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王塞喜 《油气储运》1989,8(2):47-50
金属轻油罐因气温突变及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油罐罐内超负压,使罐顶承受相当大的大气压力,而造成油罐凹瘪现象;严重影响了油罐安全。本文根据多年生产经验,详述了引起油罐超负压的原因及各地油罐凹瘪的事例。并以某5000m~3地上拱顶金属柴油罐为例,计算了油罐超负压的数值及维持罐内外压力平衡所必需的空气呼吸量。针对老式机械呼吸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强调指出在气温较高,罐内空间较大情况下,加强油罐的操作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油罐罐顶凹陷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青岛石油化工厂507号油罐罐顶凹陷事故为例,指出了油罐负压超限是导致罐顶凹陷的主要原因。列举了引起油罐负压超限的各种因素,即波纹阻火器的堵塞,呼吸量与进出油量不匹配、油罐附件安装前末做好拆检工作及未按设计要求使用油罐。建议重质油罐不选择波纹型阻火器,在油罐的使用中应严格执行相应的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3.
孙伟  王文权 《油气储运》2002,21(10):52-53
根据具体事例,分析了拱顶油罐抽瘪事故发生的原因,指出导臻油罐抽瘪的主要原因是呼吸阀堵塞和冻结,油罐参数和工艺条件发生变化以及操作失误等,对油罐抽瘪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1994年5月1日晚11时,河南油田炼油厂发生了一起1000m~3柴油罐抽瘪事故。经调查分析,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机械呼吸阀失灵,致使在抽油过程中罐内形成了一定的真空度,该真空度超过了油罐所能承受的负压而将其抽瘪。观测发现,油罐主体有三处大面积凹陷,最大凹陷深度为500mm;罐顶有一处凹陷,深度为400mm,面积达罐顶面积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某油库一被吸瘪油罐的修复,叙述了在目前国内用过的几种修复吸瘪油罐的方法中较为优越的注水加压法的技术问题,较详细地介绍了注水加压法修复吸瘪油罐的实施步骤及注意事项。介绍了注水加压法较其它方法的优越性:适用范围较广,不受油罐容积、破坏程度及构筑形式的限制;省力、省功、劳动强度小,需要设备少,使用经费少。指出2000m^3以下的油罐,用注水加压法修复,所加压力不会超过油罐所能承受的压力,可以不在罐  相似文献   

6.
王凡喜  利莉 《油气储运》1999,18(5):59-60
洞库油罐的呼吸设备由透气管、机械式透气阀、U形压力计、防火器、防尘帽等组成。油罐的呼吸是通过顶部的呼吸阀进行的。某些油库在发油时,由于设计、呼吸阀失灵和堵塞等原因,致使油罐被吸瘪,造成经济损失。 一、油罐的呼吸  相似文献   

7.
针对立式内浮顶油罐遭受热带风暴侵袭后瘪罐事故屡有发生的现象,采用ANSYS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对立式油罐进行了几何非线性分析,计算得出风压导致的变形量较小,表明风压对瘪罐事故的影响较小。同时,对呼吸阀的输送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骤降时机械呼吸阀换气量不足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提高储罐安全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杜振华  杨继平 《油气储运》1997,16(2):12-13,20
液压安全阀是油罐上必不可少的安全设备,使用中发现了一些缺陷,曾用改进的新型呼吸阀来替代,但油罐被吸瘪的事故明显增多。详细分析了液压安全阀密封液在呼气,吸气时被吹出的过程,并指出密封液易被吹出的原因是液压安全阀的油气分离器只对带密封液液滴的气体流动方向进行了几次改进,即对油气进行了很有限的分离。  相似文献   

9.
我公司直属油库乌鲁木齐储油所,新扩建的 1 000m~3拱顶油罐,1981年10月投产使用,储入 10号柴油。同年 11月 1日晚间,首次发油过程中,因机械呼吸阀失灵,发生了油罐顶部吸瘪事故。 1.现场油罐变形状况 该罐系地面立式拱顶钢油罐,直径为12 031mm,罐壁高度9 520mm,球顶半径14 400mm,球顶矢高 1302mm,顶部钢板厚度 4 mm。油罐顶部吸瘪下降弯曲呈月牙状  相似文献   

10.
刘性庄 《油气储运》1997,16(3):43-45
现场调查了一座10000m^3立式拱顶钢罐蒸罐期间发生的罐顶塌陷事故。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塌陷事故有三个方面的原因:1.油罐投产前曾受过烈为灼烤,其材料性能发生变化,抗弯刚度降低;2.油罐在事故当天暴风雨袭击,迎风面在风力作用下的产生凹陷;3.在蒸罐过程中,罐温因受雨水冲刷而骤降,罐内形成负压,负压值超过了极限值。  相似文献   

11.
两级式呼吸阀能保证油罐呼吸安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油罐三种特殊呼吸的气量供需情况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因罐内气体温度急降引起的油罐定压呼吸所需气量与现用呼吸通气量之间的差值很大,由此产生的负压造成油罐塌介绍了一种能适应油罐各种呼吸要求的新型两级式呼吸阀,当罐内压力快速变化时,该阀可快速全开,能很好地适应油罐的各种呼吸要求。可为油罐安全呼吸提供了可靠保障。.  相似文献   

12.
机械式呼吸阀的类型与通气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油罐四种机械呼吸阀的通气性能,指出重力式和弹簧力式呼吸阀采用恒力式工作原理,通流系数小,能保证油罐的压力安全并降低油品损耗;先导式和磁力两级式呼吸阀采用卸力式工作原理,通流系数大,能有效保证油罐的呼吸安全。  相似文献   

13.
浮顶罐储存煤油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陆朝荣  张永国 《油气储运》1998,17(11):51-54
通常情况下,很少秀内浮顶罐储存煤油。提出了用内浮顶装煤油的设想,分别给出了立式拱顶罐和内浮顶油罐“大,小呼吸”损耗经验计算公式,并对内浮顶罐和共顶罐装煤油时的蒸发损耗量以及两种油罐的造价等进行了对比计算,认为用内浮顶罐储存煤油是经济,合理和安全的,建议新建煤油储罐时应采用浮顶油罐。  相似文献   

14.
张应和 《油气储运》1994,13(5):21-25
密封储油有着节能降耗,延缓油质变化和提高油料安全度等作用。由于对密封储油的认识不同,在实际储油工作中的出现了不少问题。为此,分析了影响密封储油的诸多因素,并根据渍料体积变化公式和玻义耳-马略特定律进行了论证,证明了半地下,洞库和地面各类卧式钢油在一般地区进行密封储油是可行的,地下洞库球顶煤油,柴油罐进行密封储存是可行的,但洞库立式汽油罐和地上立式汽,煤,柴燃料油罐均不可密封储存,提出了根据不同情阅  相似文献   

15.
针对油田外输油罐下部和底部严重腐蚀的问题,提出采用牺牲阳极法与玻璃鳞片涂料对油罐进行联合保护。介绍了牺牲阳极法阳极的重量和数量的计算方法,实际应用情况表明,这种联合防护措施对油田油罐具有良好的防腐效果。  相似文献   

16.
耿光辉 《油气储运》2001,20(5):40-42
油罐呼吸系统是保障油罐安全运行和减少油料蒸发损耗的的安全系统,定期对呼吸系统进行检查维护是保护保证油罐正常工作的重要措施,分析介绍了地面立式油罐和半地下立式油罐呼吸系统,洞式油罐呼吸系统,卧式油罐呼吸系统,粘油罐呼吸系统的组成,阐述了油罐呼吸系统的机械呼吸阀,液压安全阀,阻火器的检查维护及洞式油罐,粘油罐呼吸系统的检查维护。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由直接引压装置,高精度电容型差压变送器,电流型集成温度传感器,关联电路、多通道高分辨率PC总线接口卡和主机IBM-PC386微机组成,以UCDOS3.1为中文平台,用C语言编程的内浮顶油罐静压式程控计量系统。  相似文献   

18.
为了降低成品油管道的造价,减少混油罐的投资,提高经营效益,就必须减少混油量。降低混油量的方法主要是使用隔离球。由于隔离球易被管内壁磨损,使隔离球的直径以及隔离球与管内壁间接触环的大小都随管道的长度而发生变化;隔离球与管内壁间的摩擦力使球的前后存在一个压差,在压差作用下,再加上油品粘性和管内腐蚀凹坑的影响,产生了通过隔离球与管内壁缝隙的超前渗流和落后渗流,形成混油。而它们的差值又导致了隔离球的运行速度与油流平均速度不一致,进一步加大了混油量,使现用的隔离球很难达到满意的隔离效果。新型隔离器设计了简单的接触环宽度调节结构,使其基本保持一个定值。另外还设计了超前渗流负补偿机构,使超前渗流基本等于落后渗流。采用上述二项新措施后,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超前渗流量,最大限度地使隔离器的运行速度与油流平均流速相一致,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隔离效果,降低混油量。  相似文献   

19.
液化石油气计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桂琴 《油气储运》1994,13(6):39-47,51
鉴于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液化石油气数量的计算标准,又缺乏计算的基础数据,为此引用了国外有关标准中的基础数据,提供了液化石油气计量的参数和计算公式。同其它油品的计量一样,液化石油气数量的计算必须把真空中的质量换算在大气中的质量,由于液化石油气是储存在压力容器中,呈气液平衡状态,所以它在储罐内的质量应是其液体质量和饱和蒸气质量的总和。着重介绍了根据油罐测量资料进行液化石油气质量的计算方法,分别算出液相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