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的腐蚀机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埋地钢质管道外防腐层有机覆盖层的防腐蚀机理,分析了有机防腐覆盖层与阴极保护的关系,指出了三层聚乙烯防腐层、熔结环氧粉末防腐层和液体环氧涂料的优缺点,推荐采用100%固体聚氨酯防腐涂料作为管道外防腐层的补口材料,并提出了提高覆盖层有效性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辛勇 《油气储运》1997,16(9):54-59
给出了聚乙烯缠带、FBE覆盖层和挤出聚乙烯覆盖层在空气水、粘土、沙土环境中的剥离结果,提出了导致覆盖损坏的原因,建立了覆盖层抗微生物降解性能的方法。采用埋在实际土壤后进行极剥离的测试的方法对覆盖层性能进行了分级,对阴极剥了敏感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BE、挤出聚乙烯和聚乙烯缠带。阴极剥离试验证明:在埋入含有产酸(AP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的粘土后,覆盖层较易剥离。  相似文献   

3.
龚弋 Haim  JH 《油气储运》1996,15(8):49-50
在马格里布-欧洲输气管道的摩洛哥段,采用了直径为1220mm的三层PE外覆盖层和一层液体环氧内衬的管子。外覆盖层涂敷步骤,首先是管面符合要求后用静电喷涂溶结环氧粉末作底层,在FBE底涂料完全固化后涂敷粘合剂,再用侧挤工艺涂顶层聚乙烯。  相似文献   

4.
长输管道外防腐层的选择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陈向新  李莲 《油气储运》1999,18(8):20-24
对长输客道防腐层的质量标准及应具备的性能进行了分析,总结了近期国内外管道防腐层的应用情况。近年来我国长输管道选用的防腐层以煤焦油瓷漆,聚乙烯二层或三层结构占多数,对各种防腐覆盖层的性能,适应条件以及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提出了防腐层的选用原则。  相似文献   

5.
张柏松  王丽 《油气储运》2001,20(6):23-25
由于单一管道覆盖层的局限性和管道工程建设的需要,覆盖层技术正在向多层结构系统发展。目前多层结构管道覆盖层系统已形成两类,一种是以环氧树脂为主的双层粉末覆盖层,另一种是以聚烯烃树脂为主的复合覆盖层。对新发展的多层结构覆盖层进行了分类和综合评价,指出多层结构系统是今后管道覆盖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罗富绪 《油气储运》1997,16(12):59-59
基地设在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的Reilly工业公司(Reilly Industries,Inc.)最新开发出了一种以环氧树脂为底层、以煤焦油瓷漆为外覆盖层的新型管道防腐覆盖层系统。该种覆盖层系统利用上敷层煤焦油的潜热使下敷的环氧树脂底层得到充分固化,从而达到突出的粘结整体性和高温抗阴极剥离能力。 覆盖层具有整体高性能的主要原因是,新开发出的这种环氧树脂底层与煤焦油瓷漆外覆盖层有着良好的亲和力:环氧树脂底覆盖层具有与煤焦油瓷漆外覆盖层突出的粘结力;而煤焦油瓷漆  相似文献   

7.
白淑媛 《油气储运》1997,16(2):31-33
钢铁涂以塑料制得的涂塑钢对酸,碱和有机溶剂无具有优良的抗腐蚀能力。分析了塑料覆盖层的特点,介绍了聚乙烯,聚偏氟乙烯,聚苯硫醚,聚氨酯,环氧树脂等塑料覆盖层的耐腐蚀性能,适用温度,以及国内外应用涂塑多的实例。  相似文献   

8.
挤出聚乙烯覆盖层主要用于替换沥青覆盖层,可以克服埋地管道由于大地震和动和温度变化而发生位移所承受的动态作用力,以及作用在局部小区域上的冲击作用力。  相似文献   

9.
埋地钢质管道防腐问题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怀法 《油气储运》1999,18(9):26-29
阐述了埋地钢质管道发生腐蚀的四个影响因素,即环境、腐蚀防护效果、钢管材质和制造工艺以及应力水平,统计了1990~1995年石油沥青、煤焦油瓷漆、挤塑聚乙烯、PE胶带、FBE、复合覆盖层的涂敷量,指出防腐覆盖层各有优缺点,应根据管道的地质条件、腐蚀环境等而定,目前应建立防腐层的综合评价方法以解决防腐覆盖层的设计问题,同时还应对钢管表面处理、现场补口加以重视,在采用亲高强薄壁钢材时应考虑壁厚要求。  相似文献   

10.
陕京输气管道采用挤塑聚乙烯三层结构外防腐覆盖层,其防腐绝缘性能优异,但雷害对该管道的危害却很严重。介绍了雷害对管道的危害及主要表现,提出了防治措施,即采用一级雷电防护装置-浪涌吸收型通流避雷器及二级泄放通道--PN结正向降压复合型泄放通道,该雷电防护装置的安装确实起到了泄放雷电、保护管道及其附属设施的作用 。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河床深槽及深厚覆盖层工程地质特征分析研究,认为坝基河床覆盖层,尤其下部冲积砂砾卵石层的各项物理力学参数指标,基本可作为混凝土面板堆石坝坝基持力层,适应性较混凝土重力坝好。  相似文献   

12.
埋地钢质管道新型三层PE防腐层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用于埋地长输螺旋焊缝钢质管道三层PE防腐层的结构在原《埋地钢质管道聚乙烯防腐层技术标准》(SY/T4013-95)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结构设计和耐蚀性研究。提出了FBE层的新结构方案即FBE厚度为120-160μm;粘胶剂层厚度为170-250μm;三层PE防腐层厚度为1.8-2.0mm;焊缝处防腐层厚度不低于1.0mm。在保持防腐性能的前提下,对防腐层结构进行调整,合理减薄聚乙烯层厚度,增加环氧粉末厚度,实现防腐层最佳的性价比,减少成本投资。  相似文献   

13.
苏中地区早春连栋大棚不同覆盖层次间的气温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2—3月份早春季节,探讨江苏中部地区GLP-8432型连栋塑料大棚的单层、双层和三层覆盖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气温变化动态,以期为作物种植管理提供技术参考。数据显示,苏中地区早春随覆盖层次的增加,保温效果相对提升,层间最低气温平均增加1.9℃;覆盖层次越多,温度变化幅度越大,晴天覆盖层由内向外昼夜温差分别为13.3、22.7、22.8、24.3℃;多云天气覆盖层由内向外温差分别为11.0、21.2、21.1、22.8℃,阴天覆盖层由内向外温差分别为6.2、6.2、6.8、7.4℃,雨天覆盖层由内向外温差分别为7.9、8.4、8.6、8.5℃;晴天和多云天气各覆盖层昼夜温差相差明显,阴天和雨天昼夜温差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14.
三层PE防腐层涂敷中出现废层的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国耀  郑宏伟 《油气储运》1999,18(12):44-45
三层PE防腐层具有良好的物化性能、电绝缘性能、防水和耐化学侵蚀性能以及抗冲击性能,是目前管道较理想的防腐覆盖层。但因其造价高,至今未被广泛采用。库鄯输油管道较早地采用了三层PE防腐覆盖层工艺,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主要阐述废管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鲁宁(山东-仪征)输油管道的防腐层状况,恒电位仪运行参数和管道本体进行调查分析认为,管道腐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道防腐层的老化造成剥离,形成剥离覆盖层对阴极电流的屏蔽,致使剥离覆盖层下的管道处于腐蚀状态中,形成保护死角所致。提出加强管道防腐层检补漏,大修和增设阴极保护装置等措施是延长管道使用寿命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6.
冯庆善 《油气储运》2007,26(9):12-12
针对管道防腐层在吊装、运输或穿越过程中外防腐层划伤严重的现象,对外防腐层的耐划伤性能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影响防腐层耐划伤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并根据研究结果,计算得出了目前常用防腐层耐划伤性能的可靠厚度和使用可靠度,提出了多种覆盖层的理论厚度值和研发方向。  相似文献   

17.
热喷涂锌铝覆盖层在油罐防腐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高莉敏  李国兴 《油气储运》1997,16(11):21-24
热喷涂技术应用于油罐防腐具有防腐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维修费用低等特点。从热喷涂锌铝覆盖层的防护机理、油罐喷涂锌铝覆盖层的设计、材料的选择及喷涂工艺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讨论。由于锌铝覆盖层的防腐机理不同,使用范围也有很大差别。在干燥的或潮湿含二氧化碳的大气中,喷涂锌覆盖层效果较好;而在污染工业大气和海洋大气环境中宜选用喷涂铝覆盖层。提出锌铝复合覆盖层保持了锌、铝各自的优点,改善原来的不足,具有更  相似文献   

18.
聚乙烯地膜降解过程与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讨聚乙烯地膜的降解过程及影响因素,从聚乙烯材料的分子结构与特性入手,结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系统论述了聚乙烯分子的降解过程、产物、机理与作用因素。文章指出聚乙烯分子较高的结晶度与相对分子质量、较强的疏水性与分子间作用力是导致其难以降解的主要因素;其中,聚乙烯分子间共价键的氧化断裂是整个降解过程的限速反应。环境中较强的光能、热能、机械作用力等能够促进聚乙烯分子键的氧化断裂,使聚乙烯分子非结晶区及小型结晶区域解聚成亲水性低聚物或小分子,并最终在微生物作用下完全分解为CO_2、H_2O、CH_4、生物质等微生物代谢产物。深入系统开展聚乙烯分子降解机理的系统研究,不仅可以科学评价残留地膜对环境的影响,而且能够指导聚乙烯地膜配方改进,降低聚乙烯地膜残留污染。  相似文献   

19.
冯庆善 《油气储运》2001,20(2):35-39
介绍了双层环氧粉末覆盖层的涂敷工艺及涂敷质量控制。讨论了双层环氧粉末覆盖层在国内选择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双层环氧粉末覆盖层同其他类型的覆盖层进行了相关性能比较。指出双层环氧粉末覆盖层适合在我国管道建设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时的工艺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善策 《油气储运》2000,19(7):19-24
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不但可以减少内腐蚀,还可使管道的粗糙度下降。讨论了输气管道工艺计算中内壁粗糙度的取值问题。从设计计算角度分析了输气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对水力摩阻、站间起点压力及压缩机需用功率的影响,并以出川输气管道为例,指出在管道采用内壁覆盖层后,输气能力增加5%以上,首站出站压力可降低4.6%,提高了输气管道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