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陕林3、4号杨的选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用美洲黑杨作亲本进行有性杂交,筛选出两个优良无性系——陕林3号杨、陕林4号杨。本文综合报道了育种目标,育种过程,以及无性系的生长特性、抗旱性、抗寒性、抗病性、抗虫性,木材特性与性状的测定结果。  相似文献   

2.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冬季休眼期苗杆水分蒸腾速率和水分饱和亏缺、春季起苗后自然曝晒条件下苗木失水状况及对展叶时间和造林成活率的影响、生长季节土壤干旱对苗木生长的影响。从这三方面综合评价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结果是:69杨×美洲黑杨的杂种无性系抗旱性均优于69杨;69杨×青杨的杂种无性系的抗旱性也优于69杨,但不及青杨。其中69杨×美洲黑杨-52的抗旱性最强,69杨×青杨-1062、69杨×美洲黑杨-66和-65的抗旱性与Ⅰ—214杨相近,而69杨×青杨-1145不及Ⅰ—214杨。新引进的露易莎杨和西玛杨的抗旱性优于69杨,但不及Ⅰ—214杨。陕林1号杨是所有无性系中最抗旱的。被测验的杨树无性系的抗旱性可以大致排列如下顺序:陕林1号杨>青杨>69杨×美洲黑杨-52>69杨×青杨-1062、69杨×美洲黑杨-66和-65、Ⅰ-214杨>露易莎杨、西玛杨>69杨×青杨-1145>69杨。  相似文献   

3.
意大利杨树六个无性系Ⅰ—72/58、Ⅰ—69/55、Ⅰ—63/51、Ⅰ—214、Ⅰ—45/51和加龙引种我省业已开花.1980年春我所进行人工有性杂交,获得杂种,播种又得到一批杂交苗木.现将不同杂交方法对69×63杨杂种种实发育和苗木生长影响简报如下:一、杂交方法以63杨为母本,69杨为父本,采用以下三种杂交方法:1.温室切枝杂交 1980年3月4日从大树上采集花枝,在温室内进行水培.4月2—4日连续3次进行人工授粉.5月11—26日朔果成熟.  相似文献   

4.
美洲黑杨杂种无性系抗病性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美洲黑杨与青杨派树种杂交及美洲黑杨种内杂交所选出的几个生长快、适应性强的无性系,作了锈病、黑斑病、溃疡病的抗性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无性系绝大部分为抗病或高抗,少数为感病。其中对这3种病害均表现抗病或高抗的有69杨×美洲黑杨的5个无性系;06号、52号、57号、66号、80号及69杨。对锈病感病的有69杨×青杨的两个无性系:142号、1062号及69杨×小青杨的592号无性系;高感的有69杨×小叶杨的216号无性系。对黑斑病高感的有Ⅰ—214杨×北京杨的01号无性系及214杨、沙兰杨。  相似文献   

5.
本文估算了Ⅰ—69杨×青杨、Ⅰ—69杨×小青杨、Ⅰ—69杨×美洲黑杨的 F_1群体苗木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认为依据苗木生长的表型值进行 F_1无性系选择是可行的。由1~7年生林木生长相关分析结果,提出7年生时是选择优良无性系的合理时机。通过杂种无性系生长特性的测定与分析,选出两个优良无性系——Ⅰ—69杨×美洲黑杨52号和Ⅰ—69杨×青杨(长安)1062号,选择后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0.23%、101.15%。  相似文献   

6.
泡桐良种陕桐3号、4号优良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陕桐3号、4号是陕西省林科院泡桐良种选育课题组经过11年时间,从毛泡桐×白花泡桐杂交组合中选育出来的两个泡桐优良无性系,它综合了毛泡桐材质优良、抗逆性强,白花泡桐生长迅速、树干高大的优点。陕  相似文献   

7.
廊坊杨简介     
廊坊杨是河北省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精选出的能在低产立地条件下速生、高产的工业专用材美洲黑杨杂种 3个新无性系 ,1 997年通过河北省林业厅的鉴定。经河北省林木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正式定名为廊坊杨 1、2、3号。 1 997年在河北省首届农博展中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 ,并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1 998年列入河北省林业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现将廊坊杨1、2、3号简介如下 :1 杂交组合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 新颖的杂交组1号 [山海关杨× (美杨 Ⅰ -6 3杨 ) ]、2号 [Ⅰ -6 9杨×山海关杨 ]、3号 [山海关杨×(小美1 2 白榆 )…  相似文献   

8.
杨树抗蝉害性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两片杨树林的20个杨树无性系的蝉害调查,初步确认其中3个杨树无性系具较强的抗蝉害性。即Ⅰ—69杨×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 cv‘Lux’×P.deltoides)的两个无性系52号和66号,Ⅰ—69杨(P.deltoides cv‘Lux’)。  相似文献   

9.
采用69杨与63杨杂交,选育出适宜亚热带和暖温带南部过渡性气候区栽植的三个新品种:豫选1号、2号、3号杨。具有速生丰产、材质优良、抗性强的良种优势,与69杨和72杨比,材积提高20—90%。建议在河南省黄河以南平原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引入39个美洲黑杨×甜杨杂交无性系,在黑龙江西部高纬度高寒地区对各无性系苗期生长、越冬及抗病虫性等性状进行多年测试,选择繁殖能力强、苗期长势好、无严重病虫害、抗逆性强、能安全越冬的优良品系进行大量繁殖,建立品系评比林进行复选。经20 a时间,开展苗期品系评比、区域试验与示范,筛选出杨树新品种中雄4号杨(Populus deltoides×P.suaveolens)。该品种为雄株,具有树干通直圆满、速生、材质好、耐寒、抗旱、抗病虫和不飞絮等优良特性,适合作纸浆材等工业用材林、防护林及绿化树种。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林业》2012,(4):47-47
2012年3月23日,刚家林业局发布(2012)第7号公告,公布了由国家林业局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35个品种和认定通过的9个品种作为国家级林木良种。其中,通辽市林业科学研究所经过多年培育的哲林4号杨名列其中,类别为尤性系,编号为闻S—SC—PD-004—2011。至此.哲林4号杨成为通辽市第一个旧家级林木良种,也是目前通辽市惟一的国家级林木良种。  相似文献   

12.
廊坊杨简介     
廊坊杨是河北省廊坊市农林科学院精选出的能在低产立地条件下速生、高产的工业专用材美洲黑杨杂种3个新无性系,1997年通过河北省林业厅的鉴定。经河北省林木新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廊坊杨1、2、3号。1997年在河北省首届农博展中被评为河北省农业名优产品,并获得河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荣誉证书。1998年列入河北省林业重大科技成果推广项目。现将廊坊杨1、2、3号简介如下:1 杂交组合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1新颖的杂交组1号[山海关杨×(美杨 Ⅰ-63杨)]、2号[Ⅰ-69杨×山海关杨]、3号[山海关杨×(小美12 白榆)]。2优异的生长特性在永定河…  相似文献   

13.
一、来历:昭林6号杨(赤峰杨×美、加、青)是我所用人工有性杂交育成。一九六四年杂交,经过培育、选择、鉴定等十年的实验观察,一九七四年定为良种。二、形态特征:乔木,父母本为混合遗传型,雄株无性系。树干端直,灰绿色,主干基部树皮浅裂,皮孔菱形,明显,密集;树冠呈卵形或近塔形,侧枝与主干呈45—65度;枝条圆筒状,微具棱,黄绿色;芽纺垂形,棕色,长0.6—1厘米;叶形变化极多,在长枝上的叶形呈三角状略圆形或菱状圆形,叶面长10—12厘米,宽8—11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截形或广楔形,叶缘具波状的圆锯齿,每厘米内4—6齿;短枝上的叶菱形或卵形,先端长渐尖,基部楔形,表面鲜绿,背面淡绿,长6—10厘米,宽3—7厘米。花序长约  相似文献   

14.
昭林6号杨     
昭林6号杨是昭乌达盟林业科学研究所近年来通过人工杂交选育出的一个多父本新品种,其亲本是以赤峰杨为母本,以美杨、加拿大杨及青杨的混合花粉为父本,组成杂交组合,在杂种一代中,以单株进行选优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一、言前我所于五十年代开始,开展了杨树良种的选育工作,选育抗寒、抗旱、耐瘠薄的速生品种,对我市的杨树造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昭林六号杨获得成功就是一例.昭林6号杨是1964年春我们应用人工有性杂交技术,以赤峰杨为母本,美杨、加拿大杨、青杨为父本,进行多父授粉,在杂种一代中以单株进行选择形成的无性系,又经  相似文献   

16.
<正> 白林一号和二号杨是从1964年培育的杂交种选出的优良单株。它们的杂交组合:白林一号是小叶杨与钻天杨的天然杂种24号×阿尔泰黑杨;白林二号是阿尔泰黑杨×钻天杨。于1970年选出,1971—1974年对其进行了无性系鉴定。1975年先后在前郭县卡拉木林场小河子营林区、扶余县增盛林场松江营林区江湾湿润沙地,增盛林场世元营林区干旱、瘠薄沙地,以及洮安县万宝苗圃南山丘陵山地进行了区域造林试验。1979年秋—1980年春,我们对5—8年生品种对比林进行了生长调查,发现白林一号杨不仅在干旱、瘠薄的土壤上生长速度显著超过了小黑杨和小青黑杨,而且在土壤水份条件较好的湿润沙地上,在生长速度方面也明  相似文献   

17.
陕西省林科所从1978年开始,采用人工有性杂交和实生选种方法,从12个杂交组合和8株泡桐优树的天然杂交后代中选育出陕桐一号和陕桐二号两个优良无性系。通过造林对比和区域栽培试验表明:这两个优良无性系生长快、干形好,材积生长量比对照种兰考泡桐分别大61.6%和42.9%;适应范围广,在关中平原和渭北旱塬地区,都具有速生特性;抗性较强,丛枝病的自然发病率比对照低20—40%左右,受大袋蛾危害亦较轻,陕桐二号还有一定的抗盐性。现已用陕桐一号和陕桐二号营造农桐间作示范林1万余亩,栽植5万多株,均生长良好。该项成果已于10月中旬由陕西省林业厅主持通过鉴定,认为具有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以小叶杨与欧洲黑杨为亲本,采用室内切枝水培杂交方法获得近万个种实,在圃地进行播种育苗筛选试验.经过圃地选择、品种造林对比试验、区域试验、中间试验等程序,历经13年的培育‘通林7号杨’充分表现出突出的遗传特性和明显的生长优势.  相似文献   

19.
选择黑杨派5个母本和7个父本组成杂交组合,采用花枝室内水培、人工控制授粉方法开展杂交育种研究。通过对杂交子代无性系苗期测定和选择,选用21个无性系加7个对照品种开展表型测定和区域化造林试验。通过多点多年栽培试验、观测调查和统计分析,筛选出‘鲁林9号杨’、‘鲁林16号杨’2个雄性新品种。在莒县7年生试验林中,‘鲁林9号杨’平均胸径生长量达25.0cm,平均树高生长量达20.8m,平均材积生长量达0.38833m~3,超过对照I-107杨34.6%,超过L35杨49.3%。‘鲁林16号杨’平均胸径生长量达24.1cm,平均树高生长量达20.8m,平均材积生长量达0.35949m~3,超过对照I-107杨24.6%,超过L35杨40.2%。2个新品种树干通直挺拔,顶端优势强,分枝均匀,层轮明显,树姿优美;且为雄性美洲黑杨,不结实,无飞絮,无环境污染,适宜培育纸浆材和胶合板材。  相似文献   

20.
美洲黑杨南抗1号,2号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较抗天牛的I-69杨为母本.以I—63杨、欧洲黑杨和晚花杨272为父本进行人工控制授粉,组合编号分别为34、32和37。经苗期选择以及无性系比较林测定,采用聚类分析选出这生和抗虫的美洲黑杨抗云斑天牛3个无性系:南抗1号(34—17、34—135)和南抗2号(34一314)。化学物质测定表明,抗虫性与树皮中酚类含量和丹宁含量呈正相关。分子生物学测定表明,杨树对云斑天牛的抗性受基因控制,初步找到了与抗虫基因连锁的RAPD分子标记。该项成果在树木抗虫育种方面具有创新性,达到国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