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食品模拟物对塑料中酞酸酯溶出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芃岩  王有旺  李睿  李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7):15078-15080
[目的]通过食品模拟物中酞酸酯类溶出情况的研究,了解塑料包装材料中此类物质可能在食品中的迁移行为。[方法]以正己烷、10%乙醇、3%乙酸和水为模拟物,对自制混炼而成的PVC薄膜中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的溶出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同时研究了微波处理条件下,3%乙酸和水中DBP及DEHP溶出情况。[结果]DBP和DEHP在正己烷中最易溶出,最大溶出率可达3.86%和2.28%;其次是10%乙醇、3%乙酸,2种溶液中均只溶出DBP,而在选定条件下的水中均未检出DBP和DEHP。[结论]长时间低温浸泡与短时间高温浸泡可取得同样的溶出效应,微波处理比单独加热更能促进DBP溶出。  相似文献   

2.
杨维平  吴洁荣  高茜娣  吴瑞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1):11174-11175,11179
[目的]为了解科学泡制茶叶中茶多酚溶出量及其营养学意义。[方法]用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浸泡方式溶液的OD值,然后算出茶多酚的溶出量。[结果]不同浸泡时间,4个茶叶品种的茶多酚溶出量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不同温度浸泡条件下,2个品种在100℃茶多酚溶出量达到最大值,另外2个品种则在90℃时达到最大;第2次浸泡茶多酚溶出量与第1次基本相当;恒温条件下,加盖与否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茶叶的不同浸泡方式对其有效成分的溶出量有明显的影响。在90~100℃2次浸泡可以最大限度地获取茶叶中的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因素对聚丙烯食品保鲜盒中纳米银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电镜、马尔文粒度分布仪在不同的浸泡基质、时间和温度下对聚丙烯保鲜盒中纳米银的形态和大小分布进行研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ICP-MS)测定保鲜盒中纳米银的含量。[结果]聚丙烯保鲜盒中的纳米银在3种不同的浸泡基质(水、4%乙酸、正己烷)中均有一定的迁移量,其中在模拟油类浸泡液中检测到的纳米银含量最高,其次依次为在酸类和水类模拟液中;在相同的浸泡液条件下,保鲜盒中纳米银的迁出浓度与浸泡时间、反应温度均呈正相关。[结论]该研究可为控制食品接触材料中纳米成分的释放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的影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金荞麦(Fagopyrum dibotrys)植物资源,对金荞麦芽尖开发为黄酮型功能茶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时间、浸泡次数、料液比作为变量因子,探索各因素对金荞麦芽尖总黄酮溶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泡10 min内溶出速率较快;料液比对总溶出率影响不大;第一次浸泡溶出量平均占5次浸泡总溶出率的50%左右;且溶出率随浸泡次数的增加而迅速降低,自然阴干的溶出率高于60℃烘干的,金荞麦芽尖具有开发为功能茶饮的潜力,可为金荞麦芽尖的功能性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进一步探讨酸雨与土壤磷素流失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土柱淋溶试验,研究模拟酸雨对茶园土壤磷素溶出动力学特征和形态变化的影响。试验共设置4个处理:T1,pH值为3.5的模拟酸雨;T2,pH值为4.5的模拟酸雨;T3,pH值为5.5的模拟酸雨;CK,pH值为6.5的蒸馏水。结果表明,T1、T2、T3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总磷(TDP)累积溶出量均显著(P<0.05)大于CK处理,增幅分别为17.3%、38.8%、20.4%。T1和T2处理的可溶性有机磷(DOP)累积溶出量显著(P<0.05)大于CK处理。回归分析表明,淋出液中总磷(TP)、可溶性无机磷(DIP)的累积溶出量与淋洗液体积的关系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R2>0.999)。与CK相比,T1、T2、T3处理的DIP最大溶出量分别增加了16.0%、49.9%、16.0%,T2处理的TP最大溶出量增加了13.35%。模拟酸雨淋洗结束后,土壤中NaHCO3提取的无机磷、NaHCO3提取的有效磷的质量分数较CK显著(P<0.05)增加,NH4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密胺餐具甲醛与蒸发残渣的迁移规律,从而提高日常生活中人们对密胺餐具的使用了解。随机抽取10个市售密胺餐具品牌,根据国标规定对其进行品质分析,选取合格和不合格的密胺餐具各1个品牌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浸泡,分别采用盐酸苯肼分光光度法和旋转蒸发法对甲醛单体和蒸发残渣迁移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所检测的10个市售密胺餐具品牌,合格率仅为30%,其中甲醛单体与三聚氰胺两项指标超标最为严重;随着浸泡时间的延长,温度的升高,甲醛单体与蒸发残渣的迁移量也随之增加,并且高温对其影响大于时间因素,当温度超过70℃时,甲醛与蒸发残渣迁移量增加幅度明显提高;表面划痕程度越大,两种迁移量越多;优质密胺餐具甲醛与蒸发残渣迁移量明显低于劣质产品;重复试验表明,密胺餐具初次浸泡时甲醛迁移量最大,并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为开发仙人掌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尤其是仙人掌醇溶物在食品防腐和抑菌上的应用,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仙人掌醇溶物,通过正交试验对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优化,确定最佳提取工艺,并通过体外抑菌试验分析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仙人掌醇溶物的最佳工艺为粉碎度60~80目,乙醇体积分数75%,料液比1∶20,超声波提取时间30min,在此工艺条件下,仙人掌醇溶物得率为15.63%;体外抑菌试验表明,仙人掌醇溶物对细菌(大肠杆菌)、霉菌(黄曲霉)和酵母菌(鲁氏酵母)等常见食品腐败菌都有良好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安徽农业科学》2020,(4):199-201
[目的]监测2013—2019年慈溪市部分食品中脱氢乙酸添加情况,为排除食品安全隐患提供方向。[方法]从慈溪市近7年来抽检的各类食品,包括糕点、粮食制品、豆制品、蔬菜制品、饮料、调味品及肉制品7类样品共计706份,检测脱氢乙酸含量。[结果]688份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合格率达97.4%。7类食品中,豆制品、蔬菜制品、饮料、肉制品、调味品的样品结果均合格,糕点、粮食制品类存在超标样本,其中超标最严重的是淀粉制品,超标率达28.6%;其次是面条、饺子皮,超标率分别为11.1%,最后是年糕、面包和月饼,超标率分别为5.6%、4.0%和2.2%。[结论]粮食制品中脱氢乙酸超标情况比较常见,应加强监管。糕点类和酱腌菜类样品中检出率非常高,应严格控制使用量。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马齿苋方便食品的制作工艺。马齿苋经护绿、保脆后采取低温杀菌,使产品达到商业无菌标准。结果表明:马齿苋在料液比为1:10的浓度0.1%Na_2CO_3浸泡10min后再在95℃的200/100 mg/kg Cu~(2+)/Zn~(2+)的护绿液中热烫3min,料液比为1:10,可使产品获得稳定的护绿效果。采用浓度为0.5%CaCl_2溶液,按料液比为1:10浸泡马齿苋30min可获得最佳的保脆效果。产品在90℃水中杀菌15min可达到商业无菌要求,且保持良好的感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玉米秸秆酶解和乙醇发酵的影响。比较玉米秸秆经粉碎、汽爆和水热3种预处理后酶解液葡萄糖含量、酶解率、乙醇得率以及发酵液中抑制物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对不同预处理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水热超细玉米秸秆能有效提高酶解率,在固液比2:10,酶解48h时,生成葡萄糖含量为60.6g.L-1,纤维素酶解率为63.13%,并且产生的乙酸、糠醛和羟甲基糠醛的含量很低;以此水解液发酵生产乙醇,乙醇含量为28.29g.L-1,乙醇得率为46.68%,为理论乙醇得率的91.5%。说明采用水热超细秸秆可有效提高纤维素酶解率和乙醇得率。  相似文献   

11.
黄瓜是人们喜食的蔬菜之一,为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口味的需要,根据多年的实践,特介绍几种黄瓜食品的加工方法:1.糖醋黄瓜将幼小脆嫩的黄瓜放在9%~10%的食盐水里浸泡,待黄瓜肉质半透明为止,再用清水浸泡,除去多余的盐分,捞出沥去水分,置于5%的糖液内浸渍3~5天后,再放入制好的糖醋液内浸渍,并密封容器,放在低温处可贮存较长时间,随时可食用或上市。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江西省不同地区、不同类别、不同环节食品中铝污染现状,在江西省采集3 498份食品样品,采用方法 GB/T5009,检测项目仅限于铝的残留量(以干基计),检测结果按照GB2760进行评价。结果显示:3 498份样品中共检测出含铝添加剂样品361份,不合格率10.3%。根据食品类别来分,油炸小麦粉制品不合格率最高(23.92%),其次为小麦粉(18.53%),焙烤类食品不合格率最低(6.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679,P0.001);根据食品不同包装形式分类,散装食品不合格率(13.3%)比定型包装不合格率(8.5%)高(χ2=20.099,P0.001);根据食品不同环节分类,餐饮环节、生产环节、流通环节不合格率依次为18.7%、3.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304,P0.001);根据不同地区分类,不同地区的样品不合格率有显著性差异,南昌市等6个地市不合格率均超过10%以上。江西省食品中特别是油炸小麦粉制品、散装食品和餐饮环节铝不合格情况比较严重,建议监管部门应加大对含铝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管力度。  相似文献   

13.
该研究用不同p H的溶液模拟酸雨淋洗土壤,不同时间同一p H的溶液模拟酸雨交换出铝离子,再用铝离子在醋酸-醋酸钠缓冲介质中与铬天青-S(CAS)及溴化十六烷基三甲基铵(CTMAB)反应生成蓝色三元铬合物在610nm处测其吸光度。结果表明:溶液的p H影响土壤淋洗液中的铝含量,随着酸雨p H的降低,淋出液中铝含量增加;同一p H溶液的淋浴时间越长,淋出液中铝离子浓度增大。酸雨使土壤的溶出铝量增加,从而危害植物的生长。  相似文献   

14.
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其春  林梅香  洪燕萍  陈锦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5884-5885,5917
[目的]研究超微粉碎对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的影响。[方法]利用扫描电镜对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进行观察;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细粉和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结果]银杏叶超微粉在电镜下观察难以看到完整的细胞结构,绝大多数细胞破壁;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比细粉高(P<0.05);在超声波提取或简化提取(开水冲搅)下,银杏叶超微粉中总黄酮溶出量分别比细粉提高了10.0%和11.8%(P<0.05)。[结论]超微粉碎可提高银杏叶中总黄酮溶出量。  相似文献   

15.
魔芋球茎药剂消毒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不同农药品种对魔芋种芋的消毒效果及对植株生长的影响,采用平皿培养法检测了乙铝乙酸铜、噻菌铜、霜脲锰锌、多菌灵、百菌清及72%农用链霉素在浸种及喷雾条件下对魔芋球茎表面残留细菌数量、致死率的影响;采用盆栽及田间试验检测6种药剂处理的防病效果及对球茎鲜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喷雾条件下,乙铝乙酸铜及72%农用链霉素的消毒效果最好,浸种、喷雾处理时,可使魔芋种芋表面细菌的致死率分别达到96.0%及92.9%、88.0%及96.0%,种芋种植后至收获均未发病。乙铝乙酸铜及72%农用链霉素喷雾处理球茎鲜质量每株分别为119.3 g及113.3 g,较浸种处理分别提高32.6%及24.5%;长时间药剂浸泡可提高对魔芋球茎表面细菌的致死率,但对球茎鲜质量增加有一定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锌法皮蛋新工艺中料液NaOH浓度及皮蛋蛋白与蛋黄pH变化规律以及不同浸泡时期料液NaOH浓度、温度对皮蛋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泡的不同时期采用合适的NaOH浓度与温度进行处理,可以保障皮蛋产品的质量,其最佳条件是:第10~18d,料液NaOH浓度的起始浓度1.5%,浸泡液温度25℃;第19~30d,料液NaOH浓度的起始浓度2.5%,浸泡液温度20℃。  相似文献   

17.
对陕西省62个品牌的366份市售婴幼儿配方乳粉和米粉及其他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污染状况进行调查,并对分离株的相关特性进行分析,旨在阐明陕西市售婴幼儿食品的食用安全性。结果表明,87份样品检出阪崎克罗诺杆菌阳性,平均检出率为23.8%。乳粉阳性样品检出率为18.3%,米粉为27.3%,其他婴幼儿配方食品检出率20.0%。共检出169株阪崎克罗诺菌,其中168(99.4%)株对利福平产生抗性,对其他抗生素耐药的菌株比例依次为阿莫西林20.12%、链霉素18.93%、四环素17.16%、氨苄西林12.43%、庆大霉素11.24%和头孢曲松0.59%等。135株(79.88%)分离株携带ompX基因,120株(71.01%)携带cpa基因、111株(65.68%)携带sip基因、93株(55.03%)携带hly基因。按照95%的相似性,169株分离株脉冲场凝胶电泳(Pulse 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PFGE)分型后可被分为4个大簇、8个小簇和1个单基因型,部分源于不同品牌或批次食品的菌株基因型相似性较高,表明陕西省市售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食品中阪崎克罗诺杆菌染问题不容忽视,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危胁。  相似文献   

18.
以市售西兰花为材料,先对西兰花不同部位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然后以花为原料,考察了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单因素对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在单因素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期获得西兰花总黄酮最优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西兰花各部位黄酮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花茎叶;正交试验的极差分析表明,各因素对西兰花总黄酮提取效果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方差分析表明,料液比和乙醇浓度具有显著性影响;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70%,提取温度85℃,料液比1︰3,提取时间1.5 h,在此条件下黄酮提取量为18~20 mg/g,提取物干物中黄酮含量达10%以上。  相似文献   

19.
香菇柄一般占整个菇体的20%,由于适口性差,在深加工中被大量废弃。香菇柄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开发香菇柄系列食品,是提高香菇生产经济效益的一条有效途径。一、香菇丝取干香菇柄加两倍水浸泡过夜,然后将其打碎呈丝状、过滤。在菇丝中加适量植物油、食盐、料酒、糖等调味品,用文火焙干。香菇丝呈红棕色或黄棕色,香味浓郁,韧性强,可做菜肴,也可做小食品。二、香菇松将干香菇柄放在90~100℃下烘烤至脆,粉碎,过100目筛后,加3倍水浸泡过夜。第二天粉碎的香菇柄膨胀为小颗粒状,加入调味品,用文火烤干即可。其配方:香菇柄100公斤、上等酱油4~6公  相似文献   

20.
维生素C是婴儿配方食品及乳品中一项重要的营养元素,根据《GB5413.18-2010婴幼儿食品和乳品中维生素C的测定》的方法,对不同阶段、种类婴幼儿辅助食品及配方奶粉进行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同时对市售婴幼儿食品及乳品的质量分析提供判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