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产地及籽粒外观品质对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产地及籽粒外观对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为芝麻品质遗传改良及高木酚素芝麻商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从3 800余份芝麻种质资源中选取212份代表性资源,分别在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测定各样品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探讨芝麻不同产地、千粒质量及种皮颜色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各试点含量均值分别为3.52,3.61,3.11,2.43,1.94,1.93,1.78,1.62 mg/g;芝麻木酚素含量存在随纬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芝麻籽粒颜色L值与芝麻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296 6,ɑ=0.01),与芝麻林素含量相关不显著;千粒质量与芝麻素含量极显著负相关(r=-0.260 3,ɑ=0.01),与芝麻林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227 9,ɑ=0.01)。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随产地纬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种皮颜色变深,芝麻素含量逐渐降低;随着千粒质量增加,芝麻素含量逐渐降低,芝麻林素含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安徽不同产地22种芝麻为原料,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芝麻素、芝麻林素和芝麻素酚三糖苷含量,采用福林酚法测定总酚含量,以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评价芝麻提取物的抗氧化能力。22种芝麻中芝麻素、芝麻林素、芝麻素酚三糖苷、总木酚素及总酚含量范围依次为2.16~7.37,1.09~3.73,0.46~2.76,3.93~12.43,3.13~3.97 mg/g;黑白2组芝麻相比,黑芝麻中各木酚素含量显著低于白芝麻,总酚含量差异不显著,各木酚素含量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22种芝麻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范围为65.34%~81.44%,黑白2组芝麻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差异不显著;DPPH自由基清除率与木酚素含量没有相关性,但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正确认识芝麻生物活性成分的保健作用及合理开发芝麻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芝麻营养品质性状在不同生态环境下的变异特征,选用8个白芝麻品种,在全国13个试验点种植,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近红外光谱分析法(NIR)对其主要品质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8个芝麻品种在13个试验点的平均含油率、油酸、亚油酸、棕榈酸、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分别为55.43%、38.88%、46.16%、8.63%、4.56 mg/g和2.70 mg/g。含油率随着纬度的升高先逐渐升高然后降低,在襄阳试验点的含油率最高,平均为57.50%,且显著高于其他试验点;伊犁试验点芝麻素、芝麻林素平均含量最高,分别为5.58 mg/g和3.60 mg/g,其他试验点的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总体表现为由北向南先升高再降低。说明襄阳适宜种植高含油率芝麻,伊犁适宜种植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高的芝麻。  相似文献   

4.
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种子富含丰富的蛋白质,为了研究在萌发过程中蛋白质的变化,本试验对大豆种子吸水的变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蛋白酶活性、肽酶活性、蛋白水解产物(氨基酸和肤含量)含量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种子萌发过程中吸水的变化呈现慢-快-慢的规律,转折点分别是萌发12h和萌发27h.虽然种子在萌发期间内的可溶性蛋白、氨态氮及肤含量均高于未萌发的大豆种子,但其变化规律不同:可溶性蛋白峰值出现在9~12h之间,而氨基酸及肤的含量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始终处于增加的趋势.另外,蛋白酶和肽酶活性在萌发33h之前活性的变化非常小,萌发39~72h时活性急剧加强,萌发72~96h时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5.
蒋影  苏德荣 《中国农学通报》2011,27(12):172-176
种子吸收一定量的水分后能够正常发芽,在这个过程中,种子将消耗外部环境的水分,这种改变将影响种子对水分的吸收,并最终导致种子的发芽率不同。试验以三种草坪草为研究对象,通过限定灌水量来模拟地下滴灌方式,讨论了10个水分梯度下种子吸胀吸水和萌发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灌水量不同的情况下,萌发前外部环境水分变化率差异显著,但当灌水量超过60%时,差异不显著;种子开始萌发后,萌发初期种子发芽较快,然后逐渐变慢,最终达到稳定状态,当灌水量达到一定值时,累计发芽率达到最大值,但当水分含量超过这一定值时,反而会抑制种子的发芽,其中多年生黑麦草种子对水分最敏感,能最快达到最大发芽率,而草地早熟禾对水分反应不敏感,则最慢达到最大发芽率。研究结果可用于描述种子发芽过程中外部水分变化与发芽率的关系,并有助于种子发芽最优水量的确定和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芝麻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培  汪强  赵莉  田东风 《种子》2012,31(4):83-85
目的:研究在不同水分胁迫条件下芝麻种子的萌发特性.方法:利用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PEG 6000)溶液模拟水分胁迫条件,测定芝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根长、芽长、根芽比等生理指标.结果:随着PEG浓度的增加即干旱胁迫加剧,芝麻种子发芽率、发芽速度、发芽指数、芽长、胚根长、幼苗干重、鲜重等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水分胁迫越严重,下降趋势越明显.本实验芝麻种子不能发芽的PEG浓度的临界值为15.0%.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芝麻芽菜的生长特性及营养成分变化情况,以黑白芝麻不同萌发时期(0、1.5、3、5、7、9 d)的芝麻芽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生长特性以及粗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主要营养物质的含量和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芝麻萌发时间的推进,芝麻鲜重不断增加,芽后第7 d,黑白芝麻芽菜的生物产量最大,产出比均达11以上。相较于鲜芝麻芽中的粗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含量逐步下降,相对干重下不同发芽阶段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规律不同。粗脂肪含量随发芽时间一直下降,而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总体呈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其中,黑、白芝麻芽中的维生素E含量在芽后1.5 d达到最高值,分别较其籽粒增加1.62倍和1.17倍;黑、白芝麻芽中的蛋白质、磷、铁、硒等含量均在芽后第7天达到峰值,分别较其籽粒增加0.76和0.99倍、0.66和1.34倍、7.26和6.67倍以及1.67和124.49倍。综合考虑芝麻芽菜的营养品质和经济效益,萌芽第7天芝麻芽菜的营养价值和商品性最佳,此时芝麻芽菜的产量以及蛋白质、磷、铁、硒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最高。本研究明确了芝麻芽菜生长过程中的生长特性和主要营养成分含量变...  相似文献   

8.
选用豫芝四号芝麻品种为材料,将不同含水量的种子分别密封在25℃和5℃时贮藏12个月。结果表明:超干贮藏对芝麻种子发芽、根和苗的生长、发育时期等有影响,而且这种影响持续到芝麻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25℃下适当干燥能使芝麻种子保持较高活力水平,存在一个超干水平临界值,25℃贮藏时为3.78%,5℃贮藏时为6.01%,在临界值时单果重和干重均较重,植株干物质积累速度较快,蒴粒数较多,植株稍高。相关分析表明,芝麻种子活力与发芽率和株高达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与出苗期和开花期达极显著或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渍害胁迫对芝麻籽粒及制油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渍害胁迫对芝麻籽粒及制油品质的影响,以豫芝11号等6个芝麻品种为材料,在芝麻生长-盛花期时,采用耐渍池分别进行0,36 h的连续淹水处理,成熟后收集芝麻籽粒,并从籽粒的外观、营养组分、矿物质及油制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品质分析。结果表明,渍害胁迫处理后,不同品种的芝麻籽粒种皮颜色变深,瘪粒增多,降低了芝麻的商品价值,但不改变芝麻籽粒的长度和宽度,其平均值分别在3.00,1.80 mm左右。渍害胁迫使籽粒中的营养成分粗脂肪、粗蛋白、总糖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变化幅度分别为-3.73%~2.03%,-0.10%~-2.16%,-0.93%~5.80%;同时也导致了粗纤维和灰分含量的增加。胁迫处理使矿物质元素Ca、K、Mg、Na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Ca元素随着品种不同,不存在规律一致的变化。但是K、Mg、Na含量均呈升高趋势。芝麻油制品的变化则主要表现在酸值和过氧化值基本呈升高趋势(品种M5的过氧化值例外),油酸、亚油酸和棕榈酸含量无显著性变化,花生酸、亚麻酸、棕榈油酸含量存在一定变化,微量成分芝麻素、芝麻林素含量的变化因品种而异。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半岛黑松沿海防护林种子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水分胁迫和母树年龄对黑松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水分胁迫程度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波浪形降低,而平均发芽时间增加,种子萌发受到显著抑制.随母树年龄增加,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呈波浪形增加,种子质量明显提高.对于发芽率,水分胁迫和母树年龄有着显著交互作用.母树年龄的增加使得发芽率在水分胁迫下降低变缓,提高了种子耐水分胁迫能力.因此,母树特性与生态因子的共同作用是黑松海防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1.
Three cotton genotypes (varying in their final seed size), viz. H-6 and H-4 ( Gossypium hirsutum L.) and V-797 ( Gossypium herbaceum L.) were studied for their growth kinetics of seed and fibre. Both biphasic linear and polynomial models were used to demark different phases of cotton seed growth. The polynomial model appeared to be appropriate to define the growth phases of cotton seed as compared to the linear model. The rate and the duration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were obtained by differentiating the best-fit polynomial equations. Based on the data of dry weight and water content, cotton seed development is divided into four different phases, viz. (a) cell division, (b) cell elongation, (c)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and (d) maturation. The rate of dry matter accumulation showed a close correlation with water content of seed as well as of the fibre, in all three genotypes studied. It is proposed that water content of seed or fib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determining dry weight of three genotypes.  相似文献   

12.
Sesame (Sesamum indicum L.) is one of the oldest oilseed crops grown in India and worldwide. This oilseed crop has high nutritional value due to the presence of antioxidants such as lignans and tocopherols. Screening of oilseed germplasm for important nutritional attributes is of prime importance in quality breeding programs.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content of lignans (sesamin and sesamolin) and tocopherol homologues (α-, γ-, and δ-tocopherol) was determined using reverse phase HPLC (RP-HPLC) in 143 sesame lines collected from diverse agro-ecological zones of India. Exploitable levels of sesamin, sesamolin, γ-, and δ-tocopherol was observed in the studied sesame lines. Sesamum indicum cultivar CO 1, introgressed line MKN 9, and Sesamum malabaricum showed high values for sesamin. Exotic and indigenous accessions of S. indicum (EC 542283 and IC 132176, IC 204681, IC 204773) showed high sesamolin contents. Cultivars, AKT 64, AKT 101, Phule til 1, and Tapi A showed high values for γ- and δ-tocopherol. The average content of sesamin and sesamolin was 0.86 and 0.50 mg g?1 seed, respectively. The average tocopherol content (292 μg g?1 seed) found in this study indicates the presence of a high amount of tocopherol in Indian sesame germplasm. Superior genotypes of sesame reported in this study could be utilized in sesame breeding programs for enhancing oil yield and nutritional attributes.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利用当地饲料资源,测定和分析胡麻饼常规营养成分,然后将其放入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陕北白绒山羊的瘤胃内,用尼龙袋法测定和分析了胡麻饼在6、12、24、48 h 内干物质(DM)、粗蛋白(CP)、粗纤维(CF)的瘤胃消失率。结果表明:胡麻饼CP、CF、粗脂肪(EE)、粗灰分(CA)、Ca 和P 分别为36.2%、8.98%、7.82%、7.02%、0.47%、0.81%。在陕北白绒山羊瘤胃内6、12、24、48 h 内,干物质消失率分别为55.11%、78.75%、78.77%、85.75%,CP 消失率分别为52.82%、61.94%、72.4%、75.32%,CF 消失率分别为23.9%、25.1%、26.2%、28.6%。因此认为,胡麻饼CP和EE含量较高,DM和CP消失率在24 h 内可达78.77%和72.4%,消化利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干旱区滴灌模式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长和产量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高产棉花品种新陆早45为材料,自初花至吐絮设置常规滴灌(I500)和有限滴灌(I425) 2种处理,每种滴灌模式下设低(D12)、中(D24)和高(D36)3个种植密度,分析棉花不同生育时期叶面积指数(LAI)、群体生长率(CGR)、棉铃生长率(BGR)、净同化率(NAR)以及产量、灌溉水分利用效率(IWUE)等变化。结果表明,与I500相比,I425将LAI到达顶峰的时间推迟至盛铃期并延缓了盛铃期以后的叶片衰老,显著提高了盛花期至吐絮期NAR,在不显著降低籽棉产量的前提下,提高了IWUE。在I500条件下,LAI、CGR、BGR、NAR、总生物量(TDW)、铃生物量(BDW)、总铃数(BN)、生殖器官与营养器官质量的比例(RVR)均以D24较高,D12最低;I425条件下,上述参数均以D36最高。籽棉产量以I500D24、I425D36较高,IWUE则以I425D36较高。相关分析表明,籽棉产量和IWUE与BN、RVR呈显著正相关,IWUE与NAR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盛花期至盛铃期较快的群体生长速率、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以及较多的干物质持续向棉铃的供应,是I425D36提高产量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NaCl和Na2SO4胁迫下萌动的玉米种子发芽和淀粉转化的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盐胁迫下玉米种子萌发和贮藏物质转化的关系,本试验以玉米种子郑单958为材料,选用不同浓度NaCl和Na2SO4对玉米进行了萌发实验,测定了发芽率、芽干重和根干重及其淀粉、可溶性糖和蔗糖含量。结果表明:随着Na+浓度的增加,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下降幅度增加,胚根和胚芽生长降低,这与种子中淀粉转化、蔗糖和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趋势一致,且发芽率与淀粉转化显著正相关(p<0.05)。NaCl处理玉米种子的蔗糖显著高于Na2SO4处理(p<0.05);然而,较低Na+浓度下,NaCl处理玉米种子的可溶性糖含量大于Na2SO4处理,较高的Na+浓度下,NaCl处理下其含量小于Na2SO4处理。可见,Na+浓度增加和阴离子种类的差异改变了淀粉转化率降低与糖分的分配,造成种子发芽过程能量供需的改变,发芽率降低。  相似文献   

16.
以谷子品种长生13为材料,利用人工旱棚及滴灌进行水分控制,研究了在全生育期内进行水分控制对谷子生长发育及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随浇水量减少,谷子株高、穗粗、穗重、结实率、产量及单株干物质量逐渐减小,浇水量与株高、穗重、结实率和产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浇水量的减少,谷子旗叶相对叶绿素含量和顶三叶叶面积降低;谷子峰值黏度、直链淀粉、胶稠度、脂肪和粗蛋白含量均呈先增后减的趋势。上述结果表明,谷子在全生育期内适度的浇水量有利于谷子产量的提高和品质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高产高油花生品种的光合与物质生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冀花2号、冀花4号和鲁花12号为材料,连续测定干物质、荚果产量、含油量及叶片光合指标,定量分析高产高油花生品种冀花4号物质生产指标的动态特征和叶片光合性能,为解析花生高产高油形成机制和优质高效栽培提供依据。结果表明,荚果产量和籽仁含油量均以冀花4号最高。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和最大积累速率均以冀花4号冀花2号鲁花12号,且冀花4号干物质积累潜力适中;籽仁油分最大积累速率和平均积累速率均以冀花4号鲁花12号冀花2号,籽仁油分积累活跃期以冀花4号最短。冀花4号全生育期的光合势显著高于冀花2号和鲁花12号,分别高20%以上,产量形成期的光合势占全生育期的80%,冀花4号结荚期光合速率比冀花2号和鲁花12号均高24%以上;光饱和点和CO_2饱和点均为冀花4号最高。荚果产量与干物质平均积累速率、叶片光合速率和总光合势呈极显著正相关;籽仁含油量与单株干物质积累速率、籽仁油分平均积累速率、光饱和点、CO_2饱和点、经济系数、出仁率等显著或极显著相关;荚果产量与含油量极显著正相关。冀花4号具有较高的经济系数、总光合势及结荚期后分配比例、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CO_2饱和点,以及相对较高的干物质和油分积累平均速率,是其较冀花2号和鲁花12号高产高油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白芝麻籽粒油脂、蛋白质及芝麻素含量QTL定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芝麻籽粒油脂、蛋白质和芝麻素含量是芝麻品质育种的3个重要目标。为了解析其遗传机制并检测相关QTL,利用近红外谷物品质分析仪对一个包含224个株系的F9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在2年3个环境下的籽粒品质性状检测,结果表明,群体内株系间差异显著且呈典型正态分布,而同一环境不同重复间表现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显示,籽粒含油量与蛋白质含量显著负相关,籽粒含油量与芝麻素含量显著正相关,蛋白质含量与芝麻素含量显著负相关;利用该RIL群体已构建的高密度遗传图谱,采用基于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MCIM)检测到8个QTL,表型贡献率为0.41%~14.55%;采用多重区间作图法(MIM)检测到13个QTL,可解释5.2%~18.6%的表型变异。其中5个主效QTL被2种方法同时检测到且定位区间相同,2个主效QTL在2个或3个环境中被重复检测到。控制含油量的Qoc-5与芝麻素含量的Qsc-5位于LG5连锁群上的相同区段,加性效应均为正值;而控制蛋白质含量的Qpc-5也位于相邻位置,但加性效应为负值。LG2和LG1连锁群上也存在相似情况,反映品质性状相关QTL之间存在一因多效或紧密连锁。因此,在芝麻品质育种中选择高含油量可以兼顾高芝麻素,但应对蛋白质含量进行负向选择。  相似文献   

19.
薏苡生物学特性和养分吸收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明确不同薏苡在不同时期的生长特征及养分吸收特性,进行盆栽试验。结果表明:‘黔薏苡1号’与‘黔薏苡2号’在品种形态以及各时期生长形态具有显著性差异。在播种后60天,2种品种茎叶氮含量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降低。而根的含氮量均在孕穗期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85%和2.45%,成熟期时维持在1.76%和1.96%。2种品种茎叶钾含量自播种后60天达到最大值,最终两品种茎叶钾含量停留在1.84%和2.16%。然而,根的钾含量变化不大,播种后30天与成熟期的钾含量基本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茎叶氮、钾含量与干物质量、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产量等5个产量性状均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茎叶的氮含量与茎叶的钾含量对干物质量可产生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豆蛋白质间接选择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丽娟  王金陵 《作物学报》1994,20(3):316-321
以五个蛋白质含量不同的大豆品种为试材,对其种子发育期间的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和干鲜重之比第8个性状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期望探索出与蛋白质含量有协同变化规律的指标。结果表明,各品种种子的蛋白质含量(%鲜基)与干鲜重之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含水量则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二个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几乎相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