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筛选优良的美花石斛种源,从贵州兴义市共采集10个不同美花石斛的野生居群,按照2015年版《中国药典》提供的方法,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美花石斛多糖含量。结果表明:分布于不同区域的野生美花石斛居群的多糖含量差异显著,兴义三江口居群具有最高的多糖含量,而兴义丰都居群多糖含量较低;10个不同野生居群的美花石斛的多糖含量介于14.29%~29.30%之间,美花石斛优良种源的筛选应重点在兴义三江口居群和万峰林居群中选择。  相似文献   

2.
石斛属是兰科植物中的一个大家族,该属品种众多,外形千姿百态,会让人发出“这也是一种石斛呀?”的惊叹。石斛兰的魅力早为人知,因此园艺家们培育出多不胜数的杂交改良品种。石斛兰按花期可分为春石斛和秋石斛。花团锦簇的春石斛是近几年年宵花市中的抢眼盆花。而挺拔飘逸的秋石斛不仅适合盆栽,还是优良的切花材料。秋石斛杂交品种较多,按花形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扭瓣石斛,花瓣扭曲似羚羊角,国内种植的不是很多。另一类是蝴蝶石斛,花形似蝴蝶,街头巷尾的花店中常见的切花“洋兰”就是蝴蝶石斛的园艺杂交种。  相似文献   

3.
测定了不同铁皮石斛品种和同一铁皮石斛品种在不同海拔的石斛多糖和纤维素含量。用硫酸-苯酚比色法测定石斛多糖含量,烘干法测定纤维素含量。结果表明,不同铁皮石斛品种石斛多糖和纤维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石斛多糖的变异系数小于纤维素,而多态性信息含量(polymorphism information content,PIC)则大于纤维素;石斛多糖与纤维素含量间呈负相关;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石斛多糖含量增加,纤维素含量降低。9个铁皮石斛品种聚成两大类,一类与桂平广南种相似,另一类与容县都峤山种相似。  相似文献   

4.
热带洋兰秋石斛(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目前我国花卉市场上占有显赫地位的商品花卉石斛Dendrobium,主要分为两大类:春石斛和秋石斛(又称蝴蝶石斛)。我在《中国花卉盆景》杂志2002年第3期上曾介绍过春石斛,现应众人之邀,再谈谈另一半——秋石斛。秋石斛是指以原产于新几内亚和澳大利亚等热带地区的一些常绿石斛为亲本,经过长期多代杂交选育出来的一大类石斛优良品种。它们非常喜欢热带的气候环境:高温、潮湿、充足的阳光。适合在热带地区大批量栽培,生产切花和盆  相似文献   

5.
以铁皮石斛鲜条为主料,枳椇、葛根、枸杞等为辅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筛选铁皮石斛复合饮料的配方,并对复合饮料的多糖、氨基酸及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每400 m L铁皮石斛提取液,添加枳椇提取液20 m L、葛根提取液20 m L、枸杞提取液30 m L、白砂糖70 g·L-1、柠檬酸0.3 g·L-1、黄原胶0.02 g·L-1,在25 MPa压力条件下先后均质2次,8 min/次,蒸汽杀菌20 min。制得的复合饮料多糖含量达3 770 mg·L-1,氨基酸总含量达384.39 mg·L-1,矿质元素总含量达184.93 mg·L-1,色泽呈青绿色,具有铁皮石斛和枳椇的清香,口感顺滑细腻,是一款风味独特、成分丰富的新型复合饮料。  相似文献   

6.
7月盛夏,分布于昆明、普洱、文山等云南各地的药用石斛进入鲜条采收期,石斛加工和销售工作也随之启动,产地石斛生长和市场行情令人瞩目。近三四年来,云南药用石斛发展迅猛。截至6月,全省铁皮石斛、金钗石斛等药用石斛花卉种植规模近4万亩,占全国总产量的近60%,集中分布在普洱、文山、保山和昆明等地(州、市)。据不完全统计,其中仅普洱市专业从事石斛种苗生产的企业就有200家,而规模化种植石斛的企业超过30家,种植品种以红干软脚、绿干硬脚铁皮石斛为  相似文献   

7.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3081-3089
为明确2种美花石斛之间花香味物质的分子基础,本研究采用GC-MS技术对2种香型美花石斛的低分子量挥发性代谢物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寻找两者间的差异代谢物以及在次生代谢途径上的区别。结果表明:利用GC-MS在2个不同香型美花石斛中共鉴定出80种代谢物;通过PCA与OPLS-DA分析可知淡香型与浓香型美花石斛间的代谢物差异明显;采用OPLS-DA筛选得到2种美花石斛的显著性差异代谢物38种,富集到次生代谢产物生物合成途径、单萜类生物合成途径、新陈代谢途径、α-亚麻酸代谢途径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5个生物合成途径。本研究发现浓香型美花石斛和淡香型美花石斛挥发性代谢物的种类和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对芳香石斛兰品种选育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不同高温高压条件和添加抑菌剂筛选出6种铁皮石斛饮料杀菌方式,重点研究了M3(121℃15 min)、M5[0.2 g/kg乳酸链球菌素(Nisin)+100℃]和M7[100℃+0.25 g/kg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0.2 g/kg Nisin] 3种杀菌方式的铁皮石斛饮料在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多糖及总酚含量的变化和色泽稳定性,以筛选出较佳的杀菌方式。上述3种杀菌方式处理的铁皮石斛饮料在25℃、16周贮藏期内菌落总数均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料》(GB 7101—2022),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总酚含量变化平稳,样品的L值、a绝对值和b值减小,饮料贮藏时间的色泽变化稳定性好,品质保持良好。M3和M5处理的pH、色泽变化趋势均较M7处理稳定,为较好的杀菌方式。  相似文献   

9.
为了分析龙虎山铁皮石斛资源的品质,对DNA条形码技术鉴定的10种铁皮石斛茎叶的4种营养成分(多糖、甘露糖、生物碱和蛋白质)和2种重金属元素(砷和镉)的含量进行测定,并采用主成分分析对铁皮石斛品质进行综合评价,运用聚类分析对铁皮石斛进行分类.结果 显示:成熟的铁皮石斛中,茎和叶的多糖含量范围分别为35.09%~49.59%和6.88%~14.05%,甘露糖含量范围分别为16.19%~25.12%和11.10%~16.88%,生物碱含量范围分别为0.158‰~0.251%‰和0.022‰~0.053‰,蛋白质含量范围分别为2.72%~4.38%和12.73%~18.38%;铁皮石斛(包括茎和叶)砷和镉含量最高值分别为1.892 mg/kg和0.234 mg/kg;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的营养成分总体高于野生铁皮石斛,铁皮石斛的叶具有一定的利用价值;野生与人工种植铁皮石斛砷、镉均未超标;铁皮石斛的6种测定成分可以用2种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8.443%)来表示,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最高的为米斛.本研究为龙虎山铁皮石斛的利用与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丝瓜不同品种多糖含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比较了不同丝瓜品种,不同营养器官以及同一品种不同发育时期丝瓜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普通丝瓜(Luffa cylindrica Roem.)的多糖含量比有棱丝瓜(Luffa acutangula Roxb.)的多糖含量高;丝瓜的各营养器官皆含有多糖但差异较大,商品瓜的多糖含量极显著高于种子的多糖含量,其次序依次为:瓜>花>叶>种子;同一品种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多糖含量在果实发育前期迅速增加,至商品成熟期丝瓜多糖含量达最高值,而后缓慢下降.授粉后30d至生理成熟期多糖含量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11.
研究通过分析比较了余甘子各器官之间、同品种不同植株之间、不同余甘子品种之间以及与野生资源之间的多糖含量。结果表明,余甘子各器官皆含有多糖类化合物,且差异均极显著,大小顺序为:鲜果肉(4.382%)>枝(4.169%)>干果肉(3.530%)>芽(2.951%)>根(2.162%)>老叶(1.750%)>幼叶(1.410%)>种子(0.965%)。不同品种余甘子同一器官的多糖含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野生余甘与粉甘间鲜果肉和种子的多糖含量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其中2个野生植株(A、C)鲜果肉多糖含量高于粉甘,5个野生植株种子多糖含量均高于粉甘,3个野生植株(B、D、E)枝多糖含量高于粉甘。  相似文献   

12.
不同土壤水分对强、弱筋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强筋小麦济麦20和弱筋小麦宁麦9为材料,在防雨池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水分对强、弱筋小麦烘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土壤水分减少,强、弱筋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及沉降值与小麦烘焙品质指标均呈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衡量小麦烘焙品质的参考指标。2个供试品种中,强筋小麦(济麦20)烘焙品质受土壤水分影响较大,在土壤相对含水量55%~60%条件下烘焙品质最好;而弱筋小麦(宁麦9)烘焙品质受土壤水分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夏季野生食用菌生物指标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扩大对野生资源的评价和利用,2009年夏季在北京周边山区收集常见的四种野生菌黄伞、血红铆钉菇、短柄粘盖牛肝菌和马勃的子实体。利用二喹林甲酸检测法、苯酚-硫酸法以及改良后的酶活性检测法分别测定四种子实体中蛋白质和水溶性多糖的含量、蛋白酶、磷酸酶和漆酶的活性以及凝集素的活力单位,通过对上述四种野生资源测定指标进行评价,发掘出可用于深度加工的野生品种。研究发现,黄伞子实体中蛋白质和多糖含量相对较高,分别占子实体鲜重和干重的5.12%和2.39%,并且具有凝集素的活性;四种野生菌都具有磷酸酶活性,其中马勃的酶活力最高,为339.91 U/mg;短柄粘盖牛肝菌和马勃存在微弱的漆酶活性,酶活力分别为0.341 U/mg和0.438 U/mg;在四种野生菌中未检测到蛋白酶的活性。比较结果证明黄伞子实体中的蛋白质和多糖含量较高,马勃具有较高的磷酸酶活性,这些野生资源都可以作为深加工的优势材料,进行深度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14.
云南大叶种茶不同品种儿茶素组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研究云南大叶种茶不同品种生化特性,本文以云南省勐海县境内种植面积较大的5个云南大叶种茶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茶叶中茶多酚、总儿茶素及主要儿茶素单体组分进行检测及对比,对不同品种间儿茶素组分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勐海大叶茶、大黑茶、云抗10号、云抗14号、长叶白毫5个云南大叶种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均超过30%(干重),分别为35.4%、31.2%、34.8%、37.6%、31.7%;总儿茶素含量均超过20%(干重),分别为24.5%、26.2%、29.7%、32.3%、22.7%;主要儿茶素单体中ECG、EGCG、EC含量较高,以ECG和EGCG所占比例较大,C、EGC、GCG含量较低,均未达到1%。儿茶素组分5个品种均以酯型儿茶素(EGCG、ECG、GCG)所占比例较大,占茶多酚总量比例在54.49-72.18%之间、占总儿茶素含量的比例在76.53-84.58%。总体来看,研究所选的5个云南大叶种茶中茶多酚、总儿茶素含量较高,主要儿茶素单体中以酯型儿茶素为主,但是不同品种间茶多酚、总儿茶素及主要儿茶素单体(除GCG)含量都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不同仿生态栽培方式对铁皮石斛多糖积累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强  杨丛  张峥  周大寨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0):142-147
为充分发挥鄂西南天然林保护工程营林的综合经济效益,探讨利用天保工程混交林开展铁皮石斛仿生态栽培的可行性。采用5种不同仿生态栽培模式种植铁皮石斛,对采收的铁皮石斛用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质量分数,多糖用盐酸水解得到单糖混合物,通过加入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PMP)进行柱前衍生,采用HPLC法测定多糖中的单糖组成。研究结果表明:在5种栽培方式中,杉木栽培所产铁皮石斛根、茎含水量最低,其多糖含量最高,达33%;其余4种栽培方式所产铁皮石斛多糖质量分数为18%左右;对多糖中单糖组成分析显示,D-甘露糖和D-葡萄糖是5种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多糖组成中的主要单糖成分,甘露糖与葡萄糖之比为4.5~5.98,符合药典要求。在鄂西南天保工程混交林中,杉木栽培铁皮石斛较其他栽培方式具有更快多糖累积能力,充分利用混交林大树和林下丰富的苔藓资源发展铁皮石斛仿生态栽培在鄂西南具有技术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SRAP分子标记对搜集的35份资源(24份人工栽培铁皮石斛、9份石斛属植物、石斛伪品石豆兰和石仙桃各1份)的遗传多样性及亲缘关系进行分析。从3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10对多态性引物,共获得90条多态性条带,多态性比率98.9%。SRAP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来源不同的人工栽培铁皮石斛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UPGMA聚类分析可将上述样品分为8类,其中24份铁皮石斛资源聚为一簇,而与其他石斛和石斛伪品明显分开,1份未知石斛经验证为铁皮石斛和滇桂石斛的杂交种。  相似文献   

17.
探索齿瓣石斛群体变异情况,为生产和育种提供参考。选择齿瓣石斛人工仿野生栽培1~3年的基地6个,每个基地随机选择3个样点,每样点面积2 m2,统计6个主要变异类型的植株数;每个变异类型统计茎长、茎粗、茎节数、单条鲜重、叶长、叶宽、长宽比、叶面积;采用SPSS软件对不同类型齿瓣石斛性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齿瓣石斛狭叶粗壮型所占比例最高,血草型最少;铁线草的茎长、茎节数最大,显著高于血草型(P<0.05)和紫鞘粗壮型(P<0.05);宽叶粗壮型的茎粗和单条鲜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叶长、叶宽、叶面积上,宽叶粗壮型、狭叶粗壮型、紫鞘粗壮型分列前三位,属于大叶类型,与血草型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齿瓣石斛主要群体性状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以单条鲜重和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在齿瓣石斛育种工作中,可以尝试集中考察能反映齿瓣石斛综合性状的茎长和茎粗这2个植物学性状指标,以提高齿瓣石斛新品种选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人工栽培石斛的ISSR标记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为了给石斛品种的人工选育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9种药用栽培石斛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从备选的引物中筛选出14条多态性引物,共检测到179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为94.71%。Jaccard相似性指数显示:15个铁皮石斛样本的相似度介于0.264~0.536之间,6个齿瓣石斛样本的相似度介于0.351~0.561之间,不同种间的相似度介于0.115~0.371之间。虽然种内与种间的相似度值存在一些交叉情况,但UPGMA聚类分析表明,不同种的石斛之间并不存在明显的杂交情况。ISSR标记检测结果显示,源于不同栽培地区栽培的的石斛属植物的遗传多样性非常丰富。  相似文献   

19.
绿葡萄干较高的经济价值是维持新疆葡萄产业优势地位的重要支撑,葡萄干含水率对葡萄干的色泽、营养品质、质构特性和感官品尝体验具有较大的影响,但相关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含水率绿葡萄干品质、质构特性和感官品尝结果进行关联性分析,将定量检测技术应用到葡萄干的生产中。结果表明,不同含水率葡萄干的营养品质具有一定的差异,色泽分析中绿色色泽的差异最为显著;11.9%~19.2%含水率区间内葡萄干的质构特性呈现出较好的线性上升或下降趋势;不同人群对不同含水率葡萄干的感官品尝结果具有较大差异,含水率高的葡萄干在不同年龄段人群中的感官评分较高,根据感官评价结果和葡萄干的贮藏特性综合评价,生产中葡萄干含水率应控制在14%~17%;对葡萄干含水率与质构指标进行拟合,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较小,弹性的相对误差最小为2.91%,粘附性的相对误差最大为13.33%;含水率14%~17%的葡萄干硬度预测值分别为1349.86、1191.75、1033.64、875.53 g;以硬度为快速检测指标,快速计算葡萄干含水率、弹性、咀嚼性等指标,拟合度较高,硬度与含水率的拟合方程为y=(-0.00006x+0.2191)×100,R2值为0.9171。综上,不同含水率葡萄干的色泽品质具有较大的差异,不同人群均喜欢较高含水率的葡萄干,采用硬度值快速计算葡萄干含水率及其他质构特性指标具有一定的可行性。研究结果可为绿葡萄干的标准化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石斛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及指纹图谱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鉴别石斛属植物不同种质,区分石斛伪品劣品,笔者综述了传统的形态学与显微鉴定、细胞学、孢粉学以及指纹图谱技术(化学指纹图谱和DNA指纹图谱)的特点,及其在石斛属植物种质资源鉴定中的应用,发现指纹图谱技术对石斛属植物的种源和道地性鉴定以及石斛类药材质量控制十分有效,但指纹图谱标准和评价体系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在野生石斛资源的评价与合理利用、指纹图谱与药理作用相关性、遗传改良和基因克隆等方面开展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