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稻麦研究所考虑到顾客(尼普洛公司)提出的要求,作为尼普洛公司的分承包方,在其产品成熟辐照工艺的基础上,建立了γ射线辐射灭菌质量体系,编制了质量体系文件,分别于1998年11月及12月22日通过了德国TuV质量认证中心的初审及正式审核,以下两个方面谈γ线辐射灭菌质量体系的建立,以供建立水稻种子质量保证体系参考。  相似文献   

2.
γ线灭菌的辐射源变更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变更管理角度,以辐射源的活度增加为例,说明γ线辐射灭菌中由于辐射源的活度改变或源棒几何排列变化所要满足的基本管理要求,从而达到产品灭菌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结合国内医疗器械γ线辐射灭菌的质量认证(特别是CE认证),推荐了符合CE标记的医疗器械产品γ线辐射灭菌要求的基本技术标准和法规,并对这些基本技术标准和法规的实际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茶饮料加工中的灭菌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尹军峰 《中国茶叶》2006,28(3):17-18
茶饮料的贮藏保质期一般为6~12个月,而茶饮料富含蛋白质、糖、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物质,容易滋生微生物而使茶汤变质,因此必须对茶饮料进行灭菌处理。茶饮料的灭菌要求达到“商业无菌”的标准,即在所规定的贮藏期内微生物总量达到茶饮料标准(QB2499-2000)要求,不允许有致病菌、产毒菌和腐败菌等病原微生物的存在。由于传统的热灭菌工艺对茶饮料的品质影响较大,因此了解茶饮料微生物灭菌工艺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灭菌技术参数,对选择适合各类茶饮料的灭菌方法及茶饮料的品质保持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升汞是灭菌效果非常好的一种灭菌剂,但它是有剧毒的重金属盐灭菌剂,对人畜有极强的毒性,且容易污染环境。为了寻找对马铃薯外植体安全有效的灭菌剂,试验通过对马铃薯外植体,用次氯酸钠溶液与添加吐温80的次氯酸钠溶液不同浓度、不同时间处理后,与升汞处理相比较成苗率、感染率和褐化率。试验结果表明,加2%吐温80的11%次氯酸钠溶液处理30 min,对马铃薯外植体的灭菌效果最好,其成苗率高于0.1%升汞处理后的成苗率;加2%吐温80的13%次氯酸钠溶液处理20 min后的灭菌效果也较好,成苗率略低于0.1%升汞处理后的成苗率。  相似文献   

6.
茶叶是一种用沸水冲饮的大众饮料,它的卫生学状况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当前,开展成品茶灭菌技术研究,以提高茶叶饮用卫生,是一项关系到我国成品茶国内外贸易的重要课题。为此由福建进出口商品检验局与福建省辐射中心筹建办协作进行了钴—60—γ射线灭菌的试验。  相似文献   

7.
不同灭菌处理对绿茶茶汤生化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孙其富  梁月荣  陆建良 《茶叶》2004,30(3):146-148
研究了不同灭菌温度以及添加L-抗坏血酸对绿茶茶汤主要品质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经高温灭菌处理相比,茶汤经高温灭菌后,茶多酚总量显著下降、氨基酸含量增加、咖啡因含量没有显著性变化;不同温度灭菌处理中表型儿茶素EGC、EC、EGCG、ECG含量随灭菌温度的升高而下降,非表型儿茶素GC、C、GCG、CG含量则上升;灭菌前添加L-抗坏血酸可以抑制高温处理过程中表型儿茶素向非表型儿茶素转化。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粗榧(Cephalotaxus mannii Hk.f.)的枝条、叶为外植体进行愈伤组织诱导,采用升汞、次氯酸钠与臭氧为消毒剂,探讨不同灭菌方法对海南粗榧外植体污染和细胞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以升汞与臭氧复合处理的灭菌方法最佳,最佳灭菌条件为:75%酒精灭菌1 min,臭氧灭菌30 min,再用0.1%HgCl2溶液灭菌10 min。在此条件下,外植体污染率5%,愈伤组织诱导率95%,外植体细胞活力比对照提高38%。  相似文献   

9.
罐装乌龙茶水的灭菌技术及其对茶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龙新 《茶叶科学》1996,16(2):147-152
研究了不同温度—时间的灭菌组合技术对罐装乌龙茶水的灭菌效果,获得了乌龙茶汁中微生物的耐热特性参数D值、TDT值、TRT值和Z值,并计算了乌龙茶汁的杀菌值F和F0。结果表明,采用10min升至121℃,恒温10min,再用10min降至室温的杀菌技术是安全可靠的。文中还对高温杀菌对乌龙茶汁品质的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灭菌方式对大麻种子无菌苗的影响.结果表明:大麻种子灭菌以三重处理法为佳,即硫酸处理20min,75%酒精处理2min,3%次氯酸钠处理20min最好.灭菌后的种子剥去种皮接种于MS培养基上效果明显好于不剥种皮.不同大麻品种污染率和发芽率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1.
分别以3种剂量的N离子束注入(4×1016,6×1016和8×1016 N+ ·cm-2)和3种剂量的60C o-γ射线辐射(100,150和200 Gy)处理4份大豆干种子,在相同种植条件下对其M6代产量性状和品质进行研究,比较2种处理方法对大豆产量性状及品质的诱变效应.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新大豆3号4×1016N+·cm-2离子束注入处理单株荚数显著增加,6×1016N+ ·cm-2离子束注入处理产量极显著增加;合99-756 8×1016 N+ ·cm-2离子束注入处理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显著减少,6×1016N+ ·cm-2离子束注入处理百粒重显著减少,100 Gy60 Co-γ射线辐射处理蛋白质含量显著降低,100,150和200 Gy60 Co-γ射线辐射使脂肪含量显著提高;新大豆8号4×1016和8×1016 N+ ·cm-2离子束注入、100和200 Gy60Co-γ射线辐射处理单株粒重显著减少,4×1016和6×1016 N+ ·cm-2离子束注入及200 Gy60Co-γ射线辐射处理产量极显著或显著增加;N离子束注入和60Co-γ辐射对石大豆2号产量、各产量构成因素及品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诱变育种目标应根据材料的敏感性、诱变方法和剂量综合确定.  相似文献   

12.
微波灭菌及液体培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霞  李群  胡晓军 《中国马铃薯》2006,20(6):349-351
研究了影响微波灭菌的因素和效果以及用液体培养基代替固体培养基培养脱毒马铃薯苗的方法和效果。证明了用频率为2 450 MHZ、功率为1 200 W的微波炉,在300 mL的培养瓶中装入80 mL.瓶-1的培养液,无论固体培养基还是液体培养基,在80%以上的功率,灭菌10 min,便可实现很好的灭菌效果。在液体培养基中用海棉作切段的支撑物,苗的成活率可达到96%。  相似文献   

13.
灭菌与老化处理对绿茶鲜汁饮料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研究了灭菌和老化处理对绿茶鲜汁饮料色差、感观品质及主要生化成分影响。结果表明,高温灭菌和老化处理过程中汤色黄度增加,明度和绿度降低,苦涩味、收敛性降低,滋味趋于醇和;而茶多酚、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不变,咖啡因呈现逐步降低趋势,表儿茶素降低,儿茶素升高。饮料品质的变化是主要是儿茶素类等物质剧烈变化引起的。不同原料的绿茶鲜汁饮料在灭菌和老化过程中品质变化表现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4.
对海南粗榧茎段外植体灭菌和愈伤组织诱导实验研究表明,以海南粗榧温室扦插苗的嫩茎作为外植体,70%酒精1min,0.1%氯化汞溶液12min表面消毒处理效果最好;最适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NAA+0.5~1.0mg/LBA+2.5~4.0mg/L2,4~D。  相似文献   

15.
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水质,浸提条件,高温灭菌等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去离子水浸提,添加0.05%维生素C和0.02%Na2SO3或NaHSO3,可较好地保持绿茶汤色,亦可减少沉淀。  相似文献   

16.
以2个黄金茶品种及福鼎大白茶的插穗为材料,采用不同剂量的60Co-γ射线处理,对其适宜的辐射剂量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辐射剂量对茶树扦插苗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以0 Gy的发芽率最高,4~8Gy为"半致死剂量"(LD50),10 Gy或更高的剂量为"致死剂量"(LD100)。不同辐射剂量对幼苗的生长产生影响,10 Gy的诱变剂量株型明显矮于对照及其他处理。60Co-γ射线处理茶树扦插苗最适宜的辐射剂量为2~4 Gy,其成活率最高。  相似文献   

17.
以钴60γ射线(60Co-γ射线)对18份大麦品种资源材料进行不同剂量辐照,对各处理的出苗率及育性进行调查统计。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供试材料的辐射损伤效应也逐渐增加,造成出苗率下降。出苗率与辐射剂量呈一元一次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表达式为:Y=a-bX(a0,b0);同时,辐射胁迫可对育性产生一定的效应。  相似文献   

18.
对5种变质豆浆中的腐败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并对所分离的腐败微生物进行了感官实验,发现变质豆浆中的主要腐败微生物是三株细菌,而酵母、霉菌未检出。以二次灭菌的豆浆为培养基,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了三株细菌中的最难杀灭细菌的有效灭菌方法:121℃下灭菌30min,同时添加300mg/kgNisin,该灭菌条件可使豆浆在37℃下贮存30天时细菌菌落未检出,但继续贮存至45天时,细菌菌落数超过100cfu/mL。  相似文献   

19.
梁钾贤  揭进  刘伟清 《热带作物学报》2012,33(10):1819-1823
为建立高效、环保的剑麻无菌繁殖技术,以H.11648剑麻的珠芽为外植体,以1 000 mg/L HgCl2溶液对外植体材料浸泡消毒灭菌20 min作对照,以不同浓度的ClO2溶液对外植体材料进行不同时间的浸泡消毒灭菌试验。结果表明,500~3 000 mg/L ClO2溶液对剑麻珠芽外植体浸泡消毒20~50 min,可显著降低培养材料的污染率,外植体生长好,腋芽萌动快,腋芽萌发率在14.175%~47.335%,显著高于对照的4.340%,最初3次继代的增殖率为5.685~11.325倍,显著高于对照的3.040倍。剑麻珠芽外植体材料消毒灭菌的最适宜方法是1 000 mg/LClO2溶液浸泡消毒30 min。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60)Co-γ射线对不同木薯品种体细胞胚子叶的辐射诱变效应,以2个木薯品种‘新选048’和‘Mcol22’体细胞胚子叶为外植体,采用0、5、10、20、40 Gy 5个剂量的~(60)Co-γ射线辐射处理,观察比较不同辐射处理条件下体细胞胚子叶不定芽发生率、再生植株的生根率、株高、组培苗的生长情况以及再生植株移栽后植株的生长状况。结果表明,~(60)Co-γ射线对体细胞胚子叶不定芽的发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且随着~(60)Co-γ辐射剂量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同基因型对~(60)Co-γ射线的敏感程度存在差异,‘新选048’对~(60)Co-γ射线的敏感程度较‘Mcol22’强。从再生植株的生长情况可知,再生植株的生根率、株高、移栽成活率均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经辐射,2个木薯品种在组培苗形态上均出现叶柄或叶脉颜色改变、叶形变异、黄化苗、矮化苗等不同程度的变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