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1 毫秒
1.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对产气荚膜杆菌进行PCR扩增。结果产气荚膜杆菌A,B,C,D4个型均可扩增出约430bp的条带,B,C型还扩增出约210bp条带,B,D型还扩增出约1210bp条带,A型还扩增出约240bp和690bp条带,各型之间的条带差别明显,从而为产气荚膜杆菌的基因分型、PCR快速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p=6的p(p+1)/2双列设计,研究大麦籽粒的蛋白质含量(PC)和麦胶含量(GC)的遗传,并发展了检测遗传效应和变异的统计方法。结果表明,PC和GC的遗传表达均主要由三倍体胚乳的核基因控制,没有显著的细胞质效应。PC和GC的遗传则均符合加世-显性模型,加性、显性和环境(测定)的方差估计效 和,在PC 依次为6.4608,1.2741和0.0277.在GC依次为71.5020,11.0551和2.6754。显性的方向和程度随亲本和组合而有不同,平均而言,PC是增效基因为显性,GC是增效基因为隐性。文中还分析了三倍体和二倍体模型参数的对应关系,提出改良PC和GC的育种策略。  相似文献   

3.
 采用DDRT-PCR技术比较了正常供铁和缺铁胁迫下铁高效型小麦(京-411)和铁低效型小麦(三属麦-3)的基因表达差异模式。利用从DDRT-PCR中挑选出的ABC的cDNA片段为探针进行Northern杂交,证明它的基因表达受缺铁胁迫的抑制  相似文献   

4.
以3×3NCⅡ设计的9个组合的实生苗世代(SⅠ),实生苗宿根世代(SⅡSC)和入选的单系新植(SⅡPC)为材料,研究了SⅠ与SⅡPC、SⅠ与SⅡSC世代间7个重要经济性状的重演力。结果表明重演力在性状间、家系间有较大的差异;SⅠ与SⅡSC间的重演力要比SⅠ与SⅡPC间的重演力高;茎径的重演力最高而且稳定,在世代间可高度预测,可在SⅠ世代严加选择。其次株高的重演性也较强。有效茎数在SⅠ与SⅡPC间重演性差,建议推迟到无性世代选择;在实生苗与其宿根世代,有效茎是一个高重演力的性状,说明宿根世代的有效茎数受实生苗世代的强烈影响,锤度的重演力中等偏低,在SⅠ世代表达不充分,建议适当放宽选择标准,以免优良基因型的遗失。ROC10×桂73-167、CP65-357×Ya73-512在SⅠ与SⅡPC间性状的重演性好,CP72-1210×桂73-167、ROC10×桂73-167、CP65-357×Ya84-153在SⅠ与SⅡSC间重演力强,家系在SⅠ与SⅡPC、SⅠ与SⅡSC的重演力好坏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柑桔溃疡病(CBCD)是由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itri(Xcc)引发的。本研究检测了抗CBCD柑桔品种和对Xcc敏感品种叶细胞膜脂组分及含量。抗病品种及敏感品种之叶细胞膜脂种类相似。主要为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甘油(PG)和磷脂酰肌醇(PI),其中PC和PE占总量的75%以上,尤以PC居首。抗病品种PC、PE、PG、PI总含量(1.24 ̄  相似文献   

6.
猪生长激素基因第二外显子区遗传变异的序列基础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及PCR产物有直接序列分析方法,对猪一长激素基因第二外显子外遗传变异的序列基础进行了研究,PCR扩增片段长度为230bp,包含全部的生长激素基因的第二外显子序列(161bp)共分析了6头二花脸和6头长白猪,结果表明:在猪的生长激素基因第二外显子子区,共有7处碱基替换,依次为507处的C/T替换,520处的C/T替换,546处的G/A替换,555处的G/A替换,556处的C  相似文献   

7.
利用RAPD技术进行辣椒杂种纯度鉴定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建立一套快速,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结果准确可靠的辣椒杂种纯度鉴定技术,以2个辣椒杂种湘研5号,湘研10号及其父母本为材料,使用MJ/PTC-200型PCR仪及GDS-8000型凝胶成像分析系统,建立了适合辣椒RandomlyAmplifiedPolymorphicDNA(RAPD)分析了PCR扩增反应的实验体系,从39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2个可用于鉴定湘研5号,4个可用于鉴定湘研10号杂种纯度的引  相似文献   

8.
奔驰88—A型高密度固定式干草压捆机的研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探讨了适合高压缩紧密度固定式干草压捆机的机型方案,提出了设计参数.并对主要工作部件进行了计算.生产实践表明,研制的奔驰88—A型压捆机总体配置及结构合理,性能参数选择适当,设计计算符合标准.生产试验表明,该机工作性能良好,草捆紧密度和经济指标优于苏武CM—5.0型压捆机.  相似文献   

9.
兰州大尾羊血红蛋白多态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水平板电泳检测了13只兰州大尾羊的血红蛋白(Hb),结果表明,Hb位点存在 HbA和 HbB两个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 0.7939、0.2061,其中 HbA为优势基因。存在HbAA、HbAB和HbBB3种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0534、0.3053和0.6413,其中HbBB为优势基因型。对66只兰州大尾羊血红蛋白基因型与红细胞压积(PCV)的相关分析表明:HbAB型的PCV大于HbBB型,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0.
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VP2基因cDNA的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RT-PCR从传染性囊病病毒CJ801的第14代囊毒中扩增编码VP2蛋白的cDNA基因片断,长度为1500bp,,并对该片断进行了DNA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J801与IBDV标准Ⅰ型毒株52/70,STC和Cul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7.4%,97.6%和96.9%,与变异株,A,E,GLS的同源性稍低,分别为96.5%,96.3和96.7%。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人们相继开发研制了不同类型的导静电防腐涂料,用于油罐内壁防腐,但适用于浮顶油罐内壁的品种却很少。浮顶油罐浮盘以上部位的罐壁,由于受阳光直射,所采用的涂料不仅要求有优良的导静电能力和耐蚀性能,还应具有良好的耐候性能。介绍了丙烯酸耐候导静电防腐涂料,它以复合型导电涂料为研究方向,选用丙烯酸多元共聚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配以不同炭系材料组成复合导电体系。通过对涂有该涂料的试件进行性能试验以及与其  相似文献   

12.
曹玉萍 《油气储运》1997,16(10):21-22,27
根据目前我国大型外浮顶罐的结构和使用状况,提出了一种利用循环水在浮盘表面形成低温水流层,从而控制浮秀表面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的方法。该方法可以避免夏季时浮盘因阳光辐射和气温升高而导致油品温度变化过大的状况,降低油气压力的变化幅度,达到减少油品蒸发损耗的目的。同时,对使用该方法进行油罐改造和设计提供了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参数数据,并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了评估。该方法具有结构简单、投资少、耗水量少和  相似文献   

13.
浮顶罐储存煤油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朝荣  张永国 《油气储运》1998,17(11):51-54
通常情况下,很少秀内浮顶罐储存煤油。提出了用内浮顶装煤油的设想,分别给出了立式拱顶罐和内浮顶油罐“大,小呼吸”损耗经验计算公式,并对内浮顶罐和共顶罐装煤油时的蒸发损耗量以及两种油罐的造价等进行了对比计算,认为用内浮顶罐储存煤油是经济,合理和安全的,建议新建煤油储罐时应采用浮顶油罐。  相似文献   

14.
研究内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规律,对于加强环境污染控制、保障罐区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立风洞实验平台,测试小型内浮顶罐风速及浮盘位置对蒸发损耗速率的影响,并考察了风场、浓度场分布规律。基于CFD数值模拟,使用UDF导入环境风,建立了内浮顶罐油气泄漏扩散的数值模型,并通过风洞实验数据验证其模拟的可行性。重点讨论了内浮顶罐外风场及风压分布规律、风速对内浮顶罐油气流场分布及油气扩散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浮盘位置越低、风速越大,蒸发速率越快;罐壁的静压力分布规律为迎风侧最大、背风侧居中、罐两侧最小;不同风速下,罐内油气分布整体呈现对称状态;风速越小,油气质量浓度越高,浮盘缝隙处的油气质量浓度最高,并存在安全和环境污染隐患。研究成果对于内浮顶罐设计及运行维护、环保安全管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王桂凤 《油气储运》1994,13(1):10-12
装配式铝制内浮顶,改变了过去传统的钢制浮船式内浮顶的设计方式,其结构特点:①采用密封的铝质浮筒作为浮力构件,该浮筒化学性能稳定、不易被氧化或腐蚀;②采用固定钢丝绳支撑的软式防转装置,缓解了浮顶径向压力的不均衡状态,防止了浮顶的卡盘;③采用舌型密封带,安装在浮顶的上部,使其不与油品接触,彻底解决了密封带溶蚀变形、老化、破损而降低密封效果的难题。推荐用氟橡胶制作的舌型密封带,用于纯苯、溶剂油储罐的密封  相似文献   

16.
以临邑泵站10号罐两次单盘积油为例,分析了单盘油原因,给出了积油原因关系图。根据此关系图检查分析了10罐积油诱因,是由于罐壁板变形使浮顶与罐壁间隙过小,浮船附件与罐壁接触,泡沫密封强行压缩,加大浮船运动阻力;而人孔螺丝未上紧,人孔盖处于自由状态,加之浮顶积水过深,荷载加大,并呈不均匀分布,铪顶偏斜并卡阻,是造成积油的直接原因。提出了预防单盘积油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高某油库储油罐的利用效率,拟将富余的2座5X104m3外浮顶原油储罐改造为内浮顶柴油罐。基于此,分析了改造过程中需要处理的储罐缺陷,针对基础沉降和不均匀沉降,管壁椭圆度、垂直度和水平度,底板腐蚀情况,以及罐体各部位的钢板厚度进行相应检测,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校核,确定各部位改造的具体技术要求。此外,通过调研分析,提出应用双向子午线网壳技术作为改造内浮顶的网壳顶盖。相关经验为后续储罐的改造修复提供了作业依据。(图3,表4,参7)  相似文献   

18.
周罗生 《油气储运》1998,17(1):25-27,39
石油储罐通常采用钢盘式钢制浮顶,组装式铝制浮顶以及金属骨架泡沫塑料浮子式浮顶,实践表明,这三类浮顶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浮顶油罐的装配式三防浮顶在以上三类浮顶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的改进,特别是在整体结构上采用了蜂窝,桁架或网架等设计形式,选和高强度防锈铝合金或不锈钢材料。  相似文献   

19.
10×10^4m^3浮顶油罐是我国目前广泛采用的大型储油设施,为获得关键部位的应力分布情况,并检验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安全性,对其进行现场充水应力测试并进行有限元模拟计算。采用电测法,将振弦式应变计与电阻应变片结合使用。测试结果表明:罐体在水深为20.2m工况下达到最大工作应力,最大环向应力出现在罐壁3^#板上部和4^#板下部,测试值与模拟计算值基本一致。按分析设计标准对油罐进行评定,结果表明:该油罐设计合理,在正常操作条件下应力水平完全满足强度要求。测试方法及结果可为今后10×10^4m^3及更大体积油罐的设计和测试提供参考。(表3,图6,参13)  相似文献   

20.
在大型油罐设计中采用线性理论的方法,分析论述了罐顶对罐壁是否产生影响这一问题。通过对拱顶油罐、浮顶油罐的罐壁边界条件、罐顶边界条件的分析计算,求出各层壁板挠度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便可得出其应力。从线性方程中,可看出影响罐壁应力的主要因素是挠度方程中的待定系数。待定系数除受储罐尺寸、液位高度的影响外,还受罐顶重量、罐顶剪力和弯矩的影响。以10万m~3浮顶油罐和拱顶油罐为例,进一步证明,液位是罐壁应力的控制因素,而罐顶重量、罐顶剪力和弯矩对罐壁应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