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 2位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浙江林学院“院士行”科技服务活动 7月 7日结束。科技小分队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王明庥教授 ,副院长杨斌副教授 ,副院长方伟教授及从事经济林、林产品加工、生物技术、经济管理、山区开发、园林、林业信息和森林培育等研究的 1 5位专家教授组成。这次“院士行”是浙江林学院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林业科技大会和浙江省农业科学技术大会精神的实际行动。自 2 0 0 1年 7月 2日起 ,整个科技服务活动为期 1周 ,专家教授们巡回了浙江丽水、温州和台州等…  相似文献   

2.
以“创新创业,兴林富民”为主题的浙江省第4届林业科技周,2007年9月8~14日在全省各市同时举行。在科技周活动中,浙江林学院校长张齐生院士作了《坚持科技创新实现我国竹材加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主题报告。党委书记陈敬佑出席开幕式并讲话。常务副校长周国模、副校长方伟等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简讯     
张齐生、金爱武荣获“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2007年8月20日,全国林业产业大会暨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成立大会在杭州召开,浙江林学院校长张齐生院士等156人被中国林业产业协会授予“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浙江林学院获得该荣誉的还有竹类研究所金爱武研究员。《关于颁发全国林业产业突出贡献奖的决定》说:近年来,林业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林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高,为推动生态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推动林业产业发展,激发广大林业产业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研究决…  相似文献   

4.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5):512-512
浙江省第2届林业科技周于2005年9月8日至10日在安吉县召开。科技周期问,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徐宏俊为浙江林学院获浙江省第五届科技兴林奖一等奖的科技人员颁奖。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院士带领森林培育、竹木加工、中药栽培、经济管理等方面的专家20余人参加了活动,并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5.
简讯     
浙江林学院与安吉县共商建设新农村2006年4月30日,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院士出席浙江林学院与安吉县共建新农村示范点座谈会。浙江林学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的6个专家组组长和相关专家参加座谈会。张齐生在座谈上指出,要全面领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倡导的“生产发展,生  相似文献   

6.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5,22(5):500-500
2005年10月18日至25日,浙江省全省林业局长研修班在浙江林学院举行。研修班对来自浙江省各地的50多位林业局长进行了培训。研修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教授作了《林业现代化建设发展趋势》,浙江省林业厅厅长陈铁雄作了《林业在生态省建设以及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浙江省林业厅副厅长叶胜荣作了《森林资源保护和林业用地的管理》等专题讲座。  相似文献   

7.
2006年11月10日上午,浙江省木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浙江丽人集团共建省级科技研发中心签字仪式在丽水举行。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院士、副院长鲍滨福教授率浙江林学院木材学科的有关专家出席了仪式,丽水市副市长肖建中、浙江丽人集团董事长徐梦璋以及丽水市政府、林业局、科技局、经贸委有关负责人出席了仪式。  相似文献   

8.
2007中国(衢江)竹炭产业发展国际论坛6月1日至3日在浙江衢州举行。校长张齐生院士、副校长方伟教授率有关学科专家应邀参加了此次论坛。张齐生院士在论坛上作了题为《竹炭的神奇功能》的报告,受到了大会代表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9.
为期2天的浙江(衢州)首届农村科技信息交流大会于2007年3月18日胜利闭幕。浙江林学院科技处组织5名专家携带相关成果资料参会,主动与地方企事业单位进行产品、信息、技术等方面对接,洽谈合作项目。竹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与衢州市衢江区林业局、柯城区林业局签定了有关竹产业提升的科技支撑合作协议。  相似文献   

10.
《浙江林业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与规划》项目评审会于2006年3月2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院士应邀作为评审专家,沈月琴教授和吴伟光副教授作为项目组成员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浙江林学院学报》2009,(6):773-773
日前,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名誉校长张齐生教授领衔完成,浙江林学院、南京林业大学和湖北科亮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的专家教授共同参与,总投资经费超过150万元的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重点项目——“高效微生物-改性竹炭(KIC—BCM)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与示范应用”,在杭州通过了专家的验收和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2.
简讯     
张齐生院长率队参加浙江省第三届林业科技周暨2006年中国木业科技洽谈会2006年9月6日,浙江省第三届林业科技周暨2006年中国木业科技洽谈会在江山市隆重开幕。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院长张齐生教授率领相关学科专家和省级科技特派员代表参加了会议。院士报告会上,张院士作了《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实现中国木材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主题报告。他结合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的成功范例,阐述了林业技术创新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加快产业发展提出建设性的观点,指出要围绕政府关心的、企业感兴趣的、老百姓最需求的课题,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相似文献   

13.
2011年7月2413至28日,应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科技局邀请,浙江农林大学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木质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齐生率团赴延边州,对当地木材加工产业进行考察指导,并与延边州科技局、延边林业集团签订了科技合作交流协议。浙江农林大学副校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鲍滨福参加考察并出席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14.
2014年5月9日,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仿生功能性生物质基材料科技创新体系培育与推进战略研究”专家咨询会及2014年全国生物质资源化利用学术会议在浙江农林大学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尹伟伦,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农林大学名誉校长张齐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以 1 2 86种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引文数据为依据 ,于 1 999年 1 0月发布了《1 998年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浙江林学院学报》的引证情况如下。1 .影响因子 :1 998年《浙江林学院学报》的影响因子为 0 2 0 3。在所有统计源期刊中列第 376位 ;在列入统计源的 2 7种浙江版科技期刊中列第 5位 ;在列入统计源的 1 9种林业类科技期刊中列第6位。在浙江版期刊中 ,影响因子列前 4位的是《中国水稻科学》 ( 0 50 0 ) ,《材料科学与工程》( 0 41 5) ,《茶叶科学》 ( 0 30 4 )和《水处理技术》 ( 0 2 2 5) ;在林业类期…  相似文献   

16.
继2006年暑期,浙江林学院与丽水市人民政府签署全面合作协议之后,启动了新一轮全方位的市校合作。2006年10月20日,院长张齐生院士、党委副书记宣裕方率领科技处以及相关学科专家教授与金华市人民政府签署加强科技合作协议,共建新农村。  相似文献   

17.
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排名期刊名称影响因子排名林业科学 6491林业科学 0 4961福建林学院学报 41 1 2福建林学院学报 0 495 2林业科学研究 41 0 3林业科学研究 0 2 46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 2 7 4浙江林学院学报 0 2 40 4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 965西北林学院学报 0 2 3 0 5浙江林学院学报 1 83 6竹子研究汇刊 0 2 1 6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 797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0 1 967西北林学院学报 1 5 5 8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0 1 71 8竹子研究汇刊 1 3 69中南林学院学报 0 1 40 9浙江林业科技 1 0 5 1 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0 1 1 1 1 0中南林学院学报 941…  相似文献   

18.
2010年1月11日上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林学院名誉校长张齐生教授主持,浙江林学院作为主持单位,南京林业大学、遂昌文照竹炭有限公司等7家单位共同参与的“竹炭生产关键技术、应用机理及系列产品开发”项目,历时10余年潜心研究,获得了200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2009年5月21日,浙江林学院与安徽省林业厅合作共建毛竹科技示范园,实施“毛竹林效益翻番工程”签约仪式在安徽省林业厅举行。浙江林学院校长周国模、副校长方伟,科技处、竹类研究所相关人员参加了签约仪式。  相似文献   

20.
期刊名称总被引频次排名期刊名称影响因子排名林业科学 6 4 91林业科学 0 4 96 1福建林学院学报 4 112福建林学院学报 0 4 95 2林业科学研究 4 10 3林业科学研究 0 2 4 6 3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 2 7 4浙江林学院学报 0 2 4 0 4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6 5西北林学院学报 0 2 30 5浙江林学院学报 1836竹子研究汇刊 0 2 16 6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797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0 196 7西北林学院学报 15 5 8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0 1718竹子研究汇刊 136 9中南林学院学报 0 14 0 9浙江林业科技 10 5 10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0 11110中南林学院学报 94 11浙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