及品质。 (桐庐县种子公司龚辉) 稻板榨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余姚市自1992年开始对棉区的榨菜在稻区进行试种并获得成功。平均666.7 m2产3 000 kg以上,最大单个重0.5 kg,且瘤茎病斑少,空心率低,效益比种植油菜高。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品种选用 适应性强、耐肥、迟抽薹、抗病性强、产量高的品种,如缩头种、波萝种和浙桐1号。 2 栽培季节 在宁绍平原,播种期为10月1~5日,秧龄35~40 d可移栽定植,4月上中旬抽薹5~10 cm时收获。如单季稻收割早,播种可提前2~3 d。 3 播种与育苗 (1)育苗地的选择。宜选择土质疏松,保水保肥性好的育苗地作苗床。如前作是十字花科的芥菜地、白菜地、萝卜地等,须在前作收获后杀蚜,防止病毒病的传播。 (2)播种及管理。用种量每666.7 m2为60~80 g,选择苗床60~80 m\+2,用过磷酸钙3~4 kg撒施后整地筑畦,畦宽1.2~1.3 m,畦高25 cm,然后均匀播种并将每畦面用脚踏实,用60%丁草胺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杂草。如天气干旱要适量浇水或用遮阳网覆盖,防止苗床干旱。一般3~4 d即可出苗。出苗后用稀薄的人粪料泼浇作黄芽肥,注意及时删苗、施肥和蚜虫防治。 4 大田移栽 (1)田块选择。宜选择排水畅通,土壤疏松,交通便捷的田块。晚稻收获后用100倍液草甘膦清除田间杂草,每666.7 m\+2用40~50 kg过磷酸钙加15 kg氯化钾或三元复合肥50 kg全田撒施。开宽为1.0~1.2 m畦,2天后定植。 (2)合理密植。一般行距20~24 cm,株距10~12 cm,每666.7 m2种足1.8~2.0万株,秧苗须带肥带药下田。拔秧前3 d施好起身肥,拔秧时浇湿秧苗地,力争根系带泥移栽促早成活,种下当天浇施0.5%尿素液,加快返青早发。 (3)化学除草。稻板榨菜定植后3 d内早晨用60%丁草胺100~125 ml对水40~50 kg均匀喷雾,在元旦前后至农历年内,每666.7 m2用60 ml高效盖草能除草。 5 田间管理 移栽定植后,一要及时查苗补缺,同时做好清沟排水。二要施冬壮肥,稻板榨菜成活后半个月内,每666.7 m2用碳酸氨铵30~40 kg加过磷酸钙15~20 kg对水2 000 kg浇施,元旦前后和农历年各施浇一次,力争冬壮春发。三要重施膨大肥。2月中下旬瘤茎膨大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期,每666.7 m2用碳酸氢铵40~50 kg加过磷酸钙30 kg对水2 500 kg浇施,隔7~10 d 666.7 m2用尿素40 kg加氯化钾15 kg,对水2 500 kg浇施。 6 病虫防治 稻板榨菜的病虫害主要有蚜虫、小菜蛾、病毒病、黑斑病、白粉病等。应重点抓好苗期蚜虫防治,播种前用5%辛硫磷1 000倍液浇苗床,呋喃丹打底防治地下害虫。密材型品种定植前后要特别注意蚜虫防治,每666.7 m2用高效大功臣20~30 g对水40 kg喷雾。小菜蛾可用5%抑太保2 000倍液防治。白粉病用25%粉锈宁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黑斑病用25%百菌清600~800倍液喷雾防治。 (余姚市泗门镇农技站单州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