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4年以来,玉溪市妇联把实施小额信贷作为农村扶贫和新农村建设的重点项目来抓,较好地解决了部分贫困妇女发展缺乏启动资金的困难。  相似文献   

2.
银悦 《农村新技术》2004,(11):48-48
目前全国有28个省区市妇联实施了规模不等的农村妇女小额信贷,帮助农村妇女尽快脱贫致富。小额信贷对象以低收入妇女及能带动贫困户致  相似文献   

3.
20世纪70年代中期,亚洲最贫困的国家孟加拉国首创了全新的小额信贷的制度和方法。从80年代开始,许多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纷纷仿效,并根据各国的情况创造了不同的模式。国际社会普遍认为这是一种成功的扶贫方式(1996年世界50多个发展中国家小额信贷项目覆盖的贫困人口已经达到600万)。1994年初,我国开始在河北省易县进行小额信贷扶贫试点工作。到目前,小额信贷在我国获得很大进展,取得了显著的扶贫效果。但同时在实施过程中仍然面临许多理论和实践上的难题,自身也有不完善之处,仍需进一步的探索实践。小额信贷的成功经验小额信贷是在一…  相似文献   

4.
闵杨  张家偶 《安徽农业科学》2014,(23):8069-8072
在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资金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财政投资和社会捐赠等相比,信贷则是一种最为适合农村特别是贫困农户摆脱贫困、扩大生产的资金来源。在我国,小额信贷已经得到推广,但是贫困农户获取小额信贷的需求与供给不平衡现象严重。该研究基于在湖北省农村的问卷调研数据,运用离散选择模型,实证研究了贫困农户小额信贷获取的决定因素。结果表明,家庭收入、自营职业和官方地位是农户获得小额信贷的3大影响因素。偿还能力和获得小额信贷之间密切相关,说明提高农户的债务偿还能力有助于他们获得小额信贷。  相似文献   

5.
缓减贫困一直是政府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政府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基于2003~2011年中国26个省市的统计数据,运用面板模型定量研究农村小额信贷缓解农村贫困的效应。结果表明:小额信贷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其降低农村绝对贫困的程度效应要大于降低农村贫困人口相对收入短缺和收入不平等程度的效应。为了更好地发挥小额信贷缓减贫困的效应,应进一步放开小额信贷发展的约束成分,改进贫困农户贷款评级授信的方式,提高小额信贷缓减贫困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6.
<正>为实施好省、市妇联城乡妇女发展项目,结合县委、县政府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部署,农安县妇联将手工制作培训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的有力措施,下大力气开展贫困妇女手工制作免费培训工作。近日,县妇联联合杰扶草编合作社,在农安镇三宝村开展"吉林巧姐"第三期手工制作培训班,50余名有手工制作意向的妇女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采用理论讲解、现场制作、一对一  相似文献   

7.
小额信贷模式的选择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额信贷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金融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金融资源贫困的问题。但在小额信贷模式的选择过程中仍然有一些理论和技术障碍制约了我国小额信贷的发展。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金融市场,不断发展和完善小额信贷模式。  相似文献   

8.
一、淅川县小额信贷开展面临的新情况 首先小额信贷的初衷本是为了解决最贫困困人口的温饱问题,而基本解决温饱以后的贫困特征和返贫原因,几乎都是因为现金收入不足,无法满足合理的物质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会泽县娜姑镇开展小额信货扶贫四年来,累计投入资金350万元,滚动发放贷款448.45万元,覆盖全镇14个村委会3721户农户,为全县之最。具体实施过程中,娜姑镇围绕贷款运行的各环节,注重效益,强化管理,优化服务,使小额信贷扶贫呈现了良好的运行态势。每一轮发放资金全部足额收回,小额信贷周期还贷率达100%,既保证了资金的安全运行,又充分发挥了扶贫效益。他们的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11):115-117
小额信贷在西藏的扶贫攻坚中成效显著,不论在提升贫困者收入还是减少贫困发生率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受到机构自身的可持续经营和扶贫的可持续。同时,另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小额信贷的需求,对信贷需求的正确认识,实现信贷供给和需求的有效对接,对于小额信贷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西藏小额信贷的需求在受到现有信贷供给约束的情况下,还受到特殊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就如何提升小额信贷需求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扶贫小额信贷是金融精准扶贫的主要手段。做好扶贫小额信贷工作能够大大提高扶贫的有效性和精准度,对于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和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立足于当前国内贫困现状,聚焦湖北十堰市郧阳区实施扶贫小额信贷的做法,分析并探求扶贫小额信贷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扶贫小额信贷优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国外小额信贷政策的理论与实践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呈现了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小额信贷金融业务是帮助贫困农户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比国外典型的小额信贷机构发展模式,总结其小额信贷金融业务发展的丰富经验,对中国小额信贷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董鹏  王翠叶 《农业展望》2011,7(12):34-37,42
文章通过对农村小额贷款公司的研究,指出农村小额信贷作为一种有效的扶贫工具。可帮助贫困农户发展生产,摆脱贫困,也是一种新型的农村金融组织形式,能够缓解农村金融供求紧张状况,促进“三农”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同时,分析了小额信贷公司存在的问题和小额信贷公司可持续发展及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从湖南省扶贫办了解到,湖南省23个扶贫重点县(片区县)金融产业扶贫试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截至2015年6月底,对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农户评级授信面达到100%。随着小额信用贷款向贫困农户重点倾斜,2015年,湖南试点县(市、区)对建档立卡贫困农户信贷总投放规模力争达到6.9亿元以上。湖南省扶贫办与湖南省农村信用  相似文献   

15.
冯稚进 《云南农业》2014,(2):F0002-F0002
2013年12月28日,云南省2013至2014年度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在临沧举行,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敦育厅、省科技厅、省司法厅、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卫生厅、省人口计生委、省广电局、省新闻出版局、团省委、省妇联、省科协、云南出版集团公司等16个部门向临沧市赠送了价值480多万元的资金和物资,其中省农业厅捐赠32.3万元。  相似文献   

16.
小额信贷是小额信贷扶贫模式的简称,它是通过直接为贫困农户或微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方式,扶助他们走上自我生存和发展的道路,同时,从事小额信贷扶贫的机构也能通过服务达到自我生存和发展。国外近30年的实践以及我国近几年在各地的试验,均有力地证明:以小额信贷为工具帮助贫困农户,是各种有效的扶贫方式中的一种,运用它可以真正把扶贫措施落实到户,做到“真扶贫、扶真贫”。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妇女多维贫困度,采用MPI指数的A-F方法,利用2015年福建省妇联"巾帼扶贫"五年攻坚计划专项调研数据,从11个维度对贫困妇女进行多维贫困测量,并对多维贫困指数进行分解。结果表明:福建省贫困妇女最为严重的贫困状况为9个维度同时存在贫困现象。社会关系、健康、教育、卫生设施、决策权这些维度对福建省贫困妇女多维贫困的贡献率较高。龙岩、泉州、漳州、南平等地区在不同维度取值下分别显示贫困贡献率较大。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面临着地区发展差异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经济现状,扶贫工作仍然还有很大空间。小额信贷是近几年提出的金融扶贫重要措施,确定精准扶贫的扶贫政策及方式建立在对扶贫对象的外部环境以及贫困程度的准确掌握的基础上。小额信贷精准扶贫政策的提出给贫困农民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途径。本文以大连、秦皇岛为例,通过分析其运行模式与实践经验,最终得出启示,为推进小额信贷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自邮政储蓄银行成立以来,其小额信贷业务发展迅速,缓解了广大农户特别是低收入和贫困农户融资难的问题,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但是农村小额信贷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史较短,信贷制度不够完善,这使得邮政储蓄银行在贷款过程中面临较大的风险。以邮储银行盐城支行农村小额信贷风险为切入点,对其进行风险评估,在此基础上提出风险防范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一、什么是小额信贷小额信贷是指专向低收入阶层提供小额度的持续的信贷服务活动。国际上目前公认取得成效的小额信贷项目多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实施小额信贷的组织机构主要是各类金融机构和非政府组织。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国有商业银行、专门成立的小额信贷扶贫银行和由非政府的小额信贷项目演变成的股份制银行以及非正规金融中介组织。我国的小额信贷服务开展较晚,始于20世纪90年代,目前服务机制正在逐步完善阶段,服务范围正在向城市扩展,但主要还是以服务“三农”为主。目前我国在农村开展的小额信贷又称为小额农贷,根据资金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