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采用PCR-RFLP技术对K-酪蛋白基因(CSN3)的TaqⅠ酶切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2个山羊群体中均存在CSN3基因Taq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且均有A、B两个等位基因。辽宁绒山羊群体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6和0.54;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69。CSN3基因TaqⅠ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辽宁绒山羊群体中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1),在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5),但两个群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为实验动物,采用PCR-RFLP技术对-酪蛋白基因(CSN3)片段的Ⅰ的酶切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2个山羊群体中均存在CSN3基因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且均有A、B两个等位基因。辽宁绒山羊群体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6和0.54;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69。CSN3基因Ⅰ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辽宁绒山羊群体中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0.01),在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0.05),但两个群体间存在显著差异(<0.01)。  相似文献   

3.
试验以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为实验动物,采用PCR—RFLP技术对κ-酪蛋白基因(CSN3)的TaqⅠ酶切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2个山羊群体中均存在CSN3基因Taq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且均有A和B2个等位基因。辽宁绒山羊群体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46和0.54;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31和0.69。CSN3基因Taq Ⅰ酶切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在辽宁绒山羊群体中极显著(P〈0.01)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在内蒙古绒山羊群体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5),但在辽宁绒山羊与内蒙古绒山羊2个群体间存在极显著(P〈0.01)差异。  相似文献   

4.
成都麻羊和波尔山羊生长激素基因HaeⅢ多态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成都麻羊和波尔山羊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的HaeⅢ酶切多态性。结果表明:成都麻羊和波尔山羊2个山羊群体中均存在GH基因HBeⅢ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且均有A、B两个等位基因。成都麻羊群体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6216和0.3784;波尔山羊群体中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345和0.4655。GH基因HaeⅢ酶切住点的基因型分布在两个山羊群体中均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1)。但两个群体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5.
采用PCR-RFLP技术研究了364头荷斯坦牛POU1 F1基因第二外显子的TaqⅠ酶切位点(e2-TaqⅠ)和第六外显子的HinfⅠ酶切位点(e6-HinfⅠ)多态性,并分析了两个位点多态性与泌乳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群体中这两个多态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e2-TaqⅠ位点等位基因G/A的频率为0.2706/0.7294,e6-HinfⅠ位点等位基因G/A频率为0.3228/0.6772。性状关联结果表明,两个位点的基因型与第一、二胎泌乳量相关性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中国美利奴羊MHC-DRB1基因PCR-RFLP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对211只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RB1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Ⅰ、Hin1Ⅰ和HaeⅢ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这些酶切位点分别受2、2和6个等位基因控制,由于MHC-DRB1为多碱基突变的基因位点,综合3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在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中共发现24种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RB1外显子2在SacⅠ和Hin1Ⅰ酶切位点均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但在HaeⅢ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1).  相似文献   

7.
应用巢式PCR-RFLP方法,对200只多浪羊的MHC-DRB1外显子2的遗传多态性进行检测,并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进行统计。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1基因外显子2在SacII和MvaⅠ的酶切位点存在多态性,分别检测出了2、2种等位基因,出现了3、3种基因型。由于MHC-DRB 1为多碱基突变的基因位点,综合2种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结果,在多浪羊中共发现6种基因型;平均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处于中等多态程度,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多浪羊的MHC-DRB 1外显子2在MvaⅠ酶切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5),但Sac II酶切位点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P0.01)。  相似文献   

8.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了大通牦牛α_(S1)-酪蛋白(α_(S1)-casein,α_(S1)-CN)基因、κ酪蛋白(κ-casein,κ-CN)基因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基因部分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大通牦牛群体中α_(S1)-CN基因PCR-RFLP位点呈单态;κ-CN基因和GH基因2个PCR-RFLP位点均呈多态性。κ-CN基因PCR-RFLP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117和0.8883;GH基因PCR-RFLP位点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1755和0.8255。适合性卡方检验结果表明,大通牦牛GH基因和κ-CN基因PCR-RFLP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极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定理(P<0.01);该3个位点平均基因一致度和基因多样度分别为0.8374和0.1626。  相似文献   

9.
采用PCR-RFLP法对海南五指山猪、临高猪及屯昌猪的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PCR产物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五指山猪和临高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经限制酶RsaⅠ酶切后出现7种基因型,均由4个复等位基因A、B、C、D控制。屯昌猪中仅出现4种基因型,由3个复等位基因A、C、D控制。经HaeⅢ酶切结果出现8种基因型,这8种基因型在五指山猪群体中均存在,由E、F、G、H4个复等位基因控制;临高猪、屯昌猪经HaeⅢ酶切分别出现6种和5种基因型,均由3个复等位基因E、F、G控制。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五指山猪的RsaⅠ和HaeⅢ酶切位点突变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临高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RsaⅠ酶切位点不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而HaeⅢ酶切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屯昌猪SLA-DQB基因外显子2的2个酶切位点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莆田黑猪脂肪型脂肪酸结合蛋白(A-FABP)基因的群体遗传结构,试验采用PCRRFLP技术对112头莆田黑猪A-FABP基因的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A-FABP基因BsmⅠ酶切位点检测到多态性,由2个等位基因控制,定义为B和b,存在3种基因型,即BB、Bb和bb,BB基因型出现的频率较高,基因型频率为0.696 4,B为优势等位基因,基因频率为0.803 6。群体遗传分析结果表明,A-FABP-BsmⅠ位点属于中度多态。卡方检验结果表明,A-FABP-BsmⅠ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PCR直接测序和PCR-RFLP法研究了云南高峰牛MHC-DQB基因外显子2(DQB.2)的遗传多态性,并利用DNAMAN软件分析了云南高峰牛与部分物种DQB.2相应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结果发现,共检测到了17个等位基因,其中Hae Ⅲ酶切位点存在10种基因型,由A、B、C、D和E 5个复等位基因控制;RsaⅠ酶切位点存在22种基因型,由A、B、C、D、E、F、G、H、I、J和K共11个复等位基因控制;TaqⅠ酶切位点只出现了1种基因型。分析发现,云南高峰牛DQB.2基因的12、25、63、96、106、126、152、156、165、204位的碱基表现出了多态性。所分析的物种该基因片段大小相同均为270 bp,云南高峰牛第224位碱基缺失及236位碱基插入现象。云南高峰牛与人、猪、马、绵羊、黄牛×瘤牛的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分别为81.4%、83.3%、78.1%、87.7%、86.6%。经χ2检验结果表明,Hae Ⅲ和TaqⅠ酶切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而RsaⅠ酶切位点则未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  相似文献   

12.
金华猪生长激素基因的多态性及其对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采用PCR-RFLP-ApaⅠ方法检测金华猪Ⅰ系(154头)、Ⅱ系(41头)和Ⅲ系(53头)GH基因-119~+486bp片段的多态性,发现2个等位基因:A(449bp)和B(316+133bp)。其中A基因频率在Ⅰ、Ⅱ和Ⅲ系中分别为0.60、0.14和0.44;B分别为0.40、0.86和0.56。用线性模型分析各基因型对金华猪部分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GH基因ApaⅠ酶切位点多态性对金华猪经产胎次的总产仔数、产活仔数和初生窝重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中国美利奴羊MHC-DQB1基因多态性与包虫病的抗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RFLP方法对103只包虫病(细粒棘球蚴病)阴性和101只阳性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MHC-DQB1 第2外显子遗传多态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MHC-DQB1 基因外显子2在Mrox Ⅰ、Sca Ⅰ、Sacl Ⅰ、Taq Ⅰ、Hae Ⅲ和Mva Ⅰ酶切位点存在丰富的多态性,分别检测出2、2、4、3、3、6种等位基因,3、3、7、4、6、16种基因型.克隆测序分析表明,Hae Ⅲ m、Hae Ⅲ n、Mva Ⅰ y和Mva Ⅰz 是由碱基突变而产生的新等位基因.将包虫病阴性和阳性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分别进行比较分析,发现Mva Ⅰ D(P<0.05)、Sacl Ⅰ b、Taq Ⅰ A、Hae Ⅲ N(P<0.01)为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包虫病的抗性基因,Taq Ⅰ B、Mva Ⅰ C、Hae Ⅲ M(P<0.01)是易感性基因.Mva Ⅰ DZ(P<0.05)、Taq ⅠAA和Hae Ⅲ NN (P<0.01)是中国美利奴(新疆军垦型)羊包虫病的抗性基因型,而Mva Ⅰ CZ(P<0.05)、Taq ⅠAB和Hae Ⅲ MN(P<0.01)是易感性基因型.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轮台土种绒山羊为研究对象,利用Primer 5.0软件设计出1对引物,以成年山羊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山羊的KIF-I基因,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轮台绒山羊KIF-I基因外显子1、3的基因多态性。结果表明:1KIF-I基因外显子1存在两种基因型:AA型、AB型;AA基因型频率0.36,AB基因型频率0.64。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0.82,B等位基因频率0.18。基因纯合度0.705,基因杂合度0.295。2KIF-I基因外显子3在轮台土种绒山羊品种上未发现多态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阐明Toll样受体6(TLR6)基因的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乳房炎抗性之间的关系.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检测208头荷斯坦母牛TLR6基因多态性,用最小二乘法分析该基因多态性与荷斯坦母牛钵细胞评分(somatic cell score,SCS)的关系.结果发现,TLR6基因mRNA序列中存在T853A、G855A、G1793A、C1859A、G1934A和A1980G 6个多态位点,其中T853A突变使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变为谷氨酸,G855A突变使天冬氨酸变为天冬酰胺,A1980G突变使异亮氨酸变为缬氨酸.T853A和G855A突变位点经SSCP检测发现3种基因型AA、AB和BB,其频率分别为0.308、0.490和0.202;X~2检验表明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B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AB和AA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AB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AA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G1793A突变位点经BsiY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CC和CD,其频率分别为0.332和0.668;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CC和CD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C1859A突变位点经BstX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EE和EF,其频率分别为0.178和0.822;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EE和EF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G1934A突变位点经BsiY Ⅰ酶切产生2种基因型GG和GH,其频率分别为0.356和0.644;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GG和GH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差异不显著(P>0.05).A1980G突变位点经Bcl Ⅰ酶切产生3种基因型II、IJ和JJ,其频率分别为0.260、0.567和0.173,荷斯坦母牛在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JJ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IJ和II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IJ基因型SCS最小二乘均值极显著低于II基因型所对应的值(P<0.01).对于奶牛乳房炎抗性,BB和JJ是有利基因型,AA和II是不利基因型.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TLR6基因T853A和G855A突变位点的B等位基因以及A1980G突变位点的J等位基因是提高奶牛乳房炎抗性的2个潜在的DNA标记.  相似文献   

16.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H-FABP基因5′上游区1125~1817区段HinfⅠ酶切位点在撒坝猪群体中的多态性分布,并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模型初步统计分析检测位点多态性与部分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FABP基因等位基因H及基因型Hh在群体中占优势,频率分别为0.6022和0.4194;H-FABP基因在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H-FABP基因检测位点基因型间在生长和繁殖性状上不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采用PCR-RFLP技术检测H-FABP基因5′上游区1125~1817区段Hinf Ⅰ酶切位点在撒坝猪群体中的多态性分布,并采用最小二乘分析模型初步统计分析检测位点多态性与部分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FABP基因等位基因H及基因型Hh在群体中占优势,频率分别为0.6022和0.4194;H-FABP基因在群体中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H-FABP基因检测位点基因型间在生长和繁殖性状上不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分析巴什拜羊DRB3基因遗传多态性与MO感染的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分析巴什拜羊OLA-DRB3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并计算基因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参数;通过分析和差异性检验MO阴性和阳性巴什拜羊OLA-DRB3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初步判定MO的抗性或易感性基因。结果表明:巴什拜羊OLA-DRB3第2外显子在第122、154、168和241碱基处表现出多态性;在Taq I、Pst I位点达到Hardy-Weinberg平衡,根据基因杂合度和多态信息含量,表明巴什拜羊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巴什拜羊的24种基因型中,HaeⅢBC(P0.05)为MO抗性基因,HaeⅢDD(P0.05)为MO易感基因型;Pst I A(P0.01)和Pst I B(P0.01)、HaeⅢC(P0.01)分别是巴什拜羊MO易感和抗性相关等位基因。此结果可为绵羊抗病育种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检测京海黄鸡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Ⅰ)基因5'非翻译区TaiⅠ位点多态性及其与京海黄鸡母鸡生产性状的相关性,为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提供相应依据。以京海黄鸡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对京海黄鸡IGF-Ⅰ基因TaiⅠ酶切位点进行多态性检测,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基因型与京海黄鸡生长及部分产蛋性状。结果显示:在5'UTR(EF488284)的67 bp位置发生A→G的突变,产生3种基因型,CC、CD和DD,京海黄鸡公母鸡等位基因C频率分别为0.647和0.493。经χ2检验,京海黄鸡母鸡在TaiⅠ位点上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χ2<χ2 0.05(1)),而公鸡不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χ2>χ2 0.05(1))。在京海黄鸡母鸡群体中CC型在8、16周龄以及300日龄体重中均高于CD型和DD型,且CC型12周龄体重显著大于DD型(P<0.05)。可见等位基因C为影响京海黄鸡母鸡体重的优势基因。  相似文献   

20.
利用PCR-SSCP技术,对中国荷斯坦奶牛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基因第34外显子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存在A、B两种等位基因和AA、BB、AB三种基因型,其中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890 8和0.109 2,基因型AA、BB和AB的频率分别为0.908 0、0.011 5和0.195 4。A为优势等位基因,AA为优势基因型。群体遗传学分析发现,荷斯坦奶牛FASN基因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遗传杂合度(He)、遗传纯合度(Ho)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184 5、0.195 7、0.804 3和0.175 6。卡方检验表明,该群体已经极显著地偏离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1)。说明中国荷斯坦奶牛FASN基因exon34区存在遗传多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