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对高白鲑精子在虹鳟鱼用洗卵液、以及变动洗卵液中不同离子浓度、不同渗透压时的运动时间进行了初步探讨。高白鲑精子在200mOsm/kg渗透压时,其精子的活力最强。当KCl浓度达20mM以上时可抑制其精子的活动,当CaCl2浓度达50mM时精子亦未产生运动。洗卵液中KCl浓度在0-10mM、CaCl2浓度在2-30mM之间,其精子的运动未见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6.洗受精卵 盛受精卵盆上虽然有过滤网筐过滤,但是卵巢和精巢里的组织碎片、内脏碎片、食物残渣、雄鱼体表黏液等细小颗粒,以及雌鱼没有受精的卵粒(空卵)也会进入盛卵盆水里,呈浆白色,加入2℃筛绢过滤好的库水,有经验的采卵人员可把没受精空卵及杂质撇掉,洗卵就是初次筛选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笔者根据在对虾育苗操作中的体会,设计和改进了几种操作器具,几年来使用结果较为满意,现简介如下。一、洗卵网箱目前大多对虾育苗场均采用从产卵池收集受精卵的方法,此法存有所收之卵较脏及有大量产卵池的不洁净水要带入孵化池的弊病,这与培育过程中的疾病发生有一定的关系。1987年笔者在育苗时为清洁虾卵曾设计了一种洗卵网箱,使用方便、效果较好,最近又进行了一些改进在大生产中推广应用。其结  相似文献   

4.
高白鲑养殖、繁殖技术的研究总结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介绍 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5.
<正> 对鱼类早期发育进行研究,了解其受精率、成活率,为有计划地培育亲鱼和生产苗种均属重要。姜言伟对红鳍东方鲀鱼卵和仔鱼作了细致的观察,但对稚鱼和形态、分类特征尚未报导;柳学周对假睛东方鲀的胚胎仔稚鱼早期发育作过观察,但过于简单。在此基础上,笔者对红鳍东方鲀的早期发育作了较系统的观察。 1 材料与方法试验材料取自1991年5月22~24日人工授精卵。授精结束,从开始洗卵时起作为胚胎发育的开始时间。将洗干净的卵取少量(约500  相似文献   

6.
太平洋牡蛎人工育苗稳产高产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从水的处理,单胞藻选择,亲贝选择与蓄养,洗卵和及时选幼.幼虫培育期间的筛选.附着基处理及投附着基后的管理,脱苗的预防等方面进行了牡蛎人工育苗技术的研究探讨,以提高牡蛎育苗的成功率和单位水体的出苗量.使太平洋牡蛎育苗能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7.
《水产养殖》2012,(3):54
2012年2月,由中国水产科学院淡水中心水产遗传育种研究室傅洪拓研究员等人发明的"一种日本沼虾离体孵化的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号为ZL200810211598.3。该发明特点在于此方法包括亲虾的选取、交配产卵、孵化水的处理、剥卵、洗卵、孵化和日常管理  相似文献   

8.
泥蚶工厂化育壮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普通扇贝育苗场进行泥工厂化育苗壮苗试验,亲蚶在室内丰饵能、成熟后自然排放,采卵孵化。幼虫、稚贝以叉鞭金藻、小球藻为饵料。以筛滤的滩泥作附着基,每天换水放干氏,定期换泥洗苗。1996年在底面积480m^2水泥池中,育出平均壳长1.09mm的蚶苗16539万粒。1996年11月专家鉴定认为,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鸭绿江茴鱼全人工繁育,选择人工繁殖的3龄鸭绿江茴鱼进行了繁育试验。在水泥池中,投喂鲑鳟鱼配合饲料进行亲鱼培育。当亲鱼达性成熟后,采用激素诱导、等渗液洗卵以及浸卵授精等方法获得受精卵;之后将受精卵放在玻璃钢平列槽中进行孵化;在玻璃钢槽中进行稚鱼培育,其间投喂卤虫无节幼体;在室外水泥池进行幼鱼培育,其间投喂海溞和配合饲料。试验结果:亲鱼培育成活率为95.0%;共采卵3 711万粒,采卵率为96.7%;共获得受精卵3 210万粒,受精率为86.5%;发眼积温为110~121℃·d,发眼率为93.0%;出苗积温为175~221℃·d,孵化率为90.6%;仔鱼上浮积温为235~242℃·d,共获得上浮仔鱼2 623万尾。经过101 d的培育,共获得体质量0.5 g的稚鱼2 544万尾,稚鱼培育成活率为97.0%;经158 d培育,共获得体质量3.0 g的幼鱼2 379万尾,幼鱼培育成活率为93.5%。  相似文献   

10.
通过种虾的选择与培育,采取恰当的措施获得受精卵,经过洗卵后高温孵化,幼体不同发育阶段投喂适宜的饵料,通过镜检观察与理化因子的测定控制好水质,淡化、降温标粗后培养成大规格优质苗种再进行池塘养殖。  相似文献   

11.
高白鲑系鲑科白鲑属鱼类,原产苏联,我国引进后进行人工孵化、仔鱼饲育、鱼种培育、亲鱼饲养、人工产卵、孵化、获得了仔代.本文详细介绍了仔鱼饲育条件、技术,成活率达71.15%~85.64%.鱼种培育采用常规方法,但易患鱼病,影响成活率.亲鱼培育采用流水集约化养殖于11月下旬达性成熟进行人工繁殖,本文介绍了人工采卵,授精、脱粘、洗卵及人工孵化技术.  相似文献   

12.
3种龟卵的孵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三线闭壳龟每只雌性亲龟每年产卵1窝,窝卵数平均3.6枚,受精率50.9%,孵化率83.3%,乌龟每只雌性亲龟每年产卵2-3窝,窝卵数平均4.9枚,受精率74.6%,孵化率86.9%,黄喉似水龟每只雌性亲龟每年产1-2窝卵,窝卵数平均2.9枚,受精率70.5%,孵化纺82.8%,三张闭壳龟卵为最大和最重,乌龟的产卵窝数,窝卵量,受精率和孵化率均较高,3种龟卵卵重与卵长径及卵矩径均有明显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鲍是一种经济价值很高的海味珍品,其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壳可药用,又是贝雕工艺的优质原料。目前我国福建、山东、辽宁、广东、渐江等省育苗已获成功。现介绍一下渐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培育皱纹盘鲍苗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亲鲍的精养;2.亲鲍的选择和催产;3.受精、洗卵和孵化;4.鲍幼体的培育;5.稚鲍培育;6.鲍苗的中间育成。  相似文献   

14.
在斑点叉尾鱼回人繁过程中孵化阶段的意义尤其重要,这关系到人繁成功与否的关键技术。经笔者几年试验,在孵化阶段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1取卵春末夏初,水温达25℃时,雄鱼筑巢,雌鱼被吸引到巢内交配,雌鱼产一层卵,雄鱼产一层雾状精子,这一过程重复数小时,直到凝结成果冻状胶质块,雄鱼护卵。在发现卵时,应及时小心取出,用竹制刀片轻刮取卵,卵不能受阳光直射,因阳光中紫外线对卵有较强杀伤作用。用带盖水桶带水将卵运走。2消毒与放卵在卵运到孵化槽时要调节水桶中水温,使池塘水温即桶中水温与孵化用水的水温温差不大,再将…  相似文献   

15.
有的养鳖专业户反映:在鳖卵孵化过程中,虽然管理认真,但孵化一段时间,卵壳变青了,有的卵内部发黑,只有痛心地剔除,以防影响好卵孵化,但剔除了还会有,严重影响了孵化率。以上情况说明,有些人对鳖卵孵化的经验不足,误将一部分正常发育的鳖卵,当病卵废弃,造成不应有的损失。安陆市养鳖专业户张家谋等人,每年鳖卵孵化率都在90%以上,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现根据他们的实践、并参阅有关文献,将鳖卵孵化过程中的一般规律作如下介绍。刚产出的受精卵,新鲜而有光泽,呈粉红色或乳白色,一般为圆形,少数呈椭圆形。卵径1.5~2.3厘…  相似文献   

16.
默景鳕(Macctlllocnella peelj)隶属于鲈形目脂科,其卵为沉性,具粘性。当卵一接触到淡水,粘性层即刻发生作用。如果不进行脱粘,那么卵将聚集成团,妨碍鱼卵的受精和吸水硬化。首先成团状里面的卵发生坏死,继之最终卵全部死亡。Weynaro Visn氏(1962年)曾用0.6%氯化纳溶液进行鲤鱼卵的脱粘。同样浓度的该溶液使用于默景鳕鱼卵,可使鱼卵保持3—5分钟无粘性。  相似文献   

17.
二、怀卵蟹饲养(孵幼) 亲蟹交配产卵后,其腹部所携带的受精卵就进入胚胎发育阶段,直至幼体出膜,怀卵蟹才算完成生殖使命。因此怀卵蟹的饲养过程,同时也是受精卵的孵化过程。怀卵蟹的饲养管理是河蟹繁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饲养方法 怀卵蟹可采用散养或海中笼养办法进行饲养。 海水池塘散养:与饲养亲蟹相比,怀卵蟹除要求海水环境外,一般的管理方法基本相仿,只是管理更需要精心些。 (1)必须雌雄分养:因为如果有雄蟹混养在怀卵蟹中,雄蟹会追逐纠缠怀卵蟹,重复交配,你争我夺,容易造成怀卵蟹步足伤残或卵粒散落。 (2…  相似文献   

18.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一所水产学院,最近通过实验,可根据卵细胞核的位置来测定鲤鱼卵的成熟度。方法:取正常发育的鲤鱼卵少许,固定于乙醇、醋和甲醛的混合液里(比例6:3:1),10分钟后镜检,若卵不成熟,细胞核在卵的中心;若已成熟,细胞核则在卵周至卵中心距离的2/3处。  相似文献   

19.
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具有抱卵孵化的特性。产出的卵细胞在体外受精后通过粘液粘附在母体第2-5游泳足的刚毛上孵化。通常,除在捕捉抱卵虾时人为的因素造成少量掉卵外,抱卵虾在孵化期间不轻易掉卵。然而当孵化水体氧气不足或抱卵亲虾染上疾病时,就有可能掉卵,从而直接影响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20.
李树国 《科学养鱼》1997,(10):15-15
一、抱卵蟹死亡及掉卵原因分析1.抱卵蟹死亡原因分析抱卵蟹死亡量在池塘培育期间相对较少,而在育苗棚内暂养和布苗期间死亡量较大。经过观察,死亡的抱卵蟹绝大部分附肢有不同程度的缺损,而附肢齐全的抱卵蟹死亡较少。抱卵蟹在孵化期间腹部会经常扇动,以防止受精卵缺氧死亡,这是河蟹长时期来所形成的遗传特性。若某种原因造成附肢缺损,还要进行附肢再生,从而加重了河蟹生理负担,容易造成抱卵蟹死亡。抱卵蟹死亡的另一主要原因是水质。河蟹喜欢在水草较多、水质清新的环境中生活。如培育池面积较小,以及残僻的影响,易使水质变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